第45章 四五
侯策进国都述职, 被国君以“编纂雍州历史人文”这种可笑的借口,软禁两年。
这两年期间,他联系不上任何外人, 连穆邵的情况都不清楚, 一直找寻机会逃离国都。
终于,于前阵子, 看管他的人放松警惕, 他一把大火烧了住处,躲过数次追杀,吃野草、喝露水,日夜兼程赶回雍州。
这两年,他只隐约从看管他的人那里听说,雍州和戎人在打仗,想着, 有沈游和秦晋晓在, 雍州怎么都是占上风。
结果, 他好不容易拉着瘦马回到雍州,才发现在雍州主持大局的,不是沈游和晋晓, 而是王荣和马国勇。
和戎人的这场仗,也是越打越乱, 越大越窝囊——
就在三个月前的一场战役, 他们丢了六年前抢占的矿区, 不止如此,还有三个堡垒阵地, 也没有守住, 这道防线就破了。
现在, 双方以矿区为据点,拉开争夺战,矿区设备工具被摧毁得稀烂,根本就用不了。
侯策觉得痛心。
好不容易积攒的实力,竟然因为和戎人的战争,一直磋磨着,雍州变成十年前那般。
这还算一回事,打仗总有胜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王荣之流本就缺点实力运气,矿区丢了,再夺回来就是。
最令他痛心的,是沈游和晋晓竟然因为权力争端,离开雍州。
而侯策也知道,他离开快三年,雍州的权利不在他手中,比如他要去拜访弘王,弘王却不见他。
当年昌平侯死了后,朝廷派弘王到雍州,弘王却是个明白人,知道大燕气数已定,接下来将会分分合合,也想在这种局势里分一杯羹,就把大宝压在王荣身上。
因此,对他这个雍州前主人,甚是不屑一顾。
直到这一刻,本来对雍州以及旧部还有点希望的侯策,才彻底失望。
他走在走廊上,沉沉叹口气:“变天了。”
眼下这种情况,或许穆邵回来,才能挽回几分,然穆邵如今还在国都,教着那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雍州。
雍州也不是侯策能久呆的地方。
他比谁都清楚,朝廷知道他出逃后,定会迁怒雍州,到时候,弘王或许会选择将他捆回去。
雍州对他而言不安全,他得离开,但是他不能立刻离开,王荣也在监察他的动作,他得小心点。
所以离开之前,侯策打算联系旧时布的密探。
与此同时,紧跟着他身后进雍州的,还有朝廷的人马,因为他的出逃,雍州彻底引起朝廷注意。
朝廷派人来见弘王,才发现弘王不掌管雍州,甚至反过来,帮雍州向朝廷隐瞒真实兵力——这些年,雍州从一处铁矿炼出许多兵器,且战马数量远超过上报给朝廷的。
雍州有反心。
这封八百里加急密信,送到国君手里。
这回,饶是国君再昏庸,也感觉到自己宝座岌岌可危,为大燕兢兢业业的臣子,再三劝说,雍州若是要反,那可是易守难攻,且国都兵力无多,对雍州来说,能轻而易举能直逼国都。
国君问臣子:“雍州敢反,朕让兖州冀州拦住他们,不就行了?”
臣子简直欲哭无泪:“陛下呀,荆州豫州都反了,兖州冀州去平反江南地区的起义。”
国君难得思考起来:“那就找还有余力的州府……梁州,梁州不是一直没什么事吗,不是正好?”
臣子劝:“万万不可啊,陛下,难保梁州刺史和镇南将军没有这野心……”
送这道圣旨给梁州,岂不是给梁州军名正言顺北上的理由?到时候,若雍州梁州二州被并到一起,那什么兖州荆州,都不是对手。
国君冷笑:“怎么,朕的决策有问题?让他们打起来,有句话怎么说,鱼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好!”
臣子想,是鹬蚌不是鱼蚌,又想起上次坚持劝说国君的良臣,如今有的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更甚的是被抄全家,没一个好下场。
臣子最后还是把话咽回去。
于是,朝廷一道圣旨送到梁州,让梁州军守将严坚秉,清点五万人马,前去清剿雍州反贼。
大燕境内,各州第一次战争,始于梁州与雍州之间。
雍州一下陷入极其艰难的处境——外有戎人,内有朝廷和梁州军,但这种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早没有使唤各州的力量,圣旨只是表象,梁州打的是司马昭之心。
于是,梁州军即将掌管雍州之事,传到侯策这里。
侯策暗道不好,他为了联系上旧时的布的人,又拖了几天,结果就拖到这时候。
他烧掉密探送的信,得知沈游和晋晓后来是去了梁州,脸色沉重,雍州有愧于沈游,或许这次沈游就是代表梁州,来吞并雍州。
眼下,他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
月色昏暗,侯策穿着斗篷,在旧部的安排下出城。
然而刚出城没多久,本以为最是稳妥的离开时机,侯策却被王荣手下将领带着的人围住了。
那人客客气气拱手:“侯刺史,别来无恙啊,可如今国君盛怒,你可不能离开雍州。”
侯策谨慎地引马后退,那些人骑马朝他围过来,正当他心觉得天要亡我时,倏地,从右侧骑出两匹马,一下冲开人群:
“侯大人,随我们来!”
那马上分别坐着两人,眉目一致,和沈游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就在刚刚,侯策还以为自己看到两个沈游!
这两位就是一直在军中的沈游的双胞胎弟弟,沈江和沈河。
当时沈游离开得太匆忙,两个弟弟在矿区,甚至都没能见上一面,不过沈游留话给他们,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和王荣起冲突,他们也从云岩那里知道真相,一直呆在军中,就等沈游回来。
因为他们知道,沈游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此时,不管是出于还曾经的恩情,还是出于大局,侯策定不能被带回去。
沈江身后还跟着不少士兵,拦住要抓侯策的人,于是三人骑着马狂奔在南下的路上。
这一日的夜,和当初晋晓沈游离开雍州时,很是相似,新月垂在天边,仿佛不堪其重,一个不慎就会跌落人间。
他们与月为伴,策马狂奔,身后骑兵也穷追不舍。
很可惜,没过多久,三人就被七八个骑兵团团围住,再没法跑出。
沈江和沈河抽出剑,沈江告诉沈河:“拼死一战,也要护送侯刺史出去。”
却在这时候,不远处一个声音,从空中传过来:“死什么?别动不动把死字挂在嘴边。”
这个声音气势很足,似乎还带着一点笑意,这几人先是一愣,然后沈江最先反应过来:“大哥?”
那些追兵也神色紧张地四处查看,喊道:“什么人?”
只看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火把亮起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火把照亮这片区域,因为夜太黑,这群人静静地等在这里,叫人以为是植物丛,等光一照,才看清是穿着盔甲的精兵。
沈游骑着骏马,立于最前:“我乃梁州军冠军将军,沈游。”
侯策一惊,随后是大喜过望,包括沈江和沈河,也都惊喜不已:“真的是大哥!”
有沈游这插手,侯策终于脱离危险,而沈游一下马,就朝侯策单膝跪下,拱手:“末将来迟,还请大人勿怪。”
侯策知道他根本受不起这一拜,但沈游这么做,就是还认他这刺史之位,他一边欣慰自己没看错人,另一边,却不会真的当一回事。
如今的沈游,可不比从前。
他忙扶起沈游,在众士兵面前说:“沈将军,如今你官衔都与我平齐,又何须拜我,上疆场就是挣一份功名,你有你的造化,如今我们可平起平坐。”
如此两人相互客气几番,沈游才站起来,问侯策和沈江沈河:“雍州城的情况如何?”
沈江沈河知道的都是军队里的事,事无巨细,一人几句告诉沈游。
侯策才从国都回来,所知虽不多,不过他有自己的暗探,便补充一些暗里的信息。
沈游再和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一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合着雍州被王荣等人玩成烂摊子,他这一来,就是接手一个烂摊子。
侯策见他身边没有秦晋晓,问:“秦先生呢?”
沈游说:“我只是带着两千精兵先行,她和其余大部队以及粮草,都在后面,大约五日后到达。”
沈游此行就是来接侯策的,如今人安全到他这里,他带人沿着路返回。
这样不到两天,两队人马会合。
会合之夜,大军停止行军,在荒地上休息一夜,他们分工明确,严格遵守军里的制度,每个人精神面貌甚好,甚至看不出大军已经接连行进三个月。
侯策观察后,心惊不已,能把五万人的集体训练出这种状态,沈游果然了不得。
他不由庆幸自己识时务,没有仗着当年是沈游上峰,就怠慢沈游。
这一夜,针对如何进雍州,几个核心人物开了场会议,如果王荣遵旨打开南城门,那就会顺利一点,如果王荣抗旨,难免一场战争。
侯策是不支持打仗的,如今戎人虎视眈眈,雍州再分精力出来对付梁州,恐怕得便宜的是戎人。
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晋晓却突然说:“侯大人不用担心,此战打不起来。”
“王荣一定会开城门。”
侯策问:“为何如此?”
晋晓笑了笑:“民心所向。”
她生得好看,这样一笑,总让人觉得一阵舒适。
沈江沈河也是多年不见晋晓,此时再看她,不知道为何,都有点不太好意思,等军中会议结束,沈江偷偷问沈河:“奇了怪了,我们当年认识先生时,先生看着不过弱冠之年,现在再看也还只是弱冠。”
沈河咳咳两声:“这说明先生驻颜有术啊。”
沈江又说:“哎不过先生既然生得这么好看,为什么还不娶亲,就跟在大哥身边呢?难道他……”
沈河:“咳咳咳咳。”
沈江终于察觉不对,回头一看,沈游和晋晓就站在他们身后,沈游看起来倒没生气,只问:“继续说啊,难道他怎么?”
沈江喉咙梗了梗,扭扭捏捏:“难道他……他他他是想等大事既定,让大哥你多赏赐几个美人?”
刚说完,沈江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因为沈游脸色沉下来。
沈江立刻改口:“那先生肯定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先生跟在大哥身边,所图肯定只是江山稳定……”
然而沈游的脸色还是没好起来。
最终是沈河拖走胡言乱语的沈江,顺便对晋晓说:“冒犯先生了,我二哥糊涂,舌头捋不顺,还望先生海涵。”
被编排的晋晓却不是很在乎,说:“无妨,况且你二哥说的也没错,某是为社稷稳定,百姓生活安乐而来。”
沈游垂下眼睛,打量晋晓。
这两三年,他已经比她高出许多,再不是那个需要仰视她的小孩。
而他也隐约察觉到一点不一样的心思。
不知道是不是常年军旅,导致他如今对其他女子就是没兴趣,但一看到晋晓,就……
沈游喉头一动,连忙移开眼睛。
过了三天,大军到雍州城南城门下,守城士兵慌慌忙忙去禀报王荣,其余士兵也是愁眉苦脸,只怕还要再打一仗。
戎人还没打跑呢,又来个梁州,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果然,王荣立刻下令,紧闭南城门,绝不迎沈游和梁州军。
然而这道命令层层下到守城时,梁州军领将是沈游、参谋是秦晋晓的消息,如雪花般洒到雍州城。
当是时,雍州城的百姓都涌到城门口,即使《昌平侯临雍州》这出戏被禁演,但沈游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他们都相信,沈游带着梁州军而来,绝对不会伤害雍州百姓。
百姓们情感朴素,却十分真挚,请求守城士兵开南城门。
那些守城士兵,也不如脸上冷静,当听说秦晋晓也回来,谁人心里不激动?是沈校尉和秦先生,这还怎么打?
百姓堵了一个下午,有一个士兵,把手上长矛一扔:“打个屁,不打了!”
另一个士兵也卸刀:“既然是沈校尉和秦先生,那他们本来也是我们雍州军的,我不管,我还是沈校尉的兵!”
声音此起彼伏:“就是,怎么就便宜梁州那群混蛋了!”
王荣的命令镇不住底下人,南城门被徐徐打开,沈游骑马进来,夹道百姓欢呼不已,守城士兵也都放下武器,没有一个人拦梁州军。
消息传回雍州军营时,王荣差点没气昏过去。
再接到密信,侯策也回来了,王荣当即知道大势已去,他假做淡定,吩咐其余人等按原来行事,自己却绕到马厩。
“将军。”士兵行礼。
王荣抬抬手,随后说:“我带马出去转一圈。”
说是出去转一圈,其实他是想骑着马就朝军营外跑去,然而刚没多远,他又灰溜溜回来了。
沈游和侯策的动作很快,梁州军已经包围雍州军军营!
雍州军内乱起来了。
王荣焦虑,自己是没办法这样快马加鞭、光明正大离开军营,只能偷偷换上士兵的衣服,从屋子后窗翻出去。
他刚跳到地上,便看到两双靴子,猛地一抬头,是当初被他赶出军营的沈游!
秦晋晓也站在他身边,笼着袖子,俨然猜到他出逃的方式。
沈游浑身气度沉着,完全脱离三年前的稚嫩感,只看他笑吟吟地看着他,问:“王将军是要去哪里?”
与此同时,沈江骑着快马一匹,对着士兵喊:
“梁州军沈游将军即将接管雍州军!沈游是咱们以前的沈校尉,大家不要慌!”
沈河则举起侯策的令牌:“此乃侯策刺史大人的令牌,见者当如见刺史,刺史三年前进国都述职,被王荣马国勇窃位,如今知道众将士不知道当年真相,只要放下武器,侯刺史既往不咎!”
“是沈游!”
“秦先生也回来了?”
“对,还有刺史大人也回来了,太好了,终于不用听代刺史的话了!”
有人率先放下武器,引起连锁反应一般,越来越多人放下武器,沈江沈河则带着士兵去抓王荣和马国勇,若有不从者,先斩再论,软硬兼施,雍州军内不曾出现能成气候的反对声。
一天之内,雍州城主人又换了个姓。
那幕僚杜子衿听说了,锤了锤桌子。
他倒是觉得自己命不好,大宝押错了人,与其以后夹着尾巴做人,不如就这样。
于是杜子衿自尽于梁上。
接下来,还要清算王荣和马国勇的罪行,这件事侯策自己揽过来,却主动辞去雍州军务:“我离开疆场太久,已经不适合重掌军务,就交给沈将军了。”
沈游客气了几个回合,接下雍州军务。
后来史书记载,永安侯侯策适时把重要军务让给太宗皇帝,太宗皇帝一推再推,最终还是不得已接下,二人都博得不少美名。
当下,雍州的局势仍十分紧张。
前头就说过沈游接过的是个烂摊子,因为矿区防线已经被攻破,戎人势如破竹,而雍州军内,直到沈游和晋晓接管前,士气都相当低迷。
毕竟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里,雍州军没获得多少鼓舞,反而把士气磨没了。
晋晓去查看伤兵,便看到云岩坐在伤员旁边,没好气地对士兵说:“会痛的,等一下你别嗷嗷叫,吵死人。”
接着,他伸手向身后的学徒要东西:“止痛散。”
士兵们早就习惯云岩的坏脾气,此时看到云岩身后晋晓走来,两眼都瞪圆了,晋晓做了噤声的动作,士兵才没说出口。
云岩也注意到士兵的表情:“干什么,不爽我是吗?”
士兵:“不不不,怎么会呢,云岩简直是我们军营里最好的大夫了!”
云岩拿过止痛散,洒在他伤口上,冷笑一声:“得了吧,如果先生在,这个头衔就轮不到我。”
他处理着士兵的伤口,向后面伸手:“化瘀膏。”
一瓶化瘀膏递给云岩,他揉好化瘀膏,猛地掰了一下,帮士兵正骨,在士兵嗷嗷叫声中,笑了声:“熊样,这出息,还掉泪了都。”
然后身后跟后面的人要:“布巾。”
晋晓把洗了醋的布巾递给他,他擦了擦,然后站起来回过头。
下一刻,云岩:“啊啊啊啊啊!”
他的尖叫声比刚刚嗷嗷叫的士兵要大得多,整片伤员区都是他的叫声,紧接着,刚刚还骂别人哭的云岩,倏地一下哭出一泡眼泪:
“他娘的,我不是在做梦吧?”
晋晓轻轻侧头,看着比她高一点的云岩,说:“不是梦。”
云岩捏着自己脸颊,哭唧唧:“这个梦里的先生居然会回我的话……”
晋晓:“那我再回一句?”
云岩猛地抱住晋晓:“先生!”
伤员有的笑云岩太过夸张,也有的偷偷抹眼泪,还有的跟着起哄,头一次,伤员区的氛围如此快活,仿佛再见到晋晓,所有浮躁的心思都沉淀下来。
另一头,沈游查看着布兵图,果断把所有准备出城的举动都撤换掉。
幕僚问:“将军所为何意?”
沈游心想,若晋晓看到他这么做,并不会这么问他,和晋晓待久了,默契都培养出来。
他简单解释道:“戎人定是准备好投石器,此时此刻,再让士兵出去,只是徒增伤亡。”
“投石器?”在场的人脸色都有点变幻,“他们已经准备开始攻城了?”
沈游说:“或许本来,是没那么着急的,但是如果听说了我与晋晓回来的事,就不一定了。”
而沈游猜得十分准确,戎人的投石器、攻城锤、云梯都准备好了,本想再挫挫雍州军的气势,再准备攻城的,结果,戎人营帐里得到重要的情报——
沈游和晋晓回雍州军,还带来五万梁州军!
三王子耶律昝捏着手上纸张:“他们居然没死,居然还回来了……”
他显得心事重重。
没有在这三年拿下雍州,是他的心病,如今,不能再错失时机,不惜所有代价,不给雍州任何喘息的机会,否则,以后也不一定能再打到雍州城门口。
只要让攻破雍州城门,让雍州猝不及防,那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主场。
所有攻城队伍都准备好,就在矿区防线以内,消息也火速传到雍州,雍州,很可能会被攻破城门!
城内百姓一时混乱。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副将问沈游,沈游摸索着手指上的茧子,难得沉默,随后,只想起当初在咸安县剿山贼那一次。
擒贼先擒王。
不过,谁去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这两年期间,他联系不上任何外人, 连穆邵的情况都不清楚, 一直找寻机会逃离国都。
终于,于前阵子, 看管他的人放松警惕, 他一把大火烧了住处,躲过数次追杀,吃野草、喝露水,日夜兼程赶回雍州。
这两年,他只隐约从看管他的人那里听说,雍州和戎人在打仗,想着, 有沈游和秦晋晓在, 雍州怎么都是占上风。
结果, 他好不容易拉着瘦马回到雍州,才发现在雍州主持大局的,不是沈游和晋晓, 而是王荣和马国勇。
和戎人的这场仗,也是越打越乱, 越大越窝囊——
就在三个月前的一场战役, 他们丢了六年前抢占的矿区, 不止如此,还有三个堡垒阵地, 也没有守住, 这道防线就破了。
现在, 双方以矿区为据点,拉开争夺战,矿区设备工具被摧毁得稀烂,根本就用不了。
侯策觉得痛心。
好不容易积攒的实力,竟然因为和戎人的战争,一直磋磨着,雍州变成十年前那般。
这还算一回事,打仗总有胜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王荣之流本就缺点实力运气,矿区丢了,再夺回来就是。
最令他痛心的,是沈游和晋晓竟然因为权力争端,离开雍州。
而侯策也知道,他离开快三年,雍州的权利不在他手中,比如他要去拜访弘王,弘王却不见他。
当年昌平侯死了后,朝廷派弘王到雍州,弘王却是个明白人,知道大燕气数已定,接下来将会分分合合,也想在这种局势里分一杯羹,就把大宝压在王荣身上。
因此,对他这个雍州前主人,甚是不屑一顾。
直到这一刻,本来对雍州以及旧部还有点希望的侯策,才彻底失望。
他走在走廊上,沉沉叹口气:“变天了。”
眼下这种情况,或许穆邵回来,才能挽回几分,然穆邵如今还在国都,教着那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雍州。
雍州也不是侯策能久呆的地方。
他比谁都清楚,朝廷知道他出逃后,定会迁怒雍州,到时候,弘王或许会选择将他捆回去。
雍州对他而言不安全,他得离开,但是他不能立刻离开,王荣也在监察他的动作,他得小心点。
所以离开之前,侯策打算联系旧时布的密探。
与此同时,紧跟着他身后进雍州的,还有朝廷的人马,因为他的出逃,雍州彻底引起朝廷注意。
朝廷派人来见弘王,才发现弘王不掌管雍州,甚至反过来,帮雍州向朝廷隐瞒真实兵力——这些年,雍州从一处铁矿炼出许多兵器,且战马数量远超过上报给朝廷的。
雍州有反心。
这封八百里加急密信,送到国君手里。
这回,饶是国君再昏庸,也感觉到自己宝座岌岌可危,为大燕兢兢业业的臣子,再三劝说,雍州若是要反,那可是易守难攻,且国都兵力无多,对雍州来说,能轻而易举能直逼国都。
国君问臣子:“雍州敢反,朕让兖州冀州拦住他们,不就行了?”
臣子简直欲哭无泪:“陛下呀,荆州豫州都反了,兖州冀州去平反江南地区的起义。”
国君难得思考起来:“那就找还有余力的州府……梁州,梁州不是一直没什么事吗,不是正好?”
臣子劝:“万万不可啊,陛下,难保梁州刺史和镇南将军没有这野心……”
送这道圣旨给梁州,岂不是给梁州军名正言顺北上的理由?到时候,若雍州梁州二州被并到一起,那什么兖州荆州,都不是对手。
国君冷笑:“怎么,朕的决策有问题?让他们打起来,有句话怎么说,鱼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好!”
臣子想,是鹬蚌不是鱼蚌,又想起上次坚持劝说国君的良臣,如今有的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更甚的是被抄全家,没一个好下场。
臣子最后还是把话咽回去。
于是,朝廷一道圣旨送到梁州,让梁州军守将严坚秉,清点五万人马,前去清剿雍州反贼。
大燕境内,各州第一次战争,始于梁州与雍州之间。
雍州一下陷入极其艰难的处境——外有戎人,内有朝廷和梁州军,但这种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早没有使唤各州的力量,圣旨只是表象,梁州打的是司马昭之心。
于是,梁州军即将掌管雍州之事,传到侯策这里。
侯策暗道不好,他为了联系上旧时的布的人,又拖了几天,结果就拖到这时候。
他烧掉密探送的信,得知沈游和晋晓后来是去了梁州,脸色沉重,雍州有愧于沈游,或许这次沈游就是代表梁州,来吞并雍州。
眼下,他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
月色昏暗,侯策穿着斗篷,在旧部的安排下出城。
然而刚出城没多久,本以为最是稳妥的离开时机,侯策却被王荣手下将领带着的人围住了。
那人客客气气拱手:“侯刺史,别来无恙啊,可如今国君盛怒,你可不能离开雍州。”
侯策谨慎地引马后退,那些人骑马朝他围过来,正当他心觉得天要亡我时,倏地,从右侧骑出两匹马,一下冲开人群:
“侯大人,随我们来!”
那马上分别坐着两人,眉目一致,和沈游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就在刚刚,侯策还以为自己看到两个沈游!
这两位就是一直在军中的沈游的双胞胎弟弟,沈江和沈河。
当时沈游离开得太匆忙,两个弟弟在矿区,甚至都没能见上一面,不过沈游留话给他们,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和王荣起冲突,他们也从云岩那里知道真相,一直呆在军中,就等沈游回来。
因为他们知道,沈游不会丢下他们不管。
此时,不管是出于还曾经的恩情,还是出于大局,侯策定不能被带回去。
沈江身后还跟着不少士兵,拦住要抓侯策的人,于是三人骑着马狂奔在南下的路上。
这一日的夜,和当初晋晓沈游离开雍州时,很是相似,新月垂在天边,仿佛不堪其重,一个不慎就会跌落人间。
他们与月为伴,策马狂奔,身后骑兵也穷追不舍。
很可惜,没过多久,三人就被七八个骑兵团团围住,再没法跑出。
沈江和沈河抽出剑,沈江告诉沈河:“拼死一战,也要护送侯刺史出去。”
却在这时候,不远处一个声音,从空中传过来:“死什么?别动不动把死字挂在嘴边。”
这个声音气势很足,似乎还带着一点笑意,这几人先是一愣,然后沈江最先反应过来:“大哥?”
那些追兵也神色紧张地四处查看,喊道:“什么人?”
只看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火把亮起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火把照亮这片区域,因为夜太黑,这群人静静地等在这里,叫人以为是植物丛,等光一照,才看清是穿着盔甲的精兵。
沈游骑着骏马,立于最前:“我乃梁州军冠军将军,沈游。”
侯策一惊,随后是大喜过望,包括沈江和沈河,也都惊喜不已:“真的是大哥!”
有沈游这插手,侯策终于脱离危险,而沈游一下马,就朝侯策单膝跪下,拱手:“末将来迟,还请大人勿怪。”
侯策知道他根本受不起这一拜,但沈游这么做,就是还认他这刺史之位,他一边欣慰自己没看错人,另一边,却不会真的当一回事。
如今的沈游,可不比从前。
他忙扶起沈游,在众士兵面前说:“沈将军,如今你官衔都与我平齐,又何须拜我,上疆场就是挣一份功名,你有你的造化,如今我们可平起平坐。”
如此两人相互客气几番,沈游才站起来,问侯策和沈江沈河:“雍州城的情况如何?”
沈江沈河知道的都是军队里的事,事无巨细,一人几句告诉沈游。
侯策才从国都回来,所知虽不多,不过他有自己的暗探,便补充一些暗里的信息。
沈游再和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一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合着雍州被王荣等人玩成烂摊子,他这一来,就是接手一个烂摊子。
侯策见他身边没有秦晋晓,问:“秦先生呢?”
沈游说:“我只是带着两千精兵先行,她和其余大部队以及粮草,都在后面,大约五日后到达。”
沈游此行就是来接侯策的,如今人安全到他这里,他带人沿着路返回。
这样不到两天,两队人马会合。
会合之夜,大军停止行军,在荒地上休息一夜,他们分工明确,严格遵守军里的制度,每个人精神面貌甚好,甚至看不出大军已经接连行进三个月。
侯策观察后,心惊不已,能把五万人的集体训练出这种状态,沈游果然了不得。
他不由庆幸自己识时务,没有仗着当年是沈游上峰,就怠慢沈游。
这一夜,针对如何进雍州,几个核心人物开了场会议,如果王荣遵旨打开南城门,那就会顺利一点,如果王荣抗旨,难免一场战争。
侯策是不支持打仗的,如今戎人虎视眈眈,雍州再分精力出来对付梁州,恐怕得便宜的是戎人。
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晋晓却突然说:“侯大人不用担心,此战打不起来。”
“王荣一定会开城门。”
侯策问:“为何如此?”
晋晓笑了笑:“民心所向。”
她生得好看,这样一笑,总让人觉得一阵舒适。
沈江沈河也是多年不见晋晓,此时再看她,不知道为何,都有点不太好意思,等军中会议结束,沈江偷偷问沈河:“奇了怪了,我们当年认识先生时,先生看着不过弱冠之年,现在再看也还只是弱冠。”
沈河咳咳两声:“这说明先生驻颜有术啊。”
沈江又说:“哎不过先生既然生得这么好看,为什么还不娶亲,就跟在大哥身边呢?难道他……”
沈河:“咳咳咳咳。”
沈江终于察觉不对,回头一看,沈游和晋晓就站在他们身后,沈游看起来倒没生气,只问:“继续说啊,难道他怎么?”
沈江喉咙梗了梗,扭扭捏捏:“难道他……他他他是想等大事既定,让大哥你多赏赐几个美人?”
刚说完,沈江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因为沈游脸色沉下来。
沈江立刻改口:“那先生肯定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先生跟在大哥身边,所图肯定只是江山稳定……”
然而沈游的脸色还是没好起来。
最终是沈河拖走胡言乱语的沈江,顺便对晋晓说:“冒犯先生了,我二哥糊涂,舌头捋不顺,还望先生海涵。”
被编排的晋晓却不是很在乎,说:“无妨,况且你二哥说的也没错,某是为社稷稳定,百姓生活安乐而来。”
沈游垂下眼睛,打量晋晓。
这两三年,他已经比她高出许多,再不是那个需要仰视她的小孩。
而他也隐约察觉到一点不一样的心思。
不知道是不是常年军旅,导致他如今对其他女子就是没兴趣,但一看到晋晓,就……
沈游喉头一动,连忙移开眼睛。
过了三天,大军到雍州城南城门下,守城士兵慌慌忙忙去禀报王荣,其余士兵也是愁眉苦脸,只怕还要再打一仗。
戎人还没打跑呢,又来个梁州,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果然,王荣立刻下令,紧闭南城门,绝不迎沈游和梁州军。
然而这道命令层层下到守城时,梁州军领将是沈游、参谋是秦晋晓的消息,如雪花般洒到雍州城。
当是时,雍州城的百姓都涌到城门口,即使《昌平侯临雍州》这出戏被禁演,但沈游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他们都相信,沈游带着梁州军而来,绝对不会伤害雍州百姓。
百姓们情感朴素,却十分真挚,请求守城士兵开南城门。
那些守城士兵,也不如脸上冷静,当听说秦晋晓也回来,谁人心里不激动?是沈校尉和秦先生,这还怎么打?
百姓堵了一个下午,有一个士兵,把手上长矛一扔:“打个屁,不打了!”
另一个士兵也卸刀:“既然是沈校尉和秦先生,那他们本来也是我们雍州军的,我不管,我还是沈校尉的兵!”
声音此起彼伏:“就是,怎么就便宜梁州那群混蛋了!”
王荣的命令镇不住底下人,南城门被徐徐打开,沈游骑马进来,夹道百姓欢呼不已,守城士兵也都放下武器,没有一个人拦梁州军。
消息传回雍州军营时,王荣差点没气昏过去。
再接到密信,侯策也回来了,王荣当即知道大势已去,他假做淡定,吩咐其余人等按原来行事,自己却绕到马厩。
“将军。”士兵行礼。
王荣抬抬手,随后说:“我带马出去转一圈。”
说是出去转一圈,其实他是想骑着马就朝军营外跑去,然而刚没多远,他又灰溜溜回来了。
沈游和侯策的动作很快,梁州军已经包围雍州军军营!
雍州军内乱起来了。
王荣焦虑,自己是没办法这样快马加鞭、光明正大离开军营,只能偷偷换上士兵的衣服,从屋子后窗翻出去。
他刚跳到地上,便看到两双靴子,猛地一抬头,是当初被他赶出军营的沈游!
秦晋晓也站在他身边,笼着袖子,俨然猜到他出逃的方式。
沈游浑身气度沉着,完全脱离三年前的稚嫩感,只看他笑吟吟地看着他,问:“王将军是要去哪里?”
与此同时,沈江骑着快马一匹,对着士兵喊:
“梁州军沈游将军即将接管雍州军!沈游是咱们以前的沈校尉,大家不要慌!”
沈河则举起侯策的令牌:“此乃侯策刺史大人的令牌,见者当如见刺史,刺史三年前进国都述职,被王荣马国勇窃位,如今知道众将士不知道当年真相,只要放下武器,侯刺史既往不咎!”
“是沈游!”
“秦先生也回来了?”
“对,还有刺史大人也回来了,太好了,终于不用听代刺史的话了!”
有人率先放下武器,引起连锁反应一般,越来越多人放下武器,沈江沈河则带着士兵去抓王荣和马国勇,若有不从者,先斩再论,软硬兼施,雍州军内不曾出现能成气候的反对声。
一天之内,雍州城主人又换了个姓。
那幕僚杜子衿听说了,锤了锤桌子。
他倒是觉得自己命不好,大宝押错了人,与其以后夹着尾巴做人,不如就这样。
于是杜子衿自尽于梁上。
接下来,还要清算王荣和马国勇的罪行,这件事侯策自己揽过来,却主动辞去雍州军务:“我离开疆场太久,已经不适合重掌军务,就交给沈将军了。”
沈游客气了几个回合,接下雍州军务。
后来史书记载,永安侯侯策适时把重要军务让给太宗皇帝,太宗皇帝一推再推,最终还是不得已接下,二人都博得不少美名。
当下,雍州的局势仍十分紧张。
前头就说过沈游接过的是个烂摊子,因为矿区防线已经被攻破,戎人势如破竹,而雍州军内,直到沈游和晋晓接管前,士气都相当低迷。
毕竟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里,雍州军没获得多少鼓舞,反而把士气磨没了。
晋晓去查看伤兵,便看到云岩坐在伤员旁边,没好气地对士兵说:“会痛的,等一下你别嗷嗷叫,吵死人。”
接着,他伸手向身后的学徒要东西:“止痛散。”
士兵们早就习惯云岩的坏脾气,此时看到云岩身后晋晓走来,两眼都瞪圆了,晋晓做了噤声的动作,士兵才没说出口。
云岩也注意到士兵的表情:“干什么,不爽我是吗?”
士兵:“不不不,怎么会呢,云岩简直是我们军营里最好的大夫了!”
云岩拿过止痛散,洒在他伤口上,冷笑一声:“得了吧,如果先生在,这个头衔就轮不到我。”
他处理着士兵的伤口,向后面伸手:“化瘀膏。”
一瓶化瘀膏递给云岩,他揉好化瘀膏,猛地掰了一下,帮士兵正骨,在士兵嗷嗷叫声中,笑了声:“熊样,这出息,还掉泪了都。”
然后身后跟后面的人要:“布巾。”
晋晓把洗了醋的布巾递给他,他擦了擦,然后站起来回过头。
下一刻,云岩:“啊啊啊啊啊!”
他的尖叫声比刚刚嗷嗷叫的士兵要大得多,整片伤员区都是他的叫声,紧接着,刚刚还骂别人哭的云岩,倏地一下哭出一泡眼泪:
“他娘的,我不是在做梦吧?”
晋晓轻轻侧头,看着比她高一点的云岩,说:“不是梦。”
云岩捏着自己脸颊,哭唧唧:“这个梦里的先生居然会回我的话……”
晋晓:“那我再回一句?”
云岩猛地抱住晋晓:“先生!”
伤员有的笑云岩太过夸张,也有的偷偷抹眼泪,还有的跟着起哄,头一次,伤员区的氛围如此快活,仿佛再见到晋晓,所有浮躁的心思都沉淀下来。
另一头,沈游查看着布兵图,果断把所有准备出城的举动都撤换掉。
幕僚问:“将军所为何意?”
沈游心想,若晋晓看到他这么做,并不会这么问他,和晋晓待久了,默契都培养出来。
他简单解释道:“戎人定是准备好投石器,此时此刻,再让士兵出去,只是徒增伤亡。”
“投石器?”在场的人脸色都有点变幻,“他们已经准备开始攻城了?”
沈游说:“或许本来,是没那么着急的,但是如果听说了我与晋晓回来的事,就不一定了。”
而沈游猜得十分准确,戎人的投石器、攻城锤、云梯都准备好了,本想再挫挫雍州军的气势,再准备攻城的,结果,戎人营帐里得到重要的情报——
沈游和晋晓回雍州军,还带来五万梁州军!
三王子耶律昝捏着手上纸张:“他们居然没死,居然还回来了……”
他显得心事重重。
没有在这三年拿下雍州,是他的心病,如今,不能再错失时机,不惜所有代价,不给雍州任何喘息的机会,否则,以后也不一定能再打到雍州城门口。
只要让攻破雍州城门,让雍州猝不及防,那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主场。
所有攻城队伍都准备好,就在矿区防线以内,消息也火速传到雍州,雍州,很可能会被攻破城门!
城内百姓一时混乱。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副将问沈游,沈游摸索着手指上的茧子,难得沉默,随后,只想起当初在咸安县剿山贼那一次。
擒贼先擒王。
不过,谁去擒?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