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大清要完啦, 本文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作者南方赤火 他看到苏敏官,爬到他身边凄惨哀求:“老爷发财, 小的快饿死了……”
苏敏官手上正拿着个桂花糖饼,油亮喷香, 是从德丰行里带出来的。
他绕过那乞丐, 免得被他脏手碰到衣裳,若无其事地咬了一口饼,命令林玉婵:“跟上。”
林玉婵心下恻然,再看苏大买办那副无动于衷的德性, 脸上不由得有了愤愤之意。
苏敏官仿佛背后生眼,看到了她的神色, 冷笑道:“没那么多好心。我一年只做一次善事。”
林玉婵:“今年的指标被我用了?”
“不, ”他回头一笑,“你是预支明年的。”
林玉婵一愣,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乞丐见无人搭理他, 喃喃咒骂一阵, 不知何时突然变出一条腿, 健步如飞地跑到巷子里去了!
林玉婵:“……”
再看苏敏官, 顺眼了些。
“敏官……少爷?”林玉婵看着出了王全的视线范围, 试着跟他搭话,“说到这个,上次忘记叩谢救命之恩……”
不得不说,人靠衣装。林玉婵第一次见到苏少爷时,他布衣麻履,被个诈尸鬼吓得三魂出窍,俨然一个清贫善良好少年。第二次, 他衣衫褴褛人憔悴,杂在一群凶神恶煞的犯罪分子当中,显得格外弱不禁风。
今日他穿了体面长衫,温文尔雅地冷着一张脸,倒颇有些“人狠话不多”的潇洒利落,在这花花大街上哪儿都能镇住场子。
他腰板挺直,在一众佝偻驼背的行人当中显得鹤立鸡群。
“不客气。叩就免了。”苏敏官蒙上凉帽,斜看她一眼,“当初怎么没告诉我,你是德丰行的人?害得我白等半天。”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子慵懒,也许是疲倦,也许是被盛夏的日头晒蔫了嗓子。
“说来话长,我是被人卖来的。”
林玉婵不愿多说,显得自己像是诉苦。一句话带过,忽而放轻声音,说道:“你也没告诉我,你原是正宗十三行的少爷。”
苏敏官一瞬间错愕,停住了步子。
“你如何知道……”
林玉婵很快说:“猜的。”
从他的一口好英语,他对德丰行冒认十三行的不屑,王全对他父亲的敬畏,还有他那句“全家流放,在十三行里除名”……
算算时间,这应该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他彼时年龄幼小,因此逃过一劫。
苏敏官显然不全信,犀利的目光在这个锋芒毕露的姑娘身上一扫,针锋相对壳碰壳,没扫出什么破绽。
他想了想,自己给她找了原因。
“你听说过兴瑞行?”他带着淡淡的自豪,轻声说,“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记得。”
茶行雇工从库房走到铺面,用的是藏在屋檐底下的内部通道;林玉婵带客人走,就要绕过半条大街。
在临近仓库大门时,林玉婵忽然驻足。
她心里存着个疑问,此时终于忍不住问出来:“少爷,你真是买办?”
苏敏官抬了抬眼皮,没接她的话:“你的病还没好?脚步那么虚。”
林玉婵不被他带歪,继续说:“过去是洋商的对手,如今在洋商手下做事,你甘愿?”
他这回没有回避话题,很干脆地说:“不用你操心。”
“敏官少爷,”林玉婵冷不丁说,“渣甸大班来接你时,说你已失踪四日,他很恼火。可你被官府当成反贼下狱,我听那衙役说,是三天前的事。”
林玉婵的眼神定在他脸上,观察他的反应。
“所以,其实你在乱葬岗救我的时候,就已经从怡和洋行不辞而别了。
“我想起来,我当时快死了,可是耳朵还听得见。我记得你说,你不打算在广州城混了,临走做件好事,给自己积点德……对了,你当时还带着褡裢。
“你今日真是代表怡和洋行,来买茶的?”
一时间空气有点安静。苏敏官靠在十字路口一根牌坊柱子上,很耐心地打量林玉婵的脸,看得她有些气恼,不甘示弱地瞪他。
许久,他才面无表情地一字字说:“你是买断的奴婢,我是你主家的顾客。阿妹,你也许不知道,只要我一句添油加醋的抱怨,你家掌柜就能把你打得全身开花。”
林玉婵心里忽地忐忑一下。他这话不知是提醒还是警告,反正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
“敏官少爷……”她赶紧见好就收,“她赶紧说:“我无聊,我多事,如果问到什么不该问的……”
“敏官是我的商名,不是真名。”他忽然说,“你不必这么叫。”
林玉婵惊讶:“……商名?”
“就是行商时用的名字啦。”他见她紧张,忽然轻笑出声,“你唔知啊?”
犹如春水初融,方才的一线阴霾立刻云消雾散,林玉婵不自觉地挪开视线。
心里后悔呀,还真被他吓到了,丢人。
敏官告诉她,十三行的商人,除了寻常的名、姓、号,都会另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商名,以便和洋人打交道。
商人虽富不贵,都一心想让子孙走官宦之途,因此商名里常带个“官”字。
他的祖父商名就叫敏官,这个名字曾经在洋商中口耳相传。后来他父亲接手家业,洋商只认老牌商号,亲切地称呼这位新当家的“敏官二世”。
巨额的家业没能传给“敏官三世”。在苏少爷的幼年记忆里,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别离。
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带有假山花园的漂亮大院,新搬的家一次比一次小;下人被遣散,家什被搬空,喜爱的美食吃不到。直到有人开始上门讨债——其中一次,带走了他的亲娘,敏官二世最爱的妾。
家业败后,幸而有家族的一些朋友相助,让他不至于流落街头。长大后,凭着幼时耳濡目染的生意素养,在洋行找了份工,得以糊口。
大概这就叫世态炎凉。从烈火烹油的富家少爷到被官府乱抓都没人保的弃儿,也就隔了十来年的时间。
……
“那……你实名怎么称呼?”
细细的声音如同夏日一泓水,打散了压抑的回忆。
“我……”
苏敏官有些犹豫,大概是后悔方才一时冲动,跟她透了底。
“等等,我们做生意的讲究有来有往。阿妹,你先说,你叫什么?”
他扬起头,自鸣得意地抿起了嘴角。
小姑娘家的闺名怎么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吧?即便是个身份低微的妹仔。
谁知对面这小姑娘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她特别爽快地回答:“对了,早就该告诉你,我姓林……”
原主反正没名字,林玉婵也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把自己名字跟他说了,还贴心地指明了是哪两个字。
“……婵娟的婵。千里共婵娟知道吧?”
苏敏官无言以对,咬咬牙,小声说:“小白。”
林玉婵:“咩?”
“小白。是我家里人叫的名字。”他提高声音,严厉警告,“不许告诉别人。不许乱叫。”
林玉婵忍不住扑哧一笑。
“不许笑!”
林玉婵转过身去勾嘴角。
如此深藏不露,乳名却起得如此清纯随意,这绝对是故意的。
苏敏官轻轻咳嗽一声。
“好了,现在我回答你的问题。我舍不得怡和洋行给我的银子,因此又回去做事了。我今日的确是代怡和而来,买你们德丰行的茶。正经生意,不会坑你东家。”
被他小小的吓唬了一下,谅林玉婵也不敢再刨根问底。
他说着,大踏步朝着仓库走去,拍拍自己衣袋,“我连汇票都带好了。要是茶叶合格,直接付定金。”
林玉婵觉着新鲜:“汇票?是那种可以拿到钱庄去的……”
大清的金融支付手段真先进。电视剧里都是一箱箱搬银子的。
苏敏官有点鄙视地看了她一眼,答道:“什么钱庄?是伦敦丽如银行。”
林玉婵:“……”
大清真先进。
说话间仓库已在眼前。微风吹过拐角处一个暗旮旯,带出一股浓烈的茅厕味道。
林玉婵咬牙,一些异样的感觉爬上小腹,额角突然冷汗微沁。
从早晨开始就没上过厕所……
就忍,硬忍。
“就是这里。”她努力显得若无其事,“不知少爷看不看得上眼?”
外人进库房,走的是一条特意铺出来的木板路,离那些热火朝天的力夫工地有几十米距离,远远一望,寻常人便只能惊叹于德丰行茶叶库存的规模,而看不清制茶卸货的细节。
苏敏官远远看着库房里的竹筐和家伙什儿,沉吟道:“这些是从福建武夷山地方茶贩处收来的散茶,凋萎、揉捻、杀青、烘晒等工序,已由当地茶农完成。但洋人买茶要求质量高,因此还要烘焙、补火、筛拣之类的精加工,方可售卖——看这样子,这些茶还都没开始精制吧?”
粗制的茶叶带着硬梗,又闷在竹筐里,原本没有太浓郁的香气。即便如此,风中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叶清新,可见这一拨茶叶的质量上乘。
他说得慢条斯理,大概等着林玉婵这个茶行小伙计赞一句“您真懂行”。但林玉婵乃外行一个,听他一席话,更似听了个扫盲,只能连连点头,敷衍道:“您说得都对。”
苏敏官对牛弹琴一通,不声不响收尾,问:“你怎么了?不舒服?”
林玉婵:“……”
小姑娘瘦成一棵草,显得眼睛格外大,而那额头上滴下来的冷汗都赶上眼珠子大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明显心不在焉。
苏敏官起疑,目不转睛盯着她,慢慢说:“现在该我问话了。你到底是谁?你若是茶行的雇工,为何会病倒在外头无人管?商行里没有收妹仔干活的规矩,德丰行又为何破例?”
林玉婵咬着下牙槽,没脸没皮地小声说:“先不说这些成吗?我……内急。想上厕所。”
林玉婵本以为,自己一个大姑娘家,腆着脸混进力夫的队伍,至少也得挨上十几个白眼。但出乎她意料,同行的力夫们对此没什么反应,只是斜了她几眼,然后各自干活。
走在街上,有人指指点点,但也没人上来找她麻烦。
虽然自古圣人言,女人不能抛头露面,但真能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是娇生惯养的富家闺女,属于稀缺资源。在清末的广州,街上随处可见奔波忙碌的劳动妇女,有的还背着孩子,跟男人一样卖力气。
而且林玉婵瘦得前不凸后不翘,长头发往脑后一盘,乍一看像个发育不良的小伙子。更没人注意她了。
力夫们面黄肌瘦,脸上没有表情,五官仿佛都是静止的。薄薄的肌肉盖不住凸出的骨节,每一次用力,手臂上都绷出青筋。他们穿着破衣烂衫,竹筐送上后背,一节节压弯的脊梁骨清晰可见。
走在边上,清楚地听到好几个人肚子里咕噜噜的叫。
说是包吃包住,力夫的住处林玉婵没见过,应当是挤在一起的大通铺,因为他们身上都带着同一种臭味儿。
装卸完了所有的竹箱,日头已经爬上最高的榕树顶,烤得人头皮火热。
林玉婵跟着车,一路微微下坡,走了约莫十分钟,便到了珠江江畔。只见码头参差,立着“珠江摆渡”、“香港小轮货运”之类的招牌。商铺林立,行人如云,船舶往来,路上兼走着鸡鸭鹅狗,热闹非凡。
……和两个世纪之后的珠江江畔差不多。她突感落寞。
其中一栋雕花砌门的三层大商铺最为豪华,绣旗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德丰。
从侧门进入后院,有人招呼:“开饭了!”
力夫们的脸上总算有了点活气儿,纷纷现出期待的表情,伸着脖子凑了上去。
桶里是稀得透亮的小米粥,配上咸死人不偿命的酱菜,还有是硬得像牛皮的地瓜干。
力夫们搓掉手上的黑泥,狼吞虎咽。吃饱了饭,才偶尔有人用浓重的方言聊几句天,抱怨天气热。
林玉婵饿得前胸贴后背,扒开围着木桶的几个大后背,抢出一碗粥和一把地瓜干。
午饭管够,倒是没人跟她抢。大伙只是麻木地看她几眼。
林玉婵找个角落蹲着,默默灌了一肚子稀粥。喝得太快,全身的血液涌入胃部,身子一阵阵发虚。
她想:得快点健康起来。
随后有人招呼“上工了”,力夫们匆匆塞进最后几口饭,然后从院子入了个后门,便是仓库。仓库大厅被粗木架子整齐地分隔成一片片,内侧开着几扇门,偶尔有人拿着钥匙进出。那门缝里又是一番天地,大概是制茶间,有炉灶、笸箩、桌椅板凳之类。
除了林玉婵背来的那批竹筐,地上还散落着许多不同样式的竹筐、竹箱、背篓,都装着茶叶,想来是从不同茶农那里收来的。
力夫们将茶叶统一倒入印有“德丰”字样的布袋里,然后扎上口,背起来,一个个爬上梯子顶,钻进货架,匍匐着身子,将茶叶塞进货架最里层。
梯子少人多。背布袋爬梯子又是体力活,因此只是最强壮的几个力夫在爬来爬去,剩下的在底下无所事事,有几个机灵的,帮忙把布袋挪到趁手的位置。
其中一架梯子支得格外高,大伙畏高,都不上去。
一个茶行伙计用脏兮兮的毛巾擦汗,催促:“都瞎啦?来个人,把货摆上去啊!”
然而力夫们就像一群绵羊,听话是听话,耍赖的时候也众口一词。
“等黄大个儿吧。”一个人粗声粗气地说,“我们爬不了那么高。”
力夫们歪在墙根歇着,茶行伙计骂骂咧咧,转头又看见林玉婵,更没好气。
“谁把娘们放进来了?”他左右看看,“这谁的婆娘,赶紧领走!”
林玉婵想也不想,答:“来干活的!”
她几下爬上那最高的梯子,趴在货架上,朝下伸手。
“陈阿福大哥,递个袋上来!”
根据一上午的观察,她挑了个最老实,最逆来顺受的力夫。
被点名的陈阿福懵懂地一抬头,“啊?”
“给我递个袋!不用爬梯子,递过来就行。”
陈阿福顶着个忍气吞声的脸,不声不响地举起一个布袋。
林玉婵:“上来两步。我接不住。”
她看到陈阿福嘴唇动了动,似乎很想问“你是谁,你凭什么指挥我”,但他终究一声没吭,听话地爬了两步梯子。
林玉婵正好接住布袋,转身推入货架里面。她身材瘦小,动作比其他力夫敏捷。
她在超市打工的时候,上货速度就是最快的。
陈阿福还在梯子底部犯愣。林玉婵把目光转向第二个力夫。
“李发财大哥,把那个袋递给阿福。”
李发财斜眼看她一眼,咕哝了几声,什么“黄大个儿”。
林玉婵催促:“晚些大掌柜的要来,咱们起码做出个干活的样儿。”
李发财倒是看到早间她和王全在一块儿,将信将疑地点点头,按照她的指点,递了一个布袋给陈阿福。
长长的梯子上,构筑了一个小小的流水线。李发财和陈阿福只需要将布袋左边转右边,不用费力爬上爬下。林玉婵在最高处拉起布袋,再搬上货架,灵活地放置得整整齐齐。
这架梯子的运货效率一下子提高好几倍。
茶行伙计觉得有趣,抬头看了好一会儿。
其实别的力夫未必想不出这种合作方法。但是货架和梯子都十分狭窄,容不得一个大小伙子稳当地立在上面。只有林玉婵这种体型的,才有可能把自己固定在上面来来回回。
她擦一把汗,趁着劳动的间隙四处看看。
这个货仓巨大而简陋,看起来没有什么防潮防水设施,只是一排排简单的木板而已。
盛夏天气,茶叶易腐。就算是货仓内通风阴凉,这些茶叶也无法长期存放。
看来这些都是短期内即将交割的货。
一个布袋半人高,一层货架放五袋,一排两层,全仓大约二十排。
“一天就收来几百袋茶,真是大户啊。”林玉婵默默算了一下,“他们有多少个分号?”
忽然门口骚动。有人叫:“掌柜的来了!”
王全终于追回了他的银子,推着那油腻腻的眼镜,前来视察仓库。
“都给我摆整齐了!”跟身边人吆喝着吩咐,“晚上谁值班都不许偷懒!仓里的茶叶都是有数的,再丢一两,通通送你们见官!……炒茶的呢?怎么还不上工?……”
王全检查力夫们搬运茶叶,忽然看到——
“……咦?”
他眯起眼睛,盯着那个不同寻常的流水线,以及梯子顶端那个灵活的瘦子,登时怒不可遏。
“哎,你怎么在这儿?快下来!”
林玉婵跟着力夫队伍出院子的时候,他本以为她想要逃跑。逃跑他不怕,德丰行生意遍布全城,稍微跟下人吩咐一声,就有千百双眼睛帮他找人。找回来再狠狠教训一番,不愁她不听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0-04 12:00:00~2020-10-09 06: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堆、栖迟、jc、18362626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婆婆、冬瓜糖o0 20瓶;林橙子 15瓶;阿堆、兜哥的眼镜框、小丑鱼 10瓶;安安、小苹果 5瓶;遇见enter 4瓶;三山四水 3瓶;福团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址m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苏敏官手上正拿着个桂花糖饼,油亮喷香, 是从德丰行里带出来的。
他绕过那乞丐, 免得被他脏手碰到衣裳,若无其事地咬了一口饼,命令林玉婵:“跟上。”
林玉婵心下恻然,再看苏大买办那副无动于衷的德性, 脸上不由得有了愤愤之意。
苏敏官仿佛背后生眼,看到了她的神色, 冷笑道:“没那么多好心。我一年只做一次善事。”
林玉婵:“今年的指标被我用了?”
“不, ”他回头一笑,“你是预支明年的。”
林玉婵一愣,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乞丐见无人搭理他, 喃喃咒骂一阵, 不知何时突然变出一条腿, 健步如飞地跑到巷子里去了!
林玉婵:“……”
再看苏敏官, 顺眼了些。
“敏官……少爷?”林玉婵看着出了王全的视线范围, 试着跟他搭话,“说到这个,上次忘记叩谢救命之恩……”
不得不说,人靠衣装。林玉婵第一次见到苏少爷时,他布衣麻履,被个诈尸鬼吓得三魂出窍,俨然一个清贫善良好少年。第二次, 他衣衫褴褛人憔悴,杂在一群凶神恶煞的犯罪分子当中,显得格外弱不禁风。
今日他穿了体面长衫,温文尔雅地冷着一张脸,倒颇有些“人狠话不多”的潇洒利落,在这花花大街上哪儿都能镇住场子。
他腰板挺直,在一众佝偻驼背的行人当中显得鹤立鸡群。
“不客气。叩就免了。”苏敏官蒙上凉帽,斜看她一眼,“当初怎么没告诉我,你是德丰行的人?害得我白等半天。”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子慵懒,也许是疲倦,也许是被盛夏的日头晒蔫了嗓子。
“说来话长,我是被人卖来的。”
林玉婵不愿多说,显得自己像是诉苦。一句话带过,忽而放轻声音,说道:“你也没告诉我,你原是正宗十三行的少爷。”
苏敏官一瞬间错愕,停住了步子。
“你如何知道……”
林玉婵很快说:“猜的。”
从他的一口好英语,他对德丰行冒认十三行的不屑,王全对他父亲的敬畏,还有他那句“全家流放,在十三行里除名”……
算算时间,这应该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他彼时年龄幼小,因此逃过一劫。
苏敏官显然不全信,犀利的目光在这个锋芒毕露的姑娘身上一扫,针锋相对壳碰壳,没扫出什么破绽。
他想了想,自己给她找了原因。
“你听说过兴瑞行?”他带着淡淡的自豪,轻声说,“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记得。”
茶行雇工从库房走到铺面,用的是藏在屋檐底下的内部通道;林玉婵带客人走,就要绕过半条大街。
在临近仓库大门时,林玉婵忽然驻足。
她心里存着个疑问,此时终于忍不住问出来:“少爷,你真是买办?”
苏敏官抬了抬眼皮,没接她的话:“你的病还没好?脚步那么虚。”
林玉婵不被他带歪,继续说:“过去是洋商的对手,如今在洋商手下做事,你甘愿?”
他这回没有回避话题,很干脆地说:“不用你操心。”
“敏官少爷,”林玉婵冷不丁说,“渣甸大班来接你时,说你已失踪四日,他很恼火。可你被官府当成反贼下狱,我听那衙役说,是三天前的事。”
林玉婵的眼神定在他脸上,观察他的反应。
“所以,其实你在乱葬岗救我的时候,就已经从怡和洋行不辞而别了。
“我想起来,我当时快死了,可是耳朵还听得见。我记得你说,你不打算在广州城混了,临走做件好事,给自己积点德……对了,你当时还带着褡裢。
“你今日真是代表怡和洋行,来买茶的?”
一时间空气有点安静。苏敏官靠在十字路口一根牌坊柱子上,很耐心地打量林玉婵的脸,看得她有些气恼,不甘示弱地瞪他。
许久,他才面无表情地一字字说:“你是买断的奴婢,我是你主家的顾客。阿妹,你也许不知道,只要我一句添油加醋的抱怨,你家掌柜就能把你打得全身开花。”
林玉婵心里忽地忐忑一下。他这话不知是提醒还是警告,反正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
“敏官少爷……”她赶紧见好就收,“她赶紧说:“我无聊,我多事,如果问到什么不该问的……”
“敏官是我的商名,不是真名。”他忽然说,“你不必这么叫。”
林玉婵惊讶:“……商名?”
“就是行商时用的名字啦。”他见她紧张,忽然轻笑出声,“你唔知啊?”
犹如春水初融,方才的一线阴霾立刻云消雾散,林玉婵不自觉地挪开视线。
心里后悔呀,还真被他吓到了,丢人。
敏官告诉她,十三行的商人,除了寻常的名、姓、号,都会另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商名,以便和洋人打交道。
商人虽富不贵,都一心想让子孙走官宦之途,因此商名里常带个“官”字。
他的祖父商名就叫敏官,这个名字曾经在洋商中口耳相传。后来他父亲接手家业,洋商只认老牌商号,亲切地称呼这位新当家的“敏官二世”。
巨额的家业没能传给“敏官三世”。在苏少爷的幼年记忆里,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别离。
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带有假山花园的漂亮大院,新搬的家一次比一次小;下人被遣散,家什被搬空,喜爱的美食吃不到。直到有人开始上门讨债——其中一次,带走了他的亲娘,敏官二世最爱的妾。
家业败后,幸而有家族的一些朋友相助,让他不至于流落街头。长大后,凭着幼时耳濡目染的生意素养,在洋行找了份工,得以糊口。
大概这就叫世态炎凉。从烈火烹油的富家少爷到被官府乱抓都没人保的弃儿,也就隔了十来年的时间。
……
“那……你实名怎么称呼?”
细细的声音如同夏日一泓水,打散了压抑的回忆。
“我……”
苏敏官有些犹豫,大概是后悔方才一时冲动,跟她透了底。
“等等,我们做生意的讲究有来有往。阿妹,你先说,你叫什么?”
他扬起头,自鸣得意地抿起了嘴角。
小姑娘家的闺名怎么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吧?即便是个身份低微的妹仔。
谁知对面这小姑娘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她特别爽快地回答:“对了,早就该告诉你,我姓林……”
原主反正没名字,林玉婵也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把自己名字跟他说了,还贴心地指明了是哪两个字。
“……婵娟的婵。千里共婵娟知道吧?”
苏敏官无言以对,咬咬牙,小声说:“小白。”
林玉婵:“咩?”
“小白。是我家里人叫的名字。”他提高声音,严厉警告,“不许告诉别人。不许乱叫。”
林玉婵忍不住扑哧一笑。
“不许笑!”
林玉婵转过身去勾嘴角。
如此深藏不露,乳名却起得如此清纯随意,这绝对是故意的。
苏敏官轻轻咳嗽一声。
“好了,现在我回答你的问题。我舍不得怡和洋行给我的银子,因此又回去做事了。我今日的确是代怡和而来,买你们德丰行的茶。正经生意,不会坑你东家。”
被他小小的吓唬了一下,谅林玉婵也不敢再刨根问底。
他说着,大踏步朝着仓库走去,拍拍自己衣袋,“我连汇票都带好了。要是茶叶合格,直接付定金。”
林玉婵觉着新鲜:“汇票?是那种可以拿到钱庄去的……”
大清的金融支付手段真先进。电视剧里都是一箱箱搬银子的。
苏敏官有点鄙视地看了她一眼,答道:“什么钱庄?是伦敦丽如银行。”
林玉婵:“……”
大清真先进。
说话间仓库已在眼前。微风吹过拐角处一个暗旮旯,带出一股浓烈的茅厕味道。
林玉婵咬牙,一些异样的感觉爬上小腹,额角突然冷汗微沁。
从早晨开始就没上过厕所……
就忍,硬忍。
“就是这里。”她努力显得若无其事,“不知少爷看不看得上眼?”
外人进库房,走的是一条特意铺出来的木板路,离那些热火朝天的力夫工地有几十米距离,远远一望,寻常人便只能惊叹于德丰行茶叶库存的规模,而看不清制茶卸货的细节。
苏敏官远远看着库房里的竹筐和家伙什儿,沉吟道:“这些是从福建武夷山地方茶贩处收来的散茶,凋萎、揉捻、杀青、烘晒等工序,已由当地茶农完成。但洋人买茶要求质量高,因此还要烘焙、补火、筛拣之类的精加工,方可售卖——看这样子,这些茶还都没开始精制吧?”
粗制的茶叶带着硬梗,又闷在竹筐里,原本没有太浓郁的香气。即便如此,风中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叶清新,可见这一拨茶叶的质量上乘。
他说得慢条斯理,大概等着林玉婵这个茶行小伙计赞一句“您真懂行”。但林玉婵乃外行一个,听他一席话,更似听了个扫盲,只能连连点头,敷衍道:“您说得都对。”
苏敏官对牛弹琴一通,不声不响收尾,问:“你怎么了?不舒服?”
林玉婵:“……”
小姑娘瘦成一棵草,显得眼睛格外大,而那额头上滴下来的冷汗都赶上眼珠子大了,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明显心不在焉。
苏敏官起疑,目不转睛盯着她,慢慢说:“现在该我问话了。你到底是谁?你若是茶行的雇工,为何会病倒在外头无人管?商行里没有收妹仔干活的规矩,德丰行又为何破例?”
林玉婵咬着下牙槽,没脸没皮地小声说:“先不说这些成吗?我……内急。想上厕所。”
林玉婵本以为,自己一个大姑娘家,腆着脸混进力夫的队伍,至少也得挨上十几个白眼。但出乎她意料,同行的力夫们对此没什么反应,只是斜了她几眼,然后各自干活。
走在街上,有人指指点点,但也没人上来找她麻烦。
虽然自古圣人言,女人不能抛头露面,但真能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是娇生惯养的富家闺女,属于稀缺资源。在清末的广州,街上随处可见奔波忙碌的劳动妇女,有的还背着孩子,跟男人一样卖力气。
而且林玉婵瘦得前不凸后不翘,长头发往脑后一盘,乍一看像个发育不良的小伙子。更没人注意她了。
力夫们面黄肌瘦,脸上没有表情,五官仿佛都是静止的。薄薄的肌肉盖不住凸出的骨节,每一次用力,手臂上都绷出青筋。他们穿着破衣烂衫,竹筐送上后背,一节节压弯的脊梁骨清晰可见。
走在边上,清楚地听到好几个人肚子里咕噜噜的叫。
说是包吃包住,力夫的住处林玉婵没见过,应当是挤在一起的大通铺,因为他们身上都带着同一种臭味儿。
装卸完了所有的竹箱,日头已经爬上最高的榕树顶,烤得人头皮火热。
林玉婵跟着车,一路微微下坡,走了约莫十分钟,便到了珠江江畔。只见码头参差,立着“珠江摆渡”、“香港小轮货运”之类的招牌。商铺林立,行人如云,船舶往来,路上兼走着鸡鸭鹅狗,热闹非凡。
……和两个世纪之后的珠江江畔差不多。她突感落寞。
其中一栋雕花砌门的三层大商铺最为豪华,绣旗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德丰。
从侧门进入后院,有人招呼:“开饭了!”
力夫们的脸上总算有了点活气儿,纷纷现出期待的表情,伸着脖子凑了上去。
桶里是稀得透亮的小米粥,配上咸死人不偿命的酱菜,还有是硬得像牛皮的地瓜干。
力夫们搓掉手上的黑泥,狼吞虎咽。吃饱了饭,才偶尔有人用浓重的方言聊几句天,抱怨天气热。
林玉婵饿得前胸贴后背,扒开围着木桶的几个大后背,抢出一碗粥和一把地瓜干。
午饭管够,倒是没人跟她抢。大伙只是麻木地看她几眼。
林玉婵找个角落蹲着,默默灌了一肚子稀粥。喝得太快,全身的血液涌入胃部,身子一阵阵发虚。
她想:得快点健康起来。
随后有人招呼“上工了”,力夫们匆匆塞进最后几口饭,然后从院子入了个后门,便是仓库。仓库大厅被粗木架子整齐地分隔成一片片,内侧开着几扇门,偶尔有人拿着钥匙进出。那门缝里又是一番天地,大概是制茶间,有炉灶、笸箩、桌椅板凳之类。
除了林玉婵背来的那批竹筐,地上还散落着许多不同样式的竹筐、竹箱、背篓,都装着茶叶,想来是从不同茶农那里收来的。
力夫们将茶叶统一倒入印有“德丰”字样的布袋里,然后扎上口,背起来,一个个爬上梯子顶,钻进货架,匍匐着身子,将茶叶塞进货架最里层。
梯子少人多。背布袋爬梯子又是体力活,因此只是最强壮的几个力夫在爬来爬去,剩下的在底下无所事事,有几个机灵的,帮忙把布袋挪到趁手的位置。
其中一架梯子支得格外高,大伙畏高,都不上去。
一个茶行伙计用脏兮兮的毛巾擦汗,催促:“都瞎啦?来个人,把货摆上去啊!”
然而力夫们就像一群绵羊,听话是听话,耍赖的时候也众口一词。
“等黄大个儿吧。”一个人粗声粗气地说,“我们爬不了那么高。”
力夫们歪在墙根歇着,茶行伙计骂骂咧咧,转头又看见林玉婵,更没好气。
“谁把娘们放进来了?”他左右看看,“这谁的婆娘,赶紧领走!”
林玉婵想也不想,答:“来干活的!”
她几下爬上那最高的梯子,趴在货架上,朝下伸手。
“陈阿福大哥,递个袋上来!”
根据一上午的观察,她挑了个最老实,最逆来顺受的力夫。
被点名的陈阿福懵懂地一抬头,“啊?”
“给我递个袋!不用爬梯子,递过来就行。”
陈阿福顶着个忍气吞声的脸,不声不响地举起一个布袋。
林玉婵:“上来两步。我接不住。”
她看到陈阿福嘴唇动了动,似乎很想问“你是谁,你凭什么指挥我”,但他终究一声没吭,听话地爬了两步梯子。
林玉婵正好接住布袋,转身推入货架里面。她身材瘦小,动作比其他力夫敏捷。
她在超市打工的时候,上货速度就是最快的。
陈阿福还在梯子底部犯愣。林玉婵把目光转向第二个力夫。
“李发财大哥,把那个袋递给阿福。”
李发财斜眼看她一眼,咕哝了几声,什么“黄大个儿”。
林玉婵催促:“晚些大掌柜的要来,咱们起码做出个干活的样儿。”
李发财倒是看到早间她和王全在一块儿,将信将疑地点点头,按照她的指点,递了一个布袋给陈阿福。
长长的梯子上,构筑了一个小小的流水线。李发财和陈阿福只需要将布袋左边转右边,不用费力爬上爬下。林玉婵在最高处拉起布袋,再搬上货架,灵活地放置得整整齐齐。
这架梯子的运货效率一下子提高好几倍。
茶行伙计觉得有趣,抬头看了好一会儿。
其实别的力夫未必想不出这种合作方法。但是货架和梯子都十分狭窄,容不得一个大小伙子稳当地立在上面。只有林玉婵这种体型的,才有可能把自己固定在上面来来回回。
她擦一把汗,趁着劳动的间隙四处看看。
这个货仓巨大而简陋,看起来没有什么防潮防水设施,只是一排排简单的木板而已。
盛夏天气,茶叶易腐。就算是货仓内通风阴凉,这些茶叶也无法长期存放。
看来这些都是短期内即将交割的货。
一个布袋半人高,一层货架放五袋,一排两层,全仓大约二十排。
“一天就收来几百袋茶,真是大户啊。”林玉婵默默算了一下,“他们有多少个分号?”
忽然门口骚动。有人叫:“掌柜的来了!”
王全终于追回了他的银子,推着那油腻腻的眼镜,前来视察仓库。
“都给我摆整齐了!”跟身边人吆喝着吩咐,“晚上谁值班都不许偷懒!仓里的茶叶都是有数的,再丢一两,通通送你们见官!……炒茶的呢?怎么还不上工?……”
王全检查力夫们搬运茶叶,忽然看到——
“……咦?”
他眯起眼睛,盯着那个不同寻常的流水线,以及梯子顶端那个灵活的瘦子,登时怒不可遏。
“哎,你怎么在这儿?快下来!”
林玉婵跟着力夫队伍出院子的时候,他本以为她想要逃跑。逃跑他不怕,德丰行生意遍布全城,稍微跟下人吩咐一声,就有千百双眼睛帮他找人。找回来再狠狠教训一番,不愁她不听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0-04 12:00:00~2020-10-09 06: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堆、栖迟、jc、18362626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婆婆、冬瓜糖o0 20瓶;林橙子 15瓶;阿堆、兜哥的眼镜框、小丑鱼 10瓶;安安、小苹果 5瓶;遇见enter 4瓶;三山四水 3瓶;福团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址m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