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熹妃
耿氏的两声动静, 不但福晋立刻回过头来,还把一直端坐如佛像, 眼睛合着的德妃终于吸引了过来。
德妃看到年氏晕过去后,脸上也露出焦急之色:年氏还怀着孩子呢!她无所谓,但孩子可是自己的亲孙子。
德妃素来对年氏不怎么喜欢。因着母子关系,四爷的妻妾,德妃都不怎么喜欢,而对年氏, 又格外不喜欢一点。
一来,做婆婆的,没有喜欢娇花一样美貌又专宠的侧福晋儿媳妇的;二来, 自打年氏进府, 别人就再也没有过身孕, 而年氏生了三个孩子, 却已经死了两个,德妃更为不喜。
于是这段时日, 虽知道年氏怀着身孕素习娇弱,但德妃从未格外免了她的跪。
反正胎相已经近七个月稳固了,正所谓七活八不活,这个时候就算早产, 孩子也能养活了。
再者, 在德妃心里,若皇上舍不得爱妾这样跪着, 来自己跟前讨情面, 自己便也多了一点为十四说话的底气——皇上对一个妾室都格外优容,难道还不能好好待自己的亲弟弟吗?
可这些想法是一回事,看到年氏生生晕在自己跟前, 脸色苍白如纸又是另一回事了。
德妃深吸一口气,不再拿架子,准备叫宫人去请太医救治年氏。
还没开口,就听到外面有人疾步走进的声音,伴随着一声忧心愤怒夹杂的召唤:“太医!”
四爷既然到了,德妃就没有开口,任由四爷和福晋叫宫人抬来软榻,将年氏抬去侧殿,先行命太医诊治。
太医都不用宣,正是跟着四爷来的。
四爷本是怕德妃故意装病,或是真的寻死觅活出了事故,才叫太医随行。这会子正好上场,立刻抢救年侧福晋。
--
德妃坐在榻上,嘴唇抿成一道直线。
自己到底是焦急了,原本是老四对不起自己,可若是他的爱妾在永和宫跪出了事情,那倒是成了自己说不清。
唉,早知如此,就不该置气让年氏也一并跪着了。
太医出来的很快,身子跟手
一起抖,抖得像个筛子。
本就在国丧期间,两位太医原看着就愁眉苦脸,这会子更是如丧考妣。他们深深伏在地上:“回皇上的话,奴才们无能,这位……娘娘……”他们不知该怎么称呼年氏,就迟疑了起来。
四爷只听一个太医自陈“无能”,就觉得眼前一黑。
此刻还要撑着,喝道:“说,大人和孩子如何?”
太医们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索性壮着胆子一口气说完:“孩子,孩子必是保不住的,此刻已然没了胎动,若是不早早吃药并施以金针打下此胎,连大人也会有危险。”
室内一时安静如死,唯有四爷沉重的呼吸声反复。
剩下的人,包括德妃在内,一时都惴惴不敢出气。
四爷沉默了半晌,久到福晋都不安的请示:“皇上,年氏这里,还要您早做决断。”
四爷的手这才动了动,似乎有些无力的在空中挥动了一下,对太医道:“去办,朕要见到一个好好的大人。”
太医们如蒙大赦,连忙奔向外头,准备开药抓方。
屋内,四爷踱步走向德妃。
福晋跟了两步,又不安的停下。
四爷俯身望着自己的额娘,墨色的眼珠一瞬不瞬盯着德妃,似乎在辨认,这人是谁一般。
德妃依旧端坐榻上,仰头蹙眉:“从方才皇上进门起,便未跟本宫请安问好。如今更是严厉骇人——皇上莫不是要为了一妾室,治罪本宫吧。”
四爷缓缓摇了摇头。
他退后两步,垂下眉眼,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和神色。他一字一句道:“额娘既然心意已决,定要追随皇阿玛于地下,那儿子也没必要做这个皇帝了,理应带上十四弟一家子一并追随母后去。”
四爷的语气很轻,但又似含着千钧重量:“到时候,咱们母子三人,一并给皇阿玛认罪去。额娘觉得如何?”
是夜,德妃娘娘就开始进食了。
福晋照例带了李侧福晋和宋嘉书等人,在旁摆箸安盘。
按着规矩,由福晋给德妃奉汤:“请娘娘先用一碗汤暖暖胃吧。”
福晋是好
意,她比较注重养生,觉得德妃年纪也大了,这饿了两天一夜,骤然进食怕不舒坦,所以先盛了一碗汤。
德妃这回也接了,甚至还用勺喝了一口,对福晋点头道:“你有心了。”
福晋骤然得了德妃一句好话,还有点无所适从,忙道:“娘娘用的下,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只听德妃冷笑道:“我敢不用的下吗?否则皇上金口玉言,要杀了十四的头呢。”
福晋:……就知道德妃不会忽然转了性表扬她的。
宋嘉书跟在后面,心里还是给四爷点了个赞的。
既然德妃寻死觅活,四爷就别出心裁:我也不劝你,你也不听我的。额娘你既然要去追随皇阿玛,不如朕也去,最重要的是带上十四和一家子一并去,您看着办吧。
此时看着德妃心不甘情不愿的用膳,明日还得老老实实的出席登基大典,宋嘉书心里还是挺痛快的。
为了四爷,也为了……
她想起年侧福晋倒下去的样子。那本来或许是能够留下来的孩子。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大吉。
雍正帝登基,次年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这一日天气绝佳,虽是冬日,却是阳光明媚,霞光漫天。人人皆谓之吉兆。
典仪在十三爷兢兢业业的监督下,也完备细致,并无差错。
于是四爷这一日心情就很好。哪怕登基大典后,群臣并内外命妇理应参拜圣母皇太后娘娘,而德妃始终不从这件事,也没怎么影响四爷的心情。
主要也是没期待。
德妃都要寻死觅活过了,四爷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见德妃今日只是不肯受礼,也觉在意料之中,并不怎么失望。
甚至之后,太后的册封礼德妃拒不肯受,甚至不肯迁入慈宁宫,非要长居永和宫的时候,四爷也表示无异议:“所谓孝顺,正该顺应太后之心意。”
因而,德妃非要住永和宫,四爷也就去永和宫给太后请安。
绝口不再提请太后受册封礼,请太后移宫的事儿。甚至还告诉内务府,太后既不肯住,慈宁宫可以不必
修整了。
不错,又省下一笔银子,可以用来装修养心殿。
耿氏私下便跟宋嘉书笑道:“太后娘娘没准想以这个不迁宫,不受封来辖制皇上,想让皇上答应些什么,她老人家再受封呢,结果现在……”别人给你□□不下,别人把□□抽走了,就只能坐在房头上下不来了。
宋嘉书也表示赞同:太后大约想着,皇上初登基,要为天下人表率,怎么能不奉生母为后,奉生母移宫,岂不是叫人议论。于是还坐等皇上三顾茅庐呢,结果皇上一顾就算完:请不动朕还不请了。
要说雍正爷确实是个好脸面怕人议论的人,太后娘娘想的也没错。但她老人家不知是不是忘了,就她这些日子搞得事儿,已经让她与皇上的母子关系被人翻来覆去议论过好多回了。
俗语说得好,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皇上也烦透了,被人议论的事儿不差这一桩,你要住永和宫就住吧,不搬拉倒。
--
如今,宋嘉书她们私下里说话称呼四爷为皇上,已经很习惯了。
登基大典完了的那一日,世事就尘埃落定,这大清朝,已然换了新帝。
宋嘉书翻着手里的册子:这会子她正帮着耿氏在整理淬心院的东西。
圣旨已下,待过了腊月初八,她们便要从雍亲王府搬到后宫去。各院的人都在加紧盘点自己的细软体己并惯用之物。
正所谓深宫如海,在宫里规矩大,行事自不如在王府方便。这会子圣旨特许她们搬家,那么能带进去的最好都带进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凑手了。
宋嘉书从前的强迫症和整理癖,在这会子就发挥了作用。凝心院的东西连一草一木都是条理分明,登造在册的,且做成了两份:一份按照物品入凝心院的日期笔录造册,一份则是每年整理的,按照物品分类并贵贱排序的册子。
所以这回要搬家,凝心院很快就收拾出来了。
于是宋嘉书应耿氏的恳求,帮着来一起整理淬心院之物。耿氏跟弘昼不愧是亲母子,一样喜欢将东西铺的到处都是。除了钱财耿氏自己收的很
明白外,淬心院的库房则是毫无头绪颇为杂乱。
以至于耿氏的大丫鬟青草急的这两日都出现鬼剃头了,头顶秃了一块,只能花银子买了些假发编到头上去。
耿氏颇为不好意思,难得有点羞答答的跟宋嘉书提出救援。倒是宋嘉书来了一见这乱象,眼睛都有点发亮:要是能把耿氏这里收拾的利利索索,多有成就感啊。
何况,收拾东西的体力活用不用她干,她只负责强迫症分类那部分就行了。
耿氏见自己屋里乱麻似的样子,到了宋嘉书手里就有条不紊起来,表示佩服之余还有点沮丧。
宋嘉书还安慰她:人各有所长。
于是耿氏这会子就发挥她的所长,陪聊八卦。
方才说完了太后之事,耿氏又兴致高昂的与宋嘉书讨论起宫里的宫室。
“如今先帝爷的妃嫔多移居到慈宁宫偏殿,后殿和寿康宫中了。现在东六宫,除了太后娘娘的永和宫,已经尽数空了出来,只是不知道皇上要把咱们分去哪里。”耿氏掰着手指头数。
太后不肯去慈宁宫,皇上也不闲着慈宁宫这一座大宫殿,都不必整修,就直接在后殿和偏殿里塞满了人。
实在也是先帝爷的后宫数量庞大,不如此根本住不开。
就这,还是雍正爷开恩,让年老且有子女的妃嫔出宫随子女居住,不在占用宫里地方的结果。
耿氏数到这里,也不免羡慕:“从前先帝爷在的时候,宫里都是凭着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却看谁有儿子了。密嫔娘娘虽只是个嫔位,但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且都到了能成亲开府的年纪。皇上登基必不会亏待了这些小弟弟们,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嫔娘娘只管挨个儿子的府邸住过去,这日子真是美。”
宋嘉书边低头奋笔疾书,边点头表示赞同:只是密嫔娘娘命好,不止在于她生了三个儿子,更在于她生儿子的时机好。
儿子年龄小,统统没赶上这场残酷血腥的夺嫡。且儿子跟当今年龄差的大,出于名声考虑,皇上对幼弟们自然也要更照顾一些。
不像宜
妃娘娘,虽也有两个儿子,但她的儿子中不幸还有九爷这种跟当今不对付多年的,这会子就比较惨,皇上始终不松口让宜妃出宫。在给太后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号的时候,也独独漏下了宜妃。
把九爷气的简直要跳起来,但亲娘在宫里,在人家手里,也没法子。
这会子八爷都有点庆幸自己额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里,只怕待遇还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里,耿氏也凑过来,压低了声音密语道:“姐姐知不知道,为了不能出宫跟着恒亲王和九贝勒住的事儿,宜妃娘娘还去太后跟前闹过呢。”
宋嘉书把写好的一页纸吹了吹墨道:“都是长辈们的事情,与咱们不相干。”
耿氏也不敢多说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转向了与她们相干的事情:“等着真是让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么分派咱们的宫室呢。”顿了顿,语气更忐忑了:“其实住哪里也罢了,东西各六宫,都住过先帝爷的嫔妃们,想必都是过得去的。只是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声,挽着宋嘉书道:“姐姐,虽然我有儿子,但我是真怕,爷万一连个主位都不给……弘昼以后可如何做人呢。”
大清的后宫,按康熙爷定下的规矩,乃二贵妃,四妃,六嫔的十二主位模式。主位之下的贵人常在等就不再限制数目了。
皇贵妃非特殊情况不立。
是不是主位,尊荣和待遇差距极大。
耿氏提心吊胆,生怕这些年自己不得宠,再被四爷给忘了,随便给个贵人之类的。她也罢了,皇上新登基必然要选秀,她之前就不得宠,更不指望进了宫多得宠。
只怕‘子以母贵’,弘昼因为自己受委屈。
宋嘉书停下笔,拍了拍她的手:“别怕。皇上心如明镜,必不会委屈了阿哥的生母。”
--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清晨。雍亲王府众人与往常一样,都先在正院集合,也算是先给皇后个安,然后再一并按着时辰入宫去守孝。
而这日,正院里多了三
个太监。
为首的一个,宋嘉书一打眼就认出来了:老熟人周守礼嘛。
看来因为他及时悔改,回头是岸,皇上登基哪怕不重用他,倒是也留下了他,仍旧干着自己出宫宣旨的老本行。
见他在此,雍亲王府诸女眷不免都是心神激荡:算着日子,皇上也该给她们分宫室了,那位份岂不是也要定下了?!
因周守礼圣旨在身,所以先不跪请安。倒是众人要先跪拜接旨。
果然,雍正爷除了赏赐后宫女眷们腊八粥外,还给诸人分赐了位份和宫宇。
只是周守礼首先宣的是给皇上给皇后并诸妃嫔赏赐腊八粥的圣旨。
宋嘉书就看李氏脸上不甚痛快,几乎是用眼神在谴责周守礼:谁八百辈子没喝过腊八粥啊!怎么这道圣旨还磨磨唧唧读半日呢,快点着下一道。
且说皇后与太后一般,皆是名位早定,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就受过拜贺了。所以此时皇后是不必跪的,但也端着茶盏凝神,准备听周守礼的圣旨。
她最想知道的,便是年氏的册封——自打年氏在永和宫再次失了一个孩子,太医回禀还是个阿哥后,皇上心里便总觉得年氏委屈的紧。皇后虽也觉得年氏有点惨,但生怕她凭着这个惨,做了皇贵妃。
周守礼第一个宣读的就是年氏的位份。
因年氏小产不足月,是皇上特许了卧床不必起的,故而周守礼一会儿得去年氏的东大院宣旨,这会子就省略了前头那些赞美褒奖的骈文,只道:“谕礼部,年氏册为贵妃。”
皇后略微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贵妃。
皇后松了一口气,李氏那里确实吊着一口气:怎么回事?按照在潜邸的资历,自己自然是在前头的。为什么宣旨太监先宣年氏的位份?
从来都是尊者为先,难道皇上竟把自己的贵妃之位排在了年氏后头?
李氏没有胡思乱想多久,周守礼很快宣旨了:谕礼部,李氏册为齐妃。
宋嘉书就见李侧福晋,不,是齐妃娘娘的脸色难看极了,好在她还记得借着磕头谢恩调整一
下。
周守礼继续往下读去:“谕礼部,钮祜禄氏册为熹妃。”
宋嘉书还未怎么着,就觉得齐妃的目光刷一下转过来。看齐妃的神色颇为熟悉,宋嘉书想了想:这不正是当日弘历被选入宫中时,齐妃的样子吗?
好在齐妃这回没晕过去。
这一道册封一念,皇后也微微惊了一下。不过随即便叹了一句:女人要养个好儿子真是至理名言。为了弘历,熹妃这个妃位就是该得的,何况熹妃这些年从未做错过任何事情,在皇上那里也颇有赞誉。
早在一年前,皇上就亲口吩咐过,钮祜禄氏份例一如侧福晋。
那时候弘历还只是刚进宫,不一定能得先帝爷的喜爱呢。
而宣这道旨意的周守礼内心也很快活:当时自己恐皇后娘娘作为弘历阿哥的嫡母,不够尽心,所以特意创造了条件,把有人要拿‘弘历阿哥命格之事’做文章的消息透露给了其生母钮祜禄氏。
果然,当日的王府格格,今日的熹妃娘娘,自己的注可没下错。
之后的册封便没有出乎众人意料的了:耿氏册为裕嫔,宋氏册为懋嫔,郭氏、武氏为贵人。
众人各自接了旨意。
至此,新帝的后宫位份已定。
--
这一日再入宫,内外命妇的目光就集中在新帝新鲜出炉的妃嫔们身上。诸如曹佳氏和李四儿这等,从前接触过雍亲王府女眷的,还上来恭贺了一下。
更别提宫中伺候的人,惯会奉承的。
从前宫里的奴才虽想奉承新帝的后宫,但无奈名分未定,见了面都不好称呼。如今圣旨已下,他们也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至晚间,宋嘉书等人回雍亲王府时,已然鸟枪换炮——也不再是两人一马车了,宫道上排着一溜的马车。且马车的规格瞬间提升到了对应的位份上。
小太监们的脸宛如一朵朵向日葵,笑得晃眼,其中给宋嘉书提着灯笼的这个更是小心翼翼道:“熹妃娘娘,请您上车。”
熹妃。
这个称呼,对宋嘉书来说像是听一个遥远又熟悉的故事。
待
她回到凝心院,院中已是一片沸腾欢喜。
这种欢喜,说句不好听的,自打先帝爷驾崩,准定了雍亲王继位,这府里的下人们就憋着一股子欢喜——要知道,从此后,他们服侍的就不再是王府的妾室,而是皇帝的妃嫔。
只是一来国有大丧,二来主子们位份未定,到底悬着心,所以不能露出这份欢喜。
如今这喜,实在是捂也捂不住了。
白南是带着一种又哭又笑的表情来迎接宋嘉书的,两个眼睛又红又肿,不知道的还以为进宫哭了一天丧的不是宋嘉书而是她。
一见宋嘉书,白南本来已经停住的眼泪,又稀里哗啦落了下来:“呜呜呜,格格,格格总算是……”
白宁在旁边急的打断:“什么格格,是熹妃娘娘!”
白南哭的更凶了:“呜呜,娘娘……”
不知怎的,白南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家格格险些病死的那一回。那时候,自己在年侧福晋的东大院门口徘徊,被小太监刁难,最后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闹着要撞墙的呢。
那时候,她都做好被人打死的准备了,哪里能想到,还有今日。
还是白宁带着一宫人跪拜的声音,才惊醒了白南。于是白南又呜呜呜哭着跟着众人一并跪拜。
宋嘉书无奈道:“还没到过年呢,就拜起来了。快起来吧,今晚只怕不用睡了。”
今日雍正爷不但赏赐了位份,也为每个主位钦赐了宫殿。
四爷是个急性子,并不想过年的时候,还拖拖拉拉的,有人在潜邸有人在宫里,每天来回跑。
今日就下了圣旨,命内务府加紧办理此事。
两日后,她们这些新鲜出炉的妃嫔,就要入住紫禁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德妃要寻思死,清实录也有记载,还是四爷自己说的:皇父驾崩之时,母后哀痛欲绝,决心随皇父殉葬,不饮不食。
感谢在2021-06-09 08:07:01~2021-06-10 08:30: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德妃看到年氏晕过去后,脸上也露出焦急之色:年氏还怀着孩子呢!她无所谓,但孩子可是自己的亲孙子。
德妃素来对年氏不怎么喜欢。因着母子关系,四爷的妻妾,德妃都不怎么喜欢,而对年氏, 又格外不喜欢一点。
一来,做婆婆的,没有喜欢娇花一样美貌又专宠的侧福晋儿媳妇的;二来, 自打年氏进府, 别人就再也没有过身孕, 而年氏生了三个孩子, 却已经死了两个,德妃更为不喜。
于是这段时日, 虽知道年氏怀着身孕素习娇弱,但德妃从未格外免了她的跪。
反正胎相已经近七个月稳固了,正所谓七活八不活,这个时候就算早产, 孩子也能养活了。
再者, 在德妃心里,若皇上舍不得爱妾这样跪着, 来自己跟前讨情面, 自己便也多了一点为十四说话的底气——皇上对一个妾室都格外优容,难道还不能好好待自己的亲弟弟吗?
可这些想法是一回事,看到年氏生生晕在自己跟前, 脸色苍白如纸又是另一回事了。
德妃深吸一口气,不再拿架子,准备叫宫人去请太医救治年氏。
还没开口,就听到外面有人疾步走进的声音,伴随着一声忧心愤怒夹杂的召唤:“太医!”
四爷既然到了,德妃就没有开口,任由四爷和福晋叫宫人抬来软榻,将年氏抬去侧殿,先行命太医诊治。
太医都不用宣,正是跟着四爷来的。
四爷本是怕德妃故意装病,或是真的寻死觅活出了事故,才叫太医随行。这会子正好上场,立刻抢救年侧福晋。
--
德妃坐在榻上,嘴唇抿成一道直线。
自己到底是焦急了,原本是老四对不起自己,可若是他的爱妾在永和宫跪出了事情,那倒是成了自己说不清。
唉,早知如此,就不该置气让年氏也一并跪着了。
太医出来的很快,身子跟手
一起抖,抖得像个筛子。
本就在国丧期间,两位太医原看着就愁眉苦脸,这会子更是如丧考妣。他们深深伏在地上:“回皇上的话,奴才们无能,这位……娘娘……”他们不知该怎么称呼年氏,就迟疑了起来。
四爷只听一个太医自陈“无能”,就觉得眼前一黑。
此刻还要撑着,喝道:“说,大人和孩子如何?”
太医们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索性壮着胆子一口气说完:“孩子,孩子必是保不住的,此刻已然没了胎动,若是不早早吃药并施以金针打下此胎,连大人也会有危险。”
室内一时安静如死,唯有四爷沉重的呼吸声反复。
剩下的人,包括德妃在内,一时都惴惴不敢出气。
四爷沉默了半晌,久到福晋都不安的请示:“皇上,年氏这里,还要您早做决断。”
四爷的手这才动了动,似乎有些无力的在空中挥动了一下,对太医道:“去办,朕要见到一个好好的大人。”
太医们如蒙大赦,连忙奔向外头,准备开药抓方。
屋内,四爷踱步走向德妃。
福晋跟了两步,又不安的停下。
四爷俯身望着自己的额娘,墨色的眼珠一瞬不瞬盯着德妃,似乎在辨认,这人是谁一般。
德妃依旧端坐榻上,仰头蹙眉:“从方才皇上进门起,便未跟本宫请安问好。如今更是严厉骇人——皇上莫不是要为了一妾室,治罪本宫吧。”
四爷缓缓摇了摇头。
他退后两步,垂下眉眼,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和神色。他一字一句道:“额娘既然心意已决,定要追随皇阿玛于地下,那儿子也没必要做这个皇帝了,理应带上十四弟一家子一并追随母后去。”
四爷的语气很轻,但又似含着千钧重量:“到时候,咱们母子三人,一并给皇阿玛认罪去。额娘觉得如何?”
是夜,德妃娘娘就开始进食了。
福晋照例带了李侧福晋和宋嘉书等人,在旁摆箸安盘。
按着规矩,由福晋给德妃奉汤:“请娘娘先用一碗汤暖暖胃吧。”
福晋是好
意,她比较注重养生,觉得德妃年纪也大了,这饿了两天一夜,骤然进食怕不舒坦,所以先盛了一碗汤。
德妃这回也接了,甚至还用勺喝了一口,对福晋点头道:“你有心了。”
福晋骤然得了德妃一句好话,还有点无所适从,忙道:“娘娘用的下,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只听德妃冷笑道:“我敢不用的下吗?否则皇上金口玉言,要杀了十四的头呢。”
福晋:……就知道德妃不会忽然转了性表扬她的。
宋嘉书跟在后面,心里还是给四爷点了个赞的。
既然德妃寻死觅活,四爷就别出心裁:我也不劝你,你也不听我的。额娘你既然要去追随皇阿玛,不如朕也去,最重要的是带上十四和一家子一并去,您看着办吧。
此时看着德妃心不甘情不愿的用膳,明日还得老老实实的出席登基大典,宋嘉书心里还是挺痛快的。
为了四爷,也为了……
她想起年侧福晋倒下去的样子。那本来或许是能够留下来的孩子。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大吉。
雍正帝登基,次年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这一日天气绝佳,虽是冬日,却是阳光明媚,霞光漫天。人人皆谓之吉兆。
典仪在十三爷兢兢业业的监督下,也完备细致,并无差错。
于是四爷这一日心情就很好。哪怕登基大典后,群臣并内外命妇理应参拜圣母皇太后娘娘,而德妃始终不从这件事,也没怎么影响四爷的心情。
主要也是没期待。
德妃都要寻死觅活过了,四爷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见德妃今日只是不肯受礼,也觉在意料之中,并不怎么失望。
甚至之后,太后的册封礼德妃拒不肯受,甚至不肯迁入慈宁宫,非要长居永和宫的时候,四爷也表示无异议:“所谓孝顺,正该顺应太后之心意。”
因而,德妃非要住永和宫,四爷也就去永和宫给太后请安。
绝口不再提请太后受册封礼,请太后移宫的事儿。甚至还告诉内务府,太后既不肯住,慈宁宫可以不必
修整了。
不错,又省下一笔银子,可以用来装修养心殿。
耿氏私下便跟宋嘉书笑道:“太后娘娘没准想以这个不迁宫,不受封来辖制皇上,想让皇上答应些什么,她老人家再受封呢,结果现在……”别人给你□□不下,别人把□□抽走了,就只能坐在房头上下不来了。
宋嘉书也表示赞同:太后大约想着,皇上初登基,要为天下人表率,怎么能不奉生母为后,奉生母移宫,岂不是叫人议论。于是还坐等皇上三顾茅庐呢,结果皇上一顾就算完:请不动朕还不请了。
要说雍正爷确实是个好脸面怕人议论的人,太后娘娘想的也没错。但她老人家不知是不是忘了,就她这些日子搞得事儿,已经让她与皇上的母子关系被人翻来覆去议论过好多回了。
俗语说得好,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皇上也烦透了,被人议论的事儿不差这一桩,你要住永和宫就住吧,不搬拉倒。
--
如今,宋嘉书她们私下里说话称呼四爷为皇上,已经很习惯了。
登基大典完了的那一日,世事就尘埃落定,这大清朝,已然换了新帝。
宋嘉书翻着手里的册子:这会子她正帮着耿氏在整理淬心院的东西。
圣旨已下,待过了腊月初八,她们便要从雍亲王府搬到后宫去。各院的人都在加紧盘点自己的细软体己并惯用之物。
正所谓深宫如海,在宫里规矩大,行事自不如在王府方便。这会子圣旨特许她们搬家,那么能带进去的最好都带进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凑手了。
宋嘉书从前的强迫症和整理癖,在这会子就发挥了作用。凝心院的东西连一草一木都是条理分明,登造在册的,且做成了两份:一份按照物品入凝心院的日期笔录造册,一份则是每年整理的,按照物品分类并贵贱排序的册子。
所以这回要搬家,凝心院很快就收拾出来了。
于是宋嘉书应耿氏的恳求,帮着来一起整理淬心院之物。耿氏跟弘昼不愧是亲母子,一样喜欢将东西铺的到处都是。除了钱财耿氏自己收的很
明白外,淬心院的库房则是毫无头绪颇为杂乱。
以至于耿氏的大丫鬟青草急的这两日都出现鬼剃头了,头顶秃了一块,只能花银子买了些假发编到头上去。
耿氏颇为不好意思,难得有点羞答答的跟宋嘉书提出救援。倒是宋嘉书来了一见这乱象,眼睛都有点发亮:要是能把耿氏这里收拾的利利索索,多有成就感啊。
何况,收拾东西的体力活用不用她干,她只负责强迫症分类那部分就行了。
耿氏见自己屋里乱麻似的样子,到了宋嘉书手里就有条不紊起来,表示佩服之余还有点沮丧。
宋嘉书还安慰她:人各有所长。
于是耿氏这会子就发挥她的所长,陪聊八卦。
方才说完了太后之事,耿氏又兴致高昂的与宋嘉书讨论起宫里的宫室。
“如今先帝爷的妃嫔多移居到慈宁宫偏殿,后殿和寿康宫中了。现在东六宫,除了太后娘娘的永和宫,已经尽数空了出来,只是不知道皇上要把咱们分去哪里。”耿氏掰着手指头数。
太后不肯去慈宁宫,皇上也不闲着慈宁宫这一座大宫殿,都不必整修,就直接在后殿和偏殿里塞满了人。
实在也是先帝爷的后宫数量庞大,不如此根本住不开。
就这,还是雍正爷开恩,让年老且有子女的妃嫔出宫随子女居住,不在占用宫里地方的结果。
耿氏数到这里,也不免羡慕:“从前先帝爷在的时候,宫里都是凭着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却看谁有儿子了。密嫔娘娘虽只是个嫔位,但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且都到了能成亲开府的年纪。皇上登基必不会亏待了这些小弟弟们,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嫔娘娘只管挨个儿子的府邸住过去,这日子真是美。”
宋嘉书边低头奋笔疾书,边点头表示赞同:只是密嫔娘娘命好,不止在于她生了三个儿子,更在于她生儿子的时机好。
儿子年龄小,统统没赶上这场残酷血腥的夺嫡。且儿子跟当今年龄差的大,出于名声考虑,皇上对幼弟们自然也要更照顾一些。
不像宜
妃娘娘,虽也有两个儿子,但她的儿子中不幸还有九爷这种跟当今不对付多年的,这会子就比较惨,皇上始终不松口让宜妃出宫。在给太后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号的时候,也独独漏下了宜妃。
把九爷气的简直要跳起来,但亲娘在宫里,在人家手里,也没法子。
这会子八爷都有点庆幸自己额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里,只怕待遇还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里,耿氏也凑过来,压低了声音密语道:“姐姐知不知道,为了不能出宫跟着恒亲王和九贝勒住的事儿,宜妃娘娘还去太后跟前闹过呢。”
宋嘉书把写好的一页纸吹了吹墨道:“都是长辈们的事情,与咱们不相干。”
耿氏也不敢多说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转向了与她们相干的事情:“等着真是让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么分派咱们的宫室呢。”顿了顿,语气更忐忑了:“其实住哪里也罢了,东西各六宫,都住过先帝爷的嫔妃们,想必都是过得去的。只是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声,挽着宋嘉书道:“姐姐,虽然我有儿子,但我是真怕,爷万一连个主位都不给……弘昼以后可如何做人呢。”
大清的后宫,按康熙爷定下的规矩,乃二贵妃,四妃,六嫔的十二主位模式。主位之下的贵人常在等就不再限制数目了。
皇贵妃非特殊情况不立。
是不是主位,尊荣和待遇差距极大。
耿氏提心吊胆,生怕这些年自己不得宠,再被四爷给忘了,随便给个贵人之类的。她也罢了,皇上新登基必然要选秀,她之前就不得宠,更不指望进了宫多得宠。
只怕‘子以母贵’,弘昼因为自己受委屈。
宋嘉书停下笔,拍了拍她的手:“别怕。皇上心如明镜,必不会委屈了阿哥的生母。”
--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清晨。雍亲王府众人与往常一样,都先在正院集合,也算是先给皇后个安,然后再一并按着时辰入宫去守孝。
而这日,正院里多了三
个太监。
为首的一个,宋嘉书一打眼就认出来了:老熟人周守礼嘛。
看来因为他及时悔改,回头是岸,皇上登基哪怕不重用他,倒是也留下了他,仍旧干着自己出宫宣旨的老本行。
见他在此,雍亲王府诸女眷不免都是心神激荡:算着日子,皇上也该给她们分宫室了,那位份岂不是也要定下了?!
因周守礼圣旨在身,所以先不跪请安。倒是众人要先跪拜接旨。
果然,雍正爷除了赏赐后宫女眷们腊八粥外,还给诸人分赐了位份和宫宇。
只是周守礼首先宣的是给皇上给皇后并诸妃嫔赏赐腊八粥的圣旨。
宋嘉书就看李氏脸上不甚痛快,几乎是用眼神在谴责周守礼:谁八百辈子没喝过腊八粥啊!怎么这道圣旨还磨磨唧唧读半日呢,快点着下一道。
且说皇后与太后一般,皆是名位早定,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就受过拜贺了。所以此时皇后是不必跪的,但也端着茶盏凝神,准备听周守礼的圣旨。
她最想知道的,便是年氏的册封——自打年氏在永和宫再次失了一个孩子,太医回禀还是个阿哥后,皇上心里便总觉得年氏委屈的紧。皇后虽也觉得年氏有点惨,但生怕她凭着这个惨,做了皇贵妃。
周守礼第一个宣读的就是年氏的位份。
因年氏小产不足月,是皇上特许了卧床不必起的,故而周守礼一会儿得去年氏的东大院宣旨,这会子就省略了前头那些赞美褒奖的骈文,只道:“谕礼部,年氏册为贵妃。”
皇后略微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贵妃。
皇后松了一口气,李氏那里确实吊着一口气:怎么回事?按照在潜邸的资历,自己自然是在前头的。为什么宣旨太监先宣年氏的位份?
从来都是尊者为先,难道皇上竟把自己的贵妃之位排在了年氏后头?
李氏没有胡思乱想多久,周守礼很快宣旨了:谕礼部,李氏册为齐妃。
宋嘉书就见李侧福晋,不,是齐妃娘娘的脸色难看极了,好在她还记得借着磕头谢恩调整一
下。
周守礼继续往下读去:“谕礼部,钮祜禄氏册为熹妃。”
宋嘉书还未怎么着,就觉得齐妃的目光刷一下转过来。看齐妃的神色颇为熟悉,宋嘉书想了想:这不正是当日弘历被选入宫中时,齐妃的样子吗?
好在齐妃这回没晕过去。
这一道册封一念,皇后也微微惊了一下。不过随即便叹了一句:女人要养个好儿子真是至理名言。为了弘历,熹妃这个妃位就是该得的,何况熹妃这些年从未做错过任何事情,在皇上那里也颇有赞誉。
早在一年前,皇上就亲口吩咐过,钮祜禄氏份例一如侧福晋。
那时候弘历还只是刚进宫,不一定能得先帝爷的喜爱呢。
而宣这道旨意的周守礼内心也很快活:当时自己恐皇后娘娘作为弘历阿哥的嫡母,不够尽心,所以特意创造了条件,把有人要拿‘弘历阿哥命格之事’做文章的消息透露给了其生母钮祜禄氏。
果然,当日的王府格格,今日的熹妃娘娘,自己的注可没下错。
之后的册封便没有出乎众人意料的了:耿氏册为裕嫔,宋氏册为懋嫔,郭氏、武氏为贵人。
众人各自接了旨意。
至此,新帝的后宫位份已定。
--
这一日再入宫,内外命妇的目光就集中在新帝新鲜出炉的妃嫔们身上。诸如曹佳氏和李四儿这等,从前接触过雍亲王府女眷的,还上来恭贺了一下。
更别提宫中伺候的人,惯会奉承的。
从前宫里的奴才虽想奉承新帝的后宫,但无奈名分未定,见了面都不好称呼。如今圣旨已下,他们也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至晚间,宋嘉书等人回雍亲王府时,已然鸟枪换炮——也不再是两人一马车了,宫道上排着一溜的马车。且马车的规格瞬间提升到了对应的位份上。
小太监们的脸宛如一朵朵向日葵,笑得晃眼,其中给宋嘉书提着灯笼的这个更是小心翼翼道:“熹妃娘娘,请您上车。”
熹妃。
这个称呼,对宋嘉书来说像是听一个遥远又熟悉的故事。
待
她回到凝心院,院中已是一片沸腾欢喜。
这种欢喜,说句不好听的,自打先帝爷驾崩,准定了雍亲王继位,这府里的下人们就憋着一股子欢喜——要知道,从此后,他们服侍的就不再是王府的妾室,而是皇帝的妃嫔。
只是一来国有大丧,二来主子们位份未定,到底悬着心,所以不能露出这份欢喜。
如今这喜,实在是捂也捂不住了。
白南是带着一种又哭又笑的表情来迎接宋嘉书的,两个眼睛又红又肿,不知道的还以为进宫哭了一天丧的不是宋嘉书而是她。
一见宋嘉书,白南本来已经停住的眼泪,又稀里哗啦落了下来:“呜呜呜,格格,格格总算是……”
白宁在旁边急的打断:“什么格格,是熹妃娘娘!”
白南哭的更凶了:“呜呜,娘娘……”
不知怎的,白南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家格格险些病死的那一回。那时候,自己在年侧福晋的东大院门口徘徊,被小太监刁难,最后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闹着要撞墙的呢。
那时候,她都做好被人打死的准备了,哪里能想到,还有今日。
还是白宁带着一宫人跪拜的声音,才惊醒了白南。于是白南又呜呜呜哭着跟着众人一并跪拜。
宋嘉书无奈道:“还没到过年呢,就拜起来了。快起来吧,今晚只怕不用睡了。”
今日雍正爷不但赏赐了位份,也为每个主位钦赐了宫殿。
四爷是个急性子,并不想过年的时候,还拖拖拉拉的,有人在潜邸有人在宫里,每天来回跑。
今日就下了圣旨,命内务府加紧办理此事。
两日后,她们这些新鲜出炉的妃嫔,就要入住紫禁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德妃要寻思死,清实录也有记载,还是四爷自己说的:皇父驾崩之时,母后哀痛欲绝,决心随皇父殉葬,不饮不食。
感谢在2021-06-09 08:07:01~2021-06-10 08:30: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