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浮屠塔-遗腹子
萧无常回来的时候满身酒气, 哼着小曲,慢条斯理地拉开了门。接着他就看到面前躺着一个小绿人,直挺挺地伸着四肢, 脸上还盖着白布。
他顿了一下, 小心地抬头打量四周, 看到岑吟跪坐在旁边, 情绪低落。
“怎么了这是?”萧无常诧异地问。
“烛龙郡的怪物闯到这里来了,吃了你家书童, 还抢了你的财物。”岑吟伤心道, “钱财也罢了,只是枕寒星……实在是太惨了。”
“星星啊!”萧无常忽然哀嚎一声,把她吓了一跳。
这头狼一个饿虎扑食趴到枕寒星旁边,开始大放悲声。
“星星啊!你怎么就去了!”萧无常痛不欲生, “太可怜了!实在是太可怜了!”
“萧郎, 你要为他在做主啊……”岑吟悲戚道。
萧无常剧烈地抹着眼泪, 摇晃着枕寒星, 看他不动, 更加伤心欲绝。
哭着哭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 便一边哭一边朝岑吟看。
“你刚才说, 谁杀的?”
“烛龙郡影壁人。”
“这些影鬼居然到这里来了?怎么来的?”
“爬过来的。”
“爬过来的?!”萧无常吓了一跳,“不得了!这是螃蟹成精啊!我家的星星竟然——栽在他们手上!”
他心恨这些东西吃了枕寒星,只能抱着他的尸体大哭。
哭了一会后, 他抹了抹眼睛, 深深吸了一口气。
“人死不能复生,可怜这百年参童,乃是大补之物。”他伤心道, “既如此……且取刀来,把他剁剁切切炖汤吧,好歹主仆一场,也是成全他最后的药用价值。”
“他都这样了!你还想着吃他!”岑吟大怒,“你还是人吗!”
“参童好吃,你也尝尝。”萧无常说着,从腰间解下一把匕首,握住枕寒星一只手,“就先割小拇指吧。”
他正欲下刀,枕寒星突然坐了起来,把白布一扯起身就跑。
萧无常一口咬定他诈尸,上去一把将他按在地上,伸过匕首来做宰杀之状。岑吟急忙阻止,好说歹说,要萧无常放下凶器。
“住手!他还是个孩子!”
“就是要嫩的时候才好炖汤。”
“炖什么炖!”岑吟一巴掌拍在他脑壳上,“你还知道回来,再晚一点,说不定躺在这的就是我们两个了!”
萧无常被她打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她到底是怎么了?
“谁欺负你们了,告诉我,我去找他们算账。”
岑吟悄悄凑近他耳边,把之前的事告诉了他。萧无常听罢,用他那双黑洞洞的眼珠子瞪着岑吟看,把她看得毛骨悚然。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萧无常示意她先噤声。他叫枕寒星取来书箱,从中拿出一盒绘着梵语的金粉来。
岑吟看着他将金粉撒在屋子各个角落,用手指沾着各画了一道符文后,才重新坐到了自己身边。
“你这是?”
“隔墙有耳,不得不防。”萧无常道,“现在说话,才方便许多。”
“那,你想说什么?”岑吟问。
“不瞒你说,我先前也怀疑这事可能不是太子做的,只是没证据。”萧无常道,“你可有想法?”
岑吟张了张口,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其实,对扶桑郡这些事,并不是十分有兴致。”她道,“我一心一意,只想找爷娘和妹妹下落,若不是神女指点妖邪恶鬼地,我是全然不想朝这些地方走的。论理明日我们就该动身了……”
“你有些迟疑,”萧无常看了看她,“为什么?”
“那影鬼将话说得十分严重,什么四国,什么扶桑,振振有词。”岑吟低声道,“若说我信,我又实在怀疑。说我不信,他讲得有鼻子有眼,听着瘆人。”
“这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自己的事都自顾不暇,他们不然就算了吧。就算这天真的塌了,有我给你顶着。”
岑吟叹了口气,觉得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干嘛都来找我啊,源风烛也是,他们也是。自己又不是天尊菩萨,管他们许什么愿有什么求。再说了,菩萨也是要香火的。虽然不稀罕他们什么好处,但要是……
“要是他们能帮我寻我妹妹家人,或者他们有什么线索,那不管什么事找上门来我都帮。”岑吟忽然道,“如果只是要我凭道德做事,我的确自顾不暇。”
“哦?”萧无常饶有兴趣地笑,“要你帮忙,除非等价交换?”
“别怪我自私……”岑吟抱着自己的膝盖道,“那烛龙郡,原也不是我自己想去的。”
“这事本来就跟你没关系。那姓源的小子苦心孤诣打你的主意,我一直觉得他很变态。”萧无常对她道,“你不晓得哦,那小子亲口暗示我,柳家那童女是他的眼线。”
“什么?真的?”
“真的。而且听那小子的意思,柳家铺子之所以大张旗鼓地请道士除祟,还有个原因是为了替他筛出一个合适的女术士来。”
“他说烛龙郡只有女人能入。”岑吟道,“你也入了郡,可知这说法是真是假?”
“是真的。”萧无常点头,“那些失踪的女子,也的确被拖进了烛龙郡里。若非你带着使役进入了郡中,我和他都是无法入内的。”
“这又是谁施的法术?”
“若不是太子,自然就是那真凶了。”
岑吟不说话了。她又想起了那影鬼小赵四言之凿凿的样子,内心犹豫不决。
萧无常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便冲她一笑。
“你想参合这事吗?”他问,“若不想,我们明日便告辞走人。毕竟事情已经了结,还是你自己的事更要紧。”
岑吟眼神闪烁,显然迟疑不定。
“我……”
“或者还有个办法。你占上一卦,或是扶鸾请仙,问问神女的意思,如何?”
“这办法好!”岑吟一下茅塞顿开,“我倒把这个忘了,还是你机灵。”
萧无常被她夸了,高兴得像个五百斤重的孩子。就在这时,门外忽然想起一阵拨浪鼓声,咚咚作响。有小孩子的脚步声在来回奔跑,似乎就在长廊上。
那鼓声清脆,听得岑吟心中一动,竟唤起了一些对妹妹的思念。她拉开门,看到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正在外面奔跑,孤身一人竟无随从看护。
那孩子应该是个男孩,却打扮得像个女孩一样,穿着扶桑裙,挽着双髻,看气度当是贵族家的小公子。他生得十分可爱,眼睛大而明亮,岑吟一见便有几分喜欢。
或许是因为有妹妹的缘故,她见了小孩子就忍不住把自己当成是姐姐。走廊里围栏虽高,却也有些危险,她担心那孩子安危,便伸手招呼他过来。
那孩子也听话,很快就过来了,乖巧地爬进屋中,坐在了门边不远处。他手里攒着一只拨浪鼓,看上去也是有些年月了。
“你是谁家的孩子?”岑吟问,“今年多大了?身边怎么没人跟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却没有回答。岑吟猜测他或许是听不懂自己的话,想问问萧无常,那白面郎却摇头表示自己只是听得懂,看得懂,但不会说。
“那就让他在这待会吧,应该会有人来找。”岑吟道。
萧无常点头同意。
桌上有许多点心,岑吟拿了一盘糕饼给那孩子吃。那小童看了看糕点又看了看岑吟,想吃又不敢吃,于是她便拿起一块来放到他手里。
“吃吧。”她摸了摸那孩子的头。
小童舀了一口糕点,脸上忽然有了笑容,大约是觉得很好吃。
“谢谢。”他忽然道。
“你会说中原话?”岑吟有些惊讶。
那孩子点了点头。
“那方才怎么不回答我?”
那孩子被她一问,有些胆怯起来,转头看了看萧无常脸,又马上移开了视线。萧无常会意,拿出一条缎带,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我不打扰你们,慢慢聊。”他说着,往墙上一靠。
那孩子像是松了口气,转头冲岑吟一笑,又拿起一块糕饼。
“你叫什么名字?”岑吟问。
“知禾。”
“哪两个字?”
“羌村有诗,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那孩子用稚气未脱的声音道,“是母亲取的。”
“你今年多大了?”
“八岁。”
“八岁?”
岑吟听罢,十分惊讶。这孩子长得极小,全不像已经八岁了。
“你家里人呢?跟着你的下人和嬷嬷在哪?”她又问。
那孩子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会来这?”
“我想哥哥了。”那小童低着头说,“好几日不见他,总说忙,不里睬我。”
“哥哥?”岑吟跟萧无常对视了一眼。两人愣了片刻,显然直觉上都有了猜测。
这孩子看着像是贵族出身,若如此,塔楼中符合这一身份的人,大约就只有……
“你莫非姓源?”她问,“东瀛源氏?”
那孩子点头。
“原来是源风烛家的。”岑吟对萧无常道,“既然这样,你把他送回去吧。免得他找不到这孩子心里发慌。”
“不必。”那人笑道,“有人来找了。”
果不其然,不远处已经传来了呼唤声,有几个扶桑女子正在到处喊着,显然是在找人。
岑吟虽然听不懂她们的话,但也知道是在找这孩子,便伸手示意她们过来。
那几个女人急忙赶来,连连鞠躬,抱起了源知禾,仔细查看他可有受伤。
“多谢,多谢。”为首一人深深鞠躬,“若是小公子有什么差池,我们只怕都没有活路了。”
“他是源风烛的本家弟弟?”
“是少主亲弟,一母所生。”
“我的天爷,我都不知道原来他还有兄弟。”岑吟惊诧道。
“是……”那几个女子说着,像是也不愿多言,立刻就要道别,“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且慢。”
屋子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岑吟转头看向萧无常,却见那人靠着墙壁,盘膝坐着,生生摆出了一副大罗金仙的姿态。
“我瞧这孩子,瘦小了些,应是母亲年逾不惑时所出,且怀胎时心内郁结,气血不足。”萧无常道,“观他面相,天纹短,父缘薄,合相不佳,大约是襁褓时就失了生父——不对,他应该是遗腹子。”
屋内烛火这么暗,他居然还看得出面相,岑吟对他很是刮目相看。
几个妇人则面面相觑,为首之人示意旁人先带公子回去,自己却鞠了一躬,跪坐在了廊下。
“先生说的不错。”那命妇低声道,“小公子的确是家主的遗腹子。”
遗腹子?岑吟记得,源今时是切腹而死的,这孩子今年八岁,那就是说他亡故已有八年了。
“那……南国公主呢?”
“公主娘娘……也去世了。”命妇道,“是生产后,出血而亡的。”
岑吟掩住了嘴。萧无常也没有作声,只是微微吸了口气。
“因父母已故,郡守极宠爱小公子,不许他常出来走动。今日我等失察,险些酿出大祸,还请几位不要告诉郡守。”那命妇磕头道,“否则,我等大约就活不下去了。”
“我们不会多言的,你只管放心。”岑吟道,“今日就当做没有见过,你且去忙吧。”
那命妇千恩万谢,后退着离开了。岑吟关上门,有些心神不宁。萧无常看着她,嘴角却勾了起来。
“怎么了?”他问。
“没什么……只是觉得,到底源风烛幸运些。”岑吟道,“他年少时父母俱全,可他弟弟,小小年纪双亲双亡。纵然有他宠爱,可你也听到了,他忙得很,这孩子居然跑出来找他。若是不小心,被仇家虏了去……”
她说着说着,想起了青青,心里十分难受,忽然不做声了。
萧无常依然笑着,点了两下头。
“我大哥哥对我,也是一样。我里解你们做长子长姐的心情。”他道,“我与他一母同胞,我出事那年,他整个人都垮了。若是源知禾有什么不测,只怕源风烛也就……”
岑吟却想起了影鬼说过的话。如果他们脱离束缚,先灭源氏,再灭扶桑。若所言为真,大约这孩子也就活不了了吧。
“萧无常,我……”
“嗯,你尽管说。”
“我明日,还是去神社一趟吧。”岑吟道,“你知道在哪里吗?”
“你当真要去?”萧无常意味深长地问。
岑吟不知他为何要用这种语气。那人却低声对她说,你可知这神社里,供的是烛龙太子。
这事岑吟如何会知,吃惊得眉毛都要飞出来了。她面前这两人把神社之事同她说了一遍,听得她心神不宁。
怪不得那影鬼要去神社,原来是太子的庙宇。
“你喝的那祭酒,是我从城隍爷手里拿的。那神社便是扶桑郡的城隍庙。”萧无常道,“对了,枕夜还求了个签给你。”
他抬了下手,枕寒星会意,立刻取出那只签文,递给了岑吟。
岑吟接过来,见虽然是末小吉,但终究是吉,只是看签语的意思,若要事成少不得费些周折。
“吉利就好。”她高兴道,“只要能寻到青青,寻到我爹娘,我吃苦受累都不算什么。”
萧无常知道她会这样讲,因此只是坐着不动,没有回应。
岑吟看他不说话,却有些误会了,以为是他不满意自己方才的决定,心里顿时一沉。
“你……”她迟疑着道,“会不会觉得我做事出尔反尔,举棋不定?”
“我不关心这个。”萧无常笑道,“我只知道,你要去哪,我就去哪。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只会提点告诫,不会命令于你。你欲行之事,我想法子助你完成。”
岑吟看着他,忽然之间,心中有些感激。
“多谢你。”
萧无常顿时就笑得灿烂起来。
雨终于停了。
天刚亮时,岑吟便醒了过来。外面像是有许多鸟儿在叫,叽叽喳喳,也悦耳,也聒噪。
她病体痊愈,已是大好了。看着天气不错,有些想出去走走。那影鬼所约的时间是傍晚,白日应当是没什么事的。
萧无常不在,又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枕寒星守在屋外,寸步不离。外面有许多侍候的扶桑女子,恭敬地候着,欲侍奉她洗漱更衣。岑吟无需她们伺候,让那些人放下东西自己来弄。
她原以为源风烛应该会要她们传些话来,谁知她们竟什么都没有说。好像源风烛已经知道了她暂时不走,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过问。
“你们郡守在做什么?”她梳洗时试探着问道,“我……今明两日大概就要辞行了,但还有些话想同他商议。”
“郡守原本是要来亲自拜访的。”一个扶桑女道,“但郡守昨夜喝了些酒,又夜半传了饭,结果今早竟积食胀气,正在休息。”
“修行人过午都不食,更别说夜半了,想来这都是养生之道。”岑吟戴着耳饰道,“积食最伤脾胃。赶巧现在是十月,山楂正熟,你们用糖炒一些给他吃,可化积食。”
“多谢女冠,我们这就去办。”
用早饭时,岑吟看到外面日头实在是好,若是不出去散散步,有些对不起自己。
不然就先去神社逛逛,待到晚上正好。源风烛今日或许不见人了,就让他休息着吧,青青画像的事明日再说。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枕寒星,那书童欣然同意,答应得很痛快。
岑吟换上自己的道袍,收整完毕就出了门。路上她问枕寒星萧无常去了哪里?书童说少郎君闲来无事,去塔楼其他地方闲荡去了,美其名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的歪理邪说,从来自称一派。
她不欲理睬萧无常去了何处,只自顾自朝楼下走。听说那神社在郊外,去那处且要花上一个时辰。
看来是要寻一匹快马了。
岑吟下了一层楼梯,盘算着所行之事,徐徐经过了一跳长廊。
“哟,”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敢问女冠,这是欲往何处?”
岑吟脚步一顿,转过头来,却见旁边的那间房开着房门,垂着一卷竹帘,帘后隐着一人,看不清他模样,只知道大约是侧卧在地,半倚着一个厚厚的软枕,像是在休息。
“你是……”
“多谢你的方子。”竹帘后那人道,“我吃了山楂,觉得好多了。”
“源风烛?”岑吟吃了一惊,“你还真是……神出鬼没。”
“这一座塔楼都是我的,自然是去哪间屋子都成。”源风烛在帘子后道,“只是我气色不佳,没能去拜访女冠,还请见谅。敢问身体可好些了?”
“好多了。”岑吟转过身,面朝着竹帘起手行礼,“既然郡守身体有恙,我就不多打扰了。今日天好,我出去走走,晚上你若好些我们再谈就是。”
“今日天气是好,不知女冠要去哪里?”
“去……神社。”
“神社?可是觐玉台?”
“是。”
“那觐玉台是太子神社,这几日已闭门谢客了。”源风烛道,“何故要到这里去呢?”
岑吟自然不能同他说实话,沉思片刻,打算先瞒混一下。
“居然谢客了?”她故意惊讶道,“我原想着,自己是中原人,没见过扶桑庙宇,很想去拜见一下,竟然就……闭门了……”
“就这么想去吗?”那人问。
岑吟不知如何作答,一时沉默下来。
“罢了。只是路远了些,也没什么不能去的。”源风烛的声音从竹帘后传来,“你且乘我的牛车去吧,我让重阳随行,他手上有我的通行令,纵然关门也可以入内。”
岑吟不知谁是重阳,却看到门边一个站着的武士冲她鞠了一躬。她意识到了这应是源风烛随身之人。
“不敢劳动这位先生,我随便找一匹马去就是。”她急忙道。
“纵然是修行人,也是个姑娘家,金贵一些养着得好。”源风烛轻声说,“我的车就在外面。重阳,你去安排一下。”
物部重阳应了一声,侧过身来,请岑吟同去。
他这样做,岑吟反而不自在起来。答应不是,婉拒也不是,几番踌躇,站立不安。
源风烛隔着竹帘看她,似是觉得有趣,忽然笑了起来。
“你当真是可爱,什么都写在脸上。”他低声道,“若是没个城府深的人帮衬你,该如何是好。”
这话岑吟更加接不上来。她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尽快离开,便谢了他去乘牛车。
“多谢你看护知禾。”她正欲走时,却听见源风烛又对她道,“日落之时,早些回来。”
岑吟犹豫了片刻,还是应了他一声。
莫名地,她觉得这人虽然客气……却有些强势。
不是自己能看透的。
不思其父,无貌於心。不梦见像,无形於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他顿了一下, 小心地抬头打量四周, 看到岑吟跪坐在旁边, 情绪低落。
“怎么了这是?”萧无常诧异地问。
“烛龙郡的怪物闯到这里来了,吃了你家书童, 还抢了你的财物。”岑吟伤心道, “钱财也罢了,只是枕寒星……实在是太惨了。”
“星星啊!”萧无常忽然哀嚎一声,把她吓了一跳。
这头狼一个饿虎扑食趴到枕寒星旁边,开始大放悲声。
“星星啊!你怎么就去了!”萧无常痛不欲生, “太可怜了!实在是太可怜了!”
“萧郎, 你要为他在做主啊……”岑吟悲戚道。
萧无常剧烈地抹着眼泪, 摇晃着枕寒星, 看他不动, 更加伤心欲绝。
哭着哭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 便一边哭一边朝岑吟看。
“你刚才说, 谁杀的?”
“烛龙郡影壁人。”
“这些影鬼居然到这里来了?怎么来的?”
“爬过来的。”
“爬过来的?!”萧无常吓了一跳,“不得了!这是螃蟹成精啊!我家的星星竟然——栽在他们手上!”
他心恨这些东西吃了枕寒星,只能抱着他的尸体大哭。
哭了一会后, 他抹了抹眼睛, 深深吸了一口气。
“人死不能复生,可怜这百年参童,乃是大补之物。”他伤心道, “既如此……且取刀来,把他剁剁切切炖汤吧,好歹主仆一场,也是成全他最后的药用价值。”
“他都这样了!你还想着吃他!”岑吟大怒,“你还是人吗!”
“参童好吃,你也尝尝。”萧无常说着,从腰间解下一把匕首,握住枕寒星一只手,“就先割小拇指吧。”
他正欲下刀,枕寒星突然坐了起来,把白布一扯起身就跑。
萧无常一口咬定他诈尸,上去一把将他按在地上,伸过匕首来做宰杀之状。岑吟急忙阻止,好说歹说,要萧无常放下凶器。
“住手!他还是个孩子!”
“就是要嫩的时候才好炖汤。”
“炖什么炖!”岑吟一巴掌拍在他脑壳上,“你还知道回来,再晚一点,说不定躺在这的就是我们两个了!”
萧无常被她打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她到底是怎么了?
“谁欺负你们了,告诉我,我去找他们算账。”
岑吟悄悄凑近他耳边,把之前的事告诉了他。萧无常听罢,用他那双黑洞洞的眼珠子瞪着岑吟看,把她看得毛骨悚然。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萧无常示意她先噤声。他叫枕寒星取来书箱,从中拿出一盒绘着梵语的金粉来。
岑吟看着他将金粉撒在屋子各个角落,用手指沾着各画了一道符文后,才重新坐到了自己身边。
“你这是?”
“隔墙有耳,不得不防。”萧无常道,“现在说话,才方便许多。”
“那,你想说什么?”岑吟问。
“不瞒你说,我先前也怀疑这事可能不是太子做的,只是没证据。”萧无常道,“你可有想法?”
岑吟张了张口,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其实,对扶桑郡这些事,并不是十分有兴致。”她道,“我一心一意,只想找爷娘和妹妹下落,若不是神女指点妖邪恶鬼地,我是全然不想朝这些地方走的。论理明日我们就该动身了……”
“你有些迟疑,”萧无常看了看她,“为什么?”
“那影鬼将话说得十分严重,什么四国,什么扶桑,振振有词。”岑吟低声道,“若说我信,我又实在怀疑。说我不信,他讲得有鼻子有眼,听着瘆人。”
“这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自己的事都自顾不暇,他们不然就算了吧。就算这天真的塌了,有我给你顶着。”
岑吟叹了口气,觉得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干嘛都来找我啊,源风烛也是,他们也是。自己又不是天尊菩萨,管他们许什么愿有什么求。再说了,菩萨也是要香火的。虽然不稀罕他们什么好处,但要是……
“要是他们能帮我寻我妹妹家人,或者他们有什么线索,那不管什么事找上门来我都帮。”岑吟忽然道,“如果只是要我凭道德做事,我的确自顾不暇。”
“哦?”萧无常饶有兴趣地笑,“要你帮忙,除非等价交换?”
“别怪我自私……”岑吟抱着自己的膝盖道,“那烛龙郡,原也不是我自己想去的。”
“这事本来就跟你没关系。那姓源的小子苦心孤诣打你的主意,我一直觉得他很变态。”萧无常对她道,“你不晓得哦,那小子亲口暗示我,柳家那童女是他的眼线。”
“什么?真的?”
“真的。而且听那小子的意思,柳家铺子之所以大张旗鼓地请道士除祟,还有个原因是为了替他筛出一个合适的女术士来。”
“他说烛龙郡只有女人能入。”岑吟道,“你也入了郡,可知这说法是真是假?”
“是真的。”萧无常点头,“那些失踪的女子,也的确被拖进了烛龙郡里。若非你带着使役进入了郡中,我和他都是无法入内的。”
“这又是谁施的法术?”
“若不是太子,自然就是那真凶了。”
岑吟不说话了。她又想起了那影鬼小赵四言之凿凿的样子,内心犹豫不决。
萧无常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便冲她一笑。
“你想参合这事吗?”他问,“若不想,我们明日便告辞走人。毕竟事情已经了结,还是你自己的事更要紧。”
岑吟眼神闪烁,显然迟疑不定。
“我……”
“或者还有个办法。你占上一卦,或是扶鸾请仙,问问神女的意思,如何?”
“这办法好!”岑吟一下茅塞顿开,“我倒把这个忘了,还是你机灵。”
萧无常被她夸了,高兴得像个五百斤重的孩子。就在这时,门外忽然想起一阵拨浪鼓声,咚咚作响。有小孩子的脚步声在来回奔跑,似乎就在长廊上。
那鼓声清脆,听得岑吟心中一动,竟唤起了一些对妹妹的思念。她拉开门,看到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童正在外面奔跑,孤身一人竟无随从看护。
那孩子应该是个男孩,却打扮得像个女孩一样,穿着扶桑裙,挽着双髻,看气度当是贵族家的小公子。他生得十分可爱,眼睛大而明亮,岑吟一见便有几分喜欢。
或许是因为有妹妹的缘故,她见了小孩子就忍不住把自己当成是姐姐。走廊里围栏虽高,却也有些危险,她担心那孩子安危,便伸手招呼他过来。
那孩子也听话,很快就过来了,乖巧地爬进屋中,坐在了门边不远处。他手里攒着一只拨浪鼓,看上去也是有些年月了。
“你是谁家的孩子?”岑吟问,“今年多大了?身边怎么没人跟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却没有回答。岑吟猜测他或许是听不懂自己的话,想问问萧无常,那白面郎却摇头表示自己只是听得懂,看得懂,但不会说。
“那就让他在这待会吧,应该会有人来找。”岑吟道。
萧无常点头同意。
桌上有许多点心,岑吟拿了一盘糕饼给那孩子吃。那小童看了看糕点又看了看岑吟,想吃又不敢吃,于是她便拿起一块来放到他手里。
“吃吧。”她摸了摸那孩子的头。
小童舀了一口糕点,脸上忽然有了笑容,大约是觉得很好吃。
“谢谢。”他忽然道。
“你会说中原话?”岑吟有些惊讶。
那孩子点了点头。
“那方才怎么不回答我?”
那孩子被她一问,有些胆怯起来,转头看了看萧无常脸,又马上移开了视线。萧无常会意,拿出一条缎带,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我不打扰你们,慢慢聊。”他说着,往墙上一靠。
那孩子像是松了口气,转头冲岑吟一笑,又拿起一块糕饼。
“你叫什么名字?”岑吟问。
“知禾。”
“哪两个字?”
“羌村有诗,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那孩子用稚气未脱的声音道,“是母亲取的。”
“你今年多大了?”
“八岁。”
“八岁?”
岑吟听罢,十分惊讶。这孩子长得极小,全不像已经八岁了。
“你家里人呢?跟着你的下人和嬷嬷在哪?”她又问。
那孩子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会来这?”
“我想哥哥了。”那小童低着头说,“好几日不见他,总说忙,不里睬我。”
“哥哥?”岑吟跟萧无常对视了一眼。两人愣了片刻,显然直觉上都有了猜测。
这孩子看着像是贵族出身,若如此,塔楼中符合这一身份的人,大约就只有……
“你莫非姓源?”她问,“东瀛源氏?”
那孩子点头。
“原来是源风烛家的。”岑吟对萧无常道,“既然这样,你把他送回去吧。免得他找不到这孩子心里发慌。”
“不必。”那人笑道,“有人来找了。”
果不其然,不远处已经传来了呼唤声,有几个扶桑女子正在到处喊着,显然是在找人。
岑吟虽然听不懂她们的话,但也知道是在找这孩子,便伸手示意她们过来。
那几个女人急忙赶来,连连鞠躬,抱起了源知禾,仔细查看他可有受伤。
“多谢,多谢。”为首一人深深鞠躬,“若是小公子有什么差池,我们只怕都没有活路了。”
“他是源风烛的本家弟弟?”
“是少主亲弟,一母所生。”
“我的天爷,我都不知道原来他还有兄弟。”岑吟惊诧道。
“是……”那几个女子说着,像是也不愿多言,立刻就要道别,“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且慢。”
屋子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岑吟转头看向萧无常,却见那人靠着墙壁,盘膝坐着,生生摆出了一副大罗金仙的姿态。
“我瞧这孩子,瘦小了些,应是母亲年逾不惑时所出,且怀胎时心内郁结,气血不足。”萧无常道,“观他面相,天纹短,父缘薄,合相不佳,大约是襁褓时就失了生父——不对,他应该是遗腹子。”
屋内烛火这么暗,他居然还看得出面相,岑吟对他很是刮目相看。
几个妇人则面面相觑,为首之人示意旁人先带公子回去,自己却鞠了一躬,跪坐在了廊下。
“先生说的不错。”那命妇低声道,“小公子的确是家主的遗腹子。”
遗腹子?岑吟记得,源今时是切腹而死的,这孩子今年八岁,那就是说他亡故已有八年了。
“那……南国公主呢?”
“公主娘娘……也去世了。”命妇道,“是生产后,出血而亡的。”
岑吟掩住了嘴。萧无常也没有作声,只是微微吸了口气。
“因父母已故,郡守极宠爱小公子,不许他常出来走动。今日我等失察,险些酿出大祸,还请几位不要告诉郡守。”那命妇磕头道,“否则,我等大约就活不下去了。”
“我们不会多言的,你只管放心。”岑吟道,“今日就当做没有见过,你且去忙吧。”
那命妇千恩万谢,后退着离开了。岑吟关上门,有些心神不宁。萧无常看着她,嘴角却勾了起来。
“怎么了?”他问。
“没什么……只是觉得,到底源风烛幸运些。”岑吟道,“他年少时父母俱全,可他弟弟,小小年纪双亲双亡。纵然有他宠爱,可你也听到了,他忙得很,这孩子居然跑出来找他。若是不小心,被仇家虏了去……”
她说着说着,想起了青青,心里十分难受,忽然不做声了。
萧无常依然笑着,点了两下头。
“我大哥哥对我,也是一样。我里解你们做长子长姐的心情。”他道,“我与他一母同胞,我出事那年,他整个人都垮了。若是源知禾有什么不测,只怕源风烛也就……”
岑吟却想起了影鬼说过的话。如果他们脱离束缚,先灭源氏,再灭扶桑。若所言为真,大约这孩子也就活不了了吧。
“萧无常,我……”
“嗯,你尽管说。”
“我明日,还是去神社一趟吧。”岑吟道,“你知道在哪里吗?”
“你当真要去?”萧无常意味深长地问。
岑吟不知他为何要用这种语气。那人却低声对她说,你可知这神社里,供的是烛龙太子。
这事岑吟如何会知,吃惊得眉毛都要飞出来了。她面前这两人把神社之事同她说了一遍,听得她心神不宁。
怪不得那影鬼要去神社,原来是太子的庙宇。
“你喝的那祭酒,是我从城隍爷手里拿的。那神社便是扶桑郡的城隍庙。”萧无常道,“对了,枕夜还求了个签给你。”
他抬了下手,枕寒星会意,立刻取出那只签文,递给了岑吟。
岑吟接过来,见虽然是末小吉,但终究是吉,只是看签语的意思,若要事成少不得费些周折。
“吉利就好。”她高兴道,“只要能寻到青青,寻到我爹娘,我吃苦受累都不算什么。”
萧无常知道她会这样讲,因此只是坐着不动,没有回应。
岑吟看他不说话,却有些误会了,以为是他不满意自己方才的决定,心里顿时一沉。
“你……”她迟疑着道,“会不会觉得我做事出尔反尔,举棋不定?”
“我不关心这个。”萧无常笑道,“我只知道,你要去哪,我就去哪。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只会提点告诫,不会命令于你。你欲行之事,我想法子助你完成。”
岑吟看着他,忽然之间,心中有些感激。
“多谢你。”
萧无常顿时就笑得灿烂起来。
雨终于停了。
天刚亮时,岑吟便醒了过来。外面像是有许多鸟儿在叫,叽叽喳喳,也悦耳,也聒噪。
她病体痊愈,已是大好了。看着天气不错,有些想出去走走。那影鬼所约的时间是傍晚,白日应当是没什么事的。
萧无常不在,又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枕寒星守在屋外,寸步不离。外面有许多侍候的扶桑女子,恭敬地候着,欲侍奉她洗漱更衣。岑吟无需她们伺候,让那些人放下东西自己来弄。
她原以为源风烛应该会要她们传些话来,谁知她们竟什么都没有说。好像源风烛已经知道了她暂时不走,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过问。
“你们郡守在做什么?”她梳洗时试探着问道,“我……今明两日大概就要辞行了,但还有些话想同他商议。”
“郡守原本是要来亲自拜访的。”一个扶桑女道,“但郡守昨夜喝了些酒,又夜半传了饭,结果今早竟积食胀气,正在休息。”
“修行人过午都不食,更别说夜半了,想来这都是养生之道。”岑吟戴着耳饰道,“积食最伤脾胃。赶巧现在是十月,山楂正熟,你们用糖炒一些给他吃,可化积食。”
“多谢女冠,我们这就去办。”
用早饭时,岑吟看到外面日头实在是好,若是不出去散散步,有些对不起自己。
不然就先去神社逛逛,待到晚上正好。源风烛今日或许不见人了,就让他休息着吧,青青画像的事明日再说。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枕寒星,那书童欣然同意,答应得很痛快。
岑吟换上自己的道袍,收整完毕就出了门。路上她问枕寒星萧无常去了哪里?书童说少郎君闲来无事,去塔楼其他地方闲荡去了,美其名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的歪理邪说,从来自称一派。
她不欲理睬萧无常去了何处,只自顾自朝楼下走。听说那神社在郊外,去那处且要花上一个时辰。
看来是要寻一匹快马了。
岑吟下了一层楼梯,盘算着所行之事,徐徐经过了一跳长廊。
“哟,”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敢问女冠,这是欲往何处?”
岑吟脚步一顿,转过头来,却见旁边的那间房开着房门,垂着一卷竹帘,帘后隐着一人,看不清他模样,只知道大约是侧卧在地,半倚着一个厚厚的软枕,像是在休息。
“你是……”
“多谢你的方子。”竹帘后那人道,“我吃了山楂,觉得好多了。”
“源风烛?”岑吟吃了一惊,“你还真是……神出鬼没。”
“这一座塔楼都是我的,自然是去哪间屋子都成。”源风烛在帘子后道,“只是我气色不佳,没能去拜访女冠,还请见谅。敢问身体可好些了?”
“好多了。”岑吟转过身,面朝着竹帘起手行礼,“既然郡守身体有恙,我就不多打扰了。今日天好,我出去走走,晚上你若好些我们再谈就是。”
“今日天气是好,不知女冠要去哪里?”
“去……神社。”
“神社?可是觐玉台?”
“是。”
“那觐玉台是太子神社,这几日已闭门谢客了。”源风烛道,“何故要到这里去呢?”
岑吟自然不能同他说实话,沉思片刻,打算先瞒混一下。
“居然谢客了?”她故意惊讶道,“我原想着,自己是中原人,没见过扶桑庙宇,很想去拜见一下,竟然就……闭门了……”
“就这么想去吗?”那人问。
岑吟不知如何作答,一时沉默下来。
“罢了。只是路远了些,也没什么不能去的。”源风烛的声音从竹帘后传来,“你且乘我的牛车去吧,我让重阳随行,他手上有我的通行令,纵然关门也可以入内。”
岑吟不知谁是重阳,却看到门边一个站着的武士冲她鞠了一躬。她意识到了这应是源风烛随身之人。
“不敢劳动这位先生,我随便找一匹马去就是。”她急忙道。
“纵然是修行人,也是个姑娘家,金贵一些养着得好。”源风烛轻声说,“我的车就在外面。重阳,你去安排一下。”
物部重阳应了一声,侧过身来,请岑吟同去。
他这样做,岑吟反而不自在起来。答应不是,婉拒也不是,几番踌躇,站立不安。
源风烛隔着竹帘看她,似是觉得有趣,忽然笑了起来。
“你当真是可爱,什么都写在脸上。”他低声道,“若是没个城府深的人帮衬你,该如何是好。”
这话岑吟更加接不上来。她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尽快离开,便谢了他去乘牛车。
“多谢你看护知禾。”她正欲走时,却听见源风烛又对她道,“日落之时,早些回来。”
岑吟犹豫了片刻,还是应了他一声。
莫名地,她觉得这人虽然客气……却有些强势。
不是自己能看透的。
不思其父,无貌於心。不梦见像,无形於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