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老巢新家
第二十三章老巢新家
“你很让我感动,可这么做值吗?”小兰鄙夷地瞥了一眼苏楠,感觉后者一点名医的风范也没有,世俗、龌蹉,居然用下三滥的江湖毒药丸控制一个为了爱人而去牺牲自由的男子汉。
这一刻,小兰感觉他的认知在发生变化,男人也不是那么不堪,这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能让小青能够多享受三十年的人生,我做什么都值了。”杜月海很坦然地转身,冷漠地看着苏楠,“现在该你了。”
那眼神淡漠而冰冷,苏楠感受到一股将生死抛之脑后的从容,这样的表情,他在德国也见过,而且他还知道,那眼神的背后压抑和蕴藏着一种疯狂的执念,如果自己治不好秦小青的病,杜月海会不顾一切地杀死自己。
秦小青一直没有说话,她激动,她心痛,她的眼泪无声地流淌,滑过脸颊,滴落在杜月海的脖颈上。
杜月海的手慢慢地捏紧拳头,双目盯着苏楠一眨也不眨。
这时间,小兰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场在几个人周围产生、延展,她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要是苏楠不答应,她就一脚把后者踢进苏州河喂鱼去。
“你想我在大街上给你的女人治病吗?真是弱智。”苏楠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杜月海从哪里来的自信一定能吃定他,不过他也不想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小兰,那地方还有多远?”
“哦,就在前面。”小兰一指大街对面,“过了马路,就在那一排商铺后面不远处。”
“还不前面带路,人家都要撕了本院长了。”苏楠没好气地一背双手,向大街对面走去。
“是你欠揍,活该!”小兰嘴里咕隆了一句,心情略好。
……
夏末的苏州河上比较繁忙,穿梭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这一条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孕育了上海人,也担负着几乎一半以上进出上海的货物运输以及与内地的联络。
苏州河北岸属于日本人管辖的区域,河边大多是些低矮的房子,很多从苏豫皖来的难民及劳工中有本事的人大部分住在河的北岸,而河的南岸住的则是上海滩一些有钱人,富绅买办以及官僚,还有些清代留下的会馆会、世家、富绅别院所之类的老房子。
又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穿过两条宽阔的街道,四个人便站在一处老宅子的铁门前。
老宅一边的门柱子上挂着写着“苏苑”的牌子,另一个门柱子上挂着“苏耳奕路六十八号”黑色白字的牌子。
老宅围墙足有三米多高,墙头还布满了带刺的铁蒺藜。钢铁大门很严实,上面的油漆监管斑驳,但是却密不透风。左边的那扇门上还有一个关着的小门,把手上磨得锃亮,显然是平常出入的人拉拔早晨的。
小兰上前拉了一下门柱边上的铃铛,叮叮当当之后不一会儿,小门后面便响起了拉动门栓的声响。
现在兵荒马乱,日本人和黑社会横行,这样的大宅深院白天上锁也是正常的。
小门打开,一个身穿灰色袍子的老头子和一个粗壮的青衣汉子站在门洞里向外张望,衣服小心翼翼的神情,可见时下的上海市民是多么地小心。
“福伯,教授不在吗?”小兰道对那位老者言道。
“原来是小兰姐!荆老先生等你一上午未到,学校有急事儿,出去了。临走前他已经交代过了,说是有新房客到来,房子已经收拾好了。是他们吗?”福伯戴着一副圆圆的老花镜,如果加上辫子的话,活脱脱一个账房先生,他指着小兰身后的诸人,心中疑惑,不是只来一个人吗?
透过厚厚的镜片,苏楠可以看到一双浑浊的眼珠子,他很有风度地挺了一下胸脯,脸上挂上迷人的微笑。心里揣摩,看来这是一个学者之家,就不知道属于酸举人那种还是新文化的那种。
“这位是新房客——苏楠苏院长……”介绍到这里,小兰看向杜月海,稍一犹豫,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后者。
看杜月海仪表堂堂威武的样子,却被苏楠乘人之危强拉着成为其跟班,小兰到现在还不能接受这是事实。
杜月海却没有那么扭扭捏捏,直接接口道:“福伯,我是苏院长的管事杜月,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杜先生不要客气!大家请进!”福伯迈出门,躬身请大家进去。
几人进到院子,当即被这里的环境吸引住。
入门处的院子不大,但是却设计得非常别致,不大的园林融和了晚清和西方园林的特色,花圃、草坪、凉亭、画廊和梧桐树……都让苏楠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画廊不长,尽头分成两个方向,分别连接着两栋带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两栋楼,左边一栋比较大,比黄家黄雅琪的那栋楼要大三四倍之多;右边的那栋也仅是比黄雅琪的小楼差不多少。
画廊是晚清风格,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雕梁画柱已不再焕发光彩,但是从那精致的手工和轻巧的设计可以看得出,这座别院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原来是九江书院,是江苏巡抚张之谦博采中西文化修建的,里面收藏了他一身的珍藏,江苏文人官宦聚会之所,也是张之谦金屋藏娇之处。取名雅月书院。整座别院占地有十六亩,大的楼宇有五处。花草鱼虫,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中央最大的是会仙阁,里面是书库、书房、饭厅、待客处、观戏台,右边为天一阁,原为收藏之所,现在住的是佣人和一些小姐收留的人士。从会仙楼穿过去,是五亩印月潭。潭水西面一处房屋为得月阁,东面为守月阁,北面竹林之间为听雨园。听雨园最大,是原主人居住之处,为三层石头建筑起的楼阁,有十二间房。民国前期,苏苑被南昌富商吴敦茹买下。淞沪大战爆发后,吴敦茹将其贱卖,带着家眷跑到香港去。教授成为了新主人之一,于是这里就成为我们的住所。守月阁是教授及家人的住处,得月阁被租给了一个美国商人,听雨园中的听雨阁现在空余,教授交待过,苏院长和随从住在那……”
福伯很健谈,而且对整座园林非常熟悉,每走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大家介绍。
听雨园周围还有女儿墙,算是园中园。院中景色更是精致,秀竹林立,花香扑鼻,远非别处可比。
穿过竹林,苏楠没想到这座小楼——“听雨阁”是纯中式园林风格,与整体的苏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画廊婉转迁廻,假山、水池后是一栋三层小楼,红砖碧瓦,雄浑壮观,俨然是一栋清代宫廷式建筑,遮掩在竹林假山之间,别有一番景致。
看来老巡抚还是对汉文化恋恋不忘,仰慕皇家风范,却又不敢大张旗鼓,只能偷偷摸摸模仿了。
这是一座石头堆砌的楼宇,里面阔绰豪华,房梁是木头的,最后苏楠选了三楼的一间大屋,做为跟班的杜月海毫不客气选择了二楼靠东的房间。小楼里本来已经有两个佣人:七嫂和宋妈,负责这里的卫生和伙食的,想必是那位教授安排的。
苏楠对此非常满意,这里身处闹市,却闹中取静,绝对是一个极佳的藏身之地。而且这里面积够大,藏几十个人都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么大的地方,想必房租绝对不会便宜。苏楠心里犯嘀咕,以自己的财力,住上两三个月尚能支付得起,如果要是住久了,那就要喝西北风了。看来要想在上海滩扎住脚,挣钱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小楼转了一圈,杜月海匆匆处理好自己身上的伤口,都是皮外伤,对于行动无什么大碍,留下秦小青在房间里休息,自己跟着小兰去黄家取苏楠的行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你很让我感动,可这么做值吗?”小兰鄙夷地瞥了一眼苏楠,感觉后者一点名医的风范也没有,世俗、龌蹉,居然用下三滥的江湖毒药丸控制一个为了爱人而去牺牲自由的男子汉。
这一刻,小兰感觉他的认知在发生变化,男人也不是那么不堪,这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能让小青能够多享受三十年的人生,我做什么都值了。”杜月海很坦然地转身,冷漠地看着苏楠,“现在该你了。”
那眼神淡漠而冰冷,苏楠感受到一股将生死抛之脑后的从容,这样的表情,他在德国也见过,而且他还知道,那眼神的背后压抑和蕴藏着一种疯狂的执念,如果自己治不好秦小青的病,杜月海会不顾一切地杀死自己。
秦小青一直没有说话,她激动,她心痛,她的眼泪无声地流淌,滑过脸颊,滴落在杜月海的脖颈上。
杜月海的手慢慢地捏紧拳头,双目盯着苏楠一眨也不眨。
这时间,小兰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场在几个人周围产生、延展,她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要是苏楠不答应,她就一脚把后者踢进苏州河喂鱼去。
“你想我在大街上给你的女人治病吗?真是弱智。”苏楠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杜月海从哪里来的自信一定能吃定他,不过他也不想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小兰,那地方还有多远?”
“哦,就在前面。”小兰一指大街对面,“过了马路,就在那一排商铺后面不远处。”
“还不前面带路,人家都要撕了本院长了。”苏楠没好气地一背双手,向大街对面走去。
“是你欠揍,活该!”小兰嘴里咕隆了一句,心情略好。
……
夏末的苏州河上比较繁忙,穿梭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这一条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孕育了上海人,也担负着几乎一半以上进出上海的货物运输以及与内地的联络。
苏州河北岸属于日本人管辖的区域,河边大多是些低矮的房子,很多从苏豫皖来的难民及劳工中有本事的人大部分住在河的北岸,而河的南岸住的则是上海滩一些有钱人,富绅买办以及官僚,还有些清代留下的会馆会、世家、富绅别院所之类的老房子。
又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穿过两条宽阔的街道,四个人便站在一处老宅子的铁门前。
老宅一边的门柱子上挂着写着“苏苑”的牌子,另一个门柱子上挂着“苏耳奕路六十八号”黑色白字的牌子。
老宅围墙足有三米多高,墙头还布满了带刺的铁蒺藜。钢铁大门很严实,上面的油漆监管斑驳,但是却密不透风。左边的那扇门上还有一个关着的小门,把手上磨得锃亮,显然是平常出入的人拉拔早晨的。
小兰上前拉了一下门柱边上的铃铛,叮叮当当之后不一会儿,小门后面便响起了拉动门栓的声响。
现在兵荒马乱,日本人和黑社会横行,这样的大宅深院白天上锁也是正常的。
小门打开,一个身穿灰色袍子的老头子和一个粗壮的青衣汉子站在门洞里向外张望,衣服小心翼翼的神情,可见时下的上海市民是多么地小心。
“福伯,教授不在吗?”小兰道对那位老者言道。
“原来是小兰姐!荆老先生等你一上午未到,学校有急事儿,出去了。临走前他已经交代过了,说是有新房客到来,房子已经收拾好了。是他们吗?”福伯戴着一副圆圆的老花镜,如果加上辫子的话,活脱脱一个账房先生,他指着小兰身后的诸人,心中疑惑,不是只来一个人吗?
透过厚厚的镜片,苏楠可以看到一双浑浊的眼珠子,他很有风度地挺了一下胸脯,脸上挂上迷人的微笑。心里揣摩,看来这是一个学者之家,就不知道属于酸举人那种还是新文化的那种。
“这位是新房客——苏楠苏院长……”介绍到这里,小兰看向杜月海,稍一犹豫,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后者。
看杜月海仪表堂堂威武的样子,却被苏楠乘人之危强拉着成为其跟班,小兰到现在还不能接受这是事实。
杜月海却没有那么扭扭捏捏,直接接口道:“福伯,我是苏院长的管事杜月,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杜先生不要客气!大家请进!”福伯迈出门,躬身请大家进去。
几人进到院子,当即被这里的环境吸引住。
入门处的院子不大,但是却设计得非常别致,不大的园林融和了晚清和西方园林的特色,花圃、草坪、凉亭、画廊和梧桐树……都让苏楠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画廊不长,尽头分成两个方向,分别连接着两栋带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两栋楼,左边一栋比较大,比黄家黄雅琪的那栋楼要大三四倍之多;右边的那栋也仅是比黄雅琪的小楼差不多少。
画廊是晚清风格,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雕梁画柱已不再焕发光彩,但是从那精致的手工和轻巧的设计可以看得出,这座别院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原来是九江书院,是江苏巡抚张之谦博采中西文化修建的,里面收藏了他一身的珍藏,江苏文人官宦聚会之所,也是张之谦金屋藏娇之处。取名雅月书院。整座别院占地有十六亩,大的楼宇有五处。花草鱼虫,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中央最大的是会仙阁,里面是书库、书房、饭厅、待客处、观戏台,右边为天一阁,原为收藏之所,现在住的是佣人和一些小姐收留的人士。从会仙楼穿过去,是五亩印月潭。潭水西面一处房屋为得月阁,东面为守月阁,北面竹林之间为听雨园。听雨园最大,是原主人居住之处,为三层石头建筑起的楼阁,有十二间房。民国前期,苏苑被南昌富商吴敦茹买下。淞沪大战爆发后,吴敦茹将其贱卖,带着家眷跑到香港去。教授成为了新主人之一,于是这里就成为我们的住所。守月阁是教授及家人的住处,得月阁被租给了一个美国商人,听雨园中的听雨阁现在空余,教授交待过,苏院长和随从住在那……”
福伯很健谈,而且对整座园林非常熟悉,每走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大家介绍。
听雨园周围还有女儿墙,算是园中园。院中景色更是精致,秀竹林立,花香扑鼻,远非别处可比。
穿过竹林,苏楠没想到这座小楼——“听雨阁”是纯中式园林风格,与整体的苏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画廊婉转迁廻,假山、水池后是一栋三层小楼,红砖碧瓦,雄浑壮观,俨然是一栋清代宫廷式建筑,遮掩在竹林假山之间,别有一番景致。
看来老巡抚还是对汉文化恋恋不忘,仰慕皇家风范,却又不敢大张旗鼓,只能偷偷摸摸模仿了。
这是一座石头堆砌的楼宇,里面阔绰豪华,房梁是木头的,最后苏楠选了三楼的一间大屋,做为跟班的杜月海毫不客气选择了二楼靠东的房间。小楼里本来已经有两个佣人:七嫂和宋妈,负责这里的卫生和伙食的,想必是那位教授安排的。
苏楠对此非常满意,这里身处闹市,却闹中取静,绝对是一个极佳的藏身之地。而且这里面积够大,藏几十个人都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么大的地方,想必房租绝对不会便宜。苏楠心里犯嘀咕,以自己的财力,住上两三个月尚能支付得起,如果要是住久了,那就要喝西北风了。看来要想在上海滩扎住脚,挣钱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小楼转了一圈,杜月海匆匆处理好自己身上的伤口,都是皮外伤,对于行动无什么大碍,留下秦小青在房间里休息,自己跟着小兰去黄家取苏楠的行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