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
洪武帝派遣使团离京之事在办事之初遭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不过这些声音主要集中在官员的中下层,但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对此默不作声,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中立姿态。
在如此情况下, 这些反对的声音自然极其的微弱, 并无法动摇洪武帝的决心。使者的团队相继带着大明国的各色“馈赠”前往他国,开启了大明与世界的友好沟通。
在后世, 这一次的遣使行为有褒有贬,有的人从大明因为这次行动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为论点, 认为这是大明藏在外交之下的侵略和无理掠夺的开始。
也有的人从因为这次举动,明帝国将文化圈扩大到整个亚洲板块乃至于欧美板块, 认为这是大明在传播文明的火种,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述,都没有人能够否认十三世纪的大明都是这个还没有开启互通、交通模式的世界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星。
在此后的很多年内, 起源于东方的大明帝国以及他们那些身着如同初升的太阳般炽热明亮红色的大明官员们, 在许许多多国家的历史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黑子们怎么蹦跶,大明这种基于和平和互相了解以及尊重为目的的沟通在众人眼中还是褒奖者更多, 沧海桑田, 即便是千余年后的华夏首脑也在国际讲话中时常翻出这段历史,以此来佐证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
至于是不是热爱和平……国际上那些装着半瓶子酒却总爱蹦跶的某些国家很有发言权。
咳咳, 不管后世怎么研究这段史论,从木小白的角度来说, 他可不是为了搞什么和平友好才派人出去的。
小皇孙寻找经济作物适宜栽培地以及对于新粮食的渴望让使者们刚到地方,还没将使馆建立起来, 就摸着胡子走上了异国他乡的大街。
要问什么地方能够最快了解一个地方、一个民族,那毫无疑问就是菜场。
摸清楚了对方的胃, 自然很快就能摸清楚对方的人。
这么一晃荡, 还真有人有了意料之外的发现, 这个人便是被恭恭敬敬迎到琉球的前陕西布政使司秦简。
琉球这个地方地势极其坎坷,说八山一水一分田当真是一点都不为过,而这一分田总体来说也都掌握在中山王的手中,在这个地方,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吃到大米。 ……怪不得每次琉球的使者到了大明都拼命干饭,那架势宛如饿死鬼投胎一般,秦简还曾单纯得认为使者真的是饭量大,看来是他天真了。
秦简曾听闻有去琼州岛或是福建、山东公干的同僚抓紧时机暴风吸入各色海鲜,现在想起来,琉球使者当时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吧?
借着出使的机会抓紧时间一次吃到满足什么的,对于生于水稻主产区,又在小麦主产区工作的秦简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太能理解。
不过很快他就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了。
琉球的官员对于上国使者不可谓不尊重,各种好吃好喝好玩的都往使馆这里送,但这也挡不住的确没有这个条件啊。
冬季刚过了一小半,秦简就发现市面上再也见不到大米的痕迹了。
“去岁夏季多雨,水稻被淹死了不少……今年,今年实在是没有米了。”商户看着一身锦袍(其实是大明的工作服)的秦简讷讷道。
秦简是第一次听到水稻还能被淹死的,直到后来他跑了一次琉球国的田头,再一问,秦简才知道所谓的水稻被淹死是怎么回事。
这些琉球人居然没有开设泄水沟!
水稻虽然是从沼泽地走出去的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对于水的爱好也的确高于别的农作物,这是其生长特性,但这并不代表每时每刻它都要浸泡在水里。
在大明,农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控制稻田内的水量,通过控水来控制水道的生长速度,以防徒长。
而在稻谷收获前一个月更是会完全放干地中水,如此便可促进稻米的灌浆,同时,这么做也利于采割方便。
粮食的天敌是潮湿,如果在收割时候麦穗掉到地里还能捡起来,如果掉到水里,那就只能喂鱼了。
但琉球人则不,他们不知学了谁,听说田里放水可以促生产,便一门心思傻乎乎得照做,在水稻养殖的全程中不换水不放水,不去思考,只是照抄,如此粮食产量能高得上去才怪呢。
这一刻,秦简不由自主得感叹皇孙殿下是真有先见之明,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虽不至于五谷不分,也有掌管农事之责,但让他们种田的确是外行人,幸好殿下塞了几册农书,成功挽救了他的形象。
无论到哪里,农业技术的改进都是最有力的敲门砖,
或许是因为提供种植意见以及拿出权威的说法为使者增加了可信度,此后琉球国的中山王特地亲自上门,请使者传授种植技术,于是,使者很快就过上了夜晚翻阅农书充盈自己,白天到农田里挥斥方遒的日子。
如此,随着时间增长起来的除了年龄外,还有他的脸皮,就在秦简感觉自己每天都要给榨干,有些肾虚之时,他意外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此前有提到过琉球人的种植环境如此之差,那么当地人是以何为生的呢?
琉球作为岛国,首要的产业自然是渔业,但琉球所在正是飓风的必经之处,每年夏秋之际渔业最丰时也是飓风威胁最猛时,因此,岛内不得不想办法开展其余的业务。
譬如说——作为大明和外国的中间人。
大明如今对外开放的港口唯有刘家港,而琉球国恰在刘家港和大航路中间,借由地理位置之便,琉球国便提供了类似于驿站的服务,欢迎各国的朝贡队伍在琉球歇脚。
在这里,无论是整理着装、补充淡水资源也好,还是下岸在平地上睡一觉,洗个热水澡什么的,都能得到满足。
因为大明赏赐给各国使者的货物多有不同,可能有些东西在某些国家卖不动,而要在大明处理赏赐未免过于惹眼,琉球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可以说琉球国就是一个被外贸养起来的国家。
也因为这一点,在这里可以找到不少在大明看不到的稀罕物。
譬如秦简就发现了一朵碗口大的棉花。
这种棉花的纤维非常长,一朵就相当于大明棉花的两倍有余,非常的柔软,颜色也很白,这种棉花非常受欢迎,因此,为了防止种子外泄,那个国家将所有采摘的棉花都做了处理,以确保左右的种子在异国他乡都无法发芽。
而更糟糕的是,琉球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棉花是从哪里来的,货物的来源可是中间商最重要的秘密,就像是之前的大食商人将丝绸的秘密藏了一个多世纪一样,这些商人也藏住了棉花的秘密。
秦简打听了一圈,除了这些棉花据说是从大陆的西边传来外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传闻有云,马木国(音)遍地种植的都是优等棉花,因为在棉花上收益颇丰,这些棉花被称为白金。琉球人云,大食商人多在春夏之际抵达琉球,届时可向其购买。”
木白打开了随信而来的小匣子,从里头倒出了一朵棉花
他没有在棉花的外观上花费功夫,而是研究起了棉花的种子。
木白对于秦简所说的那异乡人让种子不能发育的方法十分好奇。
一般来说要想让种子不能发芽最简单的就是炒制或者烘烤,但是棉花的棉絮在哪里,这两方法肯定行不通。
那省下的就是泡盐水或者是破坏种子两种可能了,这两种方法耗费的力气小,也不会影响棉絮,但同样的,破坏力也小。
一颗植物一辈子生命力最强盛的时候便是在其破壳之初,据说为了求生,寻常的杂草可以将人的骨骼顶开,说不定那些被处置的棉花种子里就能有漏网之鱼呢?
木白摸着下巴寻思,他一边将蓬松柔软的棉花重新塞回了盒子里,准备去找他那见多识广的爷爷,看看大明有没有办法联系到那个马木国,这种长绒棉一看就知道质感极佳,光泽度也很出色,是优质的纺纱材料,如果大明能够引进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好是采买棉花种子,实在不行也可以买棉花,带回来加工也是个办法。
购买原材料,加工之后加笔钱再卖出去,也是个节省土地资源的好方法。
木白正捧着小匣子向前走,忽然遇到脚步匆匆的一群六部官员,木白立刻停下脚步,从这些官员的面色上,他读出了不妙的气息。
他迟疑了一小会,想了想,还是扭头走去了文华殿,虽然文华殿内有一个时时刻刻想要抓儿子壮丁的老父亲,但起码老父亲现在不会喷火。
但木白刚穿过武楼,还没过中轴线就被人拦住了。
“殿下,”满头大汗的内侍冲着木白恭敬作揖“陛下请您去商议收税一事。”
木白闻言眉毛一挑,有些吃惊得问这个内侍:“收税?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
“奴婢不知。”内侍恭敬低头,同时借机吸了几口气缓和一下过于急促的心跳,小皇孙在宫里可以大步流星,作为奴仆的他们却只能小步追赶,这种动作极为累人,就算他自诩体力不错,也难免有些喘。
木白看了身边的人一眼,缓了缓脚下的速度,此举一方面是让内侍休息一下,否则一会他回命时候大喘气,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另一方面也是木白给自己的酝酿时间。
他爷爷怎么会突然问他税务的问题?难道是要增税?但大明现在不缺钱,没必要劳心费力得去加税吧
那就是收税方法的问题了。
之前的空印案虽然拉了一批人下去,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个人觉得不方便可能是那人的问题,所有人都觉得不方便那就是制度的问题,所以洪武帝打算调整收税制度了?
木白眼睛不由一亮,精神抖擞了起来。
一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在如此情况下, 这些反对的声音自然极其的微弱, 并无法动摇洪武帝的决心。使者的团队相继带着大明国的各色“馈赠”前往他国,开启了大明与世界的友好沟通。
在后世, 这一次的遣使行为有褒有贬,有的人从大明因为这次行动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为论点, 认为这是大明藏在外交之下的侵略和无理掠夺的开始。
也有的人从因为这次举动,明帝国将文化圈扩大到整个亚洲板块乃至于欧美板块, 认为这是大明在传播文明的火种,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述,都没有人能够否认十三世纪的大明都是这个还没有开启互通、交通模式的世界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星。
在此后的很多年内, 起源于东方的大明帝国以及他们那些身着如同初升的太阳般炽热明亮红色的大明官员们, 在许许多多国家的历史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黑子们怎么蹦跶,大明这种基于和平和互相了解以及尊重为目的的沟通在众人眼中还是褒奖者更多, 沧海桑田, 即便是千余年后的华夏首脑也在国际讲话中时常翻出这段历史,以此来佐证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
至于是不是热爱和平……国际上那些装着半瓶子酒却总爱蹦跶的某些国家很有发言权。
咳咳, 不管后世怎么研究这段史论,从木小白的角度来说, 他可不是为了搞什么和平友好才派人出去的。
小皇孙寻找经济作物适宜栽培地以及对于新粮食的渴望让使者们刚到地方,还没将使馆建立起来, 就摸着胡子走上了异国他乡的大街。
要问什么地方能够最快了解一个地方、一个民族,那毫无疑问就是菜场。
摸清楚了对方的胃, 自然很快就能摸清楚对方的人。
这么一晃荡, 还真有人有了意料之外的发现, 这个人便是被恭恭敬敬迎到琉球的前陕西布政使司秦简。
琉球这个地方地势极其坎坷,说八山一水一分田当真是一点都不为过,而这一分田总体来说也都掌握在中山王的手中,在这个地方,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吃到大米。 ……怪不得每次琉球的使者到了大明都拼命干饭,那架势宛如饿死鬼投胎一般,秦简还曾单纯得认为使者真的是饭量大,看来是他天真了。
秦简曾听闻有去琼州岛或是福建、山东公干的同僚抓紧时机暴风吸入各色海鲜,现在想起来,琉球使者当时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吧?
借着出使的机会抓紧时间一次吃到满足什么的,对于生于水稻主产区,又在小麦主产区工作的秦简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太能理解。
不过很快他就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了。
琉球的官员对于上国使者不可谓不尊重,各种好吃好喝好玩的都往使馆这里送,但这也挡不住的确没有这个条件啊。
冬季刚过了一小半,秦简就发现市面上再也见不到大米的痕迹了。
“去岁夏季多雨,水稻被淹死了不少……今年,今年实在是没有米了。”商户看着一身锦袍(其实是大明的工作服)的秦简讷讷道。
秦简是第一次听到水稻还能被淹死的,直到后来他跑了一次琉球国的田头,再一问,秦简才知道所谓的水稻被淹死是怎么回事。
这些琉球人居然没有开设泄水沟!
水稻虽然是从沼泽地走出去的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对于水的爱好也的确高于别的农作物,这是其生长特性,但这并不代表每时每刻它都要浸泡在水里。
在大明,农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控制稻田内的水量,通过控水来控制水道的生长速度,以防徒长。
而在稻谷收获前一个月更是会完全放干地中水,如此便可促进稻米的灌浆,同时,这么做也利于采割方便。
粮食的天敌是潮湿,如果在收割时候麦穗掉到地里还能捡起来,如果掉到水里,那就只能喂鱼了。
但琉球人则不,他们不知学了谁,听说田里放水可以促生产,便一门心思傻乎乎得照做,在水稻养殖的全程中不换水不放水,不去思考,只是照抄,如此粮食产量能高得上去才怪呢。
这一刻,秦简不由自主得感叹皇孙殿下是真有先见之明,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虽不至于五谷不分,也有掌管农事之责,但让他们种田的确是外行人,幸好殿下塞了几册农书,成功挽救了他的形象。
无论到哪里,农业技术的改进都是最有力的敲门砖,
或许是因为提供种植意见以及拿出权威的说法为使者增加了可信度,此后琉球国的中山王特地亲自上门,请使者传授种植技术,于是,使者很快就过上了夜晚翻阅农书充盈自己,白天到农田里挥斥方遒的日子。
如此,随着时间增长起来的除了年龄外,还有他的脸皮,就在秦简感觉自己每天都要给榨干,有些肾虚之时,他意外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此前有提到过琉球人的种植环境如此之差,那么当地人是以何为生的呢?
琉球作为岛国,首要的产业自然是渔业,但琉球所在正是飓风的必经之处,每年夏秋之际渔业最丰时也是飓风威胁最猛时,因此,岛内不得不想办法开展其余的业务。
譬如说——作为大明和外国的中间人。
大明如今对外开放的港口唯有刘家港,而琉球国恰在刘家港和大航路中间,借由地理位置之便,琉球国便提供了类似于驿站的服务,欢迎各国的朝贡队伍在琉球歇脚。
在这里,无论是整理着装、补充淡水资源也好,还是下岸在平地上睡一觉,洗个热水澡什么的,都能得到满足。
因为大明赏赐给各国使者的货物多有不同,可能有些东西在某些国家卖不动,而要在大明处理赏赐未免过于惹眼,琉球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可以说琉球国就是一个被外贸养起来的国家。
也因为这一点,在这里可以找到不少在大明看不到的稀罕物。
譬如秦简就发现了一朵碗口大的棉花。
这种棉花的纤维非常长,一朵就相当于大明棉花的两倍有余,非常的柔软,颜色也很白,这种棉花非常受欢迎,因此,为了防止种子外泄,那个国家将所有采摘的棉花都做了处理,以确保左右的种子在异国他乡都无法发芽。
而更糟糕的是,琉球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棉花是从哪里来的,货物的来源可是中间商最重要的秘密,就像是之前的大食商人将丝绸的秘密藏了一个多世纪一样,这些商人也藏住了棉花的秘密。
秦简打听了一圈,除了这些棉花据说是从大陆的西边传来外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传闻有云,马木国(音)遍地种植的都是优等棉花,因为在棉花上收益颇丰,这些棉花被称为白金。琉球人云,大食商人多在春夏之际抵达琉球,届时可向其购买。”
木白打开了随信而来的小匣子,从里头倒出了一朵棉花
他没有在棉花的外观上花费功夫,而是研究起了棉花的种子。
木白对于秦简所说的那异乡人让种子不能发育的方法十分好奇。
一般来说要想让种子不能发芽最简单的就是炒制或者烘烤,但是棉花的棉絮在哪里,这两方法肯定行不通。
那省下的就是泡盐水或者是破坏种子两种可能了,这两种方法耗费的力气小,也不会影响棉絮,但同样的,破坏力也小。
一颗植物一辈子生命力最强盛的时候便是在其破壳之初,据说为了求生,寻常的杂草可以将人的骨骼顶开,说不定那些被处置的棉花种子里就能有漏网之鱼呢?
木白摸着下巴寻思,他一边将蓬松柔软的棉花重新塞回了盒子里,准备去找他那见多识广的爷爷,看看大明有没有办法联系到那个马木国,这种长绒棉一看就知道质感极佳,光泽度也很出色,是优质的纺纱材料,如果大明能够引进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好是采买棉花种子,实在不行也可以买棉花,带回来加工也是个办法。
购买原材料,加工之后加笔钱再卖出去,也是个节省土地资源的好方法。
木白正捧着小匣子向前走,忽然遇到脚步匆匆的一群六部官员,木白立刻停下脚步,从这些官员的面色上,他读出了不妙的气息。
他迟疑了一小会,想了想,还是扭头走去了文华殿,虽然文华殿内有一个时时刻刻想要抓儿子壮丁的老父亲,但起码老父亲现在不会喷火。
但木白刚穿过武楼,还没过中轴线就被人拦住了。
“殿下,”满头大汗的内侍冲着木白恭敬作揖“陛下请您去商议收税一事。”
木白闻言眉毛一挑,有些吃惊得问这个内侍:“收税?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
“奴婢不知。”内侍恭敬低头,同时借机吸了几口气缓和一下过于急促的心跳,小皇孙在宫里可以大步流星,作为奴仆的他们却只能小步追赶,这种动作极为累人,就算他自诩体力不错,也难免有些喘。
木白看了身边的人一眼,缓了缓脚下的速度,此举一方面是让内侍休息一下,否则一会他回命时候大喘气,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另一方面也是木白给自己的酝酿时间。
他爷爷怎么会突然问他税务的问题?难道是要增税?但大明现在不缺钱,没必要劳心费力得去加税吧
那就是收税方法的问题了。
之前的空印案虽然拉了一批人下去,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个人觉得不方便可能是那人的问题,所有人都觉得不方便那就是制度的问题,所以洪武帝打算调整收税制度了?
木白眼睛不由一亮,精神抖擞了起来。
一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