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晴翠琉璃(七)
贞宁十二年的秋天, 在诏狱的一片血雾里悄然而至。
中秋的前几日下了一冷雨,天气迅速转寒,杨婉一时不妨, 偶感了些风寒, 尚仪局的事务因临近中秋越发繁忙, 杨婉拖了一两日, 竟然开始发烧了。
这要放到现代,也就是几颗头孢就解决的事,可是搁大明朝竟然有些要命。
杨婉起初并不想让宁妃知道,但姜尚仪却不敢瞒着宁妃。
宋云轻去承乾宫禀告之后, 宁妃就命合玉将杨婉接到了承乾宫来养着。
杨婉生怕宁妃身边的人将这件事告诉邓瑛,时不时地就要问一声。
宁妃去看她的时候, 听见免不得将她摁在榻上,“三番五次地起来,是认真不想好了吗?”
杨婉捏着被褥, “我怕他们多嘴, 去跟李鱼那些人瞎说。”
宁妃挽起床帐, 在她身边坐下, 理了理她发汗后的湿润的头发,“让他知道又怎么了。”
杨婉咳了一声,“也没怎么,就是看他太忙了。”
她说完叹了一口气。
整整一个六月, 邓瑛都把自己耗在了太和殿的工程上, 虽然他做事一向专注, 但杨婉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自损般地倾注到一件事情上。
“太和殿快要竣工了吧。”
杨婉点了点头。
“我前几日去看得时候, 看见屋脊上的是一件镇瓦兽雕已经全部完成了。”
宁妃笑了笑, “你啊, 一说到他的事,病得再难受也精神了。”
杨婉不置可否。
有的时候过于关注一个人,就会忽略了身边的人。
杨婉看着宁妃温柔的目光,想起皇帝每回召她侍寝回来,她都要一个人静静地在寝殿内坐一会儿,出来后却不流露什么。
她比杨婉更善于掩藏情绪,不让身边人担忧,但这也让杨婉更心疼她。
“过两日就中秋了,等奴婢再好些,奴婢给殿下做些新奇口味儿的月饼吃。”
宁妃拍了拍她的额头,“合玉她们跟我说了很多次,以后除了煮面,可都不许你再碰厨房了。”
杨婉撑起身子,“我不入厨房,我可以教她们啊。”
宁妃笑着点头,“行,这还是姐姐进宫以后,和婉儿过得第一个中秋。”
也许是有了些现实的乐趣,过后的两日杨婉到真的好了很多。
烧退下去以后,便可以起身走动。
这日天气晴好,杨婉点了一支线香,披衣坐在书案前整理之前的笔记,易琅穿着一身簇新的锦袍回来,一进门就直奔到杨婉面前。
“姨母,你好些了吗?”
杨婉站起身向他行了个礼,“奴婢衣衫不整,恐唐突殿下。”
易琅牵起杨婉的手,“姨母好久没有陪我玩了。”
杨婉蹲下身,用自己的袖子替他擦了擦汗,抬头问跟着他的内监道:“娘娘呢。”
内监躬身应道:“娘娘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杨婉点头道:“好,你们去外面候着吧,我陪殿下。”
说完指了指一旁的椅子,“殿下去坐一会儿,容奴婢去后面穿件衣裳。”
易琅点头应好,听话地走到椅子上坐下。
杨婉也没多想,转身走进里阁。
谁知,等她再出来的时候,却见易琅在翻她放在案上的笔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凡涉及自己论述性和评价性的文字,杨婉都是用英文写的,只有纯粹的史实记载,才用的是汉字。她平时都很小心,轻易不会让人看见这本笔记,但今日,却的确是对这个刚识字不久的孩子疏忽了。
易琅前面的都看不懂,但在杨婉翻开的那一页,看到了周丛山,赵平令等十余人的名字,以及标注在这些名字后面的“秋决”二字,不禁抬头问杨婉,“姨母,你写这些人的名字做什么。”
不知为何,他问这句话的时候,声音虽然稚嫩,面目却很严肃。
杨婉一时失语。
易琅忽然提高了声音。
“姨母,你在私议朝政。”
他说完这句话,抬头看着杨婉。
杨婉恍然。
也许是因为他太小了,又和自己太私近,她竟然险些忘了,这个小孩子,是下一朝的皇帝。
“姨母。”
他又唤了她一声,杨婉忙屈膝在案前跪下,“奴婢知错。”
易琅低下头,“内廷宫人是不能私议朝政的,姨母写在纸上更是不该。”
杨婉咬着唇,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史料记载下来的靖和帝和他的父亲不一样。
他算得上是明朝十几位奇葩君王当中最挑不出什么错的皇帝,当然这不仅得益于帝师张琮和后来内阁首辅杨伦对他的规训,也得益于他天生的敏性,然而文字和具体人物的距离过于遥远,杨婉也是在今日,才忽然对《明史》里判给易琅的“敏性”二字有了切身的体会。
她伏下身,再度认错请责。
便在这个时候,宁妃从慈宁宫回来,殿外的内监忙将她引了过来。
宁妃走进偏殿,见杨婉伏身跪在地上,易琅坐在案后正低头看着她。
忙出声道:“怎么了,怎么让你姨母跪着?”
易琅听到声音,起身向宁妃行了个礼,“姨母做了错事。”
宁妃走到杨婉身边,搀着她的胳膊道:“来,先起来。”
杨婉没有起身,“娘娘,是奴婢有错,奴婢不敢起。”
宁妃见她这般,凝眉看向易琅,“她做了什么错事。”
易琅指着自己面前的笔记应道:“她私论朝政。”
宁妃起身走到案后,看了一眼杨婉摊在案上的笔记,易琅指着周丛山的名字对宁妃道:“母妃,张先生跟我说过,这个人是父皇要处死的人,他辱骂父皇,父皇很生气,不准任何人求情。姨母是内廷宫人,本不能过问朝政,她却私写这些人的名字,这是犯了大忌。”
宁妃将杨婉的笔记合上,蹲下身将易琅搂入怀里。
“你姨母……身子才好些。”
易琅点了点头,“儿臣明白,母妃,儿臣也不想责罚姨母。”
他说着松开宁妃的手,走到杨婉面前,“姨母,你以后不要写这些东西了。”
杨婉忙应道:“是,奴婢谨遵殿下的话。”
易琅听她这样说,又回头看了看宁妃,这才道:“那姨母你起来吧。”
“是。”
杨婉应身站起身,有些歉疚地看向宁妃。
宁妃弯腰摸了摸易琅的头,“你先出去,母妃有话对你姨母说。”
易琅点头,跟着内侍走出了偏殿。
宁妃将书案上的笔记拿起来,放到杨婉手中,“收好它。”
杨婉抿着唇接过笔记,抬头道:“娘娘不怪奴婢。”
“怪你做什么。”
她说着,低头看着杨婉的膝盖,“他让你跪得久吗?”
“没有,刚跪着,娘娘就来了。”
宁妃叹了口气,抬袖拢了拢微松的鬓发,“你还叫姐姐怪你,如果不是你洞悉了司礼监与陛下的关联,郑秉笔已经死了。你身为女子,比我这个做姐姐,强了不知道多少。只是……我这个儿子,虽然与你亲,但他毕竟是先生们的学生,我只能在他的饮食起居上照顾他,他的品性,心智,都托给了文华殿,我也不知道他今日会这样对你。”
杨婉摇了摇头,扶着宁妃坐下,自己也蹲下身,抬头看着她道:“娘娘,这才是对的,不论是以后继承大统,还是封疆守卫一方,他都是天下人的主人,他应该明大礼,公正刑罚,这样才能让各方安泰,不是吗?”
宁妃握着杨婉的手,“你是这样想的。”
杨婉笑了笑,“是只能这样想。”
宁妃道:“那你还给他做那些新奇的月饼吗?”
“嗯。”
杨婉笑着点头,“殿下又没做错什么,奴婢生什么气啊。娘娘……奴婢想求您一件事。但是这件事情您不能让殿下知道。”
“什么。”
“霜降的第二日,奴婢想出宫去一次。”
“做什么。”
霜降的第二日,即是“秋决”之日。
杨婉曾经在研究明朝刑罚的师姐的资料里,粗略地看过一些描述,但是哪毕竟是文字性的东西,需要靠联想才能拼凑出具体的场景。
而这一次,她想亲眼去看一看,历史上记载的“呕血结块,甚见腐肉”是什么样的场景。她想近距离地看清楚,这些曾经对她而言亡于纸张上的人,究竟是如何赴死的,如何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想亲自感受,明朝北镇抚司的刑罚究竟残忍到何种境界。
经历了这一段历史上的空白时期,杨婉逐渐明白,要真正理解邓瑛所身处的这个时代,她就必须懂得这个时代里,最真实的恐怖究竟是什么。
“你不想说就算了。”
宁妃的声音打断了杨婉的思绪。
她刚要张口,却又听宁妃道:“姐姐……总要给你寻一个理由吧。这样……听说,哥哥家里的妻子上月初得了一个症候,现在也不大见好,我也一直想遣人去问候,霜降后,你就回家去看看吧,母亲应该也很想你。”
她想得过于周到,杨婉几乎有些承受不起。
“娘娘……您就这么信我,什么都不过问。”
宁妃搀起她,“我其实知道你在想什么,若是倒回去二十年,我也想像你一样。”
杨婉一怔。
这话咋听之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细想却很微妙。
宁妃似乎并不想让她往下深想,站起身道:“看你能下床了,今日恰好也得闲,你不是说要教合玉她们做什么新奇的月饼馅吗?我去让内厨房备着,你换一身衣裳,且过来一道。”
她说完朝殿门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转身道:“对了,后日中秋,宫中有大宴,姐姐也要去,大节里你一个也无趣。只是你身子还没好,到不好来回走动再惹风寒……”
“我没事,娘娘。”
宁妃笑了一声,“又没说不让你出承乾宫,你慌什么,这两日再好好调理调理,后日即便要去赏月,也不要在多风的地方,嗯……今日咱们做的月饼儿,你也记得包些起来带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中秋的前几日下了一冷雨,天气迅速转寒,杨婉一时不妨, 偶感了些风寒, 尚仪局的事务因临近中秋越发繁忙, 杨婉拖了一两日, 竟然开始发烧了。
这要放到现代,也就是几颗头孢就解决的事,可是搁大明朝竟然有些要命。
杨婉起初并不想让宁妃知道,但姜尚仪却不敢瞒着宁妃。
宋云轻去承乾宫禀告之后, 宁妃就命合玉将杨婉接到了承乾宫来养着。
杨婉生怕宁妃身边的人将这件事告诉邓瑛,时不时地就要问一声。
宁妃去看她的时候, 听见免不得将她摁在榻上,“三番五次地起来,是认真不想好了吗?”
杨婉捏着被褥, “我怕他们多嘴, 去跟李鱼那些人瞎说。”
宁妃挽起床帐, 在她身边坐下, 理了理她发汗后的湿润的头发,“让他知道又怎么了。”
杨婉咳了一声,“也没怎么,就是看他太忙了。”
她说完叹了一口气。
整整一个六月, 邓瑛都把自己耗在了太和殿的工程上, 虽然他做事一向专注, 但杨婉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自损般地倾注到一件事情上。
“太和殿快要竣工了吧。”
杨婉点了点头。
“我前几日去看得时候, 看见屋脊上的是一件镇瓦兽雕已经全部完成了。”
宁妃笑了笑, “你啊, 一说到他的事,病得再难受也精神了。”
杨婉不置可否。
有的时候过于关注一个人,就会忽略了身边的人。
杨婉看着宁妃温柔的目光,想起皇帝每回召她侍寝回来,她都要一个人静静地在寝殿内坐一会儿,出来后却不流露什么。
她比杨婉更善于掩藏情绪,不让身边人担忧,但这也让杨婉更心疼她。
“过两日就中秋了,等奴婢再好些,奴婢给殿下做些新奇口味儿的月饼吃。”
宁妃拍了拍她的额头,“合玉她们跟我说了很多次,以后除了煮面,可都不许你再碰厨房了。”
杨婉撑起身子,“我不入厨房,我可以教她们啊。”
宁妃笑着点头,“行,这还是姐姐进宫以后,和婉儿过得第一个中秋。”
也许是有了些现实的乐趣,过后的两日杨婉到真的好了很多。
烧退下去以后,便可以起身走动。
这日天气晴好,杨婉点了一支线香,披衣坐在书案前整理之前的笔记,易琅穿着一身簇新的锦袍回来,一进门就直奔到杨婉面前。
“姨母,你好些了吗?”
杨婉站起身向他行了个礼,“奴婢衣衫不整,恐唐突殿下。”
易琅牵起杨婉的手,“姨母好久没有陪我玩了。”
杨婉蹲下身,用自己的袖子替他擦了擦汗,抬头问跟着他的内监道:“娘娘呢。”
内监躬身应道:“娘娘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杨婉点头道:“好,你们去外面候着吧,我陪殿下。”
说完指了指一旁的椅子,“殿下去坐一会儿,容奴婢去后面穿件衣裳。”
易琅点头应好,听话地走到椅子上坐下。
杨婉也没多想,转身走进里阁。
谁知,等她再出来的时候,却见易琅在翻她放在案上的笔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凡涉及自己论述性和评价性的文字,杨婉都是用英文写的,只有纯粹的史实记载,才用的是汉字。她平时都很小心,轻易不会让人看见这本笔记,但今日,却的确是对这个刚识字不久的孩子疏忽了。
易琅前面的都看不懂,但在杨婉翻开的那一页,看到了周丛山,赵平令等十余人的名字,以及标注在这些名字后面的“秋决”二字,不禁抬头问杨婉,“姨母,你写这些人的名字做什么。”
不知为何,他问这句话的时候,声音虽然稚嫩,面目却很严肃。
杨婉一时失语。
易琅忽然提高了声音。
“姨母,你在私议朝政。”
他说完这句话,抬头看着杨婉。
杨婉恍然。
也许是因为他太小了,又和自己太私近,她竟然险些忘了,这个小孩子,是下一朝的皇帝。
“姨母。”
他又唤了她一声,杨婉忙屈膝在案前跪下,“奴婢知错。”
易琅低下头,“内廷宫人是不能私议朝政的,姨母写在纸上更是不该。”
杨婉咬着唇,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史料记载下来的靖和帝和他的父亲不一样。
他算得上是明朝十几位奇葩君王当中最挑不出什么错的皇帝,当然这不仅得益于帝师张琮和后来内阁首辅杨伦对他的规训,也得益于他天生的敏性,然而文字和具体人物的距离过于遥远,杨婉也是在今日,才忽然对《明史》里判给易琅的“敏性”二字有了切身的体会。
她伏下身,再度认错请责。
便在这个时候,宁妃从慈宁宫回来,殿外的内监忙将她引了过来。
宁妃走进偏殿,见杨婉伏身跪在地上,易琅坐在案后正低头看着她。
忙出声道:“怎么了,怎么让你姨母跪着?”
易琅听到声音,起身向宁妃行了个礼,“姨母做了错事。”
宁妃走到杨婉身边,搀着她的胳膊道:“来,先起来。”
杨婉没有起身,“娘娘,是奴婢有错,奴婢不敢起。”
宁妃见她这般,凝眉看向易琅,“她做了什么错事。”
易琅指着自己面前的笔记应道:“她私论朝政。”
宁妃起身走到案后,看了一眼杨婉摊在案上的笔记,易琅指着周丛山的名字对宁妃道:“母妃,张先生跟我说过,这个人是父皇要处死的人,他辱骂父皇,父皇很生气,不准任何人求情。姨母是内廷宫人,本不能过问朝政,她却私写这些人的名字,这是犯了大忌。”
宁妃将杨婉的笔记合上,蹲下身将易琅搂入怀里。
“你姨母……身子才好些。”
易琅点了点头,“儿臣明白,母妃,儿臣也不想责罚姨母。”
他说着松开宁妃的手,走到杨婉面前,“姨母,你以后不要写这些东西了。”
杨婉忙应道:“是,奴婢谨遵殿下的话。”
易琅听她这样说,又回头看了看宁妃,这才道:“那姨母你起来吧。”
“是。”
杨婉应身站起身,有些歉疚地看向宁妃。
宁妃弯腰摸了摸易琅的头,“你先出去,母妃有话对你姨母说。”
易琅点头,跟着内侍走出了偏殿。
宁妃将书案上的笔记拿起来,放到杨婉手中,“收好它。”
杨婉抿着唇接过笔记,抬头道:“娘娘不怪奴婢。”
“怪你做什么。”
她说着,低头看着杨婉的膝盖,“他让你跪得久吗?”
“没有,刚跪着,娘娘就来了。”
宁妃叹了口气,抬袖拢了拢微松的鬓发,“你还叫姐姐怪你,如果不是你洞悉了司礼监与陛下的关联,郑秉笔已经死了。你身为女子,比我这个做姐姐,强了不知道多少。只是……我这个儿子,虽然与你亲,但他毕竟是先生们的学生,我只能在他的饮食起居上照顾他,他的品性,心智,都托给了文华殿,我也不知道他今日会这样对你。”
杨婉摇了摇头,扶着宁妃坐下,自己也蹲下身,抬头看着她道:“娘娘,这才是对的,不论是以后继承大统,还是封疆守卫一方,他都是天下人的主人,他应该明大礼,公正刑罚,这样才能让各方安泰,不是吗?”
宁妃握着杨婉的手,“你是这样想的。”
杨婉笑了笑,“是只能这样想。”
宁妃道:“那你还给他做那些新奇的月饼吗?”
“嗯。”
杨婉笑着点头,“殿下又没做错什么,奴婢生什么气啊。娘娘……奴婢想求您一件事。但是这件事情您不能让殿下知道。”
“什么。”
“霜降的第二日,奴婢想出宫去一次。”
“做什么。”
霜降的第二日,即是“秋决”之日。
杨婉曾经在研究明朝刑罚的师姐的资料里,粗略地看过一些描述,但是哪毕竟是文字性的东西,需要靠联想才能拼凑出具体的场景。
而这一次,她想亲眼去看一看,历史上记载的“呕血结块,甚见腐肉”是什么样的场景。她想近距离地看清楚,这些曾经对她而言亡于纸张上的人,究竟是如何赴死的,如何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想亲自感受,明朝北镇抚司的刑罚究竟残忍到何种境界。
经历了这一段历史上的空白时期,杨婉逐渐明白,要真正理解邓瑛所身处的这个时代,她就必须懂得这个时代里,最真实的恐怖究竟是什么。
“你不想说就算了。”
宁妃的声音打断了杨婉的思绪。
她刚要张口,却又听宁妃道:“姐姐……总要给你寻一个理由吧。这样……听说,哥哥家里的妻子上月初得了一个症候,现在也不大见好,我也一直想遣人去问候,霜降后,你就回家去看看吧,母亲应该也很想你。”
她想得过于周到,杨婉几乎有些承受不起。
“娘娘……您就这么信我,什么都不过问。”
宁妃搀起她,“我其实知道你在想什么,若是倒回去二十年,我也想像你一样。”
杨婉一怔。
这话咋听之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细想却很微妙。
宁妃似乎并不想让她往下深想,站起身道:“看你能下床了,今日恰好也得闲,你不是说要教合玉她们做什么新奇的月饼馅吗?我去让内厨房备着,你换一身衣裳,且过来一道。”
她说完朝殿门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转身道:“对了,后日中秋,宫中有大宴,姐姐也要去,大节里你一个也无趣。只是你身子还没好,到不好来回走动再惹风寒……”
“我没事,娘娘。”
宁妃笑了一声,“又没说不让你出承乾宫,你慌什么,这两日再好好调理调理,后日即便要去赏月,也不要在多风的地方,嗯……今日咱们做的月饼儿,你也记得包些起来带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