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母&子
烟叶採收一般在早上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大中午採收青烟叶除非是阴雨天才方便采收。否则,採下来的烟叶蔫搭搭的粘手,还非常容易损坏叶片内在品质,烘烤不出好成色的烤烟等级。烟农们辛辛苦苦把烤烟栽种成功,绝对不会在采收这个环节犯任何错误,出任何瑕疵的。
从自己生产队烤烟房出来,一路上都是来回运送採收青烟叶的人。祁官营这个大村子分为七个生产队,今天採收烤烟的可不止一个生产队,这路上热闹着呢。去到半路上就遇到父亲挑着一担青烟叶回来,看到儿子,祁正明也不停步,边走边笑着吩咐:“地里还有一担多,你去帮你妈那担挑回来,剩下的我回来再挑。”
“爸,你就不用再来了,我去挑回来就行。”祁景焘笑嘻嘻说着话,和父亲错身而过,加快步伐快速朝自家烟地赶去。
到达自家烟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母亲陈惠芬正将採收好的青烟叶集中装担。烟地里,那一株株烤烟成排成行地站在地里,烟株上还有五六片,七八片不等的烟叶,那是还没成熟的烟叶,大部分还青青绿绿的。下层有一两片微微泛黄,快成熟了。已经採收下来的那些青烟叶都是成熟度适合烘烤的,颜色呈现青黄或黄白色。
烤烟一般保留18至23片叶片,根据各家栽种的长势程度不同决定保留的叶片数量。然后在烤烟将要开花之前进行封顶打叉,蕴育烟叶叶片成熟度。根据叶片成熟度从根部分多个批次开始采收,直到采收完毕。观看烟叶叶片成熟度也是一门技术活,采收迟来烘烤出来颜色不正,上不了高等级。采收早了,烟叶内在质地还嫩烘烤出不来颜色,呈现青色属于下等品级。
青烟叶采收看似简单,其实考验的是烟农们的经验和观察力,弄不好就前功尽弃了。祁景焘从来就没亲自采收过青烟叶,一个是他经验不足,一个是父母亲不放心他采收。毕竟,他回家帮忙的时间有限,谈不上任何经验。青烟叶从根部到顶部烟叶成熟变色呈现出的模样都不一致,没全程经历过青烟叶采收,哪里算得上有经验?那是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容不得他去积累经验的。以往青烟叶采收,他做的最多的就是挑运烟叶的活计。
祁景焘看到母亲装好一担,准备装另一担,赶紧开口说道:“妈,都装一起,我一担挑回去。”
陈惠芬抬头看看来到地头的儿子,站直身子笑兮兮地说道:“回来了?听琳琳说,你那个计算机系统要赶在收烤烟前用,忙的差不多了吧?”
“妈,差不多了,已经开始使用了。”祁景焘眼睛微微泛酸,来到母亲身边,把烟叶全部装到一块,弄成一担。挑起来试试扁担的承受力,还行,也不过一百多公斤重,他挑在肩上没觉得重。
“哎哎哎,小焘,你别逞能,分些给我,一人少挑点。”陈惠芬急了,喊着准备走路的儿子。这些烟叶她本来是要分成两担的,老伴还要回来挑一次。
“妈,不重,我一担就可以挑走了,天快黑了,趁天亮赶快走吧!”祁景焘笑笑,还轻松地在老妈面前做个潇洒的换肩动作。
“小心点,别闯着地里的烟叶。”陈惠芬看着眼前高大帅气的儿子,笑兮兮的拿起另一根扁担,还有两个编织袋自制的兜子,跟在儿子身后往家走去。
农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以前採收烟叶,使用的是竹编的大竹筐。一对大竹筐差不多有十几公斤重。这几年,化肥包装袋是用编织袋,编织袋很轻,很结实。村子里有人将化肥包装袋拆开,几块拼在一起缝制成完整的一块,四个角用两根长度合适的绳子扎结实,这样就成为挑烟叶的工具。轻便耐用,装的烟叶可多可少,还能保护烟叶不会损伤。别人看到就自然跟着用,好东西的用途不用宣传,很快就普及开了。然而,那些靠编织竹筐为生的人就惨了,他们的生意少了一大块。
正处于农历月初,母子两个走到半路天色已经黑暗下来,祁景焘放慢脚步,让母亲跟在身后慢慢行走。
陈惠芬的右眼在祁景焘初中时视觉神经发炎,炎症治疗好后,视力还是受到影响,右眼的视力很弱。
“小焘,重不重?”陈惠份还关心着前面挑担子的儿子。
“妈,不重,我们慢慢走,您看好路啊。”
“哎,今天採的烟多。这是今年最好的一茬烟叶,得一次採完,你爹跑了四趟了。”
“呵呵,我不知道今天採烟。下班去接苏敏,在城里吃完饭才出来,来晚了。”
“苏敏也来啦?呵呵,她一个城市姑娘,会不会笑话我们农村人?”
“不会,琳琳正教她学编烟叶呢,农村里的活计就这样,她要做农村人的媳妇,就得习惯习惯。”
“乱说什么话,苏敏人不错的,能定下来就好。小焘,琳琳过几天就要去京城上大学了,那边的生活她过得惯吗?看电视,那边冬天比我们滇中冷多了,她受不受得了?”
“妈,您放心。那边冬天房子里都有暖气供应。呵呵,外面是冷点,回屋子里暖气一开,舒服着呢。”
“真的?……嘿嘿,也对,那里都是大领导在的地方,这些条件当然要好些。不过,北方人吃面食多,琳琳吃米饭吃习惯了,她去京城,吃不吃的习惯面食?”
“呵呵,妈,您从哪里知道北方人吃面食的?”
“我怎么就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你二外公,他就住在东北那边。那年回家探亲,讲了许多他们在北方生活的事。”
“呵呵,是不是您说的,原来在滇军60军当兵,后来在东北起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那个二外公?我没见过他,应该退休了吧?”
“离休了。今年,他家老大还回来过,说离休后住在东北,好像是黑龙江的省城,是哪里?”
“哈尔滨,呵呵,住的够远的。妈,二外公不想回彩云来住?”
“你云龙大舅说他想回来,可是,你二外婆就是哈尔滨当地的人,她舍不得那边,不想过来。嘿嘿,一大家人都在东北,他一个人过来也不方便。”
“几十年了,二外公在东北也住习惯了。妈,这次琳琳去京城,你们也一起过去看看好不好?”
“家里这么多活计丢不开,你送她过去就行了。”
“妈,机会难道。琳琳也是第一次去,反正我要送她过去,干脆我们全家都去一趟,坐飞机过去快的很,两个钟头就到了。”
“嘿嘿,想,当然想去看看琳琳读书的地方。可那么多农活咋个办。还有,要花多少钱,不去了,不去了。嘿嘿,小焘,琳琳上学的地方离天-安-门远不远?还有主席纪念堂。”
“不远,就在附近。呵呵,妈,我也没去过京城,要不就一起去看看,要不了几天。家里的农活可以请正林叔他们帮忙料理下,稻谷也熟了,干脆明天多请几个人帮忙收了。我们全家20号提前过去,玩几天,琳琳刚好开学。”
“那要花多少钱?”
“妈,我有钱。琳琳和你们说了吧,我炒股票赚了几十万呢。钱,你们不用担心。趁奶奶身体还好,要不,连外婆也一起去?全家一起去,人多,照顾得过来。”
“哎,琳琳和我们说了。你三孃也和我们说过,小焘,你炒那个股票要小心点,赚钱了当然好,听说亏本的更多。”
“妈,我会小心的。大部分赚来的钱我都取出来了,现在在里面的钱只有一部分。”
“那就好,那就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从自己生产队烤烟房出来,一路上都是来回运送採收青烟叶的人。祁官营这个大村子分为七个生产队,今天採收烤烟的可不止一个生产队,这路上热闹着呢。去到半路上就遇到父亲挑着一担青烟叶回来,看到儿子,祁正明也不停步,边走边笑着吩咐:“地里还有一担多,你去帮你妈那担挑回来,剩下的我回来再挑。”
“爸,你就不用再来了,我去挑回来就行。”祁景焘笑嘻嘻说着话,和父亲错身而过,加快步伐快速朝自家烟地赶去。
到达自家烟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母亲陈惠芬正将採收好的青烟叶集中装担。烟地里,那一株株烤烟成排成行地站在地里,烟株上还有五六片,七八片不等的烟叶,那是还没成熟的烟叶,大部分还青青绿绿的。下层有一两片微微泛黄,快成熟了。已经採收下来的那些青烟叶都是成熟度适合烘烤的,颜色呈现青黄或黄白色。
烤烟一般保留18至23片叶片,根据各家栽种的长势程度不同决定保留的叶片数量。然后在烤烟将要开花之前进行封顶打叉,蕴育烟叶叶片成熟度。根据叶片成熟度从根部分多个批次开始采收,直到采收完毕。观看烟叶叶片成熟度也是一门技术活,采收迟来烘烤出来颜色不正,上不了高等级。采收早了,烟叶内在质地还嫩烘烤出不来颜色,呈现青色属于下等品级。
青烟叶采收看似简单,其实考验的是烟农们的经验和观察力,弄不好就前功尽弃了。祁景焘从来就没亲自采收过青烟叶,一个是他经验不足,一个是父母亲不放心他采收。毕竟,他回家帮忙的时间有限,谈不上任何经验。青烟叶从根部到顶部烟叶成熟变色呈现出的模样都不一致,没全程经历过青烟叶采收,哪里算得上有经验?那是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容不得他去积累经验的。以往青烟叶采收,他做的最多的就是挑运烟叶的活计。
祁景焘看到母亲装好一担,准备装另一担,赶紧开口说道:“妈,都装一起,我一担挑回去。”
陈惠芬抬头看看来到地头的儿子,站直身子笑兮兮地说道:“回来了?听琳琳说,你那个计算机系统要赶在收烤烟前用,忙的差不多了吧?”
“妈,差不多了,已经开始使用了。”祁景焘眼睛微微泛酸,来到母亲身边,把烟叶全部装到一块,弄成一担。挑起来试试扁担的承受力,还行,也不过一百多公斤重,他挑在肩上没觉得重。
“哎哎哎,小焘,你别逞能,分些给我,一人少挑点。”陈惠芬急了,喊着准备走路的儿子。这些烟叶她本来是要分成两担的,老伴还要回来挑一次。
“妈,不重,我一担就可以挑走了,天快黑了,趁天亮赶快走吧!”祁景焘笑笑,还轻松地在老妈面前做个潇洒的换肩动作。
“小心点,别闯着地里的烟叶。”陈惠芬看着眼前高大帅气的儿子,笑兮兮的拿起另一根扁担,还有两个编织袋自制的兜子,跟在儿子身后往家走去。
农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以前採收烟叶,使用的是竹编的大竹筐。一对大竹筐差不多有十几公斤重。这几年,化肥包装袋是用编织袋,编织袋很轻,很结实。村子里有人将化肥包装袋拆开,几块拼在一起缝制成完整的一块,四个角用两根长度合适的绳子扎结实,这样就成为挑烟叶的工具。轻便耐用,装的烟叶可多可少,还能保护烟叶不会损伤。别人看到就自然跟着用,好东西的用途不用宣传,很快就普及开了。然而,那些靠编织竹筐为生的人就惨了,他们的生意少了一大块。
正处于农历月初,母子两个走到半路天色已经黑暗下来,祁景焘放慢脚步,让母亲跟在身后慢慢行走。
陈惠芬的右眼在祁景焘初中时视觉神经发炎,炎症治疗好后,视力还是受到影响,右眼的视力很弱。
“小焘,重不重?”陈惠份还关心着前面挑担子的儿子。
“妈,不重,我们慢慢走,您看好路啊。”
“哎,今天採的烟多。这是今年最好的一茬烟叶,得一次採完,你爹跑了四趟了。”
“呵呵,我不知道今天採烟。下班去接苏敏,在城里吃完饭才出来,来晚了。”
“苏敏也来啦?呵呵,她一个城市姑娘,会不会笑话我们农村人?”
“不会,琳琳正教她学编烟叶呢,农村里的活计就这样,她要做农村人的媳妇,就得习惯习惯。”
“乱说什么话,苏敏人不错的,能定下来就好。小焘,琳琳过几天就要去京城上大学了,那边的生活她过得惯吗?看电视,那边冬天比我们滇中冷多了,她受不受得了?”
“妈,您放心。那边冬天房子里都有暖气供应。呵呵,外面是冷点,回屋子里暖气一开,舒服着呢。”
“真的?……嘿嘿,也对,那里都是大领导在的地方,这些条件当然要好些。不过,北方人吃面食多,琳琳吃米饭吃习惯了,她去京城,吃不吃的习惯面食?”
“呵呵,妈,您从哪里知道北方人吃面食的?”
“我怎么就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你二外公,他就住在东北那边。那年回家探亲,讲了许多他们在北方生活的事。”
“呵呵,是不是您说的,原来在滇军60军当兵,后来在东北起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那个二外公?我没见过他,应该退休了吧?”
“离休了。今年,他家老大还回来过,说离休后住在东北,好像是黑龙江的省城,是哪里?”
“哈尔滨,呵呵,住的够远的。妈,二外公不想回彩云来住?”
“你云龙大舅说他想回来,可是,你二外婆就是哈尔滨当地的人,她舍不得那边,不想过来。嘿嘿,一大家人都在东北,他一个人过来也不方便。”
“几十年了,二外公在东北也住习惯了。妈,这次琳琳去京城,你们也一起过去看看好不好?”
“家里这么多活计丢不开,你送她过去就行了。”
“妈,机会难道。琳琳也是第一次去,反正我要送她过去,干脆我们全家都去一趟,坐飞机过去快的很,两个钟头就到了。”
“嘿嘿,想,当然想去看看琳琳读书的地方。可那么多农活咋个办。还有,要花多少钱,不去了,不去了。嘿嘿,小焘,琳琳上学的地方离天-安-门远不远?还有主席纪念堂。”
“不远,就在附近。呵呵,妈,我也没去过京城,要不就一起去看看,要不了几天。家里的农活可以请正林叔他们帮忙料理下,稻谷也熟了,干脆明天多请几个人帮忙收了。我们全家20号提前过去,玩几天,琳琳刚好开学。”
“那要花多少钱?”
“妈,我有钱。琳琳和你们说了吧,我炒股票赚了几十万呢。钱,你们不用担心。趁奶奶身体还好,要不,连外婆也一起去?全家一起去,人多,照顾得过来。”
“哎,琳琳和我们说了。你三孃也和我们说过,小焘,你炒那个股票要小心点,赚钱了当然好,听说亏本的更多。”
“妈,我会小心的。大部分赚来的钱我都取出来了,现在在里面的钱只有一部分。”
“那就好,那就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