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读书人特权
第二天一早,杨麟将部队留给殷承柞,坐上水师船只,顺流而下,不到一日功夫就回到顺庆城。
蜀王府郡主朱淑颍孤零零的站在大门口,看见杨麟那高大身影出现在三堂大门,整个人几乎崩溃似的,一下扑了过来整个人显得颇为恋恋不舍。
杨麟也特别感动,将其抱在怀里,边走边问,显得其乐融融。
而此时在后堂,樊黛云整个人坐在床上,显得非常疲惫。
家丁通报老爷回府,怎么半天都没有见人影?
看着旁边熟睡的婴儿,想到这几年点点滴滴,整个人神色黯然。
见女儿如此,母亲王氏则唠叨不停,若非自己当日阻拦,两人当日情投意合结为夫妻,断不会给外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如此过了半天功夫,杨麟姗姗来迟,看见眉头紧锁的佳人,看了看熟睡的婴儿,杨麟长叹道:“小云,回府之后诸事繁多,为父需要处理,还望见谅。”
抿了抿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樊黛云点头道:“夫君少年英雄,多少双眼睛看着,当然要先公后私,不要让人感觉太儿女情长啊。”
想到府中种种流言,坐了下来,温柔的**其背道:“小云,这些我都知道。
刚才处理府中公务之外,也与郡主呆了半天。
郡主现在孤零零的一人,非常不容易。
刚才得知其已经有了身孕,我离开时怀上的,已经有三个月了。
大家一家人,需要相互体谅关心才是啊。”
樊黛云内心一惊,但随即满脸堆满笑容,整个人也温顺很多,在杨麟怀中喃喃细语,诉说内心忐忑不安。
各部陆陆续续撤回顺庆,大家在城内外驻防,总结、训练、休整,而杨麟除了面对繁杂的军务,更面对一些有心人士在政务方面挑战。
在大明王朝太祖实录如同宪法一样约束着众人,杨麟自从掌权以来种种行为违背太祖实录,也给政敌诸多接口。
洪武帝反对衙役扰乱民众生活,更一度禁止官员、衙役私下下乡。杨麟建立乡公所,选派乡长(保长)、差役管理各个市集事务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不免被一些人攻击说什么违背大明祖制。
万历年间皇帝派出太监征收矿赋,由于地方人士阻止,再加上部分太监胡作非为,在一些地方甚至惹起民变。现在官府重新征收矿赋,不免一些好事者造谣中伤。
自古以来各地都施行私塾教育,教的也是四书五经,现在搞什么公立教育,教的东西粗俗不堪。
在玉屏书院,举人谯锦印义愤填膺,对着下面一干书生道:“杨麟虽然少年英雄,但其为奸人所欺,今天搞出一套明天搞出一套,倒行逆施,地方乡绅不堪其扰。
我意已决,明天去文庙,抬出夫子灵位,向杨麟申诉。”
一个五十多岁衣服洗得卡白卡白的书生拱了拱手道:“谯先生,杨麟诸多行为虽然不当,但正如《大众旬报》所说那样,现在毕竟非常时期当采用非常措施,再说了杨麟也不像其他官僚那样中饱私囊。
洪武爷虽然惩治白役,但自大明中叶以来基本上名存实亡,官府衙役常常下乡征收税赋。杨麟废黜官绅承包税赋制度,改为建立乡公所,选派衙役征收税赋,百姓所出没有增加,官府收入反而增加甚多。
万历帝选派太监征收矿赋惹起民变不假,但与现在矿赋征收有本质区别。过去是太监看那个不顺眼就声言这里有矿,或者交矿赋,或者拆人家房屋挖人家祖坟。
现在不同,年产百担的小矿不管,年产百担以上大矿,你产出多少,就交多少税啊。士农工商,农民土地三十税一,商赋二十税一,这矿赋十税一天经地义啊。”
谯锦印面色铁青,想不到居然有人不顾同窗之谊公开唱反调,正在气恼劲头上,旁边有个四十多岁穿着绫罗绸缎的书生嚷道:“李秀才,你怎么如此不知趣?过去你生活贫困我等对你多有接济,现在可不要因为经常写上几篇文章在《大众报》上发表而忘了我们过去情谊。
我大明讲究地方官绅共治,你看看杨麟种种行为污名化我们过去官绅,好像我们都是十恶不赦之徒一样。
现在官府征收的数倍于从前,别的不说,光我们刘家每年需要交上一百担大米的田赋,两百两银子的赋税,如此下去,大家怎么活了?”
众人一听闹哄哄的,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在地方上响当当的人物,可不能够像李秀才那样被收买了,更不能屈服。
现在杨麟已经率部回城,择日不如撞日,大家不如马上到孔庙搬出孔子牌位前往哭诉。
以谯锦印为首,一行五十余人走出玉屏书院赶往旁边的孔庙,看到如此多人驾到,孔庙负责祭祀的差役根本不敢阻挡,眼睁睁的看着谯锦印等人搬走孔子牌位。
谯锦印走在最前面白衣素犒,双手高举着孔夫子牌位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一路之上高喊着维护祖制,反对鼎革的口号。
这可是一个稀奇事,很多人几十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想不到这十几个先生居然受不了酷政带头反对,一些人跟在后面,慢慢的形成一条长长的人流。
谯锦印跪在衙门外面,双手高举孔子牌位,口中高喊着要求面见参政大人,要求革除弊政。
但周围民众指指点点,谯锦印转头一看,最初五十余人怎么现在只有十余人而已?(一些人胆小怕事临时退出,而另一些人最初不过情义相挺,现在临到最后退出)
谯锦印面色铁青,进退维谷不知道如何是好,谁料到左侧传来一阵阵高声呼喊声,众人大惊纷纷驻足观看,只见欧阳直、张琅等人率领两百余名书生高声呼喊着赶了过来。
大明虽然多次发生读书人抬着孔子牌位、皇帝牌位游行事情,但像今天这样一下搞出两起还是闻所未闻,大家议论纷纷,一个个抱着看稀奇的心情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只见欧阳直、张琅等人也停下来跪在府衙外面,口口声声控诉谯锦印等人不堪往事。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大家耳熟目详,在范进中举之后,马上过上幸福生活。
小说描述“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到第四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着银丝发髻;此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督率着家人、媳妇、丫鬟,洗碗盏杯箸。”
也就是说,穷童生在考中举人之后,别人送土地、送房产、甘愿卖身为奴,如此不到半年光景,范进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财主。
为何如此,主要是明朝优待读书人,举人基本上免缴田赋,免缴丁赋,有的记载明朝首辅徐阶就有数万亩田地,而其中大半是因为徐阶首辅身份,其他人前来投靠,如此免征田赋、免征丁赋。
投靠官员、读书人的土地不用缴田赋,投靠官员、读书人的民众不用缴丁赋,不用服劳役,但明朝各地税赋早有定数,田赋丁赋的缺口主要从普通民众身上征收,再加上官吏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如此田赋、丁赋数倍于国家正赋,民不聊生。
谯锦印举人出身在地方享有特权,家有良田千亩三家店铺因为举人身份全部不用交税,现在每年扣除6担大米的举人津贴,需要缴纳54担大米的田赋,交纳10两银子的商赋,缴纳120担大米的所得赋。
王秀才因为秀才身份不但不用缴税,而且还承包一个集市的商赋,每年有五六百两银子的收入,生活极端奢靡,光帮五房姨太太从CD妓院里面赎身就花掉八百两银子。
刘秀才家里面有两个煤矿,每年收入也在千两银子之上,每年贿赂衙门差役不下百两,前年光修房屋也花掉三千两银子。
…….
谯锦印等人老底一个个被揭穿,在众人一阵阵哄堂大笑中显得无地自容,到现在才知道对方早有防范,大家正准备掩面逃走。
但为时已晚,早有数名衙役封锁道路,整条大街只准进不准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蜀王府郡主朱淑颍孤零零的站在大门口,看见杨麟那高大身影出现在三堂大门,整个人几乎崩溃似的,一下扑了过来整个人显得颇为恋恋不舍。
杨麟也特别感动,将其抱在怀里,边走边问,显得其乐融融。
而此时在后堂,樊黛云整个人坐在床上,显得非常疲惫。
家丁通报老爷回府,怎么半天都没有见人影?
看着旁边熟睡的婴儿,想到这几年点点滴滴,整个人神色黯然。
见女儿如此,母亲王氏则唠叨不停,若非自己当日阻拦,两人当日情投意合结为夫妻,断不会给外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如此过了半天功夫,杨麟姗姗来迟,看见眉头紧锁的佳人,看了看熟睡的婴儿,杨麟长叹道:“小云,回府之后诸事繁多,为父需要处理,还望见谅。”
抿了抿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樊黛云点头道:“夫君少年英雄,多少双眼睛看着,当然要先公后私,不要让人感觉太儿女情长啊。”
想到府中种种流言,坐了下来,温柔的**其背道:“小云,这些我都知道。
刚才处理府中公务之外,也与郡主呆了半天。
郡主现在孤零零的一人,非常不容易。
刚才得知其已经有了身孕,我离开时怀上的,已经有三个月了。
大家一家人,需要相互体谅关心才是啊。”
樊黛云内心一惊,但随即满脸堆满笑容,整个人也温顺很多,在杨麟怀中喃喃细语,诉说内心忐忑不安。
各部陆陆续续撤回顺庆,大家在城内外驻防,总结、训练、休整,而杨麟除了面对繁杂的军务,更面对一些有心人士在政务方面挑战。
在大明王朝太祖实录如同宪法一样约束着众人,杨麟自从掌权以来种种行为违背太祖实录,也给政敌诸多接口。
洪武帝反对衙役扰乱民众生活,更一度禁止官员、衙役私下下乡。杨麟建立乡公所,选派乡长(保长)、差役管理各个市集事务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不免被一些人攻击说什么违背大明祖制。
万历年间皇帝派出太监征收矿赋,由于地方人士阻止,再加上部分太监胡作非为,在一些地方甚至惹起民变。现在官府重新征收矿赋,不免一些好事者造谣中伤。
自古以来各地都施行私塾教育,教的也是四书五经,现在搞什么公立教育,教的东西粗俗不堪。
在玉屏书院,举人谯锦印义愤填膺,对着下面一干书生道:“杨麟虽然少年英雄,但其为奸人所欺,今天搞出一套明天搞出一套,倒行逆施,地方乡绅不堪其扰。
我意已决,明天去文庙,抬出夫子灵位,向杨麟申诉。”
一个五十多岁衣服洗得卡白卡白的书生拱了拱手道:“谯先生,杨麟诸多行为虽然不当,但正如《大众旬报》所说那样,现在毕竟非常时期当采用非常措施,再说了杨麟也不像其他官僚那样中饱私囊。
洪武爷虽然惩治白役,但自大明中叶以来基本上名存实亡,官府衙役常常下乡征收税赋。杨麟废黜官绅承包税赋制度,改为建立乡公所,选派衙役征收税赋,百姓所出没有增加,官府收入反而增加甚多。
万历帝选派太监征收矿赋惹起民变不假,但与现在矿赋征收有本质区别。过去是太监看那个不顺眼就声言这里有矿,或者交矿赋,或者拆人家房屋挖人家祖坟。
现在不同,年产百担的小矿不管,年产百担以上大矿,你产出多少,就交多少税啊。士农工商,农民土地三十税一,商赋二十税一,这矿赋十税一天经地义啊。”
谯锦印面色铁青,想不到居然有人不顾同窗之谊公开唱反调,正在气恼劲头上,旁边有个四十多岁穿着绫罗绸缎的书生嚷道:“李秀才,你怎么如此不知趣?过去你生活贫困我等对你多有接济,现在可不要因为经常写上几篇文章在《大众报》上发表而忘了我们过去情谊。
我大明讲究地方官绅共治,你看看杨麟种种行为污名化我们过去官绅,好像我们都是十恶不赦之徒一样。
现在官府征收的数倍于从前,别的不说,光我们刘家每年需要交上一百担大米的田赋,两百两银子的赋税,如此下去,大家怎么活了?”
众人一听闹哄哄的,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在地方上响当当的人物,可不能够像李秀才那样被收买了,更不能屈服。
现在杨麟已经率部回城,择日不如撞日,大家不如马上到孔庙搬出孔子牌位前往哭诉。
以谯锦印为首,一行五十余人走出玉屏书院赶往旁边的孔庙,看到如此多人驾到,孔庙负责祭祀的差役根本不敢阻挡,眼睁睁的看着谯锦印等人搬走孔子牌位。
谯锦印走在最前面白衣素犒,双手高举着孔夫子牌位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一路之上高喊着维护祖制,反对鼎革的口号。
这可是一个稀奇事,很多人几十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想不到这十几个先生居然受不了酷政带头反对,一些人跟在后面,慢慢的形成一条长长的人流。
谯锦印跪在衙门外面,双手高举孔子牌位,口中高喊着要求面见参政大人,要求革除弊政。
但周围民众指指点点,谯锦印转头一看,最初五十余人怎么现在只有十余人而已?(一些人胆小怕事临时退出,而另一些人最初不过情义相挺,现在临到最后退出)
谯锦印面色铁青,进退维谷不知道如何是好,谁料到左侧传来一阵阵高声呼喊声,众人大惊纷纷驻足观看,只见欧阳直、张琅等人率领两百余名书生高声呼喊着赶了过来。
大明虽然多次发生读书人抬着孔子牌位、皇帝牌位游行事情,但像今天这样一下搞出两起还是闻所未闻,大家议论纷纷,一个个抱着看稀奇的心情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只见欧阳直、张琅等人也停下来跪在府衙外面,口口声声控诉谯锦印等人不堪往事。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大家耳熟目详,在范进中举之后,马上过上幸福生活。
小说描述“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到第四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着银丝发髻;此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督率着家人、媳妇、丫鬟,洗碗盏杯箸。”
也就是说,穷童生在考中举人之后,别人送土地、送房产、甘愿卖身为奴,如此不到半年光景,范进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财主。
为何如此,主要是明朝优待读书人,举人基本上免缴田赋,免缴丁赋,有的记载明朝首辅徐阶就有数万亩田地,而其中大半是因为徐阶首辅身份,其他人前来投靠,如此免征田赋、免征丁赋。
投靠官员、读书人的土地不用缴田赋,投靠官员、读书人的民众不用缴丁赋,不用服劳役,但明朝各地税赋早有定数,田赋丁赋的缺口主要从普通民众身上征收,再加上官吏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如此田赋、丁赋数倍于国家正赋,民不聊生。
谯锦印举人出身在地方享有特权,家有良田千亩三家店铺因为举人身份全部不用交税,现在每年扣除6担大米的举人津贴,需要缴纳54担大米的田赋,交纳10两银子的商赋,缴纳120担大米的所得赋。
王秀才因为秀才身份不但不用缴税,而且还承包一个集市的商赋,每年有五六百两银子的收入,生活极端奢靡,光帮五房姨太太从CD妓院里面赎身就花掉八百两银子。
刘秀才家里面有两个煤矿,每年收入也在千两银子之上,每年贿赂衙门差役不下百两,前年光修房屋也花掉三千两银子。
…….
谯锦印等人老底一个个被揭穿,在众人一阵阵哄堂大笑中显得无地自容,到现在才知道对方早有防范,大家正准备掩面逃走。
但为时已晚,早有数名衙役封锁道路,整条大街只准进不准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