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影侯 > 第0685章 后辈末学向前看

第0685章 后辈末学向前看

小说:大明影侯作者:醉颜7点5字数:4070更新时间 : 2018-07-10 22:08:40
  接受事实总是那么的困难,对于很多人来说,知道和不知道是两回事。

  但是如果知道了还不选择接受,那就是蠢。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知道的。

  方中愈说的是事实,那就是如果一个外封的王爷,他的后代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进了大明本土,那只能说明大明皇室早已经,腐烂的根子里,根本就没有能力维护这么大的统治。

  大明帝国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大明帝国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劫难。

  建文皇帝朱允文虽然有些不满意,但是却没有办法用其他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所以只能在骂完方中愈之后,立马停下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骂方中愈这件事情是不成立的。

  “陛下,如果真的到了那么一天也不会怎样,毕竟他们仍然是朱氏子孙,是太祖高皇帝的后人。”

  方中愈看着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脸色这样说道,其实这样说是冒很大的风险。

  那些确确实实是太祖高皇帝的自尊,但不一定是他的子孙啊。

  所以如果建文皇帝朱允文心里不够宽敞的话,这就是一个大的问题,这个话很明显,会为方中愈带来祸患的。

  “算了算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朕只希望能够做好自己手中的事,你这个事情和他们都讨论讨论吧,朕想看到一个明确的方案之后再做决定,朕也相信你会为朕考虑的,所以尽快吧。”

  到了最后,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妥协了,他知道方中愈说的是有道理的,而且这件事情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朱氏皇族而说更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一天,本土的大明皇族无法再维持统治,外封海外的大明皇族还可以回来。

  “臣谢陛下,这件事情臣会抓紧时间考虑的,以最快的速度做好。”

  方中愈这是表态了,没有办法,既然已经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就要抓紧时间做。

  朝廷里还没有相关的风声传出来,这段时间大家主要是准备海军的成立,还有海上贸易的即将进行。

  朝廷现在要做的就是集中他们的力量,现目前已经改变了现状,那就是大家不会在偷偷摸摸的在后面做事情了,反而是什么事情都摆到台面上来。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那些勋贵们,他们所掌握的力量大体有多少都民间还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信息,但皇室与勋贵们参与了是事实。

  百姓们对此倒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朝廷不这样做,也轮不到他们,既然现如今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自然也就挺好的啦。

  他们想要的就是过好日子,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已经让他们渐渐的有更多的粮食吃,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除了他们本身的劳作以外,朝廷现在修桥筑路都需要人,所以他们去工地上干活,也能一天挣不少银钱了,还能管两顿饭。

  所以从来没有人发现,现如今朝廷的办事效率越来越快,甚至是工地上的运行也比以前安稳得多。

  工部尚书郑赐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不断的操劳,到处察看工地。

  现在他身旁的人都感觉到,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以前他们麻木的,相信老百姓们不会自愿的为他们干活,都是他们强逼着,但是如今却发现这些老百姓们只要给他们东西,只要能让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看到希望,他们都非常的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这也归功于中愈,还有大明报对整件事情的宣传,那就是修了路了,是大家走的东西,也是大家可以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运出去的。

  这倒是个事实,因为老百姓们也发现,从他们门前修了桥之后,自己再也不用趟水过河,孩子们也不会,因为失足落水而失去生命。

  大家都能看到整个事情出现之后所发生的改变,所以每个人多少都认为那样的事情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大人,真是没有想到啊,咱们现在的工程居然进展得如此之快,以前也没有意识到,老百姓们居然会这么热情。”

  跟在工部尚书郑赐身边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他的亲信,这一段时间跟着他跑了无数个工地,当然还有工部学院。

  “你呀,只看到了表面,没看清楚这背后的意思,现如今是朝廷在出钱,他们只用出力,就可以给自己村子里修一条特别大的马路,甚至是一座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修不完的桥,朝廷现在也在帮他们做了,你说这样的事情放在你身上,你会不出力不帮忙吗?再退一步说,这沿线的村镇,他们可都是有脸面的人,有些人出力了,有些人不出,你在村子里岂不是要被别人戳脊梁骨。还是方中愈说的对呀,凡是能够养活自己的人,都不是从事贱业的人,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也许当年太祖高皇帝真的做错了,不过在那个时代能够做到这一步,太祖高皇帝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如今时代在变化,咱们也能看到更远的地方,既然如此,还请诸位与我同心,将这些事情完美的推行下去,因为能够走到这一步,当然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能不能走远还需要看上面的意思,陛下现如今是个什么状态,你们心里都清楚话,我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工部尚书郑赐把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其实对于他来讲,说的太多,也没有什么用处,这些都要靠自己去领会,身边的这些人还算能干,跟在他身边也很久了,他能提携的已经能提携过了,自己,如果不能更上一步的话,对于他们的帮助也没有太大,但是他们比他年轻,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现在身边的人一个个表情不一,有人欢喜,有人皱眉,但更多的是高兴,因为他们眼里都看到了希望,大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朝廷现在要做什么都要看方中愈和陛下的。

  这个年轻人比他们小得多,现在却已经走在他们的前方,不是因为自己不如他,只是因为在某些方面还是自己看的太近,没有方中愈那样的眼光,没有他那样的世界观,大局观。

  “大人,下官受教。”

  反应快的年轻人自然立马向工部尚书郑赐行礼,感谢他的一番说教。

  这件事情也很正常,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立马反应过来,大人是在对他们进行以后的指路。

  工部尚书郑赐摆了摆手。

  “你们能走到哪一步是你们的本事,现如今,踏踏实实的做事,等到那一步,你们才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我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

  看着眼前忙碌的农夫,看着公家工匠正在不断的做着事情。看着眼前的水泥,正在一段一段的铺上路面。

  工部尚书郑赐看得更远,也许这才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朝堂上的事跟他有多少关系呢。

  那里面自然是有争斗的。

  朝堂上的争斗自然是没有以前那么明显,毕竟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还有党争。

  大家为了彼此的利益,组成团伙,甚至是暗地里筹集力量。

  虽然没有说要反叛大明的意思,但是那样做毕竟是太祖高皇帝所不喜欢的。

  可是如今却没有这样的土壤,建文皇帝朱允文对这样的事情防范的很是严密,再加上诸位大臣都有各自的忙碌的时候,所以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

  更何况锦衣卫现在的发展愈发的强大了,他们也不敢做一些太过跟朝廷相对的事情。

  那样的话完全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工部尚书郑赐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所以现在都把心思花费在基础建设之上,这也是对他自己最大的要求。

  因为按照之前的打算,如果他能够把全国个个府县的大道都修通的话,这也是一种功绩。

  虽然说还很困难,但是只要能做,总是能看到成功的一天的。

  对于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对其他人讲过,这就算是家里人,有些时候也不太理解,似乎老爷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工部尚书郑赐待在工地上的时间,远远超出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可是偏偏是这样,他也没有对其他人解释一切。

  简单的解释,并不能帮助他什么,反而可能会给他带来别的麻烦,所以他宁愿不说现如今带着手下的人不断的赶工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工家学院早点办起来。

  其他部门都在培养着属于自己部门的专业人才,他们也需要,他们需要更多的那些工匠们都可以入读,这是他之前想到的,能够最快超过其他部门的方法。

  工家的技术很多人都不缺乏,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些正规的理论知识。

  以前他们那些工匠们一代一代相传的,只能说叫做经验和技术,却没有成为一门学问。

  学问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源源不断的传下去,很多人都可以学。

  但是目前的他们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工家技术如果想要快速的传播出去,必须要让它成为一门学问。

  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相信自己的部门,可以快速的超越其他的部门。

  对于手下人的点拨,当然也是点到为止,他没有办法说的太明白,因为那些年轻人还看不到如今他所面临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那些年轻人最终会被陛下赏识。

  朝堂喜用年轻人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那就是这些年轻人敢做敢拼,甚至是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些突破。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样的事情并不会一直发生。

  兵部尚书齐泰的事情也并不轻松,这一段时间,他带领着手下人不断的检查全国各地卫所的情况,对于那些未来可能或者是即将要实行军衔制度的地方进行检测。

  这份工作也并不轻松,毕竟人数太多,而且现如今又没有一些便捷的方式,只能依靠人工来手写那些资料,进而对那些资料进行审核,甚至还要派专人去下面抽查那些资料是不是正确的。

  虽然可以与以前的资料对比。

  但是毕竟已经隔了这么久了,这一次也比较慎重,所以还需要从头再来。

  虽然不需要什么事情,都他来亲自亲为,但是监督和抽查,也是有必要的,朝廷现在可以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在军事方面,作为兵部尚书,他必须要把控着最严格的一关,都督府他没有办法去干涉,但是只要是通过他这边的,目前还在他这边管辖的,他就必须要做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很是忙碌,但这些大臣们也并不轻松,兵部尚书齐泰一也感觉到了,可能会出现一些事情,毕竟北方新军那边不断的申请物资,甚至是连炮弹都弄了不少。

  这些严格保护的物资,现在如果聚集起来的话,恐怕都能够发动一场大的战争了。

  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出来,谁也不敢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虽然有些人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会出事情。

  方中愈还是和往常一样,不断的完善着各种计划,时不时找人去讨论一番,甚至还亲自去农田里和那些农夫们谈论一下,毕竟他们需要更快的生产出更加多的粮食。

  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方中愈知晓的很多年,在这个时候根本就实行不起来,因为没有化肥,没有技术,没有转基因这些都只能说是一句空话。

  就算是他能够安排一些事情,也只能慢慢的去做。

  或者说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东西记下来,留待后人去开发目前来说大明的技术明显是做不到那些的,至于以后能不能发展起来,科技还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能做的事情,朝廷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因为每个部门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如果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自然有专人负责。

  因为有这样的政策,所以并不害怕,也不担心,迟早都会发生的。

  方孝孺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发达,强势了,但是知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总觉得了在哪些地方差了些什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