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给予获得
杜文智知道三妹妹的本事,就连他也自叹弗如羡慕不已,母亲却一再要去得罪人家,即使三妹妹再好的人品,再念旧也不能保证她不会厌弃二房,杜文智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再说了,祖父现在对三妹妹也是越来越器重了,母亲再闹腾下去势必会成为整个家族的弃子,他就不明白了,原来他还一直觉得母亲很聪明很通情达理,在三位女性长辈中比大伯母温柔体贴,比三婶能干,如今怎么她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小鸡肚肠,眼界还只有针眼大,尽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是三个妯娌中表现最差的。其实他没有想透,不是他母亲变了,是他的格局大了,眼光变得长远了。
阿年和阿丰两人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跑着,这俩小子渐渐对周围熟悉起来以后便露出孩子的天性来,虽天气还冷,就是不愿意在屋子里呆着,斗鸡、抽陀螺、上树,精力充沛的不得了。连带着同伴的阿志也变得活泼快乐起来。刚才他们奉祖父之命来请杜玉清商量事情,他们乐颠颠地就跑了来。
前几天,阿年拿着竹竿爬上院子里的枣树,去打了挂着树梢最高处残余的几颗枣子,一不注意,把家里穿来的新衣裳都给扯破了一个口子,阿年悔恨得挂起了泪珠儿。还是阿丰乖巧懂事,跑到杜玉清院子里二话不说就拉着杜玉清跑,杜玉清吓坏了,还以为是阿年从树上掉下来,跑到跟前才知道是只是扯破了衣裳。采薇扑哧一笑,说道:“至于吗?不就破了衣裳,怎么哭的跟泪人似的。”
阿年哭的更凶了,“是娘一针一线给缝的,给娘知道了要生气,她生气就会咳嗽。”
杜玉清对他的懂事很是心疼,拿了手帕给他擦去眼泪,“别哭了,姐姐给你缝补上,让你娘看不出来,好不好?”
“真的?”
“真的!”
阿年破涕为笑。
杜玉清让采薇先去拿了阿志已经穿小的棉袄来准备给他换上,阿年脱下衣服后,杜玉清才发现他只有棉罩子是新的,里衣竟然是旧的,领口袖口都给磨得油亮。一模上去,里面还是那种硬嘎嘎的不知穿了多少代人已经不保暖的旧棉絮。又翻开来阿丰的衣裳也莫不是如此。
杜玉清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带着丫鬟用了几天时间给他们里里外外做了两套新衣裳。两个孩子洗完澡穿上新衣裳的时候,笑的合不拢嘴。走路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又给扯破了。杜玉清再三向他们保证衣裳不拍破,他们才逐渐变得又开朗好动起来。
旧的衣裳杜玉清也给留着,拆开来仔仔细细地洗了,破的地方给缝好,折叠整齐给放进他们的箱子里。
为了这个事情,杜玉清特地拿了二百两银子去交给姚先生,姚先生觉得莫名其妙坚决不肯收,杜玉清笑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孝敬您的还不应该嘛。您把这银子拿回去买田宅子都行啊,让家里人也能放心。”姚先生是传统的读书人做派,本来就是锦衣玉食中长大,从来只管读书不管生计的,他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几个儿子又孝顺,想必不会让他知道家里生活的艰辛,姚先生这两年在杜府被好吃好穿供着,更不会了解到自己家人已经艰难若此了。杜家给他的俸银他从来都是倾囊买书去了。
“这些您先给家里拿回去,我预备着再赚点钱给您建一个书院哪。”姚先生果然成功地被她转移了视线,原来若有所思的神情转而笑了起来,“行,我就等着你的书院建起来了。不过,你也别太勉强了,我看你现在真是掉进钱眼去了,开口闭口钱钱钱的。”
“知道了。”杜玉清笑着答应道,马上又反悔说:“不过,怎么办呢,我已然掉进钱眼里拔不出来了,谁让它不仅能保障我们过好日子,还能给我的先生买书,还能给他换来个书院,我要更努力赚钱才行,不能让他失望呢。”
“找打!”姚先生笑骂道,随手把手边的书扔了过来,杜玉清一俯身抄手把书接了,动作曼妙潇洒,然后把书就放在旁边的花几上,边退向门口,边说道:“先生,您最近肝火有些旺了,春天来了,应该多出去走走,‘披发缓行,广步于庭’,您说是吧?”
姚先生看着杜玉清就这样一溜烟跑得没影了,不禁哭笑不得,感叹道:“这孩子。”拿起那包银子掂了掂,若有所思了。
“大姐,快点呀。”阿丰停下脚步,朝着杜玉清喊道。这个孩子特别心细敏感,让人不能不疼惜,因为杜玉清上课时屡次给他奖励糖果,后来又是给他做衣服又是给他洗脸洗脚的,他就跟杜玉清越发亲近起来。杜玉清有时在院子里走着,阿丰冷不防就会跑过来把自己的小手塞到杜玉清的手里让她给牵着,还扬起脸来望着杜玉清笑,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小脸上满是孺慕之情。这让杜玉清十分感动,实际上阿丰的身体十分瘦弱,一双小手也总是冰凉凉的,但因为他全心的信赖他给杜玉清的感觉是满满的温暖,让她切实地体会到觉明师父所说的“给与即获得”的道理。
阿年、阿丰还都是笃实自觉的好孩子,姚先生吩咐他们要和阿志一起参加锻炼,他们就风雨无阻地每天来。冬天的早上冷,杜玉清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就跟他们说可以迟一点来,两个孩子却硬是每天准时出席,迷蒙着眼睛一起参加晨练,这让杜玉清更是感动,心里温柔得不行。
进了先生的书房,看见范斯远正在和先生交谈。旁边炉子上的铜壶正开着,氤氲地冒着热气。范斯远穿着蓝色窄袖绫袄,头戴文士方巾,脚蹬布靴,整个人的气质已然从锋芒毕露变得温和沉静。杜玉清甚至觉得范斯远看她的眼神也变得平和了许多,这让她欣慰,心里又多少有些失落。所以,人的感情是最不可理喻,最捉弄人的。杜玉清心里苦笑道:你孜孜以求的往往得不到,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可能会失去。因为失去你才会认识到它的珍贵。
因此,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情感,更没有永恒的爱情。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古往今来的文人都认为自然才是人们可以安适的地方,因为清风、明月是可靠的,他们虽然是在变化中,但是在有规律地运行的,是死物,是人的感情的单向付出。而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双向的,它本身就是活的,会随着机遇的变化而变化。而两个变化运动中的感情要撞在一起,并且要永远粘合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因为珍贵,因为不可能,历史和现实才有那么多对于爱情的讴歌。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许多最富盛名的爱情佳句却往往出于薄情人之手,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所以,杜玉清不敢奢望爱情,她把爱埋在心里,她准备“遇见”的是婚姻,就像她准备听从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顺势而为一样。
三人讨论了一下最近的教学,先生发现了范斯远最近心性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对孩子们充满了耐心。范斯远笑道:“如果我对孩子们都没有耐心,那我成什么了?!”
杜玉清不以为然,戏谑地把刚认识范斯远时他那种高傲的、睥睨地看人的神态学了一遍,把姚先生逗得哈哈大笑,把范斯远也给臊得脸色通红。他站起来一个劲地给杜玉清赔不是,连声说:“罪过,罪过。”
先生笑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嘉善,阿杏虽然是在玩笑,却是用心良苦,你应该能够体会。”
范斯远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道:“这个自然。‘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先生,请原谅学生之前的自大无知,经过这次的事情,学生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
先生点点头,说:“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能在挫折苦难中成熟、成长了,这个苦难你就算没有白受了。”
范斯远恭敬地答应道:“是,学生谨遵教诲。”接着,他动手泡起茶来,他把开水冲进紫砂壶里,然后灵活地来回转动茶壶,让茶叶充分浸润,最后斟茶倒进杯里,双手递给先生一杯后又做出恭敬的模样,双手把另一杯茶端到杜玉清面前,笑着说:“学生给杜先生敬茶。”把杜玉清弄得羞红了脸。
先生笑得很开心,他指着范斯远说:“嘉善,能够这样做就对了,佛学印证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看你们俩这段时间都有进步,阿杏变活泼了,嘉善也沉静了,说明你们经历此事后都放下了一些东西,这很好。如果以后能抛开更多的我执、进一步达到无我的认识就是你们的造化了,必然会终生获益。”
“是!”两人站起,躬身应道。
他们然后进入了主题,谈论起“侍郎上书案”。因为这个案子是由吏部侍郎范书阳的一封上书引起的,现在官场已经把这起案子称为“侍郎上书案”。目前他们得到的消息,锦衣卫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有利的佐证,而刘瑾那里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好像整个朝廷都把这个案子忘记似的,显得格外平静。这让杜玉清很不安,她原来布置的几条线也都遇到了障碍,这让她有些焦急。
二伯曾经提出一个主意,能让杜渊之既不孤立于同党,又能从此案中脱身。他记得三弟当年中进士时先皇曾经对身边的人夸奖说杜家老三是杜家这棵榆树上长出的梧桐枝;是红马群生出了白马驹,是青年才俊后生可畏。二伯建议祖父找人在皇上面前不经意地提提这个说法,说不定皇上就能过问三弟的事情,从而从轻发落。
杜凌闻之有理,已经安排人去说项了,但对于这事杜玉清并不看好,一是皇帝还是个顽劣的少年,根本无心朝堂正事,未必会因为一句话就对什么人会重视起来,二是,刘瑾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又常在皇帝身边,他这个坎是绕不过去,弄得太露痕迹了反而会惊扰到刘瑾的注意,对父亲反而不利。杜玉清和范斯远反复商量过,要救他们的父亲,唯一的办法是扳倒刘瑾,但要扳倒刘瑾,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谈何容易。
杜玉清给范斯远使了个眼色,范斯远会意了,对先生道:“我和阿杏商量过了,我们准备扳倒刘瑾,而要扳倒他,我们准备在两条途径上下手,一是团结朝廷大臣,尤其是从内阁这几位大学士中选择最有利的支持者,目前我已经开始接触首辅李东阳的儿子李兆先,另外一个是想从八虎中寻找突破口。这刘瑾虽然受皇上偏信,是个‘站皇帝’,朝廷上无人可以制衡,但我们考虑可以阉治阉。别看八虎表面上沆瀣一气,私下里斗的厉害者呢,我们已经打听到八虎中和他最不对付的是张勇。刘瑾从小跟着皇上,仗着自己是皇上的大伴伴,平时在宫里也是飞扬跋扈的,其他大太监都要仰鼻而息。而张勇是御用监太监,也是打皇上小时候就开始伺候的,对刘瑾早就不服气了。我们想得找个法子让他们斗起来。”
姚先生倒没有笑话他两个没权没势的学生要如何扳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而是提醒道:“且不说你们要如何和张勇合作了,就是以后你们真的能把刘瑾赶下台了,上来的张勇要是更擅权专营,陷害忠良怎么办?他也是老奸巨猾的人,你们这样做会不会饮鸩止渴,给后面带来更大的祸患?”
杜玉清和范斯远陷入了沉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阿年和阿丰两人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跑着,这俩小子渐渐对周围熟悉起来以后便露出孩子的天性来,虽天气还冷,就是不愿意在屋子里呆着,斗鸡、抽陀螺、上树,精力充沛的不得了。连带着同伴的阿志也变得活泼快乐起来。刚才他们奉祖父之命来请杜玉清商量事情,他们乐颠颠地就跑了来。
前几天,阿年拿着竹竿爬上院子里的枣树,去打了挂着树梢最高处残余的几颗枣子,一不注意,把家里穿来的新衣裳都给扯破了一个口子,阿年悔恨得挂起了泪珠儿。还是阿丰乖巧懂事,跑到杜玉清院子里二话不说就拉着杜玉清跑,杜玉清吓坏了,还以为是阿年从树上掉下来,跑到跟前才知道是只是扯破了衣裳。采薇扑哧一笑,说道:“至于吗?不就破了衣裳,怎么哭的跟泪人似的。”
阿年哭的更凶了,“是娘一针一线给缝的,给娘知道了要生气,她生气就会咳嗽。”
杜玉清对他的懂事很是心疼,拿了手帕给他擦去眼泪,“别哭了,姐姐给你缝补上,让你娘看不出来,好不好?”
“真的?”
“真的!”
阿年破涕为笑。
杜玉清让采薇先去拿了阿志已经穿小的棉袄来准备给他换上,阿年脱下衣服后,杜玉清才发现他只有棉罩子是新的,里衣竟然是旧的,领口袖口都给磨得油亮。一模上去,里面还是那种硬嘎嘎的不知穿了多少代人已经不保暖的旧棉絮。又翻开来阿丰的衣裳也莫不是如此。
杜玉清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带着丫鬟用了几天时间给他们里里外外做了两套新衣裳。两个孩子洗完澡穿上新衣裳的时候,笑的合不拢嘴。走路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又给扯破了。杜玉清再三向他们保证衣裳不拍破,他们才逐渐变得又开朗好动起来。
旧的衣裳杜玉清也给留着,拆开来仔仔细细地洗了,破的地方给缝好,折叠整齐给放进他们的箱子里。
为了这个事情,杜玉清特地拿了二百两银子去交给姚先生,姚先生觉得莫名其妙坚决不肯收,杜玉清笑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孝敬您的还不应该嘛。您把这银子拿回去买田宅子都行啊,让家里人也能放心。”姚先生是传统的读书人做派,本来就是锦衣玉食中长大,从来只管读书不管生计的,他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他几个儿子又孝顺,想必不会让他知道家里生活的艰辛,姚先生这两年在杜府被好吃好穿供着,更不会了解到自己家人已经艰难若此了。杜家给他的俸银他从来都是倾囊买书去了。
“这些您先给家里拿回去,我预备着再赚点钱给您建一个书院哪。”姚先生果然成功地被她转移了视线,原来若有所思的神情转而笑了起来,“行,我就等着你的书院建起来了。不过,你也别太勉强了,我看你现在真是掉进钱眼去了,开口闭口钱钱钱的。”
“知道了。”杜玉清笑着答应道,马上又反悔说:“不过,怎么办呢,我已然掉进钱眼里拔不出来了,谁让它不仅能保障我们过好日子,还能给我的先生买书,还能给他换来个书院,我要更努力赚钱才行,不能让他失望呢。”
“找打!”姚先生笑骂道,随手把手边的书扔了过来,杜玉清一俯身抄手把书接了,动作曼妙潇洒,然后把书就放在旁边的花几上,边退向门口,边说道:“先生,您最近肝火有些旺了,春天来了,应该多出去走走,‘披发缓行,广步于庭’,您说是吧?”
姚先生看着杜玉清就这样一溜烟跑得没影了,不禁哭笑不得,感叹道:“这孩子。”拿起那包银子掂了掂,若有所思了。
“大姐,快点呀。”阿丰停下脚步,朝着杜玉清喊道。这个孩子特别心细敏感,让人不能不疼惜,因为杜玉清上课时屡次给他奖励糖果,后来又是给他做衣服又是给他洗脸洗脚的,他就跟杜玉清越发亲近起来。杜玉清有时在院子里走着,阿丰冷不防就会跑过来把自己的小手塞到杜玉清的手里让她给牵着,还扬起脸来望着杜玉清笑,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小脸上满是孺慕之情。这让杜玉清十分感动,实际上阿丰的身体十分瘦弱,一双小手也总是冰凉凉的,但因为他全心的信赖他给杜玉清的感觉是满满的温暖,让她切实地体会到觉明师父所说的“给与即获得”的道理。
阿年、阿丰还都是笃实自觉的好孩子,姚先生吩咐他们要和阿志一起参加锻炼,他们就风雨无阻地每天来。冬天的早上冷,杜玉清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就跟他们说可以迟一点来,两个孩子却硬是每天准时出席,迷蒙着眼睛一起参加晨练,这让杜玉清更是感动,心里温柔得不行。
进了先生的书房,看见范斯远正在和先生交谈。旁边炉子上的铜壶正开着,氤氲地冒着热气。范斯远穿着蓝色窄袖绫袄,头戴文士方巾,脚蹬布靴,整个人的气质已然从锋芒毕露变得温和沉静。杜玉清甚至觉得范斯远看她的眼神也变得平和了许多,这让她欣慰,心里又多少有些失落。所以,人的感情是最不可理喻,最捉弄人的。杜玉清心里苦笑道:你孜孜以求的往往得不到,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可能会失去。因为失去你才会认识到它的珍贵。
因此,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情感,更没有永恒的爱情。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古往今来的文人都认为自然才是人们可以安适的地方,因为清风、明月是可靠的,他们虽然是在变化中,但是在有规律地运行的,是死物,是人的感情的单向付出。而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双向的,它本身就是活的,会随着机遇的变化而变化。而两个变化运动中的感情要撞在一起,并且要永远粘合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因为珍贵,因为不可能,历史和现实才有那么多对于爱情的讴歌。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许多最富盛名的爱情佳句却往往出于薄情人之手,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所以,杜玉清不敢奢望爱情,她把爱埋在心里,她准备“遇见”的是婚姻,就像她准备听从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顺势而为一样。
三人讨论了一下最近的教学,先生发现了范斯远最近心性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对孩子们充满了耐心。范斯远笑道:“如果我对孩子们都没有耐心,那我成什么了?!”
杜玉清不以为然,戏谑地把刚认识范斯远时他那种高傲的、睥睨地看人的神态学了一遍,把姚先生逗得哈哈大笑,把范斯远也给臊得脸色通红。他站起来一个劲地给杜玉清赔不是,连声说:“罪过,罪过。”
先生笑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嘉善,阿杏虽然是在玩笑,却是用心良苦,你应该能够体会。”
范斯远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道:“这个自然。‘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先生,请原谅学生之前的自大无知,经过这次的事情,学生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
先生点点头,说:“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能在挫折苦难中成熟、成长了,这个苦难你就算没有白受了。”
范斯远恭敬地答应道:“是,学生谨遵教诲。”接着,他动手泡起茶来,他把开水冲进紫砂壶里,然后灵活地来回转动茶壶,让茶叶充分浸润,最后斟茶倒进杯里,双手递给先生一杯后又做出恭敬的模样,双手把另一杯茶端到杜玉清面前,笑着说:“学生给杜先生敬茶。”把杜玉清弄得羞红了脸。
先生笑得很开心,他指着范斯远说:“嘉善,能够这样做就对了,佛学印证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看你们俩这段时间都有进步,阿杏变活泼了,嘉善也沉静了,说明你们经历此事后都放下了一些东西,这很好。如果以后能抛开更多的我执、进一步达到无我的认识就是你们的造化了,必然会终生获益。”
“是!”两人站起,躬身应道。
他们然后进入了主题,谈论起“侍郎上书案”。因为这个案子是由吏部侍郎范书阳的一封上书引起的,现在官场已经把这起案子称为“侍郎上书案”。目前他们得到的消息,锦衣卫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有利的佐证,而刘瑾那里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好像整个朝廷都把这个案子忘记似的,显得格外平静。这让杜玉清很不安,她原来布置的几条线也都遇到了障碍,这让她有些焦急。
二伯曾经提出一个主意,能让杜渊之既不孤立于同党,又能从此案中脱身。他记得三弟当年中进士时先皇曾经对身边的人夸奖说杜家老三是杜家这棵榆树上长出的梧桐枝;是红马群生出了白马驹,是青年才俊后生可畏。二伯建议祖父找人在皇上面前不经意地提提这个说法,说不定皇上就能过问三弟的事情,从而从轻发落。
杜凌闻之有理,已经安排人去说项了,但对于这事杜玉清并不看好,一是皇帝还是个顽劣的少年,根本无心朝堂正事,未必会因为一句话就对什么人会重视起来,二是,刘瑾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又常在皇帝身边,他这个坎是绕不过去,弄得太露痕迹了反而会惊扰到刘瑾的注意,对父亲反而不利。杜玉清和范斯远反复商量过,要救他们的父亲,唯一的办法是扳倒刘瑾,但要扳倒刘瑾,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谈何容易。
杜玉清给范斯远使了个眼色,范斯远会意了,对先生道:“我和阿杏商量过了,我们准备扳倒刘瑾,而要扳倒他,我们准备在两条途径上下手,一是团结朝廷大臣,尤其是从内阁这几位大学士中选择最有利的支持者,目前我已经开始接触首辅李东阳的儿子李兆先,另外一个是想从八虎中寻找突破口。这刘瑾虽然受皇上偏信,是个‘站皇帝’,朝廷上无人可以制衡,但我们考虑可以阉治阉。别看八虎表面上沆瀣一气,私下里斗的厉害者呢,我们已经打听到八虎中和他最不对付的是张勇。刘瑾从小跟着皇上,仗着自己是皇上的大伴伴,平时在宫里也是飞扬跋扈的,其他大太监都要仰鼻而息。而张勇是御用监太监,也是打皇上小时候就开始伺候的,对刘瑾早就不服气了。我们想得找个法子让他们斗起来。”
姚先生倒没有笑话他两个没权没势的学生要如何扳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而是提醒道:“且不说你们要如何和张勇合作了,就是以后你们真的能把刘瑾赶下台了,上来的张勇要是更擅权专营,陷害忠良怎么办?他也是老奸巨猾的人,你们这样做会不会饮鸩止渴,给后面带来更大的祸患?”
杜玉清和范斯远陷入了沉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