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智利内战与海地危机
1890年11月初,远洋舰队抵达南洋。
11月初至12月底,随着宋卡战争胜利以及远洋舰队抵达带来的影响,南洋乃至东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1月3日,兰芳境内自上而下发起了一场整顿风暴,至12月17日整顿结束,总计有700余名官员、会党份子、商人被抓,总计涉事人员达到3000余人。
12月20日,兰芳对外宣布,加入大汉帝国,成为汉国治下的自治王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皆接受汉国中央政府指导。
12月22日,朝鲜王国宣布与汉国建交,外交关系提升至公使级,两国皇室联姻,时年6岁,兴寅君李载兢的女儿惠容翁主李敏恩与皇三子李景英定亲。待两人成年后,再由朝鲜方面派人护送至南美本土完婚。
12月27日,受汉国远洋舰队震慑,东瀛政府紧急批准一笔财政资金支出,用于向英国方面购买数艘军舰。
时间进入1891年,就在汉国远洋舰队进行环球访问的时候,南美大陆南部的智利国内,却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以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为首的自主派,和以拉蒙·巴罗斯为首的亲英派,因为一项针对矿产资源国有化的法案,产生分歧,进而演变成波及智利全国的内战。
内战爆发后,智利陆军选择支持总统巴尔马塞达。而海军则站在了国会派系一边。
从1891年1月中旬开始,智利总统、国会两方之间爆发了多次中小规模武装冲突,皆未分出胜负。
1891年2月,国会派从控制下的智利北部、中部地区招募了总计1万余人的部队,并且向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军火,用以武装部队。
1891年4月,经过初步整训、并且装备从英国采购的武器装备后,智利国会派利用海军优势,从比萨扎登陆上岸,随后击败当地政府军,成功推进至内陆地区。
4月中旬,国会派中的海军司令豪尔赫·蒙特在伊基克成立临时政府,自己任临时政府总统,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借助外部势力打压巴尔马塞达一派,蒙特向英国、法国做出妥协,成功说服英、法等欧洲国家,停止对总统派出售武器、军舰。
随着国会派的外部游说、封锁,以及内部制海权的丧失,总统派部队在内战中,逐步显露出颓势,为挽救危局,巴尔马塞达总统以缔结军事同盟对抗汉国、排挤英国势力、允许美国资本进入智利国内某些经济领域等条件为代价,获得美国政府支持。
1891年4月下旬,美国政府以600万美元的优惠价格,紧急向以总统为代表的智利政府方面出售4艘铁甲舰。
1891年6月,美国出售的铁甲舰连同一批武器装备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7月2日,获取武器补充和部分军舰支援的总统派重新组织反击,相继收复首都圣地亚哥周边以及中部地区。
10月末,凭借陆军数量优势,总统派所部部队推进至国会派大本营伊基克。
11月,总统派和国会派舰队于伊基克外海海域爆发大战,国会派舰队获得胜利,全歼总统派海军,自身却也付出重大损失,
排水量6900吨的普拉特舰长号、排水量3600吨的“海军上将考克朗”号、排水量2000吨的“胡阿斯卡”号小型铁甲舰沉没,
排水量4000吨的“恩卡拉达号、排水量5000吨的埃斯美拉达”号受损。
伊基克海战过后,昔日位居南美海军首位的智利海军,因为内部分裂,主力损失过半,哪怕获得海战胜利,仍然拥有大小军舰二十余艘的的国会派,也因为陆上战争失利,控制面积大大缩小的原因,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1892年1月,围绕伊基克的包围持续收紧,在失去北部、中部多个主要港口基地的补充后,残余舰队对总统派的袭扰频率以及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低。
1892年3月,历经近4个月围困,弹药消耗殆尽的国会派守军内部爆发冲突,3月12日,部分部队让出防御阵地,总统派部队通过防御缺口,攻入伊基克城内。
3月13日,自知大势已去的国会派首脑豪尔赫·蒙特开枪自杀,残余部队失去抵抗意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智利内战因为英国、法国、美国等外部国家的干预,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长期的内战消耗对原本富裕的智利造成了沉重打击,人口数量由战前87万人,减少至不足70万,超过三分之二吨位的主力军舰,损失在双方的拉锯战、袭扰战中。
交战双方,陆海军伤亡总数超过3万人,对于人口不过80余万的智利而言,3万军人的伤亡,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为报复英、法两国扶持国会派,封锁对总统派的武器、军舰禁令,同时也是为了讨好美国,获取美国更大程度的支持,
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直接将战前遭到国会派反对,涉及英国资本的相应政策提案,全部通过,并且对国会派掌控的工厂、矿场等行业,进行清算、查封。
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的施政措施,获得了美国方面的赞赏和支持,却也激化与英国、法国的矛盾,智利新政实行之后,原本由英国掌控的硝石、铁、铜、铝等矿场资源,皆遭到智利政府的强行赎买。
哪怕英国派出军舰威慑,也未能改变巴尔马塞达进行国有化改革的决心。
智利危机是继阿根廷战争之后,英国在美洲地区遭受的第二次沉重打击,而且,单论利益损失数量和影响而言,智利危机带来的损失,远超过阿根廷战争。
美洲地区接二连三发生的变故,既加剧了英国与美国的矛盾,也让英国方面对美洲地区未来形势的认识,更加清醒。
汉国与美国竞争,给美洲地区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风险,全面让渡美洲主导权,撤离美洲地区的时间,也可能要缩短至15年甚至10年。
英国方面的对外政策,根据美洲地区局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1892年6月,为报复美国在智利危机中对英国的排挤和利益损害。
当海地岛上的海地、多米尼加两国,因为德国、法国暗中干预,导致局势波动时,英国罕见的站在了德国、法国两方一边,默许了两国扶持傀儡政权,并且在海地岛建立军事基地的举动。
德国、法国分割海地岛利益范围、扶持傀儡政权的举动,刺激了美国政府敏感的神经。
美国政府反应强烈,一方面在外交舆论方面大造声势,宣扬德国、法国军队进入海地岛,是欧洲殖民势力全面反扑美洲的征兆,是对所有美洲独立国家的威胁和压迫。
美国政府号召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共和国以及中美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发声,反对欧洲殖民势力对美洲国家的军事入侵。
美国人在舆论领域声势浩大,但是迫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世界大国的威名,除了智利和巴西共和国两个与美国利益深度绑定的国家出声附和,其他国家,包括多次寻求美国帮助的委内瑞拉,都没有明确表达与英、法、德三国进行对抗的想法。
眼见舆论领域没有起到明确效果,美国政府再次祭出军事威胁的大招,要求法国、德国两国三个月内撤出驻扎在海地、多米尼加两国的部队,否则后果自负。
面对美国的威胁,德国、法国两方依旧我行我素,依照与海地、多米尼加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有条不紊的进行军事基地选址、建造以及驻军输送。
至1892年9月,输送至海地、多米尼加两国的德国、法国驻军数量分别达到协议规定的800人和600人,眼见三个月期限即将到期。
德国、法国两方以及派遣至海地岛海域的两国舰队严阵以待,最后,到了10月份,最后通牒时间超过3个月期限,望着加勒比海海域汇聚的英国、法国、德国舰队,美国方面终究是理智大于冲动,隐忍不发。
英国默许,法国、德国直接施行的犀利反击,给接连在委内瑞拉、巴西共和国、智利三国方面取得胜利进展、热情高涨的美国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面对三国一致的殖民势力拓展,美国人认识到,依照当前羸弱的陆军、规模处于劣势的海军,根本无法与英、法、德三国对抗,而且不说三国,哪怕是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挑出来,都不是当前的美国能单独应付得了的,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但是在综合国力,尤其是陆海军军事实力方面,与三国相比,都具备不小的劣势,也就是在面临汉国时,在海军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却也不是压倒性的。
经常将军事威胁放在嘴边,面对哥伦比亚、墨西哥之类的美洲土着国家时,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话说多了,万一国内民情高涨,在没有做好备战准备之前,与英国、法国、德国之类的大国,打了起来,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海地危机逐步平息,而在美国内部,扩军备战的声音则越来越大,受到英、法、德三国刺激。以及向南美洲扩张,面临汉国反击的可能威胁情况下,美国政府以少有的高效,陆续批准了数项涉及陆军、海军军事扩张的提案,也是从1892年10月份开始,美国国内扩军速度陡然加快,大量有关陆海军的军备订单,流向各个军工企业,美国国内的军事工业,也由此提前进入扩张阶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11月初至12月底,随着宋卡战争胜利以及远洋舰队抵达带来的影响,南洋乃至东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1月3日,兰芳境内自上而下发起了一场整顿风暴,至12月17日整顿结束,总计有700余名官员、会党份子、商人被抓,总计涉事人员达到3000余人。
12月20日,兰芳对外宣布,加入大汉帝国,成为汉国治下的自治王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皆接受汉国中央政府指导。
12月22日,朝鲜王国宣布与汉国建交,外交关系提升至公使级,两国皇室联姻,时年6岁,兴寅君李载兢的女儿惠容翁主李敏恩与皇三子李景英定亲。待两人成年后,再由朝鲜方面派人护送至南美本土完婚。
12月27日,受汉国远洋舰队震慑,东瀛政府紧急批准一笔财政资金支出,用于向英国方面购买数艘军舰。
时间进入1891年,就在汉国远洋舰队进行环球访问的时候,南美大陆南部的智利国内,却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以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为首的自主派,和以拉蒙·巴罗斯为首的亲英派,因为一项针对矿产资源国有化的法案,产生分歧,进而演变成波及智利全国的内战。
内战爆发后,智利陆军选择支持总统巴尔马塞达。而海军则站在了国会派系一边。
从1891年1月中旬开始,智利总统、国会两方之间爆发了多次中小规模武装冲突,皆未分出胜负。
1891年2月,国会派从控制下的智利北部、中部地区招募了总计1万余人的部队,并且向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军火,用以武装部队。
1891年4月,经过初步整训、并且装备从英国采购的武器装备后,智利国会派利用海军优势,从比萨扎登陆上岸,随后击败当地政府军,成功推进至内陆地区。
4月中旬,国会派中的海军司令豪尔赫·蒙特在伊基克成立临时政府,自己任临时政府总统,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借助外部势力打压巴尔马塞达一派,蒙特向英国、法国做出妥协,成功说服英、法等欧洲国家,停止对总统派出售武器、军舰。
随着国会派的外部游说、封锁,以及内部制海权的丧失,总统派部队在内战中,逐步显露出颓势,为挽救危局,巴尔马塞达总统以缔结军事同盟对抗汉国、排挤英国势力、允许美国资本进入智利国内某些经济领域等条件为代价,获得美国政府支持。
1891年4月下旬,美国政府以600万美元的优惠价格,紧急向以总统为代表的智利政府方面出售4艘铁甲舰。
1891年6月,美国出售的铁甲舰连同一批武器装备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7月2日,获取武器补充和部分军舰支援的总统派重新组织反击,相继收复首都圣地亚哥周边以及中部地区。
10月末,凭借陆军数量优势,总统派所部部队推进至国会派大本营伊基克。
11月,总统派和国会派舰队于伊基克外海海域爆发大战,国会派舰队获得胜利,全歼总统派海军,自身却也付出重大损失,
排水量6900吨的普拉特舰长号、排水量3600吨的“海军上将考克朗”号、排水量2000吨的“胡阿斯卡”号小型铁甲舰沉没,
排水量4000吨的“恩卡拉达号、排水量5000吨的埃斯美拉达”号受损。
伊基克海战过后,昔日位居南美海军首位的智利海军,因为内部分裂,主力损失过半,哪怕获得海战胜利,仍然拥有大小军舰二十余艘的的国会派,也因为陆上战争失利,控制面积大大缩小的原因,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1892年1月,围绕伊基克的包围持续收紧,在失去北部、中部多个主要港口基地的补充后,残余舰队对总统派的袭扰频率以及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低。
1892年3月,历经近4个月围困,弹药消耗殆尽的国会派守军内部爆发冲突,3月12日,部分部队让出防御阵地,总统派部队通过防御缺口,攻入伊基克城内。
3月13日,自知大势已去的国会派首脑豪尔赫·蒙特开枪自杀,残余部队失去抵抗意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智利内战因为英国、法国、美国等外部国家的干预,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长期的内战消耗对原本富裕的智利造成了沉重打击,人口数量由战前87万人,减少至不足70万,超过三分之二吨位的主力军舰,损失在双方的拉锯战、袭扰战中。
交战双方,陆海军伤亡总数超过3万人,对于人口不过80余万的智利而言,3万军人的伤亡,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为报复英、法两国扶持国会派,封锁对总统派的武器、军舰禁令,同时也是为了讨好美国,获取美国更大程度的支持,
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直接将战前遭到国会派反对,涉及英国资本的相应政策提案,全部通过,并且对国会派掌控的工厂、矿场等行业,进行清算、查封。
智利总统巴尔马塞达的施政措施,获得了美国方面的赞赏和支持,却也激化与英国、法国的矛盾,智利新政实行之后,原本由英国掌控的硝石、铁、铜、铝等矿场资源,皆遭到智利政府的强行赎买。
哪怕英国派出军舰威慑,也未能改变巴尔马塞达进行国有化改革的决心。
智利危机是继阿根廷战争之后,英国在美洲地区遭受的第二次沉重打击,而且,单论利益损失数量和影响而言,智利危机带来的损失,远超过阿根廷战争。
美洲地区接二连三发生的变故,既加剧了英国与美国的矛盾,也让英国方面对美洲地区未来形势的认识,更加清醒。
汉国与美国竞争,给美洲地区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风险,全面让渡美洲主导权,撤离美洲地区的时间,也可能要缩短至15年甚至10年。
英国方面的对外政策,根据美洲地区局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1892年6月,为报复美国在智利危机中对英国的排挤和利益损害。
当海地岛上的海地、多米尼加两国,因为德国、法国暗中干预,导致局势波动时,英国罕见的站在了德国、法国两方一边,默许了两国扶持傀儡政权,并且在海地岛建立军事基地的举动。
德国、法国分割海地岛利益范围、扶持傀儡政权的举动,刺激了美国政府敏感的神经。
美国政府反应强烈,一方面在外交舆论方面大造声势,宣扬德国、法国军队进入海地岛,是欧洲殖民势力全面反扑美洲的征兆,是对所有美洲独立国家的威胁和压迫。
美国政府号召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共和国以及中美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发声,反对欧洲殖民势力对美洲国家的军事入侵。
美国人在舆论领域声势浩大,但是迫于英国、法国、德国三个世界大国的威名,除了智利和巴西共和国两个与美国利益深度绑定的国家出声附和,其他国家,包括多次寻求美国帮助的委内瑞拉,都没有明确表达与英、法、德三国进行对抗的想法。
眼见舆论领域没有起到明确效果,美国政府再次祭出军事威胁的大招,要求法国、德国两国三个月内撤出驻扎在海地、多米尼加两国的部队,否则后果自负。
面对美国的威胁,德国、法国两方依旧我行我素,依照与海地、多米尼加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有条不紊的进行军事基地选址、建造以及驻军输送。
至1892年9月,输送至海地、多米尼加两国的德国、法国驻军数量分别达到协议规定的800人和600人,眼见三个月期限即将到期。
德国、法国两方以及派遣至海地岛海域的两国舰队严阵以待,最后,到了10月份,最后通牒时间超过3个月期限,望着加勒比海海域汇聚的英国、法国、德国舰队,美国方面终究是理智大于冲动,隐忍不发。
英国默许,法国、德国直接施行的犀利反击,给接连在委内瑞拉、巴西共和国、智利三国方面取得胜利进展、热情高涨的美国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面对三国一致的殖民势力拓展,美国人认识到,依照当前羸弱的陆军、规模处于劣势的海军,根本无法与英、法、德三国对抗,而且不说三国,哪怕是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挑出来,都不是当前的美国能单独应付得了的,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但是在综合国力,尤其是陆海军军事实力方面,与三国相比,都具备不小的劣势,也就是在面临汉国时,在海军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却也不是压倒性的。
经常将军事威胁放在嘴边,面对哥伦比亚、墨西哥之类的美洲土着国家时,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话说多了,万一国内民情高涨,在没有做好备战准备之前,与英国、法国、德国之类的大国,打了起来,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海地危机逐步平息,而在美国内部,扩军备战的声音则越来越大,受到英、法、德三国刺激。以及向南美洲扩张,面临汉国反击的可能威胁情况下,美国政府以少有的高效,陆续批准了数项涉及陆军、海军军事扩张的提案,也是从1892年10月份开始,美国国内扩军速度陡然加快,大量有关陆海军的军备订单,流向各个军工企业,美国国内的军事工业,也由此提前进入扩张阶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