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矛盾丛生”
思念,是一只养熟的信鸽,无论放飞多么长的时间和距离总能飞回原处。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自从舒尔哈齐和多尔衮联手重建新八旗以后,为避免新八旗的力量过于分散,原本驻扎于朗香行省境内各郡的两红旗和两白旗,将他们的驻扎地迁移到了两黄旗所在的行省首府附近。
在多尔衮全力支持下组建起来的两蓝旗,自然不会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正蓝旗的杜度贝勒和镶蓝旗的尼堪贝勒,表面上是大权在握的旗主贝勒,实际上却只能调动他们麾下的一半骑兵。
正蓝旗的两万骑兵中,有一万是掌控在都统阿济格贝勒手中的,镶蓝旗的两万骑兵中,也有一万是掌控在都统多铎贝勒手中的;而阿济格和多铎,又是多尔衮的亲兄和亲弟。
作为褚英的儿子,杜度和尼堪对帮他们坐上旗主贝勒之位的十四叔多尔衮,却是没有什么排斥和仇恨;毕竟,当初逼死褚英的,是他们的二叔代善和八叔皇太极,以及位高权重的五大臣。
相比于和他们血缘关系更亲近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位叔父,与他们联系并不密切的舒尔哈齐、穆尔哈齐两位叔爷,他们显然更愿意信任前者,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
这样一来,在新八旗中,仅真心拥护多尔衮的就有三旗之多,分别是多尔衮自己的正黄旗、杜度和尼堪兄弟的两蓝旗;事实上,这三旗的骑兵数量,已然占据了新八旗骑兵总数的二分之一!
舒尔哈齐的镶黄旗、穆尔哈齐和乌尔古岱的两红旗、索尔果和苏巴海的两白旗,这五旗的骑兵数量加起来才堪堪达到十万;因为索尔果的正白旗意图越过星月河受挫,骑兵数量已不足两万。
就算是有穆尔哈齐调拨给索尔果的一批后备援军,索尔果的正白旗都没有恢复到满编状态;本来索尔果还想再向穆尔哈齐索要一些援军的,但新八旗的建立,改变了索尔果的想法。
从血缘氏族的角度来说,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同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是建州女真最强家族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份子;多尔衮、阿济格、多铎、杜度、尼堪,又尽皆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嫡系成员。
如果努尔哈赤没有骤然身亡的话,那么舒尔哈齐两兄弟、多尔衮三兄弟、杜度两兄弟,这爱新觉罗家族的三代人,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但努尔哈赤的中毒身亡,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自皇太极登上建州女真可汗之位以来,以舒尔哈齐和多尔衮为核心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亲密和团结;而这,恰恰又引起了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的忌惮。
镶红旗的旗主乌尔古岱贝勒,不仅是舒尔哈齐的儿女亲家,更是他的生死之交;但在权力与爱新觉罗家族的强势面前,就算乌尔古岱没有害舒尔哈齐之心,那他也不可能没有防舒尔哈齐之意。
多尔衮等人没有率军来到朗香行省之前,舒尔哈齐的镶黄旗和穆尔哈齐的正黄旗,虽然骑兵质量要比镶红旗、两白旗强上一筹,但质量上的优势明显不足以对后三旗形成碾压之势。
等到多尔衮等人率军来到朗香行省以后,新八旗中由爱新觉罗家族嫡系成员担任旗主贝勒的已有五旗十四万骑兵,且新八旗最精锐的骑兵,全部都在这五旗中。
这种时候,本旗骑兵数量和质量皆是不变的乌尔古岱,还敢与自己的亲家太过亲密吗?随着新八旗的重建,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谁不对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忌惮万分?
乌尔古岱三人有没有杞人忧天,暂时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新八旗内部有矛盾却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的;若不是有矛盾,首府外围那么大,何至于新八旗分成三支部队驻扎于三面呢?
自朗香行省北方米卢斯行省而来的多尔衮一行人,统帅着正黄旗和两蓝旗共计三旗,驻扎于朗香郡城北面;原就驻扎于东面的镶黄旗和驻扎于西面的正红旗,合兵驻扎于朗香郡城南面。
最后赶来朗香郡城的镶红旗和两白旗,则是颇为默契的齐聚于朗香郡城东面;为什么一直矛盾重重的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竟愿意合兵一处,而不和自己曾经的盟友驻扎在一起?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新觉罗家族在新八旗中过于强大的实力,逼着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不得不联手自保;否则的话,谁又能保证,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不会对他们下手呢?
事实上,此时的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还真没有对乌尔古岱等三人下手的意思;要知道,他们与多尔衮等人的关系充其量也只是合作而已,血缘的纽带作用可取代不了切实的利益分配。
无奈的是,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一时之间又难以向乌尔古岱等人解释;不是他们不愿意解释,而是他们知道即便自己费尽心思的去解释,乌尔古岱等人也不可能相信。
新八旗的二十四万大军,泾渭分明的驻扎于首府城外三面后,朗香城内的驻军,则由各旗共同派驻;经过八位旗主贝勒的几番商议,他们决定每旗派出一名参领,率领本部常驻于朗香城内。
一名佐领统领一个牛录三百名本旗骑兵,一名参领下辖五个牛录,即一千五百名本旗骑兵;新八旗每一旗出一千五百名骑兵,朗香城内的驻军总数,就达到了一万两千之众。
被八旗占领军掠夺过数次的朗香郡城,早已经不是当初繁花似锦的那座郡城,而是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郡城;就这么一座总人口只剩下不到十万的城市内,竟然驻扎着一万两千的八旗骑兵!
过于密集的驻军数量,必然会导致隶属于不同旗下的驻军之间,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矛盾;尤其是自认为自己是主人的镶红旗和两白旗,与初来驾到的正黄旗和两蓝旗,更是屡次爆发冲突。
若不是多尔衮、乌尔古岱等旗主贝勒,给各自麾下的驻军参领下了禁止内部械斗的死命令,说不定他们两军之间的冲突早就演变成厮杀了;就算是这样,两军之间的矛盾还是越积越多。
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正黄旗和两蓝旗的将士们,只要巡逻路上看到镶红旗和两白旗的将士,就会直接冲上去堵路;不甘示弱的镶红旗和两白旗将士们,自然是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对方。
空荡荡的朗香郡城,几乎成了这六旗将士们互相堵路的‘战场’,每天城内各处都在上演着各种形式的堵路大战;至于夹在中间两头劝说的镶黄旗和正红旗将士,反倒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存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自从舒尔哈齐和多尔衮联手重建新八旗以后,为避免新八旗的力量过于分散,原本驻扎于朗香行省境内各郡的两红旗和两白旗,将他们的驻扎地迁移到了两黄旗所在的行省首府附近。
在多尔衮全力支持下组建起来的两蓝旗,自然不会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正蓝旗的杜度贝勒和镶蓝旗的尼堪贝勒,表面上是大权在握的旗主贝勒,实际上却只能调动他们麾下的一半骑兵。
正蓝旗的两万骑兵中,有一万是掌控在都统阿济格贝勒手中的,镶蓝旗的两万骑兵中,也有一万是掌控在都统多铎贝勒手中的;而阿济格和多铎,又是多尔衮的亲兄和亲弟。
作为褚英的儿子,杜度和尼堪对帮他们坐上旗主贝勒之位的十四叔多尔衮,却是没有什么排斥和仇恨;毕竟,当初逼死褚英的,是他们的二叔代善和八叔皇太极,以及位高权重的五大臣。
相比于和他们血缘关系更亲近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位叔父,与他们联系并不密切的舒尔哈齐、穆尔哈齐两位叔爷,他们显然更愿意信任前者,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
这样一来,在新八旗中,仅真心拥护多尔衮的就有三旗之多,分别是多尔衮自己的正黄旗、杜度和尼堪兄弟的两蓝旗;事实上,这三旗的骑兵数量,已然占据了新八旗骑兵总数的二分之一!
舒尔哈齐的镶黄旗、穆尔哈齐和乌尔古岱的两红旗、索尔果和苏巴海的两白旗,这五旗的骑兵数量加起来才堪堪达到十万;因为索尔果的正白旗意图越过星月河受挫,骑兵数量已不足两万。
就算是有穆尔哈齐调拨给索尔果的一批后备援军,索尔果的正白旗都没有恢复到满编状态;本来索尔果还想再向穆尔哈齐索要一些援军的,但新八旗的建立,改变了索尔果的想法。
从血缘氏族的角度来说,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同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是建州女真最强家族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份子;多尔衮、阿济格、多铎、杜度、尼堪,又尽皆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嫡系成员。
如果努尔哈赤没有骤然身亡的话,那么舒尔哈齐两兄弟、多尔衮三兄弟、杜度两兄弟,这爱新觉罗家族的三代人,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但努尔哈赤的中毒身亡,让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自皇太极登上建州女真可汗之位以来,以舒尔哈齐和多尔衮为核心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亲密和团结;而这,恰恰又引起了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的忌惮。
镶红旗的旗主乌尔古岱贝勒,不仅是舒尔哈齐的儿女亲家,更是他的生死之交;但在权力与爱新觉罗家族的强势面前,就算乌尔古岱没有害舒尔哈齐之心,那他也不可能没有防舒尔哈齐之意。
多尔衮等人没有率军来到朗香行省之前,舒尔哈齐的镶黄旗和穆尔哈齐的正黄旗,虽然骑兵质量要比镶红旗、两白旗强上一筹,但质量上的优势明显不足以对后三旗形成碾压之势。
等到多尔衮等人率军来到朗香行省以后,新八旗中由爱新觉罗家族嫡系成员担任旗主贝勒的已有五旗十四万骑兵,且新八旗最精锐的骑兵,全部都在这五旗中。
这种时候,本旗骑兵数量和质量皆是不变的乌尔古岱,还敢与自己的亲家太过亲密吗?随着新八旗的重建,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谁不对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忌惮万分?
乌尔古岱三人有没有杞人忧天,暂时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新八旗内部有矛盾却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的;若不是有矛盾,首府外围那么大,何至于新八旗分成三支部队驻扎于三面呢?
自朗香行省北方米卢斯行省而来的多尔衮一行人,统帅着正黄旗和两蓝旗共计三旗,驻扎于朗香郡城北面;原就驻扎于东面的镶黄旗和驻扎于西面的正红旗,合兵驻扎于朗香郡城南面。
最后赶来朗香郡城的镶红旗和两白旗,则是颇为默契的齐聚于朗香郡城东面;为什么一直矛盾重重的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竟愿意合兵一处,而不和自己曾经的盟友驻扎在一起?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新觉罗家族在新八旗中过于强大的实力,逼着乌尔古岱、索尔果、苏巴海三人不得不联手自保;否则的话,谁又能保证,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不会对他们下手呢?
事实上,此时的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还真没有对乌尔古岱等三人下手的意思;要知道,他们与多尔衮等人的关系充其量也只是合作而已,血缘的纽带作用可取代不了切实的利益分配。
无奈的是,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舒尔哈齐和穆尔哈齐一时之间又难以向乌尔古岱等人解释;不是他们不愿意解释,而是他们知道即便自己费尽心思的去解释,乌尔古岱等人也不可能相信。
新八旗的二十四万大军,泾渭分明的驻扎于首府城外三面后,朗香城内的驻军,则由各旗共同派驻;经过八位旗主贝勒的几番商议,他们决定每旗派出一名参领,率领本部常驻于朗香城内。
一名佐领统领一个牛录三百名本旗骑兵,一名参领下辖五个牛录,即一千五百名本旗骑兵;新八旗每一旗出一千五百名骑兵,朗香城内的驻军总数,就达到了一万两千之众。
被八旗占领军掠夺过数次的朗香郡城,早已经不是当初繁花似锦的那座郡城,而是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郡城;就这么一座总人口只剩下不到十万的城市内,竟然驻扎着一万两千的八旗骑兵!
过于密集的驻军数量,必然会导致隶属于不同旗下的驻军之间,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矛盾;尤其是自认为自己是主人的镶红旗和两白旗,与初来驾到的正黄旗和两蓝旗,更是屡次爆发冲突。
若不是多尔衮、乌尔古岱等旗主贝勒,给各自麾下的驻军参领下了禁止内部械斗的死命令,说不定他们两军之间的冲突早就演变成厮杀了;就算是这样,两军之间的矛盾还是越积越多。
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正黄旗和两蓝旗的将士们,只要巡逻路上看到镶红旗和两白旗的将士,就会直接冲上去堵路;不甘示弱的镶红旗和两白旗将士们,自然是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对方。
空荡荡的朗香郡城,几乎成了这六旗将士们互相堵路的‘战场’,每天城内各处都在上演着各种形式的堵路大战;至于夹在中间两头劝说的镶黄旗和正红旗将士,反倒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存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