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八百里河畔大山
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这两种制度说不上哪个就比哪个较好些。
因为本质上两者都是家天下的表现方式之一。
当然只是血缘亲疏程度不同,父子相对于兄弟血缘关系,父子自然是更亲近一些。
吕荼对于兄死弟及的这种继承制度没有什么坏感,但也没有什么好感。
没有坏感是因为兄死弟及不会造成因为国主年幼而大权旁落,处事不明。
没有好感是因为这种制度会造成宗法的混乱,会给旁支野心,导致朝堂动乱,甚至是兵戈相向,兄弟相残。
被自己吞灭,才过去没多少年的吴国就是例子,弟杀兄,兄杀弟,杀到最后国家疲弱,被自己所灭。
这些年有臣子建议过吕荼实行分封诸王子,吕荼一直没有同意,其中的原因就在这。
不是他不知道裂土分封对于当前的时势是最好的选择,而是他怕,怕自己死后,诸子为了那个位子,学着大明王朝的朱棣起兵造反,最后闹的国家衰落几十年。
若是国家衰落几十年,那大齐一统天下将会是在什么时候?会不会中道崩殂,遥遥无期?
所以他没有分封,当然这些话他是没有说的,他堵众人的嘴的理由是“分封是一定的,但是天下尚未一统,分封为时过早。”
堵住众人的嘴后,吕荼私下里便开始带着众儿女的嫡子们在外游历起来,其目的就是着重培养第三代。
诸王子王孙无忧无虑闹的欢快,吕荼此时和东门无泽,张孟谈,还有一些乡老地方绅士等人边在竹林溪水慢走,边叙着话。
众人所说的无非是最近的天下局势还有齐国哪里出现了的趣闻。
天下局势,韩国韩不信死在了赵国战场上后,王太子韩庚即位,韩庚为父报仇,继续和赵国作战,战争打了十一年,最近两国方才相和,重新缔结了盟约。
按常理讲,韩国是没有能力和赵国厮杀到如今程度的。因为韩国没有赵国的人才多,只是韩庚是位能人,他虽然没有名臣名将的辅佐,但他有最强横的攻击和防御武器,弓弩和新剑。
这种弓弩都是重型弓弩,比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所使用的弓弩不相上下。新剑,韩国的剑,他的锋利程度和齐国新剑差不多,但比齐国的还要轻些。
所以在正面战场上韩国一直占据优势,而这也是两国厮杀到如今才结束的根本原因。
实力的对衡,让他们看清了彼此想要吞掉对方都是不可能的。当然还有个外在原因,那就是秦国东进了,就在韩国和赵国缔结盟约的前三个月,秦国突然出兵进攻魏国的西河之地。
因为是偷袭,魏国西河的守军全部战死,西河落入秦国人手中,等魏国的国君魏驹反应过来,派大军前去阻击秦军时,秦军主力已经稳稳扎根在了河东郡,白国的附近。
魏国上下大惊失色,派刚休养好身体的老国相王诩出山,王诩却拒绝了,他举荐了太子的夫子少师项橐,魏驹遂命项橐为大将军将,率上中下三军共十五万大军,前去王屋山和魏军残部会师,反击秦军的入侵。
白国的白长腿得知秦魏两国对峙在自己的家门口,也是吓了一跳,现在的白国虽然在齐国的暗自扶持下和自身的努力与当年相比是强大了不少,只是面对动不动就数十万军队对峙的庞然大物秦国和魏国而言她国的实力就是山下的一小块鹅软石。
白长腿她只能号令全国上下加强警备,同时发信鹰给吕荼,让他出面。
齐国朝堂很快也给了反馈,让白长腿勿要惊疑,如果两国突然发起对白国的攻击,白国不需要对抗,全国直接逃至八百里河畔大山当中躲避便可,届时自然有齐国商人提供粮草以保证白国军民日常的所需。
白长腿看到了齐国的这个保证后,方才轻嘘了口气,为防止万一,她开始让老弱妇孺转移到吕梁山上。
所谓的吕梁山,其实就是齐国朝堂口中所说的“八百里河畔大山”。
因为吕荼和白国那奇怪的关系,所以她们身后所聚集的“八百里河畔大山”被白国人称呼为吕梁山,以此表达对吕荼的“爱”意。
吕荼也没有想到原来后世出名的吕梁山,它的名字由来还和自己有关系,当真令人感叹,因缘际会,造化神奇。
魏国和秦国的拉锯战开始了,魏国是不可能放弃河东郡土地的,也更不可能放弃西河这块战略土地的,而秦国呢,还不容易拿下西河,突破大河防线,进入古临汾盆地,只要夺下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关隘,秦军将睥睨中原,正式参与争夺天下的大格局当中。所以秦军是不可能退去的。
相反,当秦国得知秦军已经稳稳的扎根在了河东之地,整个秦国一片沸腾,秦国朝堂一致同意,派更多的大军东进,此刻秦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过古黄河,向临汾盆地增兵。
魏国也是如此,项橐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秦军,他也招架不住了,只能求援。魏驹根本考虑都没考虑,在通国之内征兵,其兵员也是在不同的向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关隘挺进。
两国近乎六十万人的拼杀,引起周围国家和地区极其的震动,特别是盘踞在巴地的楚国,秦岭以南的蜀国,还有霸占了“中条”“洛尹”“伏牛”“三涂”“崤函”“熊耳”等等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古河南中西部山川的陆浑戎。
陆浑戎按正常的历史进程应该是在公元前五百二十五年左右被晋国的大将屠蒯所灭,其国君也应该南逃到楚国,但是因为吕荼的出现,历史进程错乱,所以陆浑戎并没有被剿灭,反而乘着周王室颓败,三晋内乱,秦楚危机,向外扩张,占据了几乎整个河南中西部的山川。
魏国虽然南下霸占了周天子的地盘,但是由于名声太臭,周围国家敌视,再加上自建国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外战争,所以对盘踞在国内山上的陆浑戎,魏国也没有腾出手来去对付,只能默认这种潜规则:只要陆浑戎不下山,魏国就和陆浑戎相安无事。
这也是陆浑戎壮大的原因之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因为本质上两者都是家天下的表现方式之一。
当然只是血缘亲疏程度不同,父子相对于兄弟血缘关系,父子自然是更亲近一些。
吕荼对于兄死弟及的这种继承制度没有什么坏感,但也没有什么好感。
没有坏感是因为兄死弟及不会造成因为国主年幼而大权旁落,处事不明。
没有好感是因为这种制度会造成宗法的混乱,会给旁支野心,导致朝堂动乱,甚至是兵戈相向,兄弟相残。
被自己吞灭,才过去没多少年的吴国就是例子,弟杀兄,兄杀弟,杀到最后国家疲弱,被自己所灭。
这些年有臣子建议过吕荼实行分封诸王子,吕荼一直没有同意,其中的原因就在这。
不是他不知道裂土分封对于当前的时势是最好的选择,而是他怕,怕自己死后,诸子为了那个位子,学着大明王朝的朱棣起兵造反,最后闹的国家衰落几十年。
若是国家衰落几十年,那大齐一统天下将会是在什么时候?会不会中道崩殂,遥遥无期?
所以他没有分封,当然这些话他是没有说的,他堵众人的嘴的理由是“分封是一定的,但是天下尚未一统,分封为时过早。”
堵住众人的嘴后,吕荼私下里便开始带着众儿女的嫡子们在外游历起来,其目的就是着重培养第三代。
诸王子王孙无忧无虑闹的欢快,吕荼此时和东门无泽,张孟谈,还有一些乡老地方绅士等人边在竹林溪水慢走,边叙着话。
众人所说的无非是最近的天下局势还有齐国哪里出现了的趣闻。
天下局势,韩国韩不信死在了赵国战场上后,王太子韩庚即位,韩庚为父报仇,继续和赵国作战,战争打了十一年,最近两国方才相和,重新缔结了盟约。
按常理讲,韩国是没有能力和赵国厮杀到如今程度的。因为韩国没有赵国的人才多,只是韩庚是位能人,他虽然没有名臣名将的辅佐,但他有最强横的攻击和防御武器,弓弩和新剑。
这种弓弩都是重型弓弩,比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所使用的弓弩不相上下。新剑,韩国的剑,他的锋利程度和齐国新剑差不多,但比齐国的还要轻些。
所以在正面战场上韩国一直占据优势,而这也是两国厮杀到如今才结束的根本原因。
实力的对衡,让他们看清了彼此想要吞掉对方都是不可能的。当然还有个外在原因,那就是秦国东进了,就在韩国和赵国缔结盟约的前三个月,秦国突然出兵进攻魏国的西河之地。
因为是偷袭,魏国西河的守军全部战死,西河落入秦国人手中,等魏国的国君魏驹反应过来,派大军前去阻击秦军时,秦军主力已经稳稳扎根在了河东郡,白国的附近。
魏国上下大惊失色,派刚休养好身体的老国相王诩出山,王诩却拒绝了,他举荐了太子的夫子少师项橐,魏驹遂命项橐为大将军将,率上中下三军共十五万大军,前去王屋山和魏军残部会师,反击秦军的入侵。
白国的白长腿得知秦魏两国对峙在自己的家门口,也是吓了一跳,现在的白国虽然在齐国的暗自扶持下和自身的努力与当年相比是强大了不少,只是面对动不动就数十万军队对峙的庞然大物秦国和魏国而言她国的实力就是山下的一小块鹅软石。
白长腿她只能号令全国上下加强警备,同时发信鹰给吕荼,让他出面。
齐国朝堂很快也给了反馈,让白长腿勿要惊疑,如果两国突然发起对白国的攻击,白国不需要对抗,全国直接逃至八百里河畔大山当中躲避便可,届时自然有齐国商人提供粮草以保证白国军民日常的所需。
白长腿看到了齐国的这个保证后,方才轻嘘了口气,为防止万一,她开始让老弱妇孺转移到吕梁山上。
所谓的吕梁山,其实就是齐国朝堂口中所说的“八百里河畔大山”。
因为吕荼和白国那奇怪的关系,所以她们身后所聚集的“八百里河畔大山”被白国人称呼为吕梁山,以此表达对吕荼的“爱”意。
吕荼也没有想到原来后世出名的吕梁山,它的名字由来还和自己有关系,当真令人感叹,因缘际会,造化神奇。
魏国和秦国的拉锯战开始了,魏国是不可能放弃河东郡土地的,也更不可能放弃西河这块战略土地的,而秦国呢,还不容易拿下西河,突破大河防线,进入古临汾盆地,只要夺下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关隘,秦军将睥睨中原,正式参与争夺天下的大格局当中。所以秦军是不可能退去的。
相反,当秦国得知秦军已经稳稳的扎根在了河东之地,整个秦国一片沸腾,秦国朝堂一致同意,派更多的大军东进,此刻秦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过古黄河,向临汾盆地增兵。
魏国也是如此,项橐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秦军,他也招架不住了,只能求援。魏驹根本考虑都没考虑,在通国之内征兵,其兵员也是在不同的向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关隘挺进。
两国近乎六十万人的拼杀,引起周围国家和地区极其的震动,特别是盘踞在巴地的楚国,秦岭以南的蜀国,还有霸占了“中条”“洛尹”“伏牛”“三涂”“崤函”“熊耳”等等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古河南中西部山川的陆浑戎。
陆浑戎按正常的历史进程应该是在公元前五百二十五年左右被晋国的大将屠蒯所灭,其国君也应该南逃到楚国,但是因为吕荼的出现,历史进程错乱,所以陆浑戎并没有被剿灭,反而乘着周王室颓败,三晋内乱,秦楚危机,向外扩张,占据了几乎整个河南中西部的山川。
魏国虽然南下霸占了周天子的地盘,但是由于名声太臭,周围国家敌视,再加上自建国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外战争,所以对盘踞在国内山上的陆浑戎,魏国也没有腾出手来去对付,只能默认这种潜规则:只要陆浑戎不下山,魏国就和陆浑戎相安无事。
这也是陆浑戎壮大的原因之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