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众筹
三千贯钱,对于青龙寺来说,也不少了。老和尚在犹豫,张超却不想自己的这开门第一单跑掉。
“大师,其实呢,我有一个建议。贵寺印刷这批经书,并不需要你们出一文钱。”
听到有便宜占,老和尚居然马上笑了。哎哟,高僧也有心境不稳的时候啊。
“大师可以众筹!”
“众筹?”老和尚对这个词很陌生,但又似乎觉得听明白了一些,众筹,众人筹集的意思吗。
张超也确实说的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在后世不算什么新鲜招数。张超后世时就曾经也去寺院游玩过,也烧过香。每次都会碰到寺里赠送香客们一些经书,多是些普及性的佛经以及一些寺庙介绍的小册子。
免费的。
后来张超知道,原来这些佛经都是由寺里的信众弟子们捐资印刷,然后给寺里免费发给香客游人们的,这也算是一种‘修行’。
因此现在张超就教老和尚,青龙寺也可以搞一次众筹。把印刷经书这件事情公开宣扬,告诉所有的信众,然后请这些信众筹钱。比如定一个目标,专门为印经书筹集三千贯钱。这笔钱不做他用,只为印经书。而且经书印好之后,会赠送给捐钱的信众。
寺里不花一文钱,众筹三千贯,然后从张家书坊印三千本经书。
“要筹集三千贯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很多信众筹集,到时经书只有一千本,如何能分给每个筹钱信众一部?”老和尚马上找到了张超的漏洞。
他对于众筹印经书,还是挺有兴趣的。毕竟就算佛经送给了信众,可也是宣扬了佛法。但张超这方法不妥,一部书得三贯,只有一千本,如何每个筹钱送一部?不能做到,到时岂不是有损寺庙声名。
张超想了想,马上想到一个补救的办法。
“我有一个办法,可解决这个问题。青龙寺可以再印刷一篇般若心经,到时给每个信众都免费发一篇,至于那法华经,则可由有缘人请回家修行。”
般若心经,是日常念诵的经,字数很少,加上十八字咒语也才二百六十个字。张超完全可以开个大点的雕版,弄成可以折叠的双开样式,一个版就能搞定了。
这个只要一个雕板,印起来方便,成本也低。
其实张超印刷的成本很低,他计算过自己的成本。
如今手抄书一卷,一般价格是一千文。一卷书,大约有近万字,抄一万字一千钱,相当于十字一钱,挺昂贵的。
在隋朝和唐初,朝廷都几次征收民间的藏书,给出的价格也是千字一卷。
长安城里有一个相当有名的老抄书人,他一天能抄五卷,赚五千文,日子过的挺潇洒的。
但张超的印刷成本低的多,如他给青龙寺印法华经,只要是千本起印,那么实际上一卷也就成本七八十钱左右,七卷,也就是五六百钱。
就算一卷百钱,都还很有赚头。
不过张超给老和尚开价是六文钱一页。
正常排版是一版九行,每行十八字,一页一百六十二字,一钱二十七字。
一钱二十七字,比较起手抄一钱十字,便宜了许多。但印刷一文钱能印一百一二十字,他赚了三四倍。
毕竟这是如今头一家印刷坊,张超不需要盯着同行看,他只要盯着那些抄书人的价格就行了。不过因为抄书人比较灵活,一卷两卷都能抄,因此最后张超把价格定到了一页六文。
当然印书也有很大优势,就是量大的时候,快速、准确,且印刷比较精美。雕版再花时间,可总体上印刷还是比较抄写快多了。
“只要一千份起,般若心经我们只收十文一份。多印一千,减一文,最高可减两文。”
上限减两文,也才一钱四十字,但增印一千份,增加的成本却不多,雕版是能反复使用的,这块的成本节约了下来,其实增印一千份两千份,书坊利润反而比较第一个千份还赚钱。
张超很会为客户着想,客户得到好处,当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信众参与众筹印经书,钱筹到需要数量后,就委托书坊印刷经书。经书印刷出来后,到时每个信众都能免费领取一份般若心经,而众筹的信众捐资最多的一千人或者五百人可以获得一本寺院赠送的法华经。
另五百本,也可以赠送给每月捐赠香油钱比较多的信众。
或者,可以让信众直接请回去。当然,请经得要钱,不需要明码标众卖书,但可以换个名目,比如说捐赠多少香油钱就送经书一本。反正,寺里也没少做这种事情,比如那些小院子一样,给钱就能住,但不说是房钱,而是香油钱。
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张超可是很上心的。
找上千个读书人买书可能不容易,但要找上千个信佛的信众就太容易了。哪怕是那些老太婆小娘子等妇人,就算是一个字不识,可只要是寺里请回来的经,她们肯定会好好收着的。
有机会请经回家,她们肯定很大方。
一千本法华经要三千贯,一本三贯。可一张般若心经才十文钱,印一千张才十贯,印一万张还能每张减两文,不过八十贯。
信众众筹印经书,如果寺里真的只拿出五百部来送给信众,剩下五百部不论是给以后那些捐赠香油多的信众,还是直接让信众捐香油请回家,都是不错的想法。老和尚听了,面上笑容更盛了。
“大师,发起这个众筹,还有一个好处啊,就是能造势。到时寺里有意的宣扬一下,岂不是全长安城都知道了青龙寺的这个大手笔?以后寺庙的香火肯定更盛的!”
张超笑着说道,其实他想的是,如果青龙寺这次好好炒作一下,不但青龙寺能火,他张家书坊也一样能跟着火啊。到时做完青龙寺这一单,他正好乘势去找其它长安大寺接着做印经书的生意啊。
老和尚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是觉得张超的这个计划不错。
“先印般若心经一万份。”
“一万份,最优惠价八万钱,十天后交货。”张超笑着回道,这个只要一个版,张超就算多雕几个版,成本也不高。让马周花一天时间写稿,然后柯八爷两天雕好一个版,剩下还有七天,印一万份完全没问题。
老和尚没打算马上就决定印法华经,他打算先让张超把一万份般若心经印好送来。到时他看看效果,若确实又快又好,那么他到时再好好筹划下这个众筹印经大会。如张超说的那样,要办成一个大会,盛会。让青龙寺名声更大,吸引更多的信众,当然也是为了能够成功的筹到印书的钱。
张超也不心急,今天拿到般若心经的订单,就算成功了大半。只要十天后,他把般若心经交给青龙寺,相信他们定会被这印刷的佛经而惊叹满意的。
让人手抄,二百多字的般若心经得二十六七文钱,但张家书坊印刷,才八文钱一张。印刷不到抄写的三分之一,而且一万份,若让人抄,寻常人一天抄一两万字,得几百人抄一天,或者几十人抄十天。
找几十个抄书人抄上十天,可没有请张家书坊印刷来的简单方便。
和老和尚高兴的告别,张超到了竹月轩,接了崔莺莺去了务本坊。
“这就是我们在长安的家。”
张超指着那处装饰一新,十分豪气的大宅子道。
“好漂亮的宅子。”崔莺莺站在大宅门前,都有些不敢相信,这宅子简直比崔家的那套宅子还大还漂亮。
一进门,宅子里的仆佣丫环们就都过来迎接,崔莺莺点了点头。目光重点在那些年青的丫头里打量了一圈,年青丫头不少,但姿色都很一般,她相信丈夫就算在外金屋藏娇也不会藏这样姿色的,放心不少。
“你喜欢这宅子吗?”
“喜欢!”
崔莺莺十分喜欢这宅子,这宅子比较起灞上的院子,不知道大了多少。她尤其是喜欢这里的布局,两栋主楼,长廓连接。
后面还有一个花园。
“花园里还有葡萄架和秋千。”张超笑着牵着她的手,一起往后花园走去。
“这真的是我们的家吗?”崔莺莺惊喜万分。
“当然,当初我一见之下,就喜欢上了这里,我知道你肯定也会喜欢这里的,过年前,一直在装修。本来打算等装修好了,就带你来,给你个惊喜的。现在晚了这么久才告诉你。”
“三郎,我好高兴。”
到了秋千架前,崔莺莺扫去上面的雪,就坐在上面。张超轻轻的推了几下,崔莺莺孩子般高兴的荡着秋千。
以前在崔府的时候,母亲刚去世,父亲再娶,崔莺莺时常一人孤独的坐在后院荡秋千。
“三郎,这宅子花了多少钱?”
“三千贯。”
“买贵了,如果讲下价,两千七八百贯就能买下来。装修也花了不少钱吧?”
“其实也没多少,反正你喜欢就好。”
崔莺莺抓住张超的手,问,“这前后花了三千多贯,可你却没跟我要过一文钱,三郎,你这钱哪来的,莫非就是私房钱?还有多少?”
张超摇头苦笑,“我真没私房钱,这三千多贯我都是借处默他们的,不信,你回头可以问他们。”
“我信。”崔莺莺笑着回道,“以后你要用钱,直接找我要就行,何必去找别人借!”(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大师,其实呢,我有一个建议。贵寺印刷这批经书,并不需要你们出一文钱。”
听到有便宜占,老和尚居然马上笑了。哎哟,高僧也有心境不稳的时候啊。
“大师可以众筹!”
“众筹?”老和尚对这个词很陌生,但又似乎觉得听明白了一些,众筹,众人筹集的意思吗。
张超也确实说的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在后世不算什么新鲜招数。张超后世时就曾经也去寺院游玩过,也烧过香。每次都会碰到寺里赠送香客们一些经书,多是些普及性的佛经以及一些寺庙介绍的小册子。
免费的。
后来张超知道,原来这些佛经都是由寺里的信众弟子们捐资印刷,然后给寺里免费发给香客游人们的,这也算是一种‘修行’。
因此现在张超就教老和尚,青龙寺也可以搞一次众筹。把印刷经书这件事情公开宣扬,告诉所有的信众,然后请这些信众筹钱。比如定一个目标,专门为印经书筹集三千贯钱。这笔钱不做他用,只为印经书。而且经书印好之后,会赠送给捐钱的信众。
寺里不花一文钱,众筹三千贯,然后从张家书坊印三千本经书。
“要筹集三千贯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很多信众筹集,到时经书只有一千本,如何能分给每个筹钱信众一部?”老和尚马上找到了张超的漏洞。
他对于众筹印经书,还是挺有兴趣的。毕竟就算佛经送给了信众,可也是宣扬了佛法。但张超这方法不妥,一部书得三贯,只有一千本,如何每个筹钱送一部?不能做到,到时岂不是有损寺庙声名。
张超想了想,马上想到一个补救的办法。
“我有一个办法,可解决这个问题。青龙寺可以再印刷一篇般若心经,到时给每个信众都免费发一篇,至于那法华经,则可由有缘人请回家修行。”
般若心经,是日常念诵的经,字数很少,加上十八字咒语也才二百六十个字。张超完全可以开个大点的雕版,弄成可以折叠的双开样式,一个版就能搞定了。
这个只要一个雕板,印起来方便,成本也低。
其实张超印刷的成本很低,他计算过自己的成本。
如今手抄书一卷,一般价格是一千文。一卷书,大约有近万字,抄一万字一千钱,相当于十字一钱,挺昂贵的。
在隋朝和唐初,朝廷都几次征收民间的藏书,给出的价格也是千字一卷。
长安城里有一个相当有名的老抄书人,他一天能抄五卷,赚五千文,日子过的挺潇洒的。
但张超的印刷成本低的多,如他给青龙寺印法华经,只要是千本起印,那么实际上一卷也就成本七八十钱左右,七卷,也就是五六百钱。
就算一卷百钱,都还很有赚头。
不过张超给老和尚开价是六文钱一页。
正常排版是一版九行,每行十八字,一页一百六十二字,一钱二十七字。
一钱二十七字,比较起手抄一钱十字,便宜了许多。但印刷一文钱能印一百一二十字,他赚了三四倍。
毕竟这是如今头一家印刷坊,张超不需要盯着同行看,他只要盯着那些抄书人的价格就行了。不过因为抄书人比较灵活,一卷两卷都能抄,因此最后张超把价格定到了一页六文。
当然印书也有很大优势,就是量大的时候,快速、准确,且印刷比较精美。雕版再花时间,可总体上印刷还是比较抄写快多了。
“只要一千份起,般若心经我们只收十文一份。多印一千,减一文,最高可减两文。”
上限减两文,也才一钱四十字,但增印一千份,增加的成本却不多,雕版是能反复使用的,这块的成本节约了下来,其实增印一千份两千份,书坊利润反而比较第一个千份还赚钱。
张超很会为客户着想,客户得到好处,当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信众参与众筹印经书,钱筹到需要数量后,就委托书坊印刷经书。经书印刷出来后,到时每个信众都能免费领取一份般若心经,而众筹的信众捐资最多的一千人或者五百人可以获得一本寺院赠送的法华经。
另五百本,也可以赠送给每月捐赠香油钱比较多的信众。
或者,可以让信众直接请回去。当然,请经得要钱,不需要明码标众卖书,但可以换个名目,比如说捐赠多少香油钱就送经书一本。反正,寺里也没少做这种事情,比如那些小院子一样,给钱就能住,但不说是房钱,而是香油钱。
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张超可是很上心的。
找上千个读书人买书可能不容易,但要找上千个信佛的信众就太容易了。哪怕是那些老太婆小娘子等妇人,就算是一个字不识,可只要是寺里请回来的经,她们肯定会好好收着的。
有机会请经回家,她们肯定很大方。
一千本法华经要三千贯,一本三贯。可一张般若心经才十文钱,印一千张才十贯,印一万张还能每张减两文,不过八十贯。
信众众筹印经书,如果寺里真的只拿出五百部来送给信众,剩下五百部不论是给以后那些捐赠香油多的信众,还是直接让信众捐香油请回家,都是不错的想法。老和尚听了,面上笑容更盛了。
“大师,发起这个众筹,还有一个好处啊,就是能造势。到时寺里有意的宣扬一下,岂不是全长安城都知道了青龙寺的这个大手笔?以后寺庙的香火肯定更盛的!”
张超笑着说道,其实他想的是,如果青龙寺这次好好炒作一下,不但青龙寺能火,他张家书坊也一样能跟着火啊。到时做完青龙寺这一单,他正好乘势去找其它长安大寺接着做印经书的生意啊。
老和尚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是觉得张超的这个计划不错。
“先印般若心经一万份。”
“一万份,最优惠价八万钱,十天后交货。”张超笑着回道,这个只要一个版,张超就算多雕几个版,成本也不高。让马周花一天时间写稿,然后柯八爷两天雕好一个版,剩下还有七天,印一万份完全没问题。
老和尚没打算马上就决定印法华经,他打算先让张超把一万份般若心经印好送来。到时他看看效果,若确实又快又好,那么他到时再好好筹划下这个众筹印经大会。如张超说的那样,要办成一个大会,盛会。让青龙寺名声更大,吸引更多的信众,当然也是为了能够成功的筹到印书的钱。
张超也不心急,今天拿到般若心经的订单,就算成功了大半。只要十天后,他把般若心经交给青龙寺,相信他们定会被这印刷的佛经而惊叹满意的。
让人手抄,二百多字的般若心经得二十六七文钱,但张家书坊印刷,才八文钱一张。印刷不到抄写的三分之一,而且一万份,若让人抄,寻常人一天抄一两万字,得几百人抄一天,或者几十人抄十天。
找几十个抄书人抄上十天,可没有请张家书坊印刷来的简单方便。
和老和尚高兴的告别,张超到了竹月轩,接了崔莺莺去了务本坊。
“这就是我们在长安的家。”
张超指着那处装饰一新,十分豪气的大宅子道。
“好漂亮的宅子。”崔莺莺站在大宅门前,都有些不敢相信,这宅子简直比崔家的那套宅子还大还漂亮。
一进门,宅子里的仆佣丫环们就都过来迎接,崔莺莺点了点头。目光重点在那些年青的丫头里打量了一圈,年青丫头不少,但姿色都很一般,她相信丈夫就算在外金屋藏娇也不会藏这样姿色的,放心不少。
“你喜欢这宅子吗?”
“喜欢!”
崔莺莺十分喜欢这宅子,这宅子比较起灞上的院子,不知道大了多少。她尤其是喜欢这里的布局,两栋主楼,长廓连接。
后面还有一个花园。
“花园里还有葡萄架和秋千。”张超笑着牵着她的手,一起往后花园走去。
“这真的是我们的家吗?”崔莺莺惊喜万分。
“当然,当初我一见之下,就喜欢上了这里,我知道你肯定也会喜欢这里的,过年前,一直在装修。本来打算等装修好了,就带你来,给你个惊喜的。现在晚了这么久才告诉你。”
“三郎,我好高兴。”
到了秋千架前,崔莺莺扫去上面的雪,就坐在上面。张超轻轻的推了几下,崔莺莺孩子般高兴的荡着秋千。
以前在崔府的时候,母亲刚去世,父亲再娶,崔莺莺时常一人孤独的坐在后院荡秋千。
“三郎,这宅子花了多少钱?”
“三千贯。”
“买贵了,如果讲下价,两千七八百贯就能买下来。装修也花了不少钱吧?”
“其实也没多少,反正你喜欢就好。”
崔莺莺抓住张超的手,问,“这前后花了三千多贯,可你却没跟我要过一文钱,三郎,你这钱哪来的,莫非就是私房钱?还有多少?”
张超摇头苦笑,“我真没私房钱,这三千多贯我都是借处默他们的,不信,你回头可以问他们。”
“我信。”崔莺莺笑着回道,“以后你要用钱,直接找我要就行,何必去找别人借!”(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