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国恨家仇
陈龙把药抓回来煎好扶着陆良海服下,说也奇了赛神仙说得分毫不差,陆良海用过药昏沉沉睡了一觉出了身透汗,等醒过来人觉得精神多了,他把汗湿的衣裤换过下了地:“陈龙,你去东四牌楼买份京报回来。”
陈龙知道他的心思,眼下冯玉祥和张作霖正在打仗,前几天两艘日本军舰护卫着奉系军舰进入天津大沽口,炮轰冯玉祥的国民军至多人死伤,国民军被迫开炮自卫将日本军舰赶了出去,这件事日本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陆良海一直惦记着。陈龙答应一声转身出门,谁知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他就跑回来了。
“这么快,报纸呢?”
“没有报纸,有传单……”陈龙跑得气喘吁吁。
“什么传单?”
“外面游行的学生发的,满街都是人说是到政府请愿……”
“请愿?”
陆良海一把抓过传单,就见上面写着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下于1901年(辛丑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联合了英、美、法、意、荷、比、西一共八国公使,于三月十六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各国军舰此时已云集大沽口……
陆良海看得怒火中烧,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抓起棉袍套在身上:“走,出去看看!”
“少爷,你病还没好呢。”陈龙忙拦住他。
“放手,你不去我去。”陆良海将他一把甩开二话不说大步出了房门。
陈龙楞了一下忙追出去。两人到了大街上,游行的队伍早已过去了,就听北面人声鼎沸,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两个人紧赶慢赶才到铁狮子胡同[铁狮子胡同:现名为张自忠路]就见执政府的门口人山人海旗帜招展,
“驱逐八国公使!”
“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我们要见段祺瑞!”
“让我们进去!”
…………
数不清的青年学生和市民聚集在广场上愤怒地呼喊着。陆良海和陈龙热血沸腾分开人群奋力向前挤去,就在这时忽然响起激烈的枪声,大批军警从执政府的大门里冲出来,有的冲天鸣枪,有的挥舞着大刀和木棍凶狠地扑向手无寸铁的人群,转眼间一个又一个青年倒在了血泊之中。流行示威的队伍顿时乱了,人们一边反抗一边四散躲避。这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了,陆良海和陈龙一时楞在那里,只见一位学生打扮的女孩子双手捂着额头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鲜红的血水从她指缝间不断地涌出,显然是支持不住了,身子一歪栽倒在两个人面前,陆良海忙抢上一步将她抱住,陈龙急得叉开双手呼喊,生怕奔跑的人群会把她踩伤。就在这时几名士兵抡着大刀朝这边扑了过来,陈龙飞快地扭头看了一眼,陆良海正用手帕捂住女学生伤口,试图止住流淌的血,全然不知背后有危险。陈龙急红了眼,就是拼了命也不能让他们伤到少爷,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他身后闪出一个人来,快得就像一阵风,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经杀红了眼抡起大刀劈头盖脑砍下来,就见那个人身子略一晃,一把就叼住了士兵的手腕,那兵痛得嚎叫一声,不知怎么刀已到了那个人手里,也就是眨眼功夫几名追兵东倒西歪全被打翻在地。世上竟有这么神勇的人!陈龙惊得目瞪口呆。
“还不快走!”那个人扭回头大吼一声,他的脸四四方方一部络腮胡须,浓眉倒竖,眼里喷着火,活像个下凡的金刚。
“走啊!”
陈龙这才醒过神来,他单腿跪地背起那个学生,陆良海抬眼一看路南有条小巷,喊了一声:“钻胡同!”
两个人慌不择路一头扎了进去,小巷不长十几步就到头了,面前是一条胡同。
“往哪走?”陈龙急匆匆地问。
陆良海稳住心神定睛分辨了一下:“这是嘎嘎胡同,往西,到南剪子巷再往南拐就能到钱粮胡同。”
,两个人不敢停留,紧跑慢跑,生怕遇到阻拦,好在枪声一起家家关门闭户一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这条路足有四里多地,走不到一半陈龙已是踉踉跄跄了,陆良海一看不行忙换过他来,好不容易到家已是汗流浃背了。陈龙小心地把女学生接过来放到床上气喘吁吁地说:“看来她伤得不轻,要不歇一歇我送她上医院?”
“不行,现在不能出去,外面一定在到处抓人。”
“那怎么办?”
“家里还有云南白药吗?”
“有。”
“你把火捅旺一点。”说着陆良海麻利地翻出一件洗得雪白的褂子,“呲”的一声撕下一条来,给女学生敷上白药,轻轻地包好。
火上来了,炉膛里的煤球烧得通红,炉眼上的水壶“嘶嘶”地响着,热气逐渐弥漫开来房间里变得暖洋洋的。陆良海接了一盆热水兑了些凉的,用手试了试水温用毛巾蘸着小心地给女学生擦拭脸上的血污,毛巾和一盆清水很快被染红了。这个女孩子面庞清丽看上去顶多二十岁,双眼紧闭,漆黑的眉毛细细弯弯在眉心处微微蹙到一起,仿佛心中藏有几分苦楚让人暗中生怜。
“你看!”陈龙用手一指。
陆良海这才发现女孩子胸前别着一枚校徽,校名已经被干涸的血块盖住认不清了,他小心地用毛巾将它擦干净:“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这么文弱的一名女子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居然也能拍案而起,毅然决然地走上街头不惧怕刀枪和死亡,陆良海自愧不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陈龙担心的说:“她脸色这么白可不太好啊。”
“一定是失血过多……也许原本就长得白净,但愿如此吧。咱俩衣服上尽是血得赶紧换换,你再熬点白米粥给她预备着。”
陆良海坐在床边双手紧握,祈盼着她能立刻醒来,不知过了多久,女学生的眼皮跳动了一下,接着又跳动了一下。
“她醒了!”陈龙惊喜地叫了起来。
喊声惊动了这位小姐,她的眼睛慢慢睁开了,头微微转动了一下费力向四周打量:“这是哪儿?”声音极其微弱似乎在自言自语。
“钱粮胡同,我家。”陆良海连忙说。
“你家?”女学生下意识地重复着,四下里模糊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眼前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关切地注视着自己,旁边还立着一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你们是谁?”她一惊便想坐起来,可头晕眼花哪还有力气?身子一软又瘫下去。
“你别动!”陆良海想扶她又觉得不妥尴尬地收住手。
陈龙连忙解释:“你别怕,这是我们家少爷,他是北京大学的才子呢,刚才你受了伤是我们把你背回来的。”
“你们?”
陆良海看着她半信半疑戒心十足的神态觉得有些好笑,便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你看这儿。”
这下女孩子看真了松了一口气。
“我叫陆良海,他叫陈龙,你怎么称呼呢?”
“我叫汤妮,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该走了。”
“等等,陈龙你去大街探探动静,赶快回来。”
“我马上就去,小姐,外面一定很危险,你要走也千万等我消息。”
“你快去吧。汤小姐,就是要走也得吃饱肚子才有力气,你能坐起来吗?给你熬了点白米粥一直在火上温着呢。”陆良海伸出手指了一下,他语气平和,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汤妮只好应邀落座了。四把圈椅围着一张雕刻精美的圆桌,大理石的桌面上摆放了崭新洁白的象牙筷子,几只素雅的小碟和一条青花羹匙。‘这些陈设和食具价格可不菲呀,这是个富家公子了。’汤妮想着瞄了他一眼。
“喏,这是甜酱八宝瓜、甜酱姜牙、白糖蒜……都是六必居的,很清爽,随便用一点。”说着径直走到窗下的书桌旁,拾起部书翻阅起来,似乎这位小姐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汤妮昨晚几乎彻夜未眠,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印传单,然后赶往天安门前参加抗议集会,热血在这群年轻人的胸中沸腾,有谁还想得起吃东西?这会儿早就饿了,见到香喷喷的白米粥和精致的小菜尤如见到世界上最美最好的食物,汤妮感激地望了陆良海一眼:“那我就不客气了。”
汤妮开始还有些拘谨,喝一小口粥,夹一小块酱菜,在嘴里慢慢咀嚼着,后来筷子频频伸向面前的小碟,显然这些小菜十分合她口味。陆良海抬起头望望她不由生出几分怜意——她真是饿坏了。这位小姐有点意思,在执政府门前那么勇敢无畏丝毫不逊男儿,现在又活脱一个馋嘴的邻家女孩,这反差也实在太大了,一句英文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every coin has two sides,who is also the same.”(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人也一样)陆良海默默想着,这是谁说的呢?他一时也回忆不起来,可别管是谁说的,反正这话说得挺好,陆良海边打量边琢磨,这位汤小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好像一个猜不透的谜,越是猜不出来越想知道答案,陆良海充满好奇完全被她吸引住了。正在他天马行空遐想的时候汤妮手里的筷子放下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下肚她觉得身子暖和多了,人也精神了。
“吃饱了吗?”
汤妮这才发现陆良海在望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吃饱了,真香,我从小最爱吃六必居的酱菜了。”
“那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个老北京。”
“怎么说呢,也是也不是。”
陆良海听了差点笑出来:“那你籍贯到底是哪儿啊?”
“我是广西人。”
陆良海正在收拾碗筷听了这话猛地抬起头来:“是同乡啊!我是容县的,你老家是哪个县的?”
那一双大眼睛熠熠有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闪动着兴奋的光芒。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喜悦。汤妮一下慌了,由小到大她极少与异性有朋友式的交谈,陆良海的热情和细心体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连忙别过脸去避开那让自己心跳的目光:“我……我也说不清楚。”
“怎么会呢?”
我这是怎么了?汤妮慌乱地想着,她极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很重要吗?我打记事就在北京,老家在哪儿没人跟我说过,就这么简单。”汤妮似乎有些不愿意提这些事,“算了,说说你吧。”
“说什么呢?”
“你在北大学什么?”
“我在英国文学系。”
“怎么这么巧啊,我也是读英文的,在女子师范大学去年才考上的。”
“你也师从林语堂先生?那你可是我的同门师妹了。”
提起林语堂现在年轻人恐怕多半不晓得了。他学贯中西一生著作无数,那一年这两所大英文系的主任都是他,虽然年仅三十一岁在莘莘学子的心目中却已是大师级的偶像了,无不崇拜得五体投地,能拜在他门下在当年那可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呢。
汤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说都跟着林先生我可没法跟你比,你们学校大师云集像胡适先生、辜鸿铭先生、温源宁先生……哪一个不是响噹噹的真可谓是群星璀灿了。”
“那你为什么不考北大呢?”
“还提考北大呢,我差一点连女子师范也读不了。”
“为什么?”
“我原来在贝满女中[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好多同学一毕业就嫁人了,有人也给我说媒,我死活不依非要上大学不可,家父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但有个条件是只能读女校,结果就和北京大学失之交臂了。”
陆良海听了默默不语,叹了口气,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慢慢黯淡下来。
“怎么了?”汤妮吃惊地问。
“我是在想,国事坏成这个地步就算读完了北大清华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能让国家富强起来不再受列强欺凌吗?”
陆良海望着汤妮,仿佛想从这个女大学生那里求得答案,几天来这个问题无数次闯入他的脑海,像一道无解的难题折磨着他。大沽口明明是中国的地方,却不许我们有国防设施,不许我们驻扎军队,这叫什么逻辑?不去抵御外侮反对奋起抗争的国民痛下杀手,这是什么政府?屈辱和悲愤将他激怒到极点,像有一团烈火在胸中燃烧,可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难道能改变这一切吗?
陆良海的话像重锤一样砸到了汤妮心上。大沽口日本人一声炮响震惊全国,从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伊始我们民族和这块土地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这一刻中国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懑和仇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汤妮和千千万万同胞一起冲上街头,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然而除此之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她从来没有想过,一时竟无言以对。汤妮凝视着陆良海英俊的脸,那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痛苦和迷惘,她被感动了。
“好像是柏拉图[柏拉图:著名学者,被后世誉为美国人类学之父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说的吧,‘the eyes which are the windows of the soul’(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这位北大才子如此忧国忧民绝非是紈绔子弟,看上去是个能聊得来的。”
不知怎么,这个念头刚一闪现汤妮的心便咚咚跳了起来,猛然间想到自己还趴在他身上给背回来,顿时觉得两颊有些发烧连忙将脸朝门转过去:“陈先生去了这半天怎么还不回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门一下开了,陈龙裹着一团冷气一脚跨进屋里:“小姐走不了了,外面都是兵和警察,凡是能通大街的胡同口都有人守着,许进不许出。”
陆良海一听急得直搓手:“这可怎么办?”
汤妮歪头想了一下忽然说:“你刚说这是哪儿?钱粮胡同?”
“对。”
“那太好了,”汤妮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你笑什么?”陆良海和陈龙都被她搞懵了。
“我家就在孙家坑!”
现在提起“孙家坑”已鲜为人知了,因为它早就改叫“连丰胡同”,这孙家坑与钱粮胡同相连,不过一箭之遥,
“这么巧,咱们是邻居呀!走,我送你回去。”陈龙高兴地说。
“等等,”陆良海指了指汤妮,“你这一头一身的血一看就是游行的学生,虽说没多远就到家了,万一碰上便衣侦探也麻烦……我这儿也没有女人的衣服给你换。”
他想了想拎过大衣给她穿上,用围巾裏严了只露出眉眼,看了看还算满意,三个人出了院门。从这里向东走上不过百十来步向右一拐就是孙家坑,这条胡同不算窄可以并排过两辆汽车,向南一直开到隆福寺街。别小看孙家坑这个地方,这里隐藏着数家终日大门紧闭的神秘公馆,民国年间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出没于此,这都是后话了。三个人边走边聊竟像久已熟悉的朋友,汤妮停下脚步说声‘到了’,陆良海打量一下,这是一所青砖到顶的宅院,座北朝南,两扇宅门包着铁叶,一对黄铜门钹静静垂着。门框下方一对抱鼓石分立左右,绿青石的材质足有两尺多高,鼓座上满是祥云纹的浮雕,鼓面上刻有三狮戏球,鼓顶上左雄右雌各卧着一只威猛的狮子,看上去已经历了不少岁月,却仍显得栩栩如生。主人一定是个爱清洁的,用清水将它洗得一尘不染。陈龙生性率真,虽比他们两个年长十几岁却依然童心未泯,他忍不住伸出大手来回抚摸着雄师光滑的头顶:“这东西真漂亮。”
陆良海低头看了看:“不错,哎汤小姐您祖上是做官的吗?”
“做官?做什么官?”陆良海一句话问得没头没脑把个陈龙搞懵了,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怎么回事。
汤妮会心地笑了样子颇有几分顽皮,她倒要瞧瞧这位陆先生有多聪明:“陆先生说呢。”
“如果这是贵府祖产的话,单从这对抱鼓石的样式看多半是武职出身。”
“也对也不对。”
“到底对还是不对?”陈龙是个急脾气先捺不住了。
“说他对,是因为明清两朝武官门前的抱鼓石多是这个样子。”
“说他不对呢?”
“我祖上只出过文官没出过武将。”
“那不就乱套了吗,哎呀你快说嘛,到底怎么回事?”
陈龙一头雾水,汤妮觉得挺有意思故意逗着他玩:“你说呢?”
“我哪知道。”
“这副调皮样儿真像个孩子。”陆良海暗笑着摇摇头“这很简单,这所宅子不是她祖上传下来的,对吗?”
真是个聪明人!汤妮斜瞥了他一眼也不置可否抿住笑按响了门铃,片刻院里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是妮儿吧,都等你吃饭呢怎么才回来,让我担心死了。”
就听门栓一阵响门吱呀呀地开了,一位裹着棉袍的老人迎了出来:“你没事吧?”
“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老人一眼瞅见后面还有人:“这是……”
“我的两个朋友,专门送我回来的。”说着她回头莞尔一笑,“这是我爸爸,还站着干什么,进来吧。”
“伯父好。”陆良海说着迈步向前,彼此一照面都楞住了。
一看两人神情汤妮惊奇地问:“你们认识?”
老人毫不掩饰脸上的笑意,乐呵呵地说:“妮儿,外面冷进屋再说吧。”
注1:‘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下于1901年(辛丑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注2:‘狮子胡同‘:现名为张自忠路。
注3:‘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
注4:‘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陈龙知道他的心思,眼下冯玉祥和张作霖正在打仗,前几天两艘日本军舰护卫着奉系军舰进入天津大沽口,炮轰冯玉祥的国民军至多人死伤,国民军被迫开炮自卫将日本军舰赶了出去,这件事日本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陆良海一直惦记着。陈龙答应一声转身出门,谁知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他就跑回来了。
“这么快,报纸呢?”
“没有报纸,有传单……”陈龙跑得气喘吁吁。
“什么传单?”
“外面游行的学生发的,满街都是人说是到政府请愿……”
“请愿?”
陆良海一把抓过传单,就见上面写着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下于1901年(辛丑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联合了英、美、法、意、荷、比、西一共八国公使,于三月十六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各国军舰此时已云集大沽口……
陆良海看得怒火中烧,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抓起棉袍套在身上:“走,出去看看!”
“少爷,你病还没好呢。”陈龙忙拦住他。
“放手,你不去我去。”陆良海将他一把甩开二话不说大步出了房门。
陈龙楞了一下忙追出去。两人到了大街上,游行的队伍早已过去了,就听北面人声鼎沸,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两个人紧赶慢赶才到铁狮子胡同[铁狮子胡同:现名为张自忠路]就见执政府的门口人山人海旗帜招展,
“驱逐八国公使!”
“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我们要见段祺瑞!”
“让我们进去!”
…………
数不清的青年学生和市民聚集在广场上愤怒地呼喊着。陆良海和陈龙热血沸腾分开人群奋力向前挤去,就在这时忽然响起激烈的枪声,大批军警从执政府的大门里冲出来,有的冲天鸣枪,有的挥舞着大刀和木棍凶狠地扑向手无寸铁的人群,转眼间一个又一个青年倒在了血泊之中。流行示威的队伍顿时乱了,人们一边反抗一边四散躲避。这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了,陆良海和陈龙一时楞在那里,只见一位学生打扮的女孩子双手捂着额头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鲜红的血水从她指缝间不断地涌出,显然是支持不住了,身子一歪栽倒在两个人面前,陆良海忙抢上一步将她抱住,陈龙急得叉开双手呼喊,生怕奔跑的人群会把她踩伤。就在这时几名士兵抡着大刀朝这边扑了过来,陈龙飞快地扭头看了一眼,陆良海正用手帕捂住女学生伤口,试图止住流淌的血,全然不知背后有危险。陈龙急红了眼,就是拼了命也不能让他们伤到少爷,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他身后闪出一个人来,快得就像一阵风,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经杀红了眼抡起大刀劈头盖脑砍下来,就见那个人身子略一晃,一把就叼住了士兵的手腕,那兵痛得嚎叫一声,不知怎么刀已到了那个人手里,也就是眨眼功夫几名追兵东倒西歪全被打翻在地。世上竟有这么神勇的人!陈龙惊得目瞪口呆。
“还不快走!”那个人扭回头大吼一声,他的脸四四方方一部络腮胡须,浓眉倒竖,眼里喷着火,活像个下凡的金刚。
“走啊!”
陈龙这才醒过神来,他单腿跪地背起那个学生,陆良海抬眼一看路南有条小巷,喊了一声:“钻胡同!”
两个人慌不择路一头扎了进去,小巷不长十几步就到头了,面前是一条胡同。
“往哪走?”陈龙急匆匆地问。
陆良海稳住心神定睛分辨了一下:“这是嘎嘎胡同,往西,到南剪子巷再往南拐就能到钱粮胡同。”
,两个人不敢停留,紧跑慢跑,生怕遇到阻拦,好在枪声一起家家关门闭户一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这条路足有四里多地,走不到一半陈龙已是踉踉跄跄了,陆良海一看不行忙换过他来,好不容易到家已是汗流浃背了。陈龙小心地把女学生接过来放到床上气喘吁吁地说:“看来她伤得不轻,要不歇一歇我送她上医院?”
“不行,现在不能出去,外面一定在到处抓人。”
“那怎么办?”
“家里还有云南白药吗?”
“有。”
“你把火捅旺一点。”说着陆良海麻利地翻出一件洗得雪白的褂子,“呲”的一声撕下一条来,给女学生敷上白药,轻轻地包好。
火上来了,炉膛里的煤球烧得通红,炉眼上的水壶“嘶嘶”地响着,热气逐渐弥漫开来房间里变得暖洋洋的。陆良海接了一盆热水兑了些凉的,用手试了试水温用毛巾蘸着小心地给女学生擦拭脸上的血污,毛巾和一盆清水很快被染红了。这个女孩子面庞清丽看上去顶多二十岁,双眼紧闭,漆黑的眉毛细细弯弯在眉心处微微蹙到一起,仿佛心中藏有几分苦楚让人暗中生怜。
“你看!”陈龙用手一指。
陆良海这才发现女孩子胸前别着一枚校徽,校名已经被干涸的血块盖住认不清了,他小心地用毛巾将它擦干净:“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这么文弱的一名女子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居然也能拍案而起,毅然决然地走上街头不惧怕刀枪和死亡,陆良海自愧不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陈龙担心的说:“她脸色这么白可不太好啊。”
“一定是失血过多……也许原本就长得白净,但愿如此吧。咱俩衣服上尽是血得赶紧换换,你再熬点白米粥给她预备着。”
陆良海坐在床边双手紧握,祈盼着她能立刻醒来,不知过了多久,女学生的眼皮跳动了一下,接着又跳动了一下。
“她醒了!”陈龙惊喜地叫了起来。
喊声惊动了这位小姐,她的眼睛慢慢睁开了,头微微转动了一下费力向四周打量:“这是哪儿?”声音极其微弱似乎在自言自语。
“钱粮胡同,我家。”陆良海连忙说。
“你家?”女学生下意识地重复着,四下里模糊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眼前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关切地注视着自己,旁边还立着一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你们是谁?”她一惊便想坐起来,可头晕眼花哪还有力气?身子一软又瘫下去。
“你别动!”陆良海想扶她又觉得不妥尴尬地收住手。
陈龙连忙解释:“你别怕,这是我们家少爷,他是北京大学的才子呢,刚才你受了伤是我们把你背回来的。”
“你们?”
陆良海看着她半信半疑戒心十足的神态觉得有些好笑,便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你看这儿。”
这下女孩子看真了松了一口气。
“我叫陆良海,他叫陈龙,你怎么称呼呢?”
“我叫汤妮,谢谢你们救了我,我该走了。”
“等等,陈龙你去大街探探动静,赶快回来。”
“我马上就去,小姐,外面一定很危险,你要走也千万等我消息。”
“你快去吧。汤小姐,就是要走也得吃饱肚子才有力气,你能坐起来吗?给你熬了点白米粥一直在火上温着呢。”陆良海伸出手指了一下,他语气平和,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汤妮只好应邀落座了。四把圈椅围着一张雕刻精美的圆桌,大理石的桌面上摆放了崭新洁白的象牙筷子,几只素雅的小碟和一条青花羹匙。‘这些陈设和食具价格可不菲呀,这是个富家公子了。’汤妮想着瞄了他一眼。
“喏,这是甜酱八宝瓜、甜酱姜牙、白糖蒜……都是六必居的,很清爽,随便用一点。”说着径直走到窗下的书桌旁,拾起部书翻阅起来,似乎这位小姐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汤妮昨晚几乎彻夜未眠,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印传单,然后赶往天安门前参加抗议集会,热血在这群年轻人的胸中沸腾,有谁还想得起吃东西?这会儿早就饿了,见到香喷喷的白米粥和精致的小菜尤如见到世界上最美最好的食物,汤妮感激地望了陆良海一眼:“那我就不客气了。”
汤妮开始还有些拘谨,喝一小口粥,夹一小块酱菜,在嘴里慢慢咀嚼着,后来筷子频频伸向面前的小碟,显然这些小菜十分合她口味。陆良海抬起头望望她不由生出几分怜意——她真是饿坏了。这位小姐有点意思,在执政府门前那么勇敢无畏丝毫不逊男儿,现在又活脱一个馋嘴的邻家女孩,这反差也实在太大了,一句英文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every coin has two sides,who is also the same.”(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人也一样)陆良海默默想着,这是谁说的呢?他一时也回忆不起来,可别管是谁说的,反正这话说得挺好,陆良海边打量边琢磨,这位汤小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好像一个猜不透的谜,越是猜不出来越想知道答案,陆良海充满好奇完全被她吸引住了。正在他天马行空遐想的时候汤妮手里的筷子放下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粥下肚她觉得身子暖和多了,人也精神了。
“吃饱了吗?”
汤妮这才发现陆良海在望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吃饱了,真香,我从小最爱吃六必居的酱菜了。”
“那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个老北京。”
“怎么说呢,也是也不是。”
陆良海听了差点笑出来:“那你籍贯到底是哪儿啊?”
“我是广西人。”
陆良海正在收拾碗筷听了这话猛地抬起头来:“是同乡啊!我是容县的,你老家是哪个县的?”
那一双大眼睛熠熠有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闪动着兴奋的光芒。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喜悦。汤妮一下慌了,由小到大她极少与异性有朋友式的交谈,陆良海的热情和细心体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连忙别过脸去避开那让自己心跳的目光:“我……我也说不清楚。”
“怎么会呢?”
我这是怎么了?汤妮慌乱地想着,她极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很重要吗?我打记事就在北京,老家在哪儿没人跟我说过,就这么简单。”汤妮似乎有些不愿意提这些事,“算了,说说你吧。”
“说什么呢?”
“你在北大学什么?”
“我在英国文学系。”
“怎么这么巧啊,我也是读英文的,在女子师范大学去年才考上的。”
“你也师从林语堂先生?那你可是我的同门师妹了。”
提起林语堂现在年轻人恐怕多半不晓得了。他学贯中西一生著作无数,那一年这两所大英文系的主任都是他,虽然年仅三十一岁在莘莘学子的心目中却已是大师级的偶像了,无不崇拜得五体投地,能拜在他门下在当年那可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呢。
汤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说都跟着林先生我可没法跟你比,你们学校大师云集像胡适先生、辜鸿铭先生、温源宁先生……哪一个不是响噹噹的真可谓是群星璀灿了。”
“那你为什么不考北大呢?”
“还提考北大呢,我差一点连女子师范也读不了。”
“为什么?”
“我原来在贝满女中[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好多同学一毕业就嫁人了,有人也给我说媒,我死活不依非要上大学不可,家父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但有个条件是只能读女校,结果就和北京大学失之交臂了。”
陆良海听了默默不语,叹了口气,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慢慢黯淡下来。
“怎么了?”汤妮吃惊地问。
“我是在想,国事坏成这个地步就算读完了北大清华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能让国家富强起来不再受列强欺凌吗?”
陆良海望着汤妮,仿佛想从这个女大学生那里求得答案,几天来这个问题无数次闯入他的脑海,像一道无解的难题折磨着他。大沽口明明是中国的地方,却不许我们有国防设施,不许我们驻扎军队,这叫什么逻辑?不去抵御外侮反对奋起抗争的国民痛下杀手,这是什么政府?屈辱和悲愤将他激怒到极点,像有一团烈火在胸中燃烧,可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难道能改变这一切吗?
陆良海的话像重锤一样砸到了汤妮心上。大沽口日本人一声炮响震惊全国,从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伊始我们民族和这块土地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这一刻中国人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懑和仇恨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汤妮和千千万万同胞一起冲上街头,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然而除此之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她从来没有想过,一时竟无言以对。汤妮凝视着陆良海英俊的脸,那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痛苦和迷惘,她被感动了。
“好像是柏拉图[柏拉图:著名学者,被后世誉为美国人类学之父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说的吧,‘the eyes which are the windows of the soul’(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这位北大才子如此忧国忧民绝非是紈绔子弟,看上去是个能聊得来的。”
不知怎么,这个念头刚一闪现汤妮的心便咚咚跳了起来,猛然间想到自己还趴在他身上给背回来,顿时觉得两颊有些发烧连忙将脸朝门转过去:“陈先生去了这半天怎么还不回来?”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门一下开了,陈龙裹着一团冷气一脚跨进屋里:“小姐走不了了,外面都是兵和警察,凡是能通大街的胡同口都有人守着,许进不许出。”
陆良海一听急得直搓手:“这可怎么办?”
汤妮歪头想了一下忽然说:“你刚说这是哪儿?钱粮胡同?”
“对。”
“那太好了,”汤妮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你笑什么?”陆良海和陈龙都被她搞懵了。
“我家就在孙家坑!”
现在提起“孙家坑”已鲜为人知了,因为它早就改叫“连丰胡同”,这孙家坑与钱粮胡同相连,不过一箭之遥,
“这么巧,咱们是邻居呀!走,我送你回去。”陈龙高兴地说。
“等等,”陆良海指了指汤妮,“你这一头一身的血一看就是游行的学生,虽说没多远就到家了,万一碰上便衣侦探也麻烦……我这儿也没有女人的衣服给你换。”
他想了想拎过大衣给她穿上,用围巾裏严了只露出眉眼,看了看还算满意,三个人出了院门。从这里向东走上不过百十来步向右一拐就是孙家坑,这条胡同不算窄可以并排过两辆汽车,向南一直开到隆福寺街。别小看孙家坑这个地方,这里隐藏着数家终日大门紧闭的神秘公馆,民国年间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出没于此,这都是后话了。三个人边走边聊竟像久已熟悉的朋友,汤妮停下脚步说声‘到了’,陆良海打量一下,这是一所青砖到顶的宅院,座北朝南,两扇宅门包着铁叶,一对黄铜门钹静静垂着。门框下方一对抱鼓石分立左右,绿青石的材质足有两尺多高,鼓座上满是祥云纹的浮雕,鼓面上刻有三狮戏球,鼓顶上左雄右雌各卧着一只威猛的狮子,看上去已经历了不少岁月,却仍显得栩栩如生。主人一定是个爱清洁的,用清水将它洗得一尘不染。陈龙生性率真,虽比他们两个年长十几岁却依然童心未泯,他忍不住伸出大手来回抚摸着雄师光滑的头顶:“这东西真漂亮。”
陆良海低头看了看:“不错,哎汤小姐您祖上是做官的吗?”
“做官?做什么官?”陆良海一句话问得没头没脑把个陈龙搞懵了,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怎么回事。
汤妮会心地笑了样子颇有几分顽皮,她倒要瞧瞧这位陆先生有多聪明:“陆先生说呢。”
“如果这是贵府祖产的话,单从这对抱鼓石的样式看多半是武职出身。”
“也对也不对。”
“到底对还是不对?”陈龙是个急脾气先捺不住了。
“说他对,是因为明清两朝武官门前的抱鼓石多是这个样子。”
“说他不对呢?”
“我祖上只出过文官没出过武将。”
“那不就乱套了吗,哎呀你快说嘛,到底怎么回事?”
陈龙一头雾水,汤妮觉得挺有意思故意逗着他玩:“你说呢?”
“我哪知道。”
“这副调皮样儿真像个孩子。”陆良海暗笑着摇摇头“这很简单,这所宅子不是她祖上传下来的,对吗?”
真是个聪明人!汤妮斜瞥了他一眼也不置可否抿住笑按响了门铃,片刻院里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是妮儿吧,都等你吃饭呢怎么才回来,让我担心死了。”
就听门栓一阵响门吱呀呀地开了,一位裹着棉袍的老人迎了出来:“你没事吧?”
“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老人一眼瞅见后面还有人:“这是……”
“我的两个朋友,专门送我回来的。”说着她回头莞尔一笑,“这是我爸爸,还站着干什么,进来吧。”
“伯父好。”陆良海说着迈步向前,彼此一照面都楞住了。
一看两人神情汤妮惊奇地问:“你们认识?”
老人毫不掩饰脸上的笑意,乐呵呵地说:“妮儿,外面冷进屋再说吧。”
注1:‘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下于1901年(辛丑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注2:‘狮子胡同‘:现名为张自忠路。
注3:‘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
注4:‘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