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万历恶霸地主 > 第二六五章 顺便接见阎应元

第二六五章 顺便接见阎应元

小说:万历恶霸地主作者:飞翔的羊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6-02 21:09:18
说到自己提倡短发沈磊必须要向阎应元等人解释透彻一些,因而在言明短发不关乎孝不孝后,接着又向他们解释道:

        ''孔子言道孝之始乃是不无故自伤自毁身体,并非是人生下来就不可少一汗毛。所以接着又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这言中将立身行道作为孝之终,因为这才是有作为的孝,而不是被动地不改变身体上一根毛发的孝。''

        ''当然诸位为反抗满清的剃发令而奋不顾身就是立身行道,乃是真大孝。至于满清强迫汉人剃发并非是剃去一些头发而已,这乃是让汉人剃发易服从思想上将汉人改造成满清的奴仆,忘掉汉人的文化。因而众人的反抗是有巨大意义的,属于保卫我们的文化传承而战。''

        ''而护卫队因为短发打理方便,又卫生干净,受伤好找伤口好包扎才剃的,并不强迫百姓接受。只是绝大多数人觉得短发对劳动有好处,在闷热气候时更显爽快,自愿剪的并不强迫。''

        对沈磊的这样解释阎应元等人表示认可,连做和尚剃光头别人无权干涉,护卫队愿意剃短发当然更正当。但他们对护卫队占领区大规模流放士绅及强制性办农庄显露出不满。对此沈磊也作了说明:

        ''我们的政策确实是比较严厉,主要是表现在算旧帐,对贪官污吏;杀人抢掠的军阀、土匪;对逼人太甚的土豪等等一个也不放过。''

        ''但有二点要说明,一是立功、主动投降、主动交待可分获各等减免;其二是尽量少杀,以劳动赎罪代替外对他们的家人并不大牵涉。至于将他们送至南洋就如本地让他们务农一样,只是他们留在本地易对本地的百姓造成各种问题,在南洋他们能更好重新开始,不必背包袱。''

        ''说到办农庄你们觉得诧异其实只要讲明白就懂,汉国的政策是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与之前朝代并无不同。诗经不是有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规定只是明确一下。同时也将土地分为耕种权、开矿权、放牧权、捕鱼权等,按各种权益大小上交不同的税负而已。''

        ''新政府不会无故收回之前的耕种权,但税费必须按章缴纳,即便是我也一样。当然我们也有减免政策,但这个减免是先征后补,同样的级别享受一样的补助,如此可以杜绝诡寄之类弊病。''

        ''大力办农庄是因为普通农民缺少畜力、农具、资金,将他们组织起来搞集约化、综合性生产,为他们提供从畜力到技术、管理等服务能够让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农民的抗灾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

        ''这是一个双赢办法,是我在组织移民台湾开垦时开始使用的,当初因要开荒费用较大,农民们要在十年内交五成收获,此时到了十年的改为四成。今后政策将规定满十年改为三成,加上一成乃是税款这样的经营者会有二成年收入。''

        ''这里的土地为熟地为主,农民们也有些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我们组织的农庄是收四成收获的,因为产量高农庄的农民此时生活可以达到温饱了。同时我们组织自耕农们自己组织农庄,资金、农具、畜力等可以贷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供应,只是技术与管理方面不及我们组织的农庄,双方收入差距很接近并呈拉近趋势。''

        ''这不是说我们会包办农庄,原来的财主在护卫队到后也能办理的。只是此时耕地不可能再稀缺,无地农民只要愿意我们仍然会将他们移民出去,所以经营农庄农民嫌收入低不肯加入就不可能经营下去的。而获得耕种权的土地是要交税的,不然就放弃这个权力。''

        ''这不是新政府强行平均耕地,而是经济方面经营之争,在新政府的土地上私人欲承包大量土地耕种权没什么限定,但能否经营下去是经营者的问题。''

        这个回答让阎应元等人还有疑惑就是为什么不干脆将土地如之前各朝代新立时一样,将耕种权直接给予农民们,对此沈磊给他们的回答是:

        ''朝廷无偿分地后土地成为私人一般,贫困农民没有畜力、好农具等,勉强耕种仅获温饱。可惜单体农民对兴修水利力不从心,偶遇小灾卖地者不少,兼并由此开始。我们的政策是承认过去的耕种权乃是减少矛盾,新耕种权需要申请乃是为防备土地低效利用及将土地当自己的弊端。''

        ''这样做关键在于谁的资本大,对土地利用率高就可以获得更多土地,而农民在集约化生产中因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生活也有了提高,如前口子村与台湾的早期农庄成员生活比一般耕种同样多土地的农民日子更富裕与宽心许多。''

        这样的解释阎应元等人不大相信却不敢激烈责疑,沈磊知道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因为这已经超出他们的经验范畴,有点如夏虫不可语冰,对井蛙介绍大海一样了。

        对此他不奇怪,也有办法解决,这办法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他让来的人并可广邀苏锡常、杭嘉湖的人一起去前口子村,甚至是可去台湾看看是否属实,如此才能让江南民众消除顾虑与担心。

        对沈磊这个提议与邀请在场的江阴人都比较心动,他们虽然求助护卫队才打退了清军,知道江南今后必将处于汉国统治之下,可他们对传来的关于汉国政策却是意见分歧不小。

        虽然同为江阴人,在反剃发易服时同心抗争不惜同死,但从江北传来的新政府政策让普通江阴人兴奋开心,觉得好日子将来的多,可士绅、富人、读书人等却觉得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

        来见沈磊的主要是后一种人,这种忧虑随着沈磊的叙说才明白他们实际上有些误会,只是不亲自看看心里无底,不大踏实,现在能让他们实地参观肯定愿意。

        此时说罢沈磊开口询问阎应元愿不愿意参加军事干部培训班,这话让阎应元受宠若惊又有些不解为何优待自己。对此沈磊坦诚相告,一是酬功与奖励,奖励的是他的勇气、坚持与正义,酬功乃是他与江阴人民的拼死反对才让满清剃发令无疾而终。

        其二是阎应元的军事才能方面属于不拘一格,对护卫队的作战风格有补充与借鉴作用。所以通过一次高级军官培训班培训,及在参谋部工作一些时间,沈磊准备至少将他放到长城一线或中南前线当一个守备旅长,看看他会有什么奇思妙想。

        如此任用属于超擢了,在沈磊这里比较少见。为何能如此的原因是历史上阎应元的江阴守备战时,确实是坚定又智计百出,战绩辉煌,值得重用。

        况且如耿仲明、尚可喜在他这里也已经被任命为婆罗洲与苏门答腊的两个守备旅长,阎应元任同样职务肯定更合适与更应该一些。

        阎应元对沈磊这个提议十分欣喜地接受了,他本来就是通州人,只因做了江阴典史这个在大明朝属于不入流官员才离开家乡的。

        要说他对沈磊什么政策最满意就是沈磊的干部制度,首先是不分官吏,只分国、省、县三级调配制度,将地方吏员家族化、世传化、长期扎根在本地形成的吏治腐败痼疾一扫而尽。

        其次考试、培训、再考试、任职、考察、再培训、考试、提拔、、、的程序不再让读书人要么一飞冲天,要么终身潦倒。另外如此制度虽然复杂一些但不再是会读书的人占便宜,当上低级干部容易,一步步向上需要肯干还要会干。

        之所以他最满意这个政策乃是他自己就是读书方面差点儿的人,但在任职后肯干也会干,只因不是进士终身难升高级官员。对此他肯定是失落与不满的,特别是看到无能却居上司的进士愈加气闷,可也不知该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弊端。

        与护卫队接触后了解沈磊这里的文武官员都是这样的制度,连一个什长(班长)也是经过培训,知道许多战术的才豁然开朗。

        因为这样的制度虽然烦琐一些,可如此制度可以让一个年轻人就走上岗位,然后在边干边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而不再是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的流程上几十年时间不经世务,白白浪费。。

        就算是成为有资格出任官员的举人,一考上至少一个七品官职的进士,但在处理政务上却还是一个懵懂的稚儿,全靠聘请师爷备询与处理才行。

        觉得沈磊的干部制度更好更合理,阎应元虽不清楚沈磊已经将他预备超擢提拔为守备旅长,所以还是愿意参加军官的干部培训班的,因为觉得这样的制度中他不该失落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