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尼姑妈妈 > 第十九章、重返古镇

第十九章、重返古镇

小说:尼姑妈妈作者:清人心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23 18:32:14
  二哥任教的天香堂中学位于宁江镇上,是一舍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原位于老镇公所对面,同镇公所隔一条围墙,后来这里地块值钱,与镇公所一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天香堂中学搬到镇东北的五里村了,但老师的宿舍还在镇上原区公所的旁边,到教师宿舍必须得穿过古镇。

  宁江镇是千年古镇,据《宁江王氏家谱》记载,宁江六街,横街量老,南宋建炎年间所建,自龟背桥至顾祖桥,长百余丈,宽丈余。其次是直街,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由九世祖王季括捐资兴建。镇上原有街道四条,互相垂直,成十字形,是三县八乡物资集散中心,每逢集市日,许多山民从四面八方涌来,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不幸的是今天刚好是集市日,想开着车进教师宿舍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靠,什么鬼呀,这么没有想到今天是集市日啊。”曾开心里暗暗叫苦不已,他只好把车停在镇口的一个汽车修理厂旁边,徒行前住。天香堂中学是一所集高中和初中于一体的中学,曾开的高中就是就读于天香堂中学,所以对古镇的地形比较熟悉,当然现在古镇是旧貌换新颜,但整个格局没有变化。曾开穿街过巷,尽量避开赶集市的行人。

  好不容易赶到二哥住的宿舍时,二哥却不在。

  二嫂说:“三弟,你先坐会儿,你二哥说去市场上买些土特产,等下就回来的。”

  曾开问:“小敏有回来?”

  小敏是二哥的儿子,在省城做生意,成家后就住在省城。

  “八月十六节日来过,他说生意忙,很少回来的。”二嫂说:“我给你泡杯茶。”由于不干农活,二嫂明显长胖了许多。

  “二哥评职称怎么回事呢?”曾开问。

  “唉,一言难尽啊!”二嫂将茶捧到曾开坐的茶几上,接着说:“你二哥的教龄三十多年了,他所教的好多学生都评上高级职称了,而他却依然还是中级职称,论教学上的热情和努力谁能比得上他?可他就是评不上,前两次没有评上,而今年却没有名额。

  老师们有意见了,纷纷向校长反映:‘曾老师评了两次都没评上,再也不能浪费名额了。’所以今年学校不再给你二哥名额。

  校长老奸巨滑,两头讨好,他对你二哥说:‘校里的名额不能给你了,曾老师,只要你向区里讨来名额,学校照样支持你上报参加评职称。’

  这不是为难你二哥吗?你二哥只是一个教书匠,教育局里没有一点关系,你叫他向谁要名额呢?”

  曾开问:“那前二次为什么没有评上呢?”

  “没有关系嘞。现在干什么不讲关系呢?我劝你二哥算啦,不要自寻烦恼,可他不死心,说什么评上高级职称才是对他这几十年来教育工作的肯定和评价,否则遗憾终身。”

  二哥的教育质量是有目共睹的,曾开曾多次遇到他的学生,他们都说:“曾老师不仅教书好,而且师德绝对OK的。”哪为什么评不上呢?

  “我听说评中学高级要发表论文几篇,开课什么的,二哥都条件符合了?”

  “那是自然,否则报不上去的。”二嫂相当肯定地说。

  看来,问题出在关系上。

  “二哥找关系了吗?”

  “找了呀,听说找教育局一位教研室姓朱的,还花了不少钱哪。”

  找关系肯定得花钱,是不是花的钱不够呢?为了小敏在省城买房,二哥一家可以说倾其所有了。曾开问:“花了多少钱?”

  “差不多七、八万呀。”

  “什么?”曾开惊叫起来,即便评上职称也不换不来这么多收入,现在是经济社会,讲究的是效益,支出与收入严重不相符,这就有问题了。

  “你不会记错吧?”曾开接着问。

  “这么可能呢?你哥从来不管钱的,家里收支都是我经手的,我记得清清楚楚的。”二嫂肯定地说。

  二人正说话间,曾然回来了,他一看三弟来了,意外地问:“三弟,你怎么来了呢?”

  二嫂连忙朝他使眼色,曾开明白二嫂的意思,她叫他来,二哥肯定不知道的,要是二哥知道二嫂叫他来是劝他的,肯定得鄱脸。他就说:“来看看你,怎么样?血压还高吗?”

  “每天吃药,没问题的。”

  “除吃药外,还得注意饮食和运动。”

  “嗯,我现在都吃些清淡的食物,每天坚持慢跑,感觉身体好多了。”曾然说。

  仔细瞧二哥,精神状态还好,人也清瘦些。

  曾开问:“去街上买什么呢?”

  “买了些板栗和冬笋。”

  “准备送人?”曾开问。

  曾然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是的。”

  “为评职称的事?”曾开继续问。

  曾然回头狠狠地瞪了二嫂一眼,生气地问:“叫你多嘴。”

  二嫂嘟着嘴说:“我可没有说什么。”

  曾开说:“二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自家人还用得着隐瞒呀,你跟家人说大家一起帮你想办法呀,有什么难为情的?”

  曾然说:“没什么。”

  “那你跟跟我说说前二次评职称的事。”

  “那这次你准备找谁要名额呢?”

  “我想还找教研室的朱斌想想办法。”曾然说,除了朱斌,他跟其他人都不熟。

  “这个朱斌在教研室干什么的?”

  “以前是某中学的校长,退居二线后就调到教研室。”

  曾开知道凡是当过中学校长的人,一般退居二线后都在教研室,这个科室清闲,但没有实权,算是教育局对这些校长的安慰吧。”

  “那你是如何认识他的?”

  “这个朱斌也是来学校调研时认识的,他说他非常认可我的教育。”

  大概意思都明白了,曾开说:“二哥,你不要再给这个姓朱的送礼物了,你搞了报了两次都没评上,说明找这个姓朱的也没用,这样吧,我给你想想办法,如何?”

  “你能有什么办法?”曾然有点不相信,三弟又不是教育线的,能行?

  “你放心,我立刻办,如有眉目,我马上打电话给你。”

  “你听三弟的。”二嫂在旁边说。

  曾然迟疑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说:“行,但最迟十五号给我回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