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湖三课
吴盛出了陈家,尚未走出一条街,就有人找上了他。来人是传信的,说县衙出了大事,刘福升要所有差役赶过去。吴盛一听便知道是假话。因为来人面生得很,中等身材,一双眼睛,阴鹜,狠毒,像蛇,毒蛇。可毒蛇也没什么好怕的,无非是抬手一刀的事。还因为在这县城里,不会有什么大事,衙门口东侧的鸣冤鼓上的灰都积了小半寸了,上次有人鸣鼓听说还是因为赵家的人偷了钱家的鸡;再上次是孙家的汉子偷了李家的婆娘。更因为,衙门里就算出了什么事,刘福升就算找县南的媒婆或县北的稳婆,也多半不会找他……
可吴盛还是跟着走了,向着东边,县衙相反的朝向。走出一条街,又陆续跟上三个人,同样的面生。一个矮矮胖胖,拿着一把铁算盘;另两人是孪生兄弟,瘦得像是麻杆一般,手持判官笔。
四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围住吴盛,吴盛打了个哈欠,喝了一口酒,“这里的知县是我朋友。”
那矮胖男人冷笑道:“就算皇帝老儿是你亲孙子,今日也未必救得了你。”
吴盛摇头笑道:“我想几位是误会了。我和几位一个意思,做见不得光的事要找个荒郊野岭的。在这里杀了你们的话,惹出动静,不是给朋友添麻烦么?宁可自己辛苦点,多走几步路。”他发觉这些天和陈轩宇相处多了,有时说起话来自己都觉得自己欠揍。
对方没有人接话。吴盛又问了一句,“几位不会找错人了吧?我可是良民。”还是没有人接话,这四人神情戒备,严阵以待地走着,走到郊外的旷野。
前几日琴翁箫老毙命与此,或仍尸骨未寒,已然尸骨无存。今日又会如何?青草在微风中欢快地摇晃着腰肢,似是预感到又将吸吮鲜血。
乡道的右侧,平野中站着个铁塔一般的大汉,一身黑衣,满脸煞气。他背着一把刀,金背大刀,长近五尺,刀身宽厚,刀背镶金雕花,重三十余斤。江湖中用刀的人很多,但使如此沉重的长刀的很少。
无论使什么刀,只要是刀,也不仅是刀,诸般兵器、拳脚、暗器、毒药乃至最可怕的,人心,都不会令吴盛畏惧。
“吴大侠,久仰。”那黑衣大汉迎上几步,向吴盛行礼道。
“我不是什么大侠,”吴盛回应道,“你这‘久仰’的方式,倒也别致。你们是‘晋中五鬼’?”吴盛隐约猜到这五人的来历。
“想不到阁下也听过我们几兄弟的名号。”黑衣大汉的语气中不乏得意。
“我也想不到你们这些人竟敢来找我的麻烦,”吴盛淡淡地说道,“好在我不会真觉得麻烦。”
黑衣大汉紧盯着吴盛,盯着吴盛腰间的刀。他的目光中有愤怒,也有贪婪。他握紧了刀,却没有动手的勇气。他试探着问道:“在下也曾听闻阁下和点苍派的‘琴箫二友’的恩怨。前些日子他二人竟主动找上阁下,阁下不觉得奇怪么?”
“他们想杀我,因为我要杀他们。他们想是另有所图,至于图谋什么,我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可否冒昧地问一句,琴箫二友下场如何?”
“我还活着。”不死不休的仇恨,这句话说明了一切。
黑衣大汉沉默了片刻,缓缓解释道:“三个月前,青花会的‘天青悬赏令’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阁下手中的宝刀。我想琴箫二友便是为此……实不相瞒,我们兄弟几个也是。”
“大哥…”那矮胖男人忍不住开口提醒道,看到黑衣大汉挥手示意,也便不再言语。黑衣大汉继续道:“就算不提这‘天青悬赏’,只说我们只想借宝刀一观,阁下也不会答应吧?”
“我的刀不是给人看的。”吴盛答道。
黑衣大汉颔首,又问道:“我也想着如何旁敲侧击地询问,阁下与琴箫二友交手,是否受了伤。”
吴盛笑道:“说几句琴箫二友的不是,假惺惺地关怀下我,还可以顺便问问我有什么需要代劳的。我或许会劳驾你给我打壶酒。”
黑衣大汉笑道:“说那二人的不是,几句可不够;关怀阁下的瞎话,你不信,我也说不出口;至于跑腿打个酒,怕是路上我就喝完了。”
吴盛也笑了。“凭你这几句话,待会要动手,我会手下留情。至于你们,大可不必。我受了伤,伤得还很重。将歇了几日,也只回复了小半。”
“那对付我们兄弟几个,也是绰绰有余了。”黑衣大汉附和地笑道。
“这话你说比我说要好。”吴盛微笑道。
“财帛动人心,我们兄弟几个愿意为钱财拼命,却不想为钱财白白丧命。但就这么走了,不说和白花花的银子结了仇,我们兄弟几个心里也憋屈。说不得,在下赵虎,向阁下讨教。”他大喝一声,手臂上青筋暴起,金背大刀向吴盛席卷而去。刀重,且快,足可见他膂力之强。
吴盛轻描淡写地后退一步,轻而易举地避开了这一刀。大汉赵虎不等招式用老,刀背侧翻,肩肘外旋,左手把在右臂上奋力推出,已变劈为扫。没有虚招,没有试探,一出手就是全力施为。其锋之利,其劲之足,寻常高手绝不敢冒然,或会退避到一丈开外,谨慎应对。而吴盛双脚动也不动,含胸收腹,刀尖自身前划过。赵虎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刀蹭到了吴盛的衣衫,只要能再挺进寸许,便能令对手开肠破肚。可他这一刀没有丝毫余力,他也意识到光凭自己之力,这一战没有丝毫机会。
赵虎大刀错身而过之际,吴盛手臂探出,搭在赵虎手肘,顺势一推一带。赵虎踉踉跄跄地跌了出去,借着大刀在地上奋力一撑,才勉强拿桩站定。不仅是赵虎,其他兄弟四人也都看得出来,吴盛这一手并将赵虎摔出去,十成有九成是借的赵虎之力。这借力打力的功夫,江湖中老生常谈了,可欲以四两之功,拨动千斤之力,又谈何容易?赵虎感受尤甚,对手不仅将自己这一刀的劲势去向把握得分毫不差,出手的时机和方位更是妙至巅毫。这等造诣,他生平所遇的对手中,绝无第二人能做到。
赵虎拱手道:“佩服,甘拜下风。阁下不介意的话,我们五兄弟联手讨教高招。”
吴盛本想揶揄地问一句“我若介意呢”却没有说出口,他知道答案。其余几人礼数倒周全,自报姓名,抱拳行礼。那眼神阴鹜的叫程万鸣,使判官笔的是钟无悔钟无恨两兄弟,身材矮胖的那位,吴盛没有听清,也不会在意。
赵虎一马当先,长刀劈斩,程万鸣短剑虚晃,从旁策应。这二人招式功力比起琴翁箫老不可同日而语,但一刀一剑,一长一短,一刚一柔,配合得也相得益彰。钟无悔、钟无恨两支判官笔分击吴盛左右;矮胖男人绕至吴盛身后,双手连挥,手中暗器打出,有如嘈嘈急雨。他的兵刃是铁算盘,暗器是算珠,精铁打制,劲头足,准头也足。
腹背受敌,四面楚歌。晋中五鬼想不到吴盛该如何破局,对手也是人,也只有两只胳膊两条腿,人力有穷时。可人和人的差距,甚至比天与地的差距更大。见吴盛双膝微屈,脚尖踮起,赵虎蓦地反应过来,提醒道:“封他上路!”矮胖男人闻言,也意会到吴盛会跃起相避,预判地打出三枚算珠。
吴盛身子弹出,谁知并非朝上,却是旋身向矮胖男子袭去。他双手挥动,没有截取一枚算珠,而是连拨带弹,竟令每一枚左偏右斜,击向其余四人。那四人惊骇之下应对得也快,一刀一剑两笔,或打或躲,虽未中招,但也只得勉力自顾,要想救援同伴却是力所不逮。
矮胖男人原本可能来得及打出几枚算珠,或许能拖延上吴盛一招半式;可他偏偏刚射出三枚,那三枚又尽数落空。他刚来得及缩回手,短粗的手指刚摸到算盘上,只觉眼前一花,已不见吴盛踪迹。“小心身后!”听到程万鸣的警示,矮胖男人惶急转头,背后却无人影。
又是一句“快转身!”,不知是出自钟无悔还是钟无恨,矮胖男人明白,转与不转,都是徒劳。当吴盛的掌缘搭在他的脖颈上,他已认命,心中竟没有多少惊惧之意。
“手下留情!”其余四人异口同声地叫道。赵虎更是急道:“留他性命,什么都好说。”
吴盛收手,又出手。矮胖男人只觉手上一麻,铁算盘已被对手夺取。吴盛轻啸一声,铁算盘高高抛起,引得晋中五鬼抬头看去。须臾之间,吴盛身形一闪,飘忽如鬼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叮叮当当”几声脆响,一刀、一剑、两笔,纷纷脱手落地。
赵虎脸色惨然,握紧了拳,又松了开来;咬紧了牙,终叹息一声,“给个痛快的。”
“你们走吧。”吴盛淡然道。
“你不杀我们?”赵虎很是意外。
“从你们出招不难看出,你们想杀我。可这是你们的事,我不想也不会杀你们。”吴盛的语气平静如古井。他又开口道,“我有一事相求。”
“这个‘求’字当不起。”赵虎摇头。
“这几年里,希望几位不要向别人说起我。”
“我们兄弟几个不是什么狗屁君子,可说的话做的事,一个萝卜一个坑。十年后,若还有命,也有幸,再向阁下讨教。”赵虎抱拳,拾刀,几人大步离去。
“不送。”至于“珍重”二字,还是省了,吴盛晃了晃空空的酒葫芦,打了个哈欠。待那几人走远,他拾起粒小石子,丢到几十步外的草丛,“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草丛中走出个少年,陈轩宇。他掸了掸身上的土,讪讪地笑着,笑得还挺好看,“不藏了,这么一小会儿,被蚊子咬了三个包,痒死了。”
“你不是和刘安去捞鱼了么?”
“别提了。刚到河边,渔网还没拿出来呢,那笨蛋脚下一滑掉水里了,摔得满身泥。”
“那你呢?”
“我笑得别提多开心了。”陈轩宇这时提起来,又笑了。这是男人或男孩间的友情,纯真而纯粹的“损”友。“只能各回各家喽,他这会儿估计被他爹娘骂呢。我回去路上恰好看到吴叔,就跟着过来了。不虚此行。”
他殷切而郑重地看着吴盛,“吴叔教我武功。”
“你会后悔的。”
“我想过了。”陈轩宇答道,“我要是学武,以后可能会后悔;但我要是不学,不需要以后,现在就肯定会后悔。”
吴盛叹了口气,飘然而去,留下一句,“今夜子时,城北关帝庙。”
圆月高照,繁星点点。
山阴县的夜很静。没有人声,也没有鸡鸣犬吠。偶有草丛中蟋蟀轻语,树木间夏蝉浅唱,回荡在冷清无人的街道上。还有打更声。铜锣一响,更板两声,二更天。这座小城里没有江湖的灯红酒绿,尔虞我诈。
陈家的宅院中,青竹在皎皎月色与徐徐夜风中投出斑驳的影子。
小红抖了抖浑身梳理得很干净的毛发,金黄的毛发,驱赶着不识趣的蚊蝇——打搅了它夜宵的兴致。它没有吠叫。它怕打扰到这寂静祥和的夜,更怕惊扰到屋中安睡的人。若有人醒来出屋查看,会捉到正蹑手蹑脚溜出门去的小主人。小红知道小主人平日里待它很好,就在片刻前,还给了自己一块汁水淋漓的肉排。
它知恩。
狗和人不同。狗会记得恩情,记得很深。人或许也会记得,但人知恩未必会图报。而更多的人,比起恩情来,更会记住仇恨,刻骨铭心。人心中的仇恨越深,活着也就越痛苦。狗往往比人快乐。
狗和人不同。人若吃块肉排,会嫌弃太咸或太淡,太生或太老;即便口味火候甚佳,又嫌弃没有美酒相佐;有了美酒,还想要美人相伴。若有了美人,或又嫌起肉排来。狗往往比人知足。
哪怕肉排凉了点又小了点,小红依旧快乐且知足。它想到今夜小主人出门而它没有惊动别人,明日小主人还会有些什么奖赏。想到这里,小红更快乐了。
只是小红没有去想,也想不明白,陈轩宇深夜为何出门。
陈轩宇轻轻关上宅门,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大半。他辨明方向,取道西北。北边是桑干河,白天他还和刘安去那里捞鱼。相传河水在桑葚成熟之时干涸,故而得名。西北的道路要偏僻,人迹罕至。十来里地外有座祠堂,是关帝庙——年久失修,香火自也不旺。
陈轩宇曾和刘安去过几次,只模模糊糊地记得,祠堂门口有一副破落的对联,“赤面赤心扶赤帝,青灯青史映青天。”他从未进去过,去那里,只因那祠堂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两棵树结的枣个大,核小,又脆又甜。甚至不须等到结枣,这时令枣花开得正旺,枣花蜜又香又腻,光是想想,甜得心都酥了。
陈轩宇咂咂嘴,吞了口馋涎。他能听到自己肚子咕噜噜地叫唤着,不禁有些羡慕起小红来。小红此刻想必正舒服地蜷在竹影下,大口饕餮着香喷喷的肉排。而他只能摸着黑,在这曲曲折折的道路上走着。路旁是槐树,阴森森的。风起,枝叶轻颤,窸窣作响。枝上的老鸦被惊扰到,聒噪地嘶鸣起来。
虽是夏夜,可陈轩宇只觉阵阵寒意,后背又渗出冷汗。他加快了脚步,硬着头皮向前走。他必须要去,因为吴盛在关帝庙等他,到三更,过时不候。他想到吴盛要教他武功,心里又热了起来,也不那么怕了。
直到远远看到了关帝庙的轮廓,他心里才算踏实了下来。快步进屋,屋中一点灯火如豆,只些微地驱散周遭几尺的阴暗,连透过破落的门窗照进来的月光,也显得有几分昏沉。他看到吴盛在一张旧蒲团上坐着,一只腿盘着,另一只腿支立,肘搭在膝上,手上有酒。吴盛也在看着陈轩宇,微笑着,笑得很暖。他来到这小县城也不过数日,可他笑得很多。“有什么牢骚也别藏着掖着了。”
“吴叔是长辈,我哪儿敢有什么牢骚。”陈轩宇说的第一句话,多少带着些牢骚。“深更半夜的,我一个人走了十多里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道,生怕左边窜出条狼右边冒出个鬼的。哦,这路还坑坑洼洼的,绊了我三跤。
吴盛笑了笑,“那就回去吧,家里多舒服。”
陈轩宇头摇得像拨浪鼓,“吃多了,出来走走消消食,挺好。再说,家里热,这边凉快多了。”
吴盛笑罢,严肃地说道:“江湖的路,远比你走的这条路残酷,不像你想得那般风光霁月。”
“无妨。等我踏入江湖,就是风光霁月了。”陈轩宇笑道,脸颊上露出个可爱的小酒窝。他的眼睛很亮,那是少年的理想和希望。
吴盛笑着摇头,转而问道:“你觉得那晋中五鬼怎么样?”
“不怎么样。”陈轩宇答道,可以他的年纪阅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怎么样就是不怎么样。”
“我就那么让他们走了。”
“不然呢?吴叔还想邀他们吃一顿喝几杯?那还不如去大户人家赴宴呢。”陈轩宇嗤之以鼻。
吴盛苦笑,他发觉有时候和陈轩宇说话有点费劲,不知是因为他是大人,还是他在江湖。“我是说,我既没有杀他们,也没有留下他们的兵刃,或是留下他们一只抓子,一对招子。”
“抓子和招子是什么?”陈轩宇期期地问道。
“抓子是手,招子是眼,都是江湖上的黑话。”吴盛言尽于此,他知道自己解释得越多,陈轩宇的问题只会更多。
“留他们的手和眼,不,抓子和招子干什么,泡壶大补酒么?不过吴叔可以留把短剑给我,算了,用他那把剑,我还不如折根树杈子。”江湖上的规矩和道理,他不明白。陈轩宇理所应当地说着,“当然更不能杀他们了。吴叔要是真要动手,我会阻止你的,虽然我阻止不了。”
“为什么?”
陈轩宇认真地想了想,摇头道:“我说不明白。不过想到爹爹常说的一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大抵如此吧。”
“好!”吴盛点头赞道。他又发觉有时和陈轩宇说话比想象中还容易。或许有些道理,无论是大人小孩,无论是否身在江湖,都是通彻的。“这是我要教你的第一课,你说的好生之德,是‘恕’道,像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对待那晋中五鬼,便是如此。”
“可他们无缘无故想杀你。”陈轩宇又有不解。
“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名为利。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就算有,也未必是错。这就是江湖,比起善与恶,对与错,往往更重要的是强与弱。”这道理陈轩宇还不明白,吴盛也讲不明白。“还说那晋中五鬼,听说这些年里犯过不少事,身上背着好几条人命。”
“听说…”陈轩宇捕捉到这个字眼。
“是了。”吴盛又赞了一声,“听闻传言,不可全信,但也未尝不能相信。耳听未必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他们犯过事,杀过人,是恶么?或许,但未必。江湖的是非,横看成岭侧成峰。”
“吴叔你…杀过人么?”陈轩宇犹犹豫豫地,低声问道。
吴盛拔开瓶塞,灌了一口酒,呛到了,轻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的寒冬。那天刮着北风,像刀割,很冷,冷得血滴在地上,还未流淌,就结成了冰。我记不得那人的姓名,记不清他的武功招式。但他在弥留之际的神情……我忘不了。他的五官扭曲,狰狞可怖;他口中痛苦地咿呀着,再‘嗬嗬’地低声嘶吼;四肢从颤抖,归于平静……再也没有动静……”他说的不全是真话,那个人的姓名,武功,杀人的缘由,他又怎能忘记?
“后来呢?”陈轩宇问道,声音发颤。
“后来杀的人多了,也就习惯了。”吴盛说道,又灌了一大口酒。“我受伤到你家那天,刚杀了两个人。”
“吴叔杀的一定是坏人。”陈轩宇言之凿凿,他天真,也认真。
“如若他们杀了我,我死了,我是坏人或者成了坏人;他们活着,他们是好人或成了好人。可活着的是我,”吴盛想了片刻,却不知该如何向陈轩宇解说,“好坏善恶,没那么容易分清楚,也没那么容易说清楚。对于我,那两个人是必须杀的人。”
陈轩宇难得沉默。他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问,问了也不会懂。
吴盛缓缓继续道:“从你们的角度,我不算是个好人。你想学武,也不该由我来教授。
陈轩宇摇头道:“我爹说你,有邪性,但不乏仁义;我娘说你,有豪气,却不乏柔情。”
“回头我敬他们一杯,”吴盛慨叹道,“我教你的第二课。‘善’与‘恕’,并非对每个人每件事都适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或余地。这道理只能靠你自己领悟,我既希望你明白,又不希望你明白。”
“还有第三课么?”
“有。但我还没想到,先算了。”吴盛也学着陈轩宇“约法三章”。
“那…吴叔真想教我剑法?”陈轩宇激动得摩拳擦掌。
“不是我想教,而是你想学。”江湖中觊觎吴盛刀法的,比贪图他宝刀的只多不少。他从未教授过谁人一招半式。可面前的少年偏要舍玉求瓦地向自己学剑。他忍不住再问了一遍:“你确定要跟我学剑,而不是学刀?”
这句话不是对牛弹琴,没有一头牛说话像陈轩宇这么气人:“吴叔你不会剑法就直说嘛,我也不是不能勉为其难地先学学刀。”
“略知一二吧。”吴盛冷哼一声,傲然道,“江湖之上还是有些人的剑法比我高的。”
陈轩宇忍不住问道:“都是哪些人?”
“反正没有你。”吴盛冷笑道,他看着陈轩宇脸一红,心中竟觉得有些畅快。
陈轩宇吐了吐舌头,锲而不舍地问道:“那吴叔能教我什么剑法?我想学最厉害的剑法。”
吴盛淡淡地答道:“剑有锋锐驽钝之分,剑法也诚然有精深浅陋之别。而剑或剑法,最多只占三成,剩下的七成,看的是使剑的人。你明白么?”
陈轩宇点头笑道:“当然。吴叔的意思是,你不会什么厉害的剑法吧。”
吴盛在陈轩宇臀上拍了一下,喝了一口酒又险些呛到,气得笑了,“你就这么看我?”
陈轩宇笑道:“在我看啊,你是个很有本事的自私的酒鬼。”
“从何说起。”吴盛不禁皱眉。
陈轩宇笑道。“你自己喝着,也不分我一口,不是自私是什么?”
吴盛笑了,将手中的酒葫芦抛给陈轩宇,“这是我教你的第三课,有酒,就不要拒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可吴盛还是跟着走了,向着东边,县衙相反的朝向。走出一条街,又陆续跟上三个人,同样的面生。一个矮矮胖胖,拿着一把铁算盘;另两人是孪生兄弟,瘦得像是麻杆一般,手持判官笔。
四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围住吴盛,吴盛打了个哈欠,喝了一口酒,“这里的知县是我朋友。”
那矮胖男人冷笑道:“就算皇帝老儿是你亲孙子,今日也未必救得了你。”
吴盛摇头笑道:“我想几位是误会了。我和几位一个意思,做见不得光的事要找个荒郊野岭的。在这里杀了你们的话,惹出动静,不是给朋友添麻烦么?宁可自己辛苦点,多走几步路。”他发觉这些天和陈轩宇相处多了,有时说起话来自己都觉得自己欠揍。
对方没有人接话。吴盛又问了一句,“几位不会找错人了吧?我可是良民。”还是没有人接话,这四人神情戒备,严阵以待地走着,走到郊外的旷野。
前几日琴翁箫老毙命与此,或仍尸骨未寒,已然尸骨无存。今日又会如何?青草在微风中欢快地摇晃着腰肢,似是预感到又将吸吮鲜血。
乡道的右侧,平野中站着个铁塔一般的大汉,一身黑衣,满脸煞气。他背着一把刀,金背大刀,长近五尺,刀身宽厚,刀背镶金雕花,重三十余斤。江湖中用刀的人很多,但使如此沉重的长刀的很少。
无论使什么刀,只要是刀,也不仅是刀,诸般兵器、拳脚、暗器、毒药乃至最可怕的,人心,都不会令吴盛畏惧。
“吴大侠,久仰。”那黑衣大汉迎上几步,向吴盛行礼道。
“我不是什么大侠,”吴盛回应道,“你这‘久仰’的方式,倒也别致。你们是‘晋中五鬼’?”吴盛隐约猜到这五人的来历。
“想不到阁下也听过我们几兄弟的名号。”黑衣大汉的语气中不乏得意。
“我也想不到你们这些人竟敢来找我的麻烦,”吴盛淡淡地说道,“好在我不会真觉得麻烦。”
黑衣大汉紧盯着吴盛,盯着吴盛腰间的刀。他的目光中有愤怒,也有贪婪。他握紧了刀,却没有动手的勇气。他试探着问道:“在下也曾听闻阁下和点苍派的‘琴箫二友’的恩怨。前些日子他二人竟主动找上阁下,阁下不觉得奇怪么?”
“他们想杀我,因为我要杀他们。他们想是另有所图,至于图谋什么,我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可否冒昧地问一句,琴箫二友下场如何?”
“我还活着。”不死不休的仇恨,这句话说明了一切。
黑衣大汉沉默了片刻,缓缓解释道:“三个月前,青花会的‘天青悬赏令’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阁下手中的宝刀。我想琴箫二友便是为此……实不相瞒,我们兄弟几个也是。”
“大哥…”那矮胖男人忍不住开口提醒道,看到黑衣大汉挥手示意,也便不再言语。黑衣大汉继续道:“就算不提这‘天青悬赏’,只说我们只想借宝刀一观,阁下也不会答应吧?”
“我的刀不是给人看的。”吴盛答道。
黑衣大汉颔首,又问道:“我也想着如何旁敲侧击地询问,阁下与琴箫二友交手,是否受了伤。”
吴盛笑道:“说几句琴箫二友的不是,假惺惺地关怀下我,还可以顺便问问我有什么需要代劳的。我或许会劳驾你给我打壶酒。”
黑衣大汉笑道:“说那二人的不是,几句可不够;关怀阁下的瞎话,你不信,我也说不出口;至于跑腿打个酒,怕是路上我就喝完了。”
吴盛也笑了。“凭你这几句话,待会要动手,我会手下留情。至于你们,大可不必。我受了伤,伤得还很重。将歇了几日,也只回复了小半。”
“那对付我们兄弟几个,也是绰绰有余了。”黑衣大汉附和地笑道。
“这话你说比我说要好。”吴盛微笑道。
“财帛动人心,我们兄弟几个愿意为钱财拼命,却不想为钱财白白丧命。但就这么走了,不说和白花花的银子结了仇,我们兄弟几个心里也憋屈。说不得,在下赵虎,向阁下讨教。”他大喝一声,手臂上青筋暴起,金背大刀向吴盛席卷而去。刀重,且快,足可见他膂力之强。
吴盛轻描淡写地后退一步,轻而易举地避开了这一刀。大汉赵虎不等招式用老,刀背侧翻,肩肘外旋,左手把在右臂上奋力推出,已变劈为扫。没有虚招,没有试探,一出手就是全力施为。其锋之利,其劲之足,寻常高手绝不敢冒然,或会退避到一丈开外,谨慎应对。而吴盛双脚动也不动,含胸收腹,刀尖自身前划过。赵虎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刀蹭到了吴盛的衣衫,只要能再挺进寸许,便能令对手开肠破肚。可他这一刀没有丝毫余力,他也意识到光凭自己之力,这一战没有丝毫机会。
赵虎大刀错身而过之际,吴盛手臂探出,搭在赵虎手肘,顺势一推一带。赵虎踉踉跄跄地跌了出去,借着大刀在地上奋力一撑,才勉强拿桩站定。不仅是赵虎,其他兄弟四人也都看得出来,吴盛这一手并将赵虎摔出去,十成有九成是借的赵虎之力。这借力打力的功夫,江湖中老生常谈了,可欲以四两之功,拨动千斤之力,又谈何容易?赵虎感受尤甚,对手不仅将自己这一刀的劲势去向把握得分毫不差,出手的时机和方位更是妙至巅毫。这等造诣,他生平所遇的对手中,绝无第二人能做到。
赵虎拱手道:“佩服,甘拜下风。阁下不介意的话,我们五兄弟联手讨教高招。”
吴盛本想揶揄地问一句“我若介意呢”却没有说出口,他知道答案。其余几人礼数倒周全,自报姓名,抱拳行礼。那眼神阴鹜的叫程万鸣,使判官笔的是钟无悔钟无恨两兄弟,身材矮胖的那位,吴盛没有听清,也不会在意。
赵虎一马当先,长刀劈斩,程万鸣短剑虚晃,从旁策应。这二人招式功力比起琴翁箫老不可同日而语,但一刀一剑,一长一短,一刚一柔,配合得也相得益彰。钟无悔、钟无恨两支判官笔分击吴盛左右;矮胖男人绕至吴盛身后,双手连挥,手中暗器打出,有如嘈嘈急雨。他的兵刃是铁算盘,暗器是算珠,精铁打制,劲头足,准头也足。
腹背受敌,四面楚歌。晋中五鬼想不到吴盛该如何破局,对手也是人,也只有两只胳膊两条腿,人力有穷时。可人和人的差距,甚至比天与地的差距更大。见吴盛双膝微屈,脚尖踮起,赵虎蓦地反应过来,提醒道:“封他上路!”矮胖男人闻言,也意会到吴盛会跃起相避,预判地打出三枚算珠。
吴盛身子弹出,谁知并非朝上,却是旋身向矮胖男子袭去。他双手挥动,没有截取一枚算珠,而是连拨带弹,竟令每一枚左偏右斜,击向其余四人。那四人惊骇之下应对得也快,一刀一剑两笔,或打或躲,虽未中招,但也只得勉力自顾,要想救援同伴却是力所不逮。
矮胖男人原本可能来得及打出几枚算珠,或许能拖延上吴盛一招半式;可他偏偏刚射出三枚,那三枚又尽数落空。他刚来得及缩回手,短粗的手指刚摸到算盘上,只觉眼前一花,已不见吴盛踪迹。“小心身后!”听到程万鸣的警示,矮胖男人惶急转头,背后却无人影。
又是一句“快转身!”,不知是出自钟无悔还是钟无恨,矮胖男人明白,转与不转,都是徒劳。当吴盛的掌缘搭在他的脖颈上,他已认命,心中竟没有多少惊惧之意。
“手下留情!”其余四人异口同声地叫道。赵虎更是急道:“留他性命,什么都好说。”
吴盛收手,又出手。矮胖男人只觉手上一麻,铁算盘已被对手夺取。吴盛轻啸一声,铁算盘高高抛起,引得晋中五鬼抬头看去。须臾之间,吴盛身形一闪,飘忽如鬼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叮叮当当”几声脆响,一刀、一剑、两笔,纷纷脱手落地。
赵虎脸色惨然,握紧了拳,又松了开来;咬紧了牙,终叹息一声,“给个痛快的。”
“你们走吧。”吴盛淡然道。
“你不杀我们?”赵虎很是意外。
“从你们出招不难看出,你们想杀我。可这是你们的事,我不想也不会杀你们。”吴盛的语气平静如古井。他又开口道,“我有一事相求。”
“这个‘求’字当不起。”赵虎摇头。
“这几年里,希望几位不要向别人说起我。”
“我们兄弟几个不是什么狗屁君子,可说的话做的事,一个萝卜一个坑。十年后,若还有命,也有幸,再向阁下讨教。”赵虎抱拳,拾刀,几人大步离去。
“不送。”至于“珍重”二字,还是省了,吴盛晃了晃空空的酒葫芦,打了个哈欠。待那几人走远,他拾起粒小石子,丢到几十步外的草丛,“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草丛中走出个少年,陈轩宇。他掸了掸身上的土,讪讪地笑着,笑得还挺好看,“不藏了,这么一小会儿,被蚊子咬了三个包,痒死了。”
“你不是和刘安去捞鱼了么?”
“别提了。刚到河边,渔网还没拿出来呢,那笨蛋脚下一滑掉水里了,摔得满身泥。”
“那你呢?”
“我笑得别提多开心了。”陈轩宇这时提起来,又笑了。这是男人或男孩间的友情,纯真而纯粹的“损”友。“只能各回各家喽,他这会儿估计被他爹娘骂呢。我回去路上恰好看到吴叔,就跟着过来了。不虚此行。”
他殷切而郑重地看着吴盛,“吴叔教我武功。”
“你会后悔的。”
“我想过了。”陈轩宇答道,“我要是学武,以后可能会后悔;但我要是不学,不需要以后,现在就肯定会后悔。”
吴盛叹了口气,飘然而去,留下一句,“今夜子时,城北关帝庙。”
圆月高照,繁星点点。
山阴县的夜很静。没有人声,也没有鸡鸣犬吠。偶有草丛中蟋蟀轻语,树木间夏蝉浅唱,回荡在冷清无人的街道上。还有打更声。铜锣一响,更板两声,二更天。这座小城里没有江湖的灯红酒绿,尔虞我诈。
陈家的宅院中,青竹在皎皎月色与徐徐夜风中投出斑驳的影子。
小红抖了抖浑身梳理得很干净的毛发,金黄的毛发,驱赶着不识趣的蚊蝇——打搅了它夜宵的兴致。它没有吠叫。它怕打扰到这寂静祥和的夜,更怕惊扰到屋中安睡的人。若有人醒来出屋查看,会捉到正蹑手蹑脚溜出门去的小主人。小红知道小主人平日里待它很好,就在片刻前,还给了自己一块汁水淋漓的肉排。
它知恩。
狗和人不同。狗会记得恩情,记得很深。人或许也会记得,但人知恩未必会图报。而更多的人,比起恩情来,更会记住仇恨,刻骨铭心。人心中的仇恨越深,活着也就越痛苦。狗往往比人快乐。
狗和人不同。人若吃块肉排,会嫌弃太咸或太淡,太生或太老;即便口味火候甚佳,又嫌弃没有美酒相佐;有了美酒,还想要美人相伴。若有了美人,或又嫌起肉排来。狗往往比人知足。
哪怕肉排凉了点又小了点,小红依旧快乐且知足。它想到今夜小主人出门而它没有惊动别人,明日小主人还会有些什么奖赏。想到这里,小红更快乐了。
只是小红没有去想,也想不明白,陈轩宇深夜为何出门。
陈轩宇轻轻关上宅门,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大半。他辨明方向,取道西北。北边是桑干河,白天他还和刘安去那里捞鱼。相传河水在桑葚成熟之时干涸,故而得名。西北的道路要偏僻,人迹罕至。十来里地外有座祠堂,是关帝庙——年久失修,香火自也不旺。
陈轩宇曾和刘安去过几次,只模模糊糊地记得,祠堂门口有一副破落的对联,“赤面赤心扶赤帝,青灯青史映青天。”他从未进去过,去那里,只因那祠堂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两棵树结的枣个大,核小,又脆又甜。甚至不须等到结枣,这时令枣花开得正旺,枣花蜜又香又腻,光是想想,甜得心都酥了。
陈轩宇咂咂嘴,吞了口馋涎。他能听到自己肚子咕噜噜地叫唤着,不禁有些羡慕起小红来。小红此刻想必正舒服地蜷在竹影下,大口饕餮着香喷喷的肉排。而他只能摸着黑,在这曲曲折折的道路上走着。路旁是槐树,阴森森的。风起,枝叶轻颤,窸窣作响。枝上的老鸦被惊扰到,聒噪地嘶鸣起来。
虽是夏夜,可陈轩宇只觉阵阵寒意,后背又渗出冷汗。他加快了脚步,硬着头皮向前走。他必须要去,因为吴盛在关帝庙等他,到三更,过时不候。他想到吴盛要教他武功,心里又热了起来,也不那么怕了。
直到远远看到了关帝庙的轮廓,他心里才算踏实了下来。快步进屋,屋中一点灯火如豆,只些微地驱散周遭几尺的阴暗,连透过破落的门窗照进来的月光,也显得有几分昏沉。他看到吴盛在一张旧蒲团上坐着,一只腿盘着,另一只腿支立,肘搭在膝上,手上有酒。吴盛也在看着陈轩宇,微笑着,笑得很暖。他来到这小县城也不过数日,可他笑得很多。“有什么牢骚也别藏着掖着了。”
“吴叔是长辈,我哪儿敢有什么牢骚。”陈轩宇说的第一句话,多少带着些牢骚。“深更半夜的,我一个人走了十多里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道,生怕左边窜出条狼右边冒出个鬼的。哦,这路还坑坑洼洼的,绊了我三跤。
吴盛笑了笑,“那就回去吧,家里多舒服。”
陈轩宇头摇得像拨浪鼓,“吃多了,出来走走消消食,挺好。再说,家里热,这边凉快多了。”
吴盛笑罢,严肃地说道:“江湖的路,远比你走的这条路残酷,不像你想得那般风光霁月。”
“无妨。等我踏入江湖,就是风光霁月了。”陈轩宇笑道,脸颊上露出个可爱的小酒窝。他的眼睛很亮,那是少年的理想和希望。
吴盛笑着摇头,转而问道:“你觉得那晋中五鬼怎么样?”
“不怎么样。”陈轩宇答道,可以他的年纪阅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怎么样就是不怎么样。”
“我就那么让他们走了。”
“不然呢?吴叔还想邀他们吃一顿喝几杯?那还不如去大户人家赴宴呢。”陈轩宇嗤之以鼻。
吴盛苦笑,他发觉有时候和陈轩宇说话有点费劲,不知是因为他是大人,还是他在江湖。“我是说,我既没有杀他们,也没有留下他们的兵刃,或是留下他们一只抓子,一对招子。”
“抓子和招子是什么?”陈轩宇期期地问道。
“抓子是手,招子是眼,都是江湖上的黑话。”吴盛言尽于此,他知道自己解释得越多,陈轩宇的问题只会更多。
“留他们的手和眼,不,抓子和招子干什么,泡壶大补酒么?不过吴叔可以留把短剑给我,算了,用他那把剑,我还不如折根树杈子。”江湖上的规矩和道理,他不明白。陈轩宇理所应当地说着,“当然更不能杀他们了。吴叔要是真要动手,我会阻止你的,虽然我阻止不了。”
“为什么?”
陈轩宇认真地想了想,摇头道:“我说不明白。不过想到爹爹常说的一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大抵如此吧。”
“好!”吴盛点头赞道。他又发觉有时和陈轩宇说话比想象中还容易。或许有些道理,无论是大人小孩,无论是否身在江湖,都是通彻的。“这是我要教你的第一课,你说的好生之德,是‘恕’道,像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对待那晋中五鬼,便是如此。”
“可他们无缘无故想杀你。”陈轩宇又有不解。
“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名为利。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就算有,也未必是错。这就是江湖,比起善与恶,对与错,往往更重要的是强与弱。”这道理陈轩宇还不明白,吴盛也讲不明白。“还说那晋中五鬼,听说这些年里犯过不少事,身上背着好几条人命。”
“听说…”陈轩宇捕捉到这个字眼。
“是了。”吴盛又赞了一声,“听闻传言,不可全信,但也未尝不能相信。耳听未必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他们犯过事,杀过人,是恶么?或许,但未必。江湖的是非,横看成岭侧成峰。”
“吴叔你…杀过人么?”陈轩宇犹犹豫豫地,低声问道。
吴盛拔开瓶塞,灌了一口酒,呛到了,轻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的寒冬。那天刮着北风,像刀割,很冷,冷得血滴在地上,还未流淌,就结成了冰。我记不得那人的姓名,记不清他的武功招式。但他在弥留之际的神情……我忘不了。他的五官扭曲,狰狞可怖;他口中痛苦地咿呀着,再‘嗬嗬’地低声嘶吼;四肢从颤抖,归于平静……再也没有动静……”他说的不全是真话,那个人的姓名,武功,杀人的缘由,他又怎能忘记?
“后来呢?”陈轩宇问道,声音发颤。
“后来杀的人多了,也就习惯了。”吴盛说道,又灌了一大口酒。“我受伤到你家那天,刚杀了两个人。”
“吴叔杀的一定是坏人。”陈轩宇言之凿凿,他天真,也认真。
“如若他们杀了我,我死了,我是坏人或者成了坏人;他们活着,他们是好人或成了好人。可活着的是我,”吴盛想了片刻,却不知该如何向陈轩宇解说,“好坏善恶,没那么容易分清楚,也没那么容易说清楚。对于我,那两个人是必须杀的人。”
陈轩宇难得沉默。他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问,问了也不会懂。
吴盛缓缓继续道:“从你们的角度,我不算是个好人。你想学武,也不该由我来教授。
陈轩宇摇头道:“我爹说你,有邪性,但不乏仁义;我娘说你,有豪气,却不乏柔情。”
“回头我敬他们一杯,”吴盛慨叹道,“我教你的第二课。‘善’与‘恕’,并非对每个人每件事都适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或余地。这道理只能靠你自己领悟,我既希望你明白,又不希望你明白。”
“还有第三课么?”
“有。但我还没想到,先算了。”吴盛也学着陈轩宇“约法三章”。
“那…吴叔真想教我剑法?”陈轩宇激动得摩拳擦掌。
“不是我想教,而是你想学。”江湖中觊觎吴盛刀法的,比贪图他宝刀的只多不少。他从未教授过谁人一招半式。可面前的少年偏要舍玉求瓦地向自己学剑。他忍不住再问了一遍:“你确定要跟我学剑,而不是学刀?”
这句话不是对牛弹琴,没有一头牛说话像陈轩宇这么气人:“吴叔你不会剑法就直说嘛,我也不是不能勉为其难地先学学刀。”
“略知一二吧。”吴盛冷哼一声,傲然道,“江湖之上还是有些人的剑法比我高的。”
陈轩宇忍不住问道:“都是哪些人?”
“反正没有你。”吴盛冷笑道,他看着陈轩宇脸一红,心中竟觉得有些畅快。
陈轩宇吐了吐舌头,锲而不舍地问道:“那吴叔能教我什么剑法?我想学最厉害的剑法。”
吴盛淡淡地答道:“剑有锋锐驽钝之分,剑法也诚然有精深浅陋之别。而剑或剑法,最多只占三成,剩下的七成,看的是使剑的人。你明白么?”
陈轩宇点头笑道:“当然。吴叔的意思是,你不会什么厉害的剑法吧。”
吴盛在陈轩宇臀上拍了一下,喝了一口酒又险些呛到,气得笑了,“你就这么看我?”
陈轩宇笑道:“在我看啊,你是个很有本事的自私的酒鬼。”
“从何说起。”吴盛不禁皱眉。
陈轩宇笑道。“你自己喝着,也不分我一口,不是自私是什么?”
吴盛笑了,将手中的酒葫芦抛给陈轩宇,“这是我教你的第三课,有酒,就不要拒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