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宣城往事 > 第六十四章 那是那时那事

第六十四章 那是那时那事

小说:宣城往事作者:曹邺玮字数:2106更新时间 : 2022-05-04 23:36:00
2014年7月25日凌晨0点23分,你喝完罗宋汤,将碗勺放到厨房水斗旁。

        本想顺手洗了,又怕刘妈难受。刘妈是你家请的住家保姆,原先一直带着司马荣荣,现在女儿大了,她的事情少了许多。七八年下来,你和夫人李蓉蓉早已将刘妈当成了家里人,她拿着小区同行中最高的收入,总显得有些不安心,凡事争着做。

        所以你想想还是将碗勺搁在那,留给刘妈洗,你是个好人。

        有多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白天里那些烦心事你不愿意多想,夜晚是属于自己的。

        宁静的夜里,你在客厅点上一支越南芽庄6星沉香,脱了外套,窝在沙发上看书。

        清新优雅的气味,夹杂着丝丝甘醇芬芳甜香。你打开沙发旁落地台灯,调至暖色中档,走入《宣城往事》故事中……

        ………………………………

        “1997年11月2日,凌晨零点。那天我喝了不少酒,我知道我跟你说了你也不信。

        酒至微醺,有人进了我舞阴的营帐对我说,速攻。我回头时,只看见一个穿着一身白衣服的人已经走了,我没来得及看清他的脸。

        这个白衣人上次见到还在宛城,是正月里的事。

        当时他对我说了两个字,不可。

        那天晚上,胡将军正陪着典将军喝酒,让我将典将军的双戟搬去张将军那。我不知这有什么不可的,便照做了。

        张绣将军已经降了曹操将军,曹将军正与张将军的婶母在大帐喝酒,胡车儿正与典韦喝酒,现在不都是一家人吗?

        谁曾想半夜里张绣起兵反叛,典韦失了双戟,为保曹操,独挡叛军,力战而死。

        宛城一战,曹操长子侄儿皆战死于乱军之中。

        我那天应该是穿着一身白衣服,去了趟帅帐,上次没听从不可,这次速攻便速攻吧。点齐兵马,杀出营去,张绣近胜士气正高,本不该如此莽撞。

        建安二年十一月,曹操大败张绣于舞阴。十一年后,曹操废三公,自领丞相。

        建安二年丁丑(公元197年),距1997年11月2日,刚好1800年。午夜十二点,那天我喝了不少酒,我知道我跟你说了你也不信。”

        白衣人是谁?我又是谁?从未来回到现在,又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你感觉有点快。难怪门房师傅要说看不懂了,谁实话,你也没有跟上作者的节奏。

        ………………………………

        “2017年11月2日,中午,天晴。

        我点燃一炉沉香,看着青烟袅袅升起。你穿着一身白衣服问我,1800年前,还发生了什么?

        我若有所思,建安二十二年,曹操颁《举贤勿拘品行令》?领天子警跸?

        你摇摇头。

        我问,刘玄德进击汉中?陆逊取山越为兵?你还是摇头,目光中尽是悲天悯人,还记得建安七子吗?

        我手中的茶盏跌落,建安七子,除孔融被杀于建安十三年,阮瑀病逝于建安十七年,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同时死在那一年!

        不是说那年瘟疫吗?我问,你道,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东吴的鲁肃,都死在那一年。

        我浑身一激灵,那年,曹丕撰《典论》,被立为魏太子。死于瘟疫的名士,或多或少,都支持曹植?

        你淡淡一笑为我添了盏新茶,都是你说的我什么都没说,你说。

        可是,我当时在哪呢?在铜雀台下诵读《洛神赋》?当时曹丕身边一直跟随着一个穿着一身白衣服的人。

        2017年11月2日午后,我点燃一炉沉香,看着青烟袅袅升起,在想,那人是谁?”

        这段你来回读了几遍,试图理解这个女作者“彼岸花”想要表达的意思。解读历史,还是历史本就是那是那时那事?

        ………………………………

        “2037年11月2日,晚上,无地球。

        他穿着一身白衣服,指着黑漆漆的天空,对我说1800年前,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

        我就站在月球基地最高处黑色半弦形的天台上,点点头,那天是景初元年,听说蜀汉政权死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面无表情,一个是张飞的女儿敬哀皇后,一个是大将吴懿。

        我说,据说敬哀皇后是看了一封不该她看的信?

        他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这事你也知道?

        我点头,当时我也在场。

        20年前,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刘备带兵入蜀后称帝。同年,也就是公元2017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在出征帕提亚时被近卫军杀死。

        世人皆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可是刘备入蜀之后,将关羽留在荆州,蜀汉政权起用的几乎都是新人。

        那封信便是张飞留给他女儿,之后追封敬哀皇后的太子妃。只有短短一句话,刘备不是原来那个大哥。

        罗马死了个皇帝,中国却多了个陛下,看过这封信的太子妃紧跟着也死了。

        刘备与关羽、张飞情同手足,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密无间的兄弟死去。他看看我,意味深长地说,你不觉得这些巧合很有意思?

        那吴懿是怎么死的?我问。

        他叹息一声,因为他见了一个本不可能见到的人。

        谁?我问。

        贾诩!他答。

        我惊道,贾诩死于公元223年,吴懿怎么可能在公元237年见到他?

        他道,所以,他死了。宛城之战,舞阴大捷,建安七子之死,似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号称毒舌的谋士贾诩有关。没有贾诩,就不可能有曹丕的魏王。那天,铜雀台前,跟在曹丕身后的白衣人,很可能就是贾诩。

        2037年11月2日,深夜,月球基地。

        我看着他,他穿着一身白衣服。刘备不是原来那个大哥,他是谁?

        40年前,在好又多超市,一直跟着我的那个白衣人,又是谁?”

        第一章结束,时间在不断交错,从过去折回到未来,说的都是不同年代里同一天发生的事情。人称在不停切换,从我到你至他,看得人眼花缭乱,说的又仿佛是同一个人。

        这是要表达什么?你想,是世事无常还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时间其实并不存在?书中那个白衣人又是谁,还是就是作者自己?

        那是那时那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