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谁家马上白面郎[灵异] > 第226章 明堂-芍药

第226章 明堂-芍药

小说:谁家马上白面郎[灵异]作者:观尘无声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10-08 10:22:24
在那人身前,  正悬浮着一个泛着五彩霞光的老红木琵琶。十根瘦长的白骨手拨弄着琴弦,铮铮声不绝于耳,如马蹄飞奔,  似珠落玉盘,  霎时便回荡在整座地宫里。

        接着他突然抬手一挥,  红色的袖子飞扬而起,  一道寒光过后,便恢复了往日华贵的容貌,  不再复骷髅之相。

        “冷某来迟了,  实在抱歉。你小心一些,”他对岑吟喊道,“我以灵力注弦,或可迷乱其心志,  助你一臂之力。”

        岑吟向他道谢,  又转身去看敖夜。去见那小子一手持着血鲨刀一手却捂着额头,  神态十分暴躁,  大有癫狂之态,  因此便持起剑小心应对,以防他忽然出手。

        冷星绝一见,  登时将手一翻。那琵琶在半空瞬间旋转起来,  复又骤然停止,被他持在手中。他将左手大指放在琴后,四指按品,  右手五指皆戴着玳瑁义甲,  骤然拨动琴弦。那乐声如迷似幻,倾泻而出,顿时将四周阴气驱散大半,  竟现出了祥瑞之相。

        岑吟听着那复杂而华丽轮指声,一拨一挑间娴熟沉静,当真已是炉火纯青。敖夜将血鲨刀抬起意欲再攻,奈何却被那琴声蛊惑,摇晃不定,仿佛身在小船摇摆浮沉,无法靠岸亦无法清醒。

        冷星绝立在那高高的旗杆上,五指拨弦越来越快,神色也越来越冷。有小鬼欲爬杆而袭,被他四指一扫,琴声带着杀气迸发而出,瞬间将他们削成了飞灰。

        但也就是这分神一瞬,敖夜瞬间持刀冲向岑吟,被她持着剑生生挡住,借力泄力抽身而出,朝萧无常处冲过去。但敖夜回身便砍她的脖颈,岑吟急忙空翻躲避,竟有被他挡住了去路,还挥舞着刀朝她劈砍而来。

        冷星绝一见,将琵琶凭空旋转,划出道道气劲直扑向敖夜,瞬间将他弹开。接着他将琴收于怀中,五指一甩,竟换成了《霸王卸甲》。

        这琴声乱中有序,动中藏静,恰恰克制敖夜的功体,顿时便将他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冷星绝一边弹着一边牢牢地盯着敖夜身后,那裂缝书生的脸在其后若隐若现,却始终捉摸不定,无法将其屏退。

        再看岑吟,却已是灵力枯竭,十分疲倦。眼见着她持剑的手都在抖,冷星绝顿了一下,转而朝向岑吟,以灵力灌入琴声,琅琅朝她而去。

        岑吟只觉得周身波纹旋转,一股暖风扑面而来。源源不断的灵力被注入体内,短暂获得了些精气神,便立刻持起剑绕开敖夜朝正殿而去。

        但那裂缝书生岂容她放肆,他在敖夜身后,阴气猛然爆发,侵袭那龙子筋脉,逼迫着他转过身来,如木偶一样歪歪斜斜地朝岑吟直追而去。

        冷星绝当即厉声喝道:“区区鬼魅,安敢放肆!”

        他说着,持起琵琶从那旗杆上跃向高台,琴声不绝,而稳稳落在地面。随即他一挥袖子瞬移到岑吟背后,将琵琶一横便挡住了敖夜的刀刃。

        “佛家有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对那鬼道,“我劝你——”

        “劝我不必,自古之言,谁人不晓。”那书生用那尖细的嗓音回到,“不若一意孤行,汝以为何?”

        “既如此,就不必再多言了。”冷星绝道。

        那书生冷笑一声,操纵着敖夜直朝他而去。两人在那高台上争斗不休,一时间兵器交接之声震耳欲聋。

        岑吟却无暇顾及身后之事,眼见着萧无常在那大殿高处,便立即踏着台阶朝上面疾冲。但她正跑着,忽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道抓住了脚踝,一下子跌在了台阶上。回身是却看到竟是一只女人手死死地抓着自己的脚腕,手臂之后是一团白雾。

        她一脚踹开那只手,白雾也向后退去,随即慢慢幻化出形,竟是一个面若春桃的小花旦,持着手绢冲她微微一笑。

        但紧接着,便见数道箭矢朝她一齐发来,她急忙翻滚着避开,那利箭在她身后扎得到处都欧式。岑吟爬起身来,又要防备着那小花旦,又要朝上方跑,可如此几次三番被阻挡,实在令她心焦。

        那小花旦却在咯咯作笑。她轻盈地翻到岑吟身边,又灵巧地向上跃去。诡异的少女笑声不绝于耳,接着便站在高处俯身看着岑吟。

        “姐姐!”她忽然清脆地笑道,“姐姐!”

        岑吟被这声姐姐吓得不轻,一时心脉不稳,险些魂魄失离。她奋力爬上台阶,持着剑指着那小花旦,要她速速退开。

        但那小花旦却嘻嘻一笑,将手绢一挥,瞬间消散成一股白烟。接着那烟直朝岑吟飞来,她一见便觉得不对劲,立刻持剑挥开,接着便朝萧无常之处而去。

        那人已就在不远处了,只消翻过几层台阶便在眼前。但岑吟跑着跑着,就觉得白雾障眼,突然四周一片漆黑,竟是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下子她彻底慌了,四周琴声不绝,兵器作响,不辨方向。她只能跪在台阶上伸手摸索着,根本不知自己该向何方。

        “萧无常!”她急躁不已,攀爬着台阶不住地喊着,“萧无常!说话!萧无常!”

        四下里漆黑一片,她向前摸着,却摸到了冰冷的门扇。她心里一惊,心道萧无常定在此处,只需摸着门扇一点点试探,总归能找到他。

        那些小鬼使了障眼法,一时间迷了自己的眼睛,但心智万不可再被迷惑。岑吟默念着八大神咒,细细地在身前摸索着,凭感觉找着那人所在的位置。

        摸着摸着,她忽然摸到了一个人的肩膀,顿时大喜过望。她立刻抓住那人的肩膀用力晃着,要他回应自己。

        “找到你了……找到你了!”岑吟大声道,“萧无常!说说话!”

        她一连喊了几遍,那人都没有反应。她不解之下,只能伸手去摸那人的脸,想看看他是否还已是迷失了神智。

        但岑吟并不知道,她离萧无常还有些距离,而两只手摸到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个自称岑吟的梨园大花旦。

        她分明已在先前那藤蔓笼子前掉了脑袋,却不知如何又出现在此处,浑身的凉意侵袭蔓延,隐约间还能听到阵阵笑声。

        岑吟还没碰到那人的脸,就感觉脖颈上一凉,竟是架着一把剑,顿时心凉了半截。接着她摸到了那人的头面,似是缀满了珠玉,冷得如石头一般。

        那花旦满面春风地望着岑吟笑,随即突然张开了口,露出满口的倒刺直朝她脖颈咬了下去。

        岑吟心下凉了半截,以为自己必然死在此地。但就在这时,她脖颈上那银项圈突然嗡嗡作响,竟发出光来,一下子震退了那鬼戏子,接着便将银光照遍了岑吟周身。

        她只觉得眼前一片金光,光芒散去了,视线便渐渐清晰起来。来不及细想,她急忙朝旁边看去,却赫然看到萧无常就在不远处,站在一扇门内,两只手死死地撑着那扇门一动不动。

        他周身泛着光芒,肉眼可见灵力被加剧消耗,低垂着头颅一言不发。岑吟跑到他面前捧住他的脸,发现他神智已散了大半,任凭自己如何呼唤都没有反应。

        她朝萧无常身后望去,却见里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但萧无常的灵气却被什么无形之物不断汲取着,已将要无法维持心智了。

        “萧无常……”岑吟着急地摇晃他,几乎要哭出来,“这可如何是好……连你都奈何不得,这幽寂王墓究竟是什么鬼地方……”

        但那人却始终不回应他。岑吟急得无法,试了各种法子欲唤醒他。但无论咒术、符纸或是法器皆是无用,哪怕用拂尘抽他都不痛不痒,仿佛失去了效用。

        “萧无常……萧无常……”岑吟抓着他的衣襟,有些不知所措,“你清醒些……哪怕给我些指示也好……如何能救你,我该如何做……”

        萧无常被她晃了两下,衣襟里却传出了声响。岑吟一听,立刻伸手去摸,随即便从他的衣襟里取出一封信来,拆看看时,发觉又是两封信,一封十分破旧,显然是前朝之物,而另一封则是萧无常亲笔所写。

        那封旧的信纸上之写着寥寥数语,乃是“置之死地,亦不能后生,约是吾等命尽,不可转也……”,而那新的纸上所写的却只有四个字,为“早悟兰因”。

        “早悟兰因……早悟兰因……”岑吟念叨着,恍惚有些记忆,这似是一出戏里的词句。

        记得幼时也曾随师父下山。无事之时,师兄带着自己,于那傍晚的街外的戏台上看了一出戏,名为《锁麟囊》。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台上那青衣悠悠唱道。

        “师兄,什么是早悟兰因?”幼时的自己曾问。

        余锋听了,转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兰因是佛教之词,意为参透因果,也有意思说,是有情人初见。”他对岑吟道,“此戏文又名《牡丹劫》,是说富贵未必长此富贵,贫穷或许时来运转。”

        牡丹劫?岑吟忽然一愣,马上从衣襟里取出那一面小镜子,因她想起那镜子上似乎曾刻着字,与某种花有关系。

        那镜子还在,被她取出来,拿在手中查看。正面仍是光滑如旧,背面则刻着一行小字:邺都三十六年,玉楼赠芍药。

        芍药,一种极像牡丹的花,世人将其并称为花中二绝,说牡丹为花王,而芍药为花相。曾有时人王禹偁写诗曰: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岑吟蓦然想起诗经一句,便随口诵道。

        她下意识将那小镜子翻转过来,但随即,她就在那镜中看见了一张脸,不是她自己的脸,而是一个刀马旦。

        岑吟吓了一跳,险些将镜子落在地上。但那刀马旦却只是在镜中望着她,忽而微微叹了口气。

        “始兰因,结絮果。”她用戏腔道,“可吟诗以为赠?”

        岑吟看着她,见那镜中人面目凄惶哀婉,一时有些不忍。她的喉咙动了动,恍惚间却只想得起姜夔的词。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她喃喃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那刀马旦诵道。“年年知为谁生……”

        那镜子骤然开裂,里面人不见踪影,而镜面碎成了波纹。随即一道寒光闪过,她手中已不见了镜子,仅有一把桃木梳,系着一串蓝色的璎珞,上面竖着刻了三个小篆。

        岑吟将梳子抬起来,仔细地辨认着。

        “谢……玉……楼……”她喃喃道。

        突然一只青白色的手从旁边伸过来,一把扯住她的手腕,抓过了她手中的木梳。

        岑吟一惊,急忙转头,却看到那裂缝书生就站在她旁边,满面惊诧,直直地盯着她看。

        他没有言语,只是抓着那木梳,随即低下头去看,一直看一直看,看着看着便将它按在了心口上。

        “妹妹。”他突然欣喜道,“妹妹啊。”

        那书生就那样一直笑着,纵然冷星绝已持着琵琶满身杀气而来,仍是未转头亦未还手。

        岑吟觉出不对,急忙欲喊那位护法神停手却已来不及了。琵琶弦音应指而出,琴弦波纹激荡,瞬间削掉了那厉鬼的头颅。

        他的头颅朝下落去,随同身躯一起化为了飞灰,慢慢消散了。那木梳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璎珞沾了尘土,静止不动了。

        血红色的衣衫飞扬而起,冷星绝落在不远处,似是有些意外那鬼竟不还手。岑吟静默了片刻,俯身将那梳子拾起来,拂去了上面的灰尘。

        “谢玉楼。”她低声道。

        幽寂王何其残暴。今日种种,皆是他旧时是因。而他死后仍是享受着这偌大的陵墓,囚禁着那些不得往生的幽魂,徘徊着日复一日。

        萧无常将那些只言片语收集起来,一点一点留在各处为后来人所指示。岑吟看着他,见他双手死死撑着那两道门,忽然在想……他到底为何如此?

        难道说,此门便是生门?而他宁愿消耗灵力也不让此门闭合……莫非是为了让那些亡魂……

        岑吟一下子捏紧了手中的梳子。

        “萧无常……”她喃喃道,“你啊……你啊。”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